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都崇州市围绕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起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以农户为核心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模式,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共建、共营、共享、多赢。文章基于成都崇州市的做法,对"农业共营制"模式进行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2.
如何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带动现代农业发展,是当前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命题。农业共营制为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方向。在明确农业共营制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初步考察农业共营制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关联,深入研究我国农业共营制的发展现状与运行特征,从交易成本、生产效率以及人力资本视角出发,厘清农业共营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针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农业共营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成都崇州市围绕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构建起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以农户为核心主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组织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模式,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共建、共营、共享、多赢。文章基于成都崇州市的做法,对“农业共营制”模式进行详尽介绍。  相似文献   

4.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业发展条件的变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不断延伸拓展,由农户分化、需求变化、结构调整、要素升级、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框定了未来转变的新方向。各地在培育新型经营体系、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发挥营销引领作用上进行了探索性实践,摸索出值得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求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等式"的路径主要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关键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等。政府部门的主动作为、创新服务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备要件,需要在制度、投入、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职能。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将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和农业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农业高职院校应从优化专业结构、拓宽服务面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合作教育,改革培养模式、培养实用人才等方面入手,主动适应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韩长赋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不动摇,坚持改革与建设同步推进的路径不动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强化理念引领、创新驱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推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争当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典范。韩长赋强调,要把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作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四川省各地高度重视稻渔综合种养,采用"农业园区+稻渔综合种养""农业共营制+稻渔综合种养"和"新型经营主体+稻渔综合种养"3种模式大力推进冬(闲)水田综合利用。目前,全省累计打造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6个、省级  相似文献   

8.
<正>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素质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为统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组织方式,推进园区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农业园区为落脚点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通过"百园双千农业龙头"+"六位一体产业化经营模式",示  相似文献   

9.
扬帆农场和D村农场是两个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个是"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一个是"集体经济+公司+农场"的经营模式.扬帆农场通过"个性定制""采摘体验"和"定点配送"的方式进行经营.D村农场则通过"一二三产融合"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工合作的部门设计,实现了现代农业的价值增值.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要拓展农业多功能,创新"小而精"农业,加强管理,不断完善公司化经营模式等.政府要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构建以农业科技、信息、人才为主的服务平台和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四平市农广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辽河垦区组织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他们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创新培育模式,注重培育质量和效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推进积累了经验、奠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主要劳动力的转移和以玉米为主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经营格局正在逐年发生变化,土地分散碎化条块分割、老弱妇女种田,农业副业化、科技推广难、农业机械使用难等问题逐年显现,谁来种田、怎样种好田已经成为目前农业发展的一大考验,文章通过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讨在保障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共营制来解决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问题,对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发端于农村,但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以江苏省宿迁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例,总结"三个集中"推动"三化同步"创新做法,提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够彻底、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弱、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等既有个性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介绍该市在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着重在创新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方式,尝试"土地银行"经营运作模式,健全农村产权权益实现机制,加大农村金融市场开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农业的发展方式也应加快转变。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针对乐至县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以及环境,以破解乐至县新型农业现代化转型所遇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正>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素质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为统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组织方式,推进园区建设,创新服务机制,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农业园区为落脚点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通过"百园双千农业龙头"+"六位一体产业化经营模式",示范带动全省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主体多元、合作经营为主转变,基本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小岭村通过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发展"土地入股、整村推进、三产融合、扶贫开发"模式,成立了蕉城区第一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这种模式2016年在新华社智库《福建领导专供》刊出,2017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纪事村民变"股民"》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一条新路子,防止山区土地闲置,帮助贫困户脱贫,也为今后的农业  相似文献   

16.
正瞄准强势农业目标,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培育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问题。强势农业是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不仅是农业资源禀赋丰裕的北美国家,在现有农业资源禀赋相对稀缺的欧洲,农业都表现出"组织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新型经营体系的核心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农民教育培训载体打造、机制创新和模式优化等做法和经验总结,对新起点上高水平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系统推进。要以稳定和完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全面深化制度改革;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结构;以发展经济合作为主要形式,调整优化农业组织结构;以加快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三次产业融合为途径,调整优化农业价值结构;以大资源、大市场为理念,调整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和产品市场结构;以精准实效为取向,调整完善农业政策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19.
<正>1坚持"三个导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三个导向"战略思想,指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这一重要论断已经写入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快推进天津市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日前,天津市农委印发通知,决定实施"物联网+农业""电商网+农业""信息网+农业"(简称"三网联动")工程,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了解,天津市实施"三网联动"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在"物联网+农业"方面,推广新型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物联网技术在规模新型农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