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军  王海宏 《畜禽业》2001,(11):41-41
在几年的黄牛改良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黄牛冻配提高受胎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操作规程,适时输精和子宫疾病快速治疗三个方面作一介绍. 1.操作规程 在牛的人工授精中,除按常规操作以外,主要应掌握冻精的解冻温度和输精的几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杨靖源 《畜禽业》2019,(6):25-26
近年来国内的牛市场发展迅速,政府对相关的畜牧类产业进行相关政策的扶持。因此,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养牛场,为了提高牛的圈养数量,同时保证牛的下一代质量,人工授精技术成为了大型养牛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准确把握牛的发情症状和输精时间,对于提高人工授精的受胎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牛人工授精过程进行研究,对人工授精受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工授精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为畜牧业生产带来新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牛人工授精技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受胎率难以保证,这就要求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对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庆 《畜禽业》1999,(11):50
本文联系生产实际,针对影响黄牛杂交改良中母牛受胎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从加强母牛繁殖力检查.准确鉴定发情适时配种,严格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开展早期妊娠诊断及时复配,采用发情控制技术,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六个方面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7):18-19
提高奶水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准确把握发情症状和适时的输精时间是技术的关键。就奶水牛发情表现、发情观察、适时输精技术要点及应注意的关键性技术措施等作了分析。以期为奶水牛产业化发展、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提供参考及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农业部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省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得到迅速发展,至2003年底全省已有85个县市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建牛改冷配站1645个,完成输配母牛25万头,受胎率有很大提高,实现改良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但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农户居住分散,黄牛  相似文献   

7.
魏子彪 《畜禽业》2007,(1):26-27
“冷配三率”即引用冷冻颗粒精液进行人工授精的受配率、受胎率、犊牛成活率。我县某牛场引用冷冻颗粒精液改庭本地黄牛,该牛场共有黄牛57头.其中可繁母牛31头(9头处女牛,4头年老体弱牛)。实际受配25头,受配率80.6%。受胎18头,受胎率72%。产犊18头。犊牛成活率100%。现笔者就我场的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鸿斌 《畜禽业》2007,(5):31-32
<正>黄牛改良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推广应用面大、投入多、科技含量高、可操作性强的一项新技术,也是推广难度较大的群众性工作。经过多年的黄牛改良工作,杂种牛的初生重,日增重、产肉、产奶和肉的品质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7):12-13
黄牛人工授精技术对于改善黄牛品种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主要就黄牛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方法进行介绍,以期可以更好地完成黄牛人工授精工作,提高黄牛养殖质量。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0,(8)
水牛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在农村地区水牛是农业耕种的重要工具,杂交水牛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优势,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然而杂交水牛具有季节性的修行期和繁殖学生物特点,发情后间隔周期较长,导致整体繁殖效率不高。从影响杂交水牛受胎率的因素入手,讨论牛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并分析如何提高杂交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希望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提升受胎率,促进水牛繁殖,实现养殖户增收。  相似文献   

11.
韦骏  莫兴恒 《畜禽业》2007,(7):19-20
<正>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上都要好于本交。  相似文献   

12.
运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能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疫病传播、加速猪种改良、提高情期受胎率和窝产仔数,推动养猪业发展。但部分猪场对此技术的运用效果不理想,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低,甚至传播疾病。从保证精液质量、母猪发情鉴定、运用科学的输精方法、重视输精后母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就如何保证猪人工授精的技术应用效果、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牦牛对高寒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培育程度低。传统的藏黄牛×牦牛、引进种牛自然交配以及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手段都存在诸多问题。三元杂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牦牛种间杂交受胎率、繁殖率、犊牛成活率低的问题,并且杂种优势显著,是牦牛改良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8)
为了进一步提升牛受胎率,加快牛冻精改良推广步伐,文章对牛冻精改良受胎率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综述了适时输精时间:冰精解冻、强制输精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罗良桉 《畜禽业》2005,(9):36-37
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是关键性技术环节,尤其是水牛,因体况差异,气候季节的不同,发情表现差异较大,同时由于农村中牛的分布较散,难于集中配种,判定适时配种的难度较大,受胎率出现偏底的现象。笔者从2001年以来,主要从事水牛的人工受精配种工作,冻配水牛l365头,水牛冻配受胎率达75%以上(情期受胎率在60%左右),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对当地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过程中,本文根据不同品种公牛的冻精将母牛群分组,并统计各组母牛的受胎率、牛犊的难产率、繁殖成活率和出生时的体尺、体重。统计结果表明:各组间母牛的受胎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牛犊的繁殖成活率也具是相同的结果。但各组杂种牛犊的难产率均高于土种黄牛的值,并且F1(西门塔尔×黄牛)和F1(荷斯坦×黄牛)的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F1(皮埃蒙特牛×黄牛)的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牛犊额头宽度与牛犊的难产率之间呈正相关(r=0.8304)  相似文献   

17.
在对当地黄牛采取人工杂交改良过程中,本文根据不同品种公牛的冻精将母牛群分组,并统计各组母牛的受胎率、牛犊的难产率、繁殖成活率和出生时的体尺、体重.统计结果表明各组间母牛的受胎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牛犊的繁殖成活率也具是相同的结果.但各组杂种牛犊的难产率均高于土种黄牛的值,并且F1(西门塔尔×黄牛)和F1(荷斯坦×黄牛)的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F1(皮埃蒙特牛×黄牛)的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牛犊额头宽度与牛犊的难产率之间呈正相关(r=0.8304)  相似文献   

18.
肉牛人工授精技术不仅能够加快肉牛品种改良的速度、提高繁殖效率,还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降低养殖成本。但在实际养殖中,母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会受到机体健康和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母牛的受胎情况不理想,进而影响养殖效益。分析了影响肉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相关因素,并就如何提高母牛受胎率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肉牛人工授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4,(9)
<正>猪杂交改良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猪人工授精技术是杂交改良的措施之一。万州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辖区部分镇乡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通过近40年的有益探索,猪人工授精推广面达到96%,连续6年猪人工受精配种8万窝以上,情期受胎率达86%以上,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供同行探讨。1万州猪人工授精进程1.1人工受精技术的探索20世纪80年代中期(1976),原万县农业局派技术人员在辖区跃进(龙驹镇)人民公社蹲点,由县农业局出资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1):26-27
牛人工授精技术经过20多年的大力推广,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无法精准推算人工授精时机、技术人才紧缺、操作流程不够规范、建设体系不完善等情况导致牛人工授精受孕偏低,制约了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和完善,提高牛人工授精的受孕率,提升养殖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加快牛人工授精的推广应用速度,从而提高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