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双草鞋     
正在我卧室衣柜最上面的格子里,放着一个蓝色的鞋盒,在这个蓝色的鞋盒里放着一双草鞋,草鞋的鞋带是大红色的,那是我奶奶的珍藏品,是她临终前留给我的,让我一定好好收藏,说那是她青春的记忆!奶奶是一个老红军,1928年,年仅18岁的奶奶加入了共产党,投笔从戎,到了革命根据地井冈山。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奶奶跟随大部队万里长征,在部队出发的时候,我爷爷拿出一双草鞋送给奶奶,希望她坚定不移跟党走,不怕牺牲,坚持到胜利。  相似文献   

2.
<正>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已经试过无数种减肥方法了,都没有用,减完了又会反弹回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减肥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方法错误,当然收不到减肥的效果。误区1:不吃饭只吃菜就可以减肥很多人以为只吃蔬菜不吃饭就能减肥,这是最常见的误区。虽然一碗白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去年春天,我的儿子与媳妇钟某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小孙女琳琳随钟某生活。因为我和妻子都很喜欢这个小孙女,所以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她。可是最近钟某却不让我们去看望琳琳了,她说我们没有探望的权利。请问:爷爷奶奶享有探视孙子孙女的权利吗?读者:江群江群读者:我们很理解你的心情,从感情上来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探望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是人之常情,然而,从法律上来讲,爷爷奶奶探望孙子孙女的权利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探视权是指父母离婚后,不直接随同子女生活的一方享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探视子女的权利,是亲权中的一项基本权…  相似文献   

4.
女孩出嫁前,问母亲都给她准备了什么嫁妆。母亲拿出一张礼单让女孩看。礼单上列出的物品,虽然是父母尽其所能给予她的最好的礼物,但她并没感到惊喜。女孩渐渐暗淡下去的目光,让母亲觉得有些难过。  相似文献   

5.
有针线拿手活的农村女孩刘爱妮,2003年去省城找朋友,因地址丢失只好流落街头,一不小心,她的衣袖被挂了个大口子。刘爱妮不愿意穿烂衣服回家,于是买来针线,去汽车站候车厅自个儿缝了起来。看着她走针如飞,几个旅客都看得发愣。一个男孩便拿出一件衬衣问她:“你会织洞吗?”  相似文献   

6.
仙姑进城     
佚名 《农家参谋》2011,(11):49-49
何仙姑是一位在乡下靠偷偷摸摸跳大神谋取钱财的巫婆,她从事这个职业早,成了十里八村一些人眼里的“大师”。面对当今环境,她觉得该把业务做到城里,正当她在寻找进城“契机”的时候,王奶奶打来电话,请她进城给孙女看病,而且越快越好。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递来个枕头,仙姑觉得这可是进城发展的好机遇,于是她赶紧收拾好“行头”,坐上车匆忙进城。  相似文献   

7.
王媛 《百姓》2008,(4):13
叔叔家的小妹已经一岁多了,她出生的时候,你刚刚离去。她很灵巧的,是你最小的孙女。只是你再也无法看着她的成长,也不知道她的漂亮与可爱了。她也无法得知奶奶是什么模样,什么性情。而我,作为你的长孙女,曾经在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与你每天形影不离,每夜抵足而眠。你不恋她的,难道你也不恋我吗?  相似文献   

8.
画里话外     
吴正祥 《甘肃农业》2021,(4):128-128
长大后,我常听姑姑说,妈妈刚走那会儿正值3月春耕。她走后,家里家外都由奶奶一人操持。每天,奶奶把我带到田埂上,放进装稻谷的箩筐里,再往里放些小石头、小布条和几个糖果,嘱咐我不要爬出来。然后,她用背带把妹妹背在身上去下地干活。就算我乖,不乱动,奶奶也放心不下,干一会儿活,就要过来瞧我一下。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省武汉市心理医院心理门诊近日接诊了一位骨瘦如柴的女孩陈某。这位女孩为了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从十二三岁开始节食,此外还使用催吐、导泻、过度运动等方法进行减肥,导致体重骤减,到16岁时,她体重已不到40公斤,但陈某仍认为自己太胖,决心继续减肥。后来她出现了闭经、营养不良、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11,(23):31-32
<正>没劲透了Amay:报关公司职员同事外号"王菲",那姿态,一个字—酷!"王菲"的口头禅也酷—"没劲透了",说这话的时候,做出一副厌烦红尘俗世状,活脱脱一《红楼梦》里的妙玉。约她泡吧,她说:"新天地啊,都什么时候的流行了!撞来撞去都是外地人,没劲透了。"约她吃饭,她说:"又是日本料理啊,怎么就没点新花样!上海  相似文献   

11.
舔一舔     
《新农业》2017,(14)
<正>一个小孩站在铁匠铺旁边,看铁匠打铁。铁匠有些讨厌他,便拿出烧红的铁,凑到小孩面前吓唬他。小孩眨了眨眼说:"你给我一块钱,我就敢舔一舔它!"铁匠听后,马上拿出一块钱给了小孩!小孩接过钱用舌头舔了一下,放进兜里走了……  相似文献   

12.
言语的能量     
<正>一次培训班上,亲和美丽的女老师从教义里延伸讲开去,与我们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对恋人,男孩每天骑着自行车,为心爱的女孩送午餐便当。单纯的女孩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享受着简单的快乐。一天,女孩的一位同事大姐看不下去了,对她说:"瞧你多大点出息?一点小殷勤就把你哄成这样!"女孩睁大了惊异的眼睛,只听大姐接着说:"他给你买房了么?给你送过花吗?送过什么值钱的礼物吗?"女孩如同遭受兜头冷水,眼泪"啪嗒啪嗒"滴落下来。  相似文献   

13.
母亲进城     
印象里,母亲是个节约的人.在我享受着母亲的血汗钱坐公共汽车进城上学的岁月里,母亲却是宁可浪费时间喜欢走路的,她总是说:山里人挣几角钱不容易。我考上大学后,母亲因不需送米送菜便很少进城了,她和父亲终日厮  相似文献   

14.
听奶奶讲醉鸡故事周龙兴奶奶是浙东富阳人,制作醉鸡是她的绝活。逢年过节时制作醉鸡,奶奶总是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述起醉鸡的故事。传说在浙江富阳地区,一个靠近富春江的村庄里,住着一户农民,父母早亡,剩下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成了家,而且都娶的是富家女,带来了...  相似文献   

15.
<正>刘雪梅今年32岁,19岁那年,刘雪梅高考落榜,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她放弃了复读和几个同乡姐妹一起来到了上海打工,几经辗转在市郊一家服装厂找到了工作。2004年春节前,刘雪梅的老乡阿秀征得雇主同意,邀刘雪梅过去玩。刘雪梅来到了阿秀的雇主沈先生家,立即被室内的豪华装饰给震撼到了。下午,沈先生带着几位客人回家,刚坐定,他就让阿秀从储藏室里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说:"今天我请大家品尝正宗的古巴雪茄。"看到雪茄,其中一位客人说:"要是工作清闲点儿,  相似文献   

16.
“情侣礼品大王“成功“买卖爱情“的故事天下什么人的钱最好赚?女人?孩子?还有呢?答案是--情侣的针最好赚!本文主人公原本是一个郁闷的上班族,一次她与朋友闲聊得到启发,决定开中国大陆第一家情侣礼品专卖店。经过一年多的精密构思和几个月来的苦心经营,她成功了!如今,她和伙伴有了100多家连锁加盟店,成了名副其实的情侣礼品大王!天酬有心人,闲聊聊出创业点子一次她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说起情侣们送礼不知送什么好,立邓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一个朋友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给女朋友或妻子买礼物,买得不好,就算花钱再多也是白搭。还有一个朋友说:“我花了几万元买了辆奇瑞QQ给女朋友,她竟放在车库里生锈,原来她怕死,不敢开!可前段时间,我花80元买了只小花猫给她,她却乐得跟孩子似的。这女人,真是琢磨不透!“还有一个说:“我这个人向来不喜欢动脑筋,遇到过节,我总是问我老婆,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结果每次都被老婆臭骂一顿,说我敷衍她!““我男朋友就像木头一样,永远不知我喜欢什么礼物“……听着听着,裙子突然眼前一亮;既然大家都觉得给另一半的礼物不好买,不如去开个情侣礼品商店吧!爱情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卖情侣礼品,只要经营得好,就不会有关门的一天!...  相似文献   

17.
<正> 某报曾报道:一位9岁的女孩放学回家后,对其母亲说:“我刚才被自行车撞了”,母亲急切地问:“伤着哪里了吗?”女孩说:“撞倒时感到很痛,现在好多了,我想躺下休息一下”。晚饭时,母亲叫女儿起来吃饭,女儿迷迷糊糊地说:“我头晕,还想睡一会儿”,母亲想:让她多睡会儿好。过了约2小时,母亲再次叫她,女儿却再也没有醒过来。抢救的医生说:“耽误的时间太久,这是由于外伤性颅内出血,大面积血肿压迫脑组织而导致的死亡。”母亲为此悲痛欲绝,不断后悔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撑伞的人     
正雨不停地下,白日的喧嚣慢慢停下来。女儿认真地在她每个娃娃眼睛上,都贴上她喜欢的贴画。我觉得看起来不美观,就问她为什么那么贴,她说:"每个人的眼睛里面是有人的,不信你看着我眼睛,我的眼睛里有你,你的眼睛里有我。"孩子,原来才是真正的诗人。最简单的道理,最真挚的感情,最亲的人,最容易被忽略。比如那些默默给我们撑伞的人。一小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不爱打伞的孩子。早上急匆匆上学,奶奶告诉我说会下雨,要带着伞。我像没听见一样,背起书包  相似文献   

19.
奶奶的袜子     
<正>记忆中,奶奶常常一个人坐在昏暗的灯下,解开她黑且长的裹脚布,解开那一层层沾满汗水与血丝的“袜子”,轻揉着她又尖又小的双脚。她的脚就像一枚织布的梭子,穿行在岁月的风尘中。小时候,我常常跟着奶奶睡。每天晚上奶奶总会弄来一盆水,细细伺弄她的脚。我总看见她拿着一把长长的剪刀,在用力地剜着脚上的茧子、血泡……奶奶的头上浸满了密密的汗珠,在冬夜的灯光下像一个个大大的感叹号。我轻声问:“奶奶,泡个脚有这么热吗?”奶奶苦笑着说:“傻丫头,这咋  相似文献   

20.
<正>编辑同志:我和老伴买有8间私房,位于集镇上。5年前老伴去世后,我将房屋分给两个儿子每人3间。我现已年过70,丧失了劳动能力。本想儿子会很孝顺的,不料他们竟然不尽赡养义务。倒是孙女孟萌对我很好,不但每月从工资中拿出300元孝敬我,还经常到身边嘘寒问暖,给我很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