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家畜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反映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同时,家畜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也是确定选种方法、预测选择效果、估计育种值、制定选择指数以及进行间接选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家畜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反映了畜禽品种的种质特性,同时,家畜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也是确定选种方法、预测选择效果、估计育种值、制定选择指数以及进行间接选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与家畜的生产性能存在相关,这种相关主要是由于限制性片断基因与数量性状位点存在连锁关系所引起。通过对与标记位点连锁的家畜近交系子二代数量性状分析,可获得数量性状位点的主效应和显性效应。同时,借助于限制性片断或已知片断的辅助选择,可使家畜的经济性状得到遗传改进。  相似文献   

4.
真核生物存在两个遗传系统,一个在细胞核内,一个在细胞质内,形成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对性状遗传的相互作用。核外遗传也称细胞质遗传,是指细胞核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及遗传信息传递的体系。长期以来,畜禽经济性状主要集中在核基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很多与生长发育、繁殖、产奶、屠宰、肉质、产蛋、产毛、产绒等功能相关的候选基因被鉴定,而关于核外遗传效应的研究则较少。文章简要介绍了主要畜禽经济性状核外遗传效应,综述了奶牛、肉牛、羊、猪、鸡等动物线粒体基因多态性与重要经济性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动物核外遗传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产生畜禽品种的模拟保种群体,进行畜禽群体的保种研究。笔者考虑了选择、群体有效含量、性状的遗传力水平、控制性状的基因效应以及基因位点间的连锁强度等共24个参数组合,每种参数决定一个模拟群并且重复5次,共产生120个模拟群体,实验进行50世代。由模拟群体所得结果,讨论群体以及不同基因效应模型下群体生产性能均值、近交系数、基因丢失和群体基因频率等的变化,为实际畜禽保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表型信息和谱系信息估计基因加性效应值的种畜遗传评定方法在家畜遗传改良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因其无法真正了解控制经济性状的遗传本质,影响了家畜遗传改良的进一步进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畜遗传评定准确性,但在目前不能精确定位QTL或基因时,其效率受到很大影响。提高种畜遗传评定准确性的最有效途径应是直接利用控制经济性状的基因,后基因组时代的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快速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同时,多个家畜品种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大量SNP多态性的发现,使得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多态性标记信息的基因组选择方法为家畜遗传评定开拓了又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研究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家畜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被标识,GWA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畜重要性状的研究领域中,在动物遗传育种中,通过对家畜基因组进行GWAS分析研究,找到控制家畜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SNPs,从而挖掘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作者详细综述了GWAS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重要家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GWAS分析方法包括基因组控制法(genommic control)、分层分析法(stratification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AC)和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法(mixed-linear-model association,MLMA),通路分析方法包括非核算法(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分层贝叶斯优取(hierarchical Bayes prioritization,HBP))和核算法。依据不同的目标性状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提高GWAS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利用GWAS分析各种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是家畜的重要种性指示,也是研究畜禽遗传规律和育种保种的主要依据。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应用数量性状遗传参数来指导家畜育种保种工作的效果显著。摩拉水牛由印度引进我国已有二十多年,对我国水牛品种改良工作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加快选种步伐和改进遗传品质,拟就摩拉牛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作一初步估测。 (一)材料来源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脊椎性状是指动物脊椎数比正常个体增加的现象,是存在于家畜中的有益突变。胸腰椎数的增加可增大家畜的体长,改变相应胴体指标,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多脊椎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这为多脊椎肉用家畜的选择和培育奠定了遗传基础,使多脊椎个体在家畜遗传改良中发挥优良的生产性能成为可能。因此,家畜多脊椎性状的研究,可为多脊椎肉用家畜新品种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目前,已在猪、羊和牛3种家畜上发现多脊椎现象。其中,猪多脊椎性状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牛和羊多脊椎性状的研究结果则相对有限。作者就家畜中的脊椎数变异情况、多脊椎性状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候选基因/突变位点的研究3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了家畜多脊椎性状研究空白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 滩羊是我国著名的裘皮羊,它的主要经济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家畜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性状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在研究弯曲数的同时必须考虑与之有关的其它性状,如果性状间有同一基因的遗传效应,或者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连琐现象,则彼此的遗传相关就大,通过间接选择就可选种。滩羊二毛弯曲数是选育的中心,遗传力低,遗传进展缓慢,间接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滩羊的遗传育种研究大都偏重  相似文献   

11.
《猪业科学》2016,(10):31-31
正显性和印记遗传效应已被证实可以促进某些性状的遗传变异,但是在家畜复杂性状的基因组预测方面通常被忽视。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丹麦杜洛克猪的背膘厚(BF)和平均日增重(DG)的基因组数据基础上评估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印记遗传效应的变异,并且评估对遗传进展进行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家畜的附加性状(亦称标记性状或遗传标记)应包括生化遗传标记和细胞遗传标记两个方面(实际上还应包括生理学的和免疫学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研究品种内和品种间差异的遗传、选择优秀家畜个体或群体、查清地方品种的遗传潜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主要用途是在家畜育种中可作为标记基因来充实常规的选种方法,特点是在种畜的早期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一种研究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家畜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大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被标识,GWA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畜重要性状的研究领域中,在动物遗传育种中,通过对家畜基因组进行GWAS分析研究,找到控制家畜主要经济性状的重要SNPs,从而挖掘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作者详细综述了GWAS的分析方法及其在重要家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GWAS分析方法包括基因组控制法(genommic control)、分层分析法(stratification analysis)、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AC)和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法(mixed-linear-model association,MLMA),通路分析方法包括非核算法(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分层贝叶斯优取(hierarchical Bayes prioritization,HBP))和核算法。依据不同的目标性状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提高GWAS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进一步利用GWAS分析各种性状的遗传基础提供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遗传评估作为家畜育种学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环节中理论性极强的一部分内容,需要结合实践数学,才能便于学生的理解。目前应用于家畜遗传评估的软件极多,WOMBAT软件具有参数设定简单、运行速度快等优点。以山羊产绒量和断乳重为例,建立单性状和多性状(无)重复力模型,利用该软件对以上性状进行有效的遗传参数估计,应用于课堂教学,利于学生了解遗传评估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且有许多优良性状基因,但这些优良性状基因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畜禽经济性状改良的重要方向。目前,虽然传统系谱选择方法在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准确率低、育种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先进的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分型技术大大促进了畜禽育种方法的革新。从低通量、耗时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标记(RFLP)到如今高通量、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基因检测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畜禽育种的新技术手段和新热点。主要介绍了高、低密度SNP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研究及应用,并简述了其技术优势、存在问题及挑战、应用展望,旨在表明基因芯片技术必将会成为畜禽分子育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在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期为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进中国畜禽育种遗传进展,提升中国畜禽种业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克隆重组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分子标记、动物分子遗传学、抗病育种等。这些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①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肉蛋奶)的基因(QTL)定位。研究内容包括基因组及基因图谱;产量和质量主基因分析;基因(QTL)定位;单位性状基因的分离、克隆和测序;转基因动物。②畜禽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肉蛋奶超高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畜禽杂种优势的机理及预测,分子遗传鳖记辅助选择。③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家畜是经济动物,其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畜禽饲养的经济效益,而生产力的各项指标多属于数量性状。因此,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对于指导畜禽育种实践,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遗传力就是遗传方差在总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必须在加快畜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畜禽遗传特性有望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以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迎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早期准确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群体遗传进展,并显著降低育种成本。虽然在某些畜种中(如奶牛),基因组选择取得了成功,群体也获得较大遗传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寻找能够进一步加快遗传进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在SNP标记数据中加入目标性状的已知功能基因信息,可以提高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加快遗传进展。而挖掘更多基因组信息的同时,开发更优化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文章总结了主要畜禽物种的可用基因组数据,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和鸡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有助于鉴定影响重要性状的遗传标记和基因,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且有许多优良性状基因,但这些优良性状基因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在基因水平上开展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畜禽经济性状改良的重要方向。目前,虽然传统系谱选择方法在育种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存在准确率低、育种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先进的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分型技术大大促进了畜禽育种方法的革新。从低通量、耗时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标记(RFLP)到如今高通量、高密度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基因检测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基因芯片技术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畜禽育种的新技术手段和新热点。主要介绍了高、低密度SNP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研究及应用,并简述了其技术优势、存在问题及挑战、应用展望,旨在表明基因芯片技术必将会成为畜禽分子育种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技术,在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期为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禽育种中得到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推进中国畜禽育种遗传进展,提升中国畜禽种业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ASReml软件分析了不同非遗传因素组合对20 057只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及其遗传力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统、性别、出生类型、出生年份、配种月份、初生月份、群别以及某些非遗传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对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研究发现,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过程中有无考虑非遗传因素间的互作效应对其结果影响较大,未考虑固定效应间互作效应时所估计各性状的直接遗传力均高于考虑了固定效应间互作效应所估计出的各性状直接遗传力;考虑了固定效应间互作效应后所估计的母体效应遗传力略高于未考虑固定效应间互作效应时所估计的母体效应遗传力。本研究结果不仅为优化高山美利奴羊早期生长性状遗传评估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更为该品种的早期科学选种及后期选育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