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秸秆是农村中最丰富最廉价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大量的秸秆因没有理想的用途而被遗弃、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农村小型沼气工程是国家可再生能源建设的一部分,通常用来生产沼气的多是动物粪便。随着沼气事业的发展,动物粪便逐渐满足不了沼气生产的需要,急需找到替代原料,农作物秸秆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农作物作业过程中,为了避免农业生产中多种资源的过量浪费以及造成污染,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对农村循环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在分析中着重以农作物秸秆为关注点,分析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机械化还田技术,作为新的资源用于新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1农作物秸杆还田机械化技术原理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秸秆化为肥  相似文献   

3.
正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由于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分布零散、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以及秸秆资源经济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秸秆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大量秸秆资源未被利用,浪费较为严重。一、商水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特点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总量、区域分布和使用情况,认为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地区不均,农村生活用能占有较大比例,部分地区浪费严重,应采取提高技术推广与研发水平等措施,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产出量逐年增多,仅许昌市年产秸秆量就在330万t以上。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炊事用能以煤、电、沼气和液化气为主,取代了秸秆燃料,全市有35万t秸秆废弃于田间地头,部分农民为抢农时播种,直接把剩余秸秆在田间地头焚烧,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还污染了大气环境,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运输安全。因此,秸秆资源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一、许昌市秸秆资源特点(一)秸秆资源丰富根据调查统计,许昌市年产秸秆330万t,占全省秸秆总量5410万t的6%,其中小麦秸秆130万t、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秸秆能源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中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详细论述了中国农村秸秆能源的消费现状,分析了影响该现状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农村秸秆的消费趋势,指出在农村地区,通过采取适当技术合理利用秸秆,必将改善农村的用能结构,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烤烟品质,利用作物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从而改善烟叶品质是当前烟区的研究热点。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秸秆还田也是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秸秆还田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微生物的数量,还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是保证粮食作物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又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笔者就秸秆对植烟土壤性状改良的原理、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作一阐述和分析,为更好地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发挥秸秆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的再利用对农村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秸秆还田机的使用要点及维护技术,期待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项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随着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产出量也随之增加.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焚烧秸秆为生活能源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造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降低.由于大量农作物秸秆被废弃,一时找不到合理利用的途径,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不仅成为政府最头痛的事。  相似文献   

10.
小麦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皖北地区小麦秸秆每年生产量巨大,具有十分广阔的综合利用前景。为了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消除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文章客观地分析了皖北地区小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1秸秆成型燃料 在农村分布散、形体轻、采集贮运困难、使用不方便的植物秸秆,经压缩成型工艺和烧炭工艺制成燃料,从而提高了单位容积的质量和热值,非常适用新疆秸秆资源丰富、煤资源贫乏、居住分散的农村或牧区,而且成型燃料本身也已形成商品。具有商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因此利用好秸秆资源对我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为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液化、秸秆发电、秸秆固化成型等,以期为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秸秆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瓜州县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甘肃省主要的产棉区,棉花也是农村家庭主要收入之一,全县每年有大约产棉花秸秆6000~7500万千克,由于棉花秸秆粗纤维含量高.质地比较坚硬,适口性差,通常被收割后堆集一处,牛自由采食,利用率仅为56%左右。为了充分利用瓜州县丰富的棉秆资源,提高秸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循环农业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多级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秸秆循环型农业模式,对于提高秸秆资源的附加值,增强秸秆资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发展秸秆循环型农业模式的基本原则出发,对秸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鹤岗市是重要的产粮区域,随着粮食生产水平提高和产量逐年增多,秸秆资源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然而粮食秸秆浪费问题却日益突出,在秸秆禁烧的大背景下仍有农户屡禁不止。秸秆综合利用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秸秆还田是最常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肥力,促进粮食稳产高产;还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秸秆废弃堆积和露天焚烧等问题,采用绿色可持续的方式对秸秆进行处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因此,为了发展健康可持续循环农业、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污染,通过分析鹤岗市秸秆还田的现状及政策补贴情况,指出发展存在的技术难度大、机械化水平低、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并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快配套还田设备的联合攻关、加强资金补贴和政策支持等建议,为鹤岗市秸秆还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促进秸秆还田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始注重能源的质量,再加上农村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生物质燃料秸秆气化炉便应运而生,它是秸秆得到综合利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农村有着很大的推广意义。本文首先就生物质燃料秸秆气化炉的含义做一个阐述,然后以贵州农村为例,分析一下其对秸秆气化炉的使用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一下适宜农村的秸秆气化炉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是现代农业中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它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有机物,农村通过秸秆还田的方式,既可以大大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又可以改良土壤性状,进而提高农作物品质,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基于农作物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的原理及现状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其在提高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影响,对更好地利用秸秆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秸秆资源潜力及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京市秸秆资源量及分布入手,分析秸秆资源的可利用量以及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以期为探索北京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方式,进一步优化农村的能源结构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对秸秆资源利用的宣传不够、措施不力,导致晚稻收割季节焚烧秸秆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还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健康.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伟  魏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94-15196
分析了安徽省农村秸秆资源潜力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介绍了农村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