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近日,记者从武汉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了解到: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到150千克以上。据介绍,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的海水中生长的水稻,经过30多年试种,"海稻86"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耐淹等诸多特点,它在pH值9.3以下,或含盐量6‰以下的海水中都会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前段时间笔者从武汉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了解到: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到150千克以上。海水稻试种成功,667平方米产150千克据介绍,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的海水中生长的水稻,经过三十多年试种,"海稻86"具有良好的抗盐碱、耐淹等诸多特点,它在pH值9.3以下,或含盐量千分之六以下的海水中都会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耐盐水稻新品种海水稻(海稻86)芽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耐盐水稻的推广应用及构建河口低盐池塘渔稻生态共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海稻86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进行水培试验,以蒸馏水(盐度0)为对照,模拟不同盐度海水胁迫(3‰、6‰、9‰、12‰、15‰和20‰)处理后,测定种子发芽状况(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和幼苗表观形态特征(根长、茎长、叶长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分析海水稻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对海水盐度的生长适应范围.[结果]不同盐度海水溶液对海稻86的种子活力表现出低促高抑作用,当海水溶液盐度为3‰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最大值,随海水溶液盐度的继续升高,种子活力呈下降趋势.随海水营养液盐度升高,海稻86种子胚芽和幼苗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胚芽长、苗高、叶长、主根长、生物量及冠跟比等指标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但低盐海水(3‰)对海水稻根系的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海稻86种子萌发的最佳盐度和最大盐度分别约为3‰和15‰,幼苗生长适盐范围为0~9‰,当在盐度超过9‰时,幼苗生长缓慢(15‰),甚至停止生长逐渐枯黄(20‰).[结论]海稻86在苗芽期具有较强的耐盐性,适盐范围较广,适合在河口低盐或半咸水养殖池塘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海稻86是非常珍贵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其耐盐碱优良性状为有效利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InDel分子指数法对海稻86的籼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稻86为籼稻,且初步确定其不是野生稻。这就为杂交育种亲本配组中有效利用海稻86耐盐碱优良性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黄华占为对照,探讨盐胁迫对海稻86植株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运输及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抑制了水稻干物质量的积累,海稻86与黄华占耐盐阈值分别为8.72、6.35 g/kg,与黄华占相比,海稻86表现出较强的耐盐能力。盐胁迫下,与黄华占相比,海稻86通过根系选择性吸收Na~+,调节Na~+在各器官水平的分配,其叶鞘能积累更多Na~+,可减少Na~+对叶片的毒害。盐胁迫下,黄华占叶片中K~+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变化,但其叶鞘及根系中K~+含量在土壤全盐含量为4.64 g/kg条件下,其K~+含量大幅降低,降幅分别达53.8%和70.0%;海稻86各器官中K~+含量随盐胁迫程度增加而逐渐下降,叶片中K~+含量降幅相对较低。随着盐胁迫程度加深,黄华占叶鞘中Ca~(2+)、Mg~(2+)含量显著下降,而海稻86无显著变化;此外,与黄华占相比,海稻86具有较强抑制Na~+,促进Ca~(2+)、Mg~(2+)向上运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选用抗逆优质种源(海稻86、中棉所45),引用肥土育苗与保苗移栽、膜下滴灌技术,探讨海水稻—棉花间作栽培模式的优势。通过科研单位成果转化产学结合,提供技术服务,政府建立稳定补偿与奖励政策,担保种植风险,以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达到创新防治盐碱、荒漠化与加速脱贫、改善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筛选耐盐碱水稻材料,分析了盐碱胁迫对宁夏水稻出芽的影响,为宁夏盐碱地水稻栽培与育种提供技术支持。以前期筛选的4份萌发期耐盐碱水稻材料为研究对象,设置清水为对照,采用盐碱土、盐碱水、清水不同比例混合胁迫处理,调查其芽长与根长。结果表明:4个品种(系)在不同盐碱条件下发芽速度和发根速度表现差别明显。其中宁粳47号对盐碱胁迫表现较为不敏感,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清水条件下生长速度快,在盐碱条件下依次减慢。吉粳105和12K-24对盐碱胁迫较敏感,在不同盐碱胁迫下,芽长和根长生长速度基本不变,芽长和根长最短。11X-8在盐碱胁迫下芽长和根长生长速度比清水处理快,似有喜盐碱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海水稻的发现及培育,为解决我国粮食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稀少的现状提供了新的出路。我国盐碱地占地面积大,普通水稻无法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具有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盐碱的特点,用海水稻与抗盐碱植株进行胚乳杂交,对得到的种子进行耐盐碱实验测定,多次筛选、杂交,得到高抗盐碱的水稻,使其能在盐碱地中生长,不仅解决了我国粮食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对开发和利用盐碱地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县盐碱地稻区多属新开垦的海水潮淤土,由于土壤含盐量高,水稻常规育秧成秧率低,秧质差,死苗严重。1981年在总结冬耕春洗降盐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半旱育秧,有效地控制了返盐量,把0~20厘米土层的含盐量压低在0.3%以下,从而保证了秧苗正常生长,解决了盐碱地育秧难的问题。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冬翻断盐,降低返盐量 危害水稻秧苗盐碱的来源,一是耕作层残存的盐碱,二是耕作层以下的盐碱随地下水上升到耕作层。据测定:水稻收获时0~5厘米土壤全盐含量为0.25%,5~20厘米土壤全盐含量为0.31%以下。翌年4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存在可显著提高植物耐盐碱能力的微生物,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在盐含量0.60%、pH 8.5条件下,将供试菌株与水稻幼苗共同培养于人工光照培养箱中,通过根长、株高等生长指标对最优菌株进行筛选,结果从450株分离物中筛选出对盐碱胁迫下水稻生长促进作用最佳的一株菌,S4菌株。经16S rRNA序列相似性比对,S4菌株鉴定为人参土微杆菌(Microbacterium ginsengiterrae),其可在盐含量4.0%和pH 9.5的盐碱环境中良好生长。在水培试验中,与未接菌盐碱胁迫对照相比,接种S4菌株可提升水稻幼苗干质量4.7%;且在银川盐碱地试验中,接种S4菌株的水稻植株相对未接菌组亩产提升10.8%。  相似文献   

11.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类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例如土壤盐碱化、干旱等,进而导致水稻大量减产。为促进盐碱胁迫下植物的生长,从黑龙江省安达盐碱地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了6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并对其促生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6株植物根际促生菌能够显著促进拟南芥、水稻和玉米在盐碱条件下的生长,使生物量大幅提高。这些PGPR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有良好的抗逆性,其分泌的促生物质不尽相同,说明这些根际促生菌具有不同的促生机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探明水稻苗期耐盐碱特性的生理机制,建立适合江苏滩涂地区简易有效耐盐碱鉴定方法;【方法】以18个不同的粳稻、籼稻以及杂交稻材料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人工盐碱处理下,水稻的发芽率、苗高、苗的干物质重以及主根和侧根等生长特性;【结果】研究表明:盐碱处理下,供试水稻品种的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与粳型水稻材料相比,在盐碱处理下,籼型水稻材料的发芽率低,干物质累积少,主根生长受抑制,而且侧根发根也较少,表现为对盐碱胁迫更为敏感。而杂交稻材料表现则不一致,杂交稻汕优63和两优培九的耐盐碱特性表现处于籼稻和粳稻之间,而杂交稻粤优938的盐碱特性则比籼型水稻材料更为敏感。【结论】经显著性分析,在盐碱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和侧根数目分别在0.01和0.05差异水平,可作为苗期水稻盐碱特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盐碱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抗逆和抗瘟性的影响,在生理水平上,以抗性品种龙粳31和感病品种空育131为材料,检测它们在盐碱胁迫下苗期叶片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水稻光合能力降低;在盐碱和病害共同作用下的水稻叶片中抗逆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高于正常土壤下生长的水稻,抗病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则相反。可以看出,盐碱胁迫能显著削弱这2个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渤海区水稻技术座谈会今年的第二次会议于8月16日在盘锦农垦局召开。会上除总结了“旱直播”,“苗期旱长”以及“水育苗”,“旱育苗”,“水直播”等项栽培方法和土地规划,水旱轮作、盐碱改良等问题外,并结合当前生产着重讨论以下两个问题。一、加强水稻后期管理,保证丰收。参加会议的农场,除了盘锦地区各场因为遭受旱灾,影响水稻产量外,如清河、汉沽、双林、军粮城等  相似文献   

15.
正盐碱地对作物形成的危害主要是由苏打、小苏打、氯化钠、硫酸钠4种钠盐引起的,其中苏打对作物生长危害最大,其余依次是小苏打、氯化钠、硫酸钠~([1]),苏打盐碱地因主要含有较多的小苏打和苏打,在盐碱浓度较低时就会对农作物产生严重危害,苏打盐碱地上种植水稻要想获得稳产高产必须先治理盐碱。目前治理苏打盐碱技术措施很多,生产上比较有效且应用较多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灌溉水洗盐碱,化学改良,垫土压  相似文献   

16.
白城自古有“八百里旱海”之称,据研究白城地区盐碱地的主要盐碱成分与海洋所含盐碱成分相似,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实验室利用近海水溶液筛选耐盐碱水稻品种,并在田间进行复合实验,为筛选耐盐碱水稻品种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嗜碳酸盐新型微藻Chlorellasp.JB6缓解盐碱环境对水稻生长胁迫的能力,以水稻长白9号为材料,采用耐盐微藻JB6生物肥在温室环境下喷灌土壤,研究不同剂量藻肥对盐碱胁迫下禾本科水稻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试验中,处理液pH为8.5时对水稻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土培试验中,耐盐微藻JB6对盐胁迫下的水稻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不同浓度的藻肥缓解效果不同。其中藻肥浓度为100%处理下,水稻的株高、叶片色泽都显著高于对照;藻肥浓度为50%处理下,对盐胁迫下水稻生长的缓解效果最佳。耐盐微藻JB6对水稻根际土壤pH也有一定的改善,藻肥浓度为50%时效果最显著。由此可见,嗜碳酸盐新型微藻JB6具有缓解盐胁迫的能力,50%浓度藻肥缓解水稻盐碱胁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杂交稻"秋优金丰"在东滩盐碱地上不同氮肥施用量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寻求出盐碱地上水稻种植相适宜的肥料运筹,进行了其在盐碱滩涂上不同氮肥用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秋优金丰"全生育期纯氮施用量以19kg/667m2左右为宜,在此条件下水稻生长情况、产量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滔滔黄河,九曲十回,在黄河中游绵延两岸的盐碱洼地上,多年来人们治碱种稻,但心血和汗水常随着黄河水付诸东流,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尝试与磨砺,在这片过去只有芦苇飘絮的盐碱洼地上,崛起了一位以种植优质水稻、用龙头企业带动精米加工的“水稻大王”,他就是我省青年农民、濮阳市“家家宜”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伟。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的耐盐性,以常规稻海稻86、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博Ⅱ优15、感温型三系杂交稻广8优2168、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深两优58香油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0、50、100和200 mmol/L)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种子的萌发,降低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缩短了根长,减少了根数;在较低盐浓度(50或100 mmol/L)下,部分品种的幼苗鲜干重高于对照,高盐浓度(200 mmol/L)显著降低幼苗的鲜干重;此外,以相对盐害率作为水稻发芽耐盐性的评价指标,海稻86的耐盐性达到"极强",博II优15和深两优58香油占的耐盐性达到"强",而广8优2168的耐盐性在4个品种中最弱,属于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