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和火鸡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性传染病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下降,本病主要侵害雏鸡和火鸡,2~3周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经卯垂直传播,也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2临床症状2.1雏鸡白痢  相似文献   

2.
正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鸡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为典型的经蛋垂直传播疾病,亦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传染。患病的种鸡产蛋率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并发生卵巢炎。患病雏鸡表现衰弱,拉白痢,发病急,死亡快,通常在出壳后2个星期内死亡最多。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侵害雏鸡,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中鸡偶然也出现高死亡率,成鸡主要呈隐  相似文献   

3.
《农村百事通》2001,(11):34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能感染发病,但以雏鸡特别是 2~ 3周龄雏鸡发病最明显,死亡率也最高.该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和种蛋传播.病鸡和带菌鸡排出的粪便常造成饲料、饮水和用具的污染,而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低下,以及雏鸡过度拥挤、温度变化大等原因是导致群发的诱因 .……  相似文献   

4.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成年鸡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沙门氏菌可以经种蛋垂直传播,是造成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病鸡和带菌鸡为主要传染源,带菌蛋在孵化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死胚,从而大大降低孵化率;同时,一部分被感染的鸡胚孵出后多会在一周内死亡;耐适鸡终身带菌,是环境污染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传播途径为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感染母鸡所产的蛋有三分之一带菌,这主要是由于卵排出后被污染所致,尽管鸡白痢沙门氏菌在产蛋后可经蛋壳而穿透进入蛋内,但这种途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5.
张玲 《农村科技》2011,(11):58-58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品种鸡均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各年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内雏鸡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病雏鸡往往表现精神萎靡、白痢和急性败血症。该病分布广泛、常见易发,是严重危害雏鸡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病情控制不好,其死亡率高达30%-40%,给养殖户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村规模化养鸡的持续发展,隐性雏鸡白痢病在部分养殖户中时有发生,造成雏鸡大量死亡。而自然耐过的雏鸡,则生长缓慢,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病原及流行特点雏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急性白痢多发生在3周龄以下,但饲养管理不良、体质较弱的鸡,3周龄之后也  相似文献   

7.
<正> 鸡白痢是鸡的主要疫病之一。雏鸡感染后5~10日龄开始发病,二周龄时达到高峰,其死亡率高达100%.我省每年出雏在2亿只以上,但成活率只有50%左右,究其原因多半由于雏鸡白痢而死.对本病国内外多用化学药物防治,以控制死亡,此法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费用较高,而且易产生抗药性,还不能解决鸡只的终生带菌和垂直传播问额。为此我们于1985年以中草药作为防治鸡白痢的饲料添加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鸡白痢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多呈急性、败血性经过而死亡。成鸡感染鸡白痢多呈隐性或慢性经过。1病原及流行病学鸡白痢沙门氏菌是卵圆形的小杆菌,无鞭毛、芽膜和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自然条件下对干燥、腐败、日光等  相似文献   

9.
正禽沙门氏菌病是危害养鸡业主要细菌病之一,其中,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对雏鸡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的者危害着我国养鸡业的发展。本文对禽沙门氏菌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剖检变化及防治进行了综述。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幼雏感染后常呈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带菌,可随粪便排出,因卵巢带菌,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鸡白痢沙门氏菌具  相似文献   

10.
<正>流行特点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多发生于2周龄左右,3周龄以后发病率逐渐下降。该病原菌可由种蛋传染给下一代,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染。饲养条件差,饲养密度大,育雏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饲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以鸡和火鸡为主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它多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鸡,引起急性败血性疾病,临床以白色糊状下痢为特征,死亡率很高;成鸡则多为局限性慢性经过或呈带菌状态。  相似文献   

12.
王浩 《饲料博览》2014,(6):57-57
<正>鸡白痢沙门氏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可感染各种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病鸡和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水平传染,消化道感染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本病造成鸡的成活率、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和雏鸡生产性能显著下降,并导致后代死淘率和永久带菌者大量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病原鸡白痢沙门氏菌为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无芽孢菌,不耐热,但对低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防治鸡白痢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的鸡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笔者用自拟中药方剂和西药土霉素、氟派酸粉、呋喃唑酮、磺胺类药物联合用药防治雏鸡白痢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雏鸡白痢的预防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和火鸡传染病。雏鸡以白色下痢和急性败血症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高,并引起大批死亡;成鸡多为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但可成为长期带菌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5.
<正> 80年代中期以前,鸡沙门氏菌病在我国曾得到了较好地控制,但近年来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困扰我国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某些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细菌性传染病,一般分鸡白痢、鸡伤寒、副伤寒三种病型,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鸡白痢和副伤寒雏鸡多发,成年鸡带菌;而鸡伤寒成年鸡多发。从发病情况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正春季育雏期间,由于气候多变,雏鸡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现笔者将此期间雏鸡最易发生的主要疾病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白痢这是育雏期最先遇到的传染病,3周龄以内雏鸡发病死亡率较高,对养鸡造成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以防本病的发生。1、不进带菌雏鸡:引种应到信誉好、无鸡白痢种鸡场进雏,严把进雏质量关。2、重视环境消毒:健全场内消毒制度,鸡场环境每周用10%~20%石灰水或3%碱水喷洒消毒1次;育雏室在进雏  相似文献   

17.
鸡白痢病是目前危害养鸡生产的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是10日龄内雏鸡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本地区鸡白痢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且发病造成的危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鸡群在育雏阶段感染后.终身带菌,呈慢性发病症状.生产性能大幅下降。所以重视鸡白痢病的净化和防治工作,是保证的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笔者对东海县一鸡场发生的鸡白痢病进行了系统诊治.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养鸡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邢锦梅 《农技服务》2014,(2):106+109-106,109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养鸡业危害较大。一、流行特点1、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2、鸡伤寒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00,(4)
雏鸡白痢是育雏期最先遇到的传染病,3周龄以内雏鸡发病死亡率较高,对养鸡造成的危害性很大,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以防本病的发生。 1.不进带菌雏鸡引种应向信誉好、无鸡白痢种鸡场进雏,严把进雏质量关。 2.重视环境消毒健全场内消毒制度,鸡场环境每周用10%~20%石灰水或3%碱水喷洒消毒1次;育雏室在进雏前必须经彻底清扫、刷洗和消毒。设备、器具上的残留物清除后再用3%火碱水、0.2%过氧乙酸或抗  相似文献   

20.
于柳 《新农业》2022,(16):67-68
<正>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慢性、败血性疾病,临床常见的沙门氏菌病如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等。1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传染病,对雏鸡危害较大,雏鸡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成年鸡大部分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