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B_1是恒温动物中潜在的免疫抑制剂,它与免疫器官凋亡的上调有关。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线粒体、死亡受体和内质网通路在黄曲霉毒素B_1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作用。给试鸡饲喂含有黄曲霉毒素B_1的饲粮(0.6 mg/kg)3周。研究结果表明,(1)含黄曲霉毒素B_1饲粮能诱导肉仔鸡T细胞亚群减少,形态变化以及胸腺的凋亡。(2)极度的凋亡涉及了线粒体途径,上调了促凋亡蛋白Bax/Bak、细胞色素C的基因表达,下调了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xL的基因表达;还涉及了死亡受体途径,上调了死亡受体Fas、Fas的配体FasL和死亡结构域结合蛋白FADD的基因表达。(3)在胸腺中也确认了氧化应激是凋亡的诱导剂。结论,本文首次证明线粒体和死亡受体途径参与了黄曲霉毒素B_1诱导肉仔鸡胸腺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口服低剂量黄曲霉毒素B1(1.0mg/kg)就能引起雏鸡中毒反应。谷胱甘肽能与黄曲霉毒素B1结合而解毒。口服含硫氨基酸能维持或提高体内谷胱甘肽水平,从而减轻雏鸡吸收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起到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黄曲霉毒素B1对雏鸡免疫器官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将100只1日龄艾维茵健康公雏随机分为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和AFB1日粮(AFB1Ⅰ、Ⅱ、Ⅲ组日粮中AFB1添加量分别为0.15、0.3和0.6mg·kg-1),试验期21d。结果显示,AFB1Ⅱ组和Ⅲ组雏鸡的免疫器官脏器指数显著下降(P0.05)。AFB1组雏鸡的免疫器官组织学损伤表现:胸腺皮质区网状细胞周围见较多细胞核碎片;法氏囊淋巴滤泡内细胞核碎片增多,滤泡髓质区淋巴细胞减少;脾白髓区细胞核碎片增多。超微病理学观察,胸腺、法氏囊和脾内淋巴细胞线粒体肿胀,以染色质边移为特征的凋亡细胞数目增多。结果表明,摄食含0.15~0.6mg·kg-1 AFB1的日粮,可不同程度地抑制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致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碎片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前研究进展显示,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简写为AFB_1)是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对人和动物都会造成危害,本文旨在对黄曲霉毒素B_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对雏鸡造血功能的影响,将64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雏鸡随机平均分成A、B、C、D 4组,连续饲喂含有不同浓度AFB1(0、2.8、4.2、5.6 mg/kg)的饲料,分别在7、14 d采血测定各组鸡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LT)数目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取肝脏,称重后迅速固定,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肝指数。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但有轻微的贫血症状,14d内无受试动物死亡。连续饲喂7d,B、C、D组肝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但其组间差异不显著。B组WBC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C、D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C、D组的RBC、HGB、HCT、PLT数目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连续饲喂14 d,B、C、D组肝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D组又极显著高于B、C组。B组WBC、RBC、HCT、PLT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C、D组HGB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8 mg/kg AFB1能显著升高肝指数,肝脏肿大出血,轻度脂肪变性且浓度越高损伤越严重,而且显著降低雏鸡的血液生理指标(WBC、RBC、HGB、HCT、PLT),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黄芪多糖(APS)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雏鸡肝损伤的防治作用,1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阳性对照组(B)和APS低、中、高剂量组保护组(C~E组)。B~E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AFB12.8 mg/kg·7 d,C~E组在给予AFB_1的同时,分别在饮水中添加浓度为100 mg/m L、500 mg/m L、1 000 mg/m L的APS,连续给药21 d。各组分别在投药后的7、14、21、28 d取肝脏称重,计算肝指数,心脏采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白蛋白(ALB)、总蛋白(TP)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并在7 d时制作肝脏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连续给药7 d,500、1 000 mg/m L APS组有效拮抗AFB_1引起的脂肪变性,肝脏组织结构得到显著恢复,肝指数显著下降。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ALP活性,TBIL、ALB、TP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500 mg/m L或1 000 mg/m L APS可拮抗AFB1引起的雏鸡肝损伤,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对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各国均进行了探讨。我国对其污染食品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对动物的饲料卫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饲料和饲草发生霉坏变质,产生各种不同的霉菌毒素,马匹食入后,常常引起多种中毒病。因此,调查饲料中黄曲霉素B_1的含量,对喂霉饲料后疾病发生原因的分析,预防马匹疾病和饲料加工利用,防霉去毒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供试验的五组产蛋鸡,前四组按体重每日分别喂给黄曲霉毒素 B_10.1mg/Kg、0.4mg/Kg、0.7mg/Kg 和1.0mg/Kg,连喂14天。第五组每日喂给5.0mg/Kg,连喂4天。第五组3天后停止产蛋,22天后重新出现部分产蛋,10周后,产蛋恢复正常。第四组(1.0mg/Kg)在第3周产蛋量出现显著下降,第4~5周,产蛋完全停止,第8周产蛋恢复正常。第三组(0.7mg/Kg)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技术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_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抗AFB_1的单克隆抗体AFB_1—2H8,建立了检测AFB_1的CIEIA法。该法可定量检测饲料原料及制品中的AFB_1,最低检出浓度为0.01μg/kg,在玉米和花生的空白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FB_1标准毒素后,用该法检测的平均回收率为83.8%—110.3%。用该法测定了65份送检样品,AFB_1检出率为98.5%,阳性率为29.2%。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对肉鸡原代肝脏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细胞凋亡、抗氧化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8~20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鸡分离的肉鸡原代肝脏细胞(BPHs),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试验组分别添加1μmol/L和2μmol/L的AFB_1,对照组添加等量的DMSO。结果表明:随着AFB_1浓度的升高,线粒体Ⅲ和Ⅳ呼吸作用显著增强(P0.05),而线粒体呼吸控制率却显著下降(P0.05);随着AFB_1浓度的升高,线粒体电位下降,并呈现浓度依赖型模式,当AFB_1为2.5μmol/L时BPHs线粒体电位显著下降(P0.05);AFB_1极显著引发了ROS的产生(P0.01);高浓度的AFB_1(2.5μmol/L)处理使得BPHs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以及caspase-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加(P0.05);AFB_1显著提高了Nrf2的m RNA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HO-1、SOD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高浓度的AFB_1(2.5μmol/L)显著提高了NQO1的m RNA表达水平(P0.05)。以上研究结果显示,AFB_1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解偶联,线粒体膜电位下降,ROS大量产生,抗氧化酶活力降低,细胞发生凋亡,抗氧化酶相关基因m RNA表达下降,而Nrf2基因m RNA表达增强。AFB_1导致胞内ROS上升引发氧化应激,可能与Nr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_1致雏鸭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B1,AFB1)对雏鸭肝细胞DNA损伤的影响.锥鸭经AFB1灌胃染毒,2 h后分离肝细胞,并通过改良彗星实验测定DNA损伤.结果显示,AFB1能够导致雏鸭肝细胞DNA损伤,表现为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尾矩、Olive尾矩等彗星参数与空白和溶剂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表明改良彗星实验能够用于AFB1导致肝细胞DNA损伤的检测,试验还提示,在体肝细胞彗星实验能够作为雏鸭AFB1暴露的遗传毒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ALV-J和REV诱导雏鸡胸腺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HE染色法对人工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和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的SPF雏鸡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辅以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ALV-J和REV均可诱导雏鸡胸腺细胞发生凋亡,混合感染诱导的细胞凋亡更加严重;切片中可出现局灶状凋亡,凋亡细胞多于坏死细胞。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凋亡是导致感染鸡胸腺萎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青刈饲料是指人工播种的专供家畜饲用的青饲作物。这类饲料在贮存时要防止潮湿或霜冻。我国常用的青刈饲料作物有青刈玉米、雀麦、青刈高粱、燕麦、黑豆、蚕豆、饲用甘蓝和甜菜等。玉米是我国继大米之后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但是霉菌毒素对玉米的污染远远严重于对大米的污染。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高达83.9%。动物食用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同样会受到危害,并且黄曲霉毒素会在动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林涛 《饲料工业》1992,13(5):26-27
<正> 黄曲霉毒素是强烈致癌物质。1960年,英国曾发生震惊世界的10万只火鸡因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而中毒死亡事件。目前,已分离出10多种黄曲霉毒素异构体。其中最常见、毒性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B_1。因此,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 B_1进行检测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有代表性。当今。在对外贸易合同中。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 B_1要求不得检出。肉眼在紫外光下可观察到的最低限度为5ppb,如果观察不到,可认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15.
汕头地区自1961年以来连续发生过多起黄曲霉 B_1 中毒病,给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1961年—1962年初陆丰县华侨农场曾报告发生猪“黄肝病”,发病90余头,死亡50头,这是最早的报告。该场至1966年10—11月在三个管区又再度发生,病猪75头,死亡29头。1974年全区有惠来县葵潭、东埔、陆丰县华侨、大安、红湖普宁县大坪、大池、马鞍山及揭阳县卅岭等九个农场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酶联免疫测试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锡市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黄曲霉毒素B_1酶联免疫测试盒(ELISA Kit For AFB_1),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原理,通过抗黄曲霉毒素B_1抗体与酶标抗原、待测抗原的竞争免疫反应以及酶的催化显色反应相结合,来检测AFB_1,特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结果易判读。 1 试剂盒组成 包被抗体反应板:48孔 A试剂:稀释液1瓶 B试剂:允许量对照1瓶 C试剂:酶标抗原2瓶 D试剂:酶标抗原稀释液1瓶 E、F、G、H试剂:各1瓶 反应板支架1个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大的危害性。试验采用酶联免疫法来测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其最低检出限为0.2ng/m L,定量范围为0.2~5ng/m L。  相似文献   

18.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一种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真菌毒素,能降低家禽的免疫和肝脏机能,严重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本文就AFB1对家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黄巍  殷海成  王乐 《中国饲料》2019,(1):7-11,15
黄曲霉毒素B_1是由寄生曲霉、黄曲霉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具有极强的致畸、致癌等毒性,不仅对人和动物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也给食品和饲料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消除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依然是目前学者迫切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相比理化法消除黄曲霉毒素B_1的缺点和局限,生物法降解具有安全、高效和绿色环保等优点,使其成为更具有潜力的解毒方法。本文主要对生物吸附作用和生物酶解作用降解黄曲霉毒素B_1的机理及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黄曲霉毒素(AFs)具有极强毒性,在奶牛业中危害最大的是AFB1和AFM1。论文从饲料种类、季节及地域不同分析饲料黄曲霉毒素B1污染现状,并综述了物理、化学及生物等脱毒解毒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