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不同饲料配方对80只12月龄放牧藏羔羊(其中40只纯藏羔羊,40只含75%藏羊血液藏陶杂交羊)进行90 d全舍饲育肥,两组试验羊每天供给相同量精粗料,试验结果表明,藏羔羊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末增重分别为12.78 kg和8.85 kg,试验Ⅰ组较试验Ⅱ组提高3.93 kg;试验Ⅰ、Ⅱ组羊日增重分别为142 g和98 g,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提高44g,差异显著(P0.05)。藏陶羊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总增重分别为14.36 kg和13 kg,试验Ⅰ组较试验Ⅱ组提高1.36kg,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羊日增重分别为159.56g和144.44 g,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提高15.12 g。同时,试验Ⅰ组羊育肥经济效果高于试验Ⅱ组。表明试验Ⅰ组饲料配方更适于本地藏羔羊育肥生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冷季羊只体重下降乃至乏弱死亡是困扰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用不同颗粒精料补充料对高寒牧区藏羊进行90d的保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Ⅱ组羊在90d试验期中总增重分别为2.04kg、2.93kg,比Ⅲ组掉膘1.24kg分别提高3.28kg,4.17kg;Ⅱ组又较Ⅰ组提高0.89kg。Ⅰ、Ⅱ组羊日增重分别为34g、48.83g,Ⅲ组日掉膘20.67g。Ⅰ、Ⅱ组增重率分别为5.29%、8.41%,比Ⅲ组分别提高8.51、11.63个百分点;Ⅰ、Ⅱ组羊比Ⅲ组增重效果有极显著的提高(P0.01),其中Ⅱ组增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对引进的藏羊进行异地育肥和经济效益研究,以期筛选质优价廉的日粮配方,切实提高藏羊生产性能,增加育肥效益。结果表明:试验Ⅰ组的公、母羊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2.29%、29.02%,试验Ⅱ组的公、母羊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4.37%、31.44%,试验Ⅰ组和Ⅱ组的料重比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两个试验组增重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Ⅰ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公、母羊比对照组每只分别多收入66.77元、48.95元,比试验Ⅱ组多收入9.24元、20.18元。虽然试验Ⅱ组增重效果优于Ⅰ组,但其饲料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低于Ⅰ组。因此,用搭配科学合理的异地育肥配方1日粮饲喂藏羊,可获得良好的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稀土添加剂对湘东黑山羊育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Ⅰ、Ⅱ组湘东黑山羊分别用添加15mg/kg体重、10mg/kg体重的稀土日粮,试验Ⅲ组为对照组(不添加稀土)进行育肥试验。对试验Ⅰ、Ⅱ组的日增重、料重比与试验Ⅲ组进行F检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Ⅲ组提高12.93%和8.14%,且试验Ⅰ组高于Ⅱ组4.79%,结果表明:日粮中以每kg体重添加15mg的稀土对湘东黑山羊育肥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对肉用绵羊的生产性能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健康、体重、月龄相近的小尾寒羊与本地羊杂交F\-1代公羔羊30只,体重为20.18±1.97kg,随机分为Ⅰ组(精粗比4∶6)、Ⅱ组(精粗比5∶5)、Ⅲ组(精粗比6∶4),每组10只,进行预饲期10d,正式期60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为6∶4的Ⅲ组60d育肥平均净增重最高11.90kg,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98.32g/d,分别比Ⅰ组和Ⅱ组高17.93%和8.58%,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显著(P0.05)。日粮精粗比为6∶4的Ⅲ组的屠宰率为47.18%,净肉率为37.13%,均高于Ⅰ组和Ⅱ组,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14.94kg和11.76kg,分别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经济效益最高为112.24元/只。  相似文献   

6.
按每羊0.2kg/d的量补饲同一混合精料。Ⅰ组在早出牧前补饲,Ⅱ组在晚归牧后补饲,Ⅲ组早出牧前和晚归牧后各补饲0.1kg。经过90天育肥,试验Ⅰ、Ⅱ、Ⅲ组羊分别增重为12.60、14.40kg和13.85kg。Ⅱ组比Ⅰ、Ⅲ组分别高出1.80kg(P〈0.05)和0.82kg(P〉0.05)。每增重1kg活重精料消耗Ⅱ组为1.25kg,比Ⅰ、Ⅲ组分别省0.18kg和0.05kg。羊均纯收入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为72.7、85.3和81.5元。试验结果表明,以晚归牧后补饲增重和经济收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浓缩料(Ⅰ、Ⅱ、Ⅲ)对云上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羊育肥性能的影响,选择27只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9只羊,分为2个育肥阶段(27~37 kg、38~45 kg),饲喂不同浓缩料配方日粮,育肥期120 d。结果表明:2个阶段的末重、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Ⅱ组Ⅰ组Ⅲ组。第1阶段,Ⅱ组、Ⅲ组的末重差异显著(P0.05),Ⅱ组显著高于Ⅲ组3.93 kg;Ⅰ组、Ⅱ组的平均增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第2阶段,Ⅱ组末重最大,为46.36 kg,且极显著高于Ⅲ组;平均增重和日增重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Ⅱ组与Ⅰ组、Ⅲ组相比,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多1.28 kg、1.51 kg和21.38 g、25.09 g。全阶段,Ⅱ组与Ⅲ组末重、平均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和Ⅲ组的平均增重、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总的结果显示,在本试验条件下,Ⅱ组日粮组成最适合云上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公羊的生长发育,其平均增重、日增重、增重利润等育肥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试验Ⅰ、Ⅱ组湘东黑山羊分别用添加 15mg/kg体重、10mg/kg体重的稀土日粮 ,试验Ⅲ组为对照组 (不添加稀土 )进行育肥试验。对试验Ⅰ、Ⅱ组的日增重、料重比与试验Ⅲ组进行F检验 ,组间差异显著 (P〈0 .0 5 )。试验Ⅰ、Ⅱ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Ⅲ组提高 12 .93%和 8.14 %,且试验Ⅰ组高于Ⅱ组 4.79%。结果表明 :日粮中以每千克体重添加 15mg的稀土对湘东黑山羊育肥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9.
利用饲用型甜高粱秸秆青贮与玉米秸秆青贮喂羊对比试验,通过日采食量、日增重的测定对比,进一步探讨了饲用型甜高粱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对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养管理和基础日粮相同的前提下,日采食量Ⅰ组和Ⅱ组分别为1.73kg、1.44kg,Ⅰ组较Ⅱ组相对提高20.14%。日增重Ⅰ组和Ⅱ组分别为145.11g、103.33g,比Ⅱ组相对提高40.43%,每增重1kg体重,精饲料Ⅰ组比Ⅱ组降低消耗29.92%,粗饲料Ⅰ组比Ⅱ组降低消耗18.77%。因此,青贮饲用型甜高粱秸秆育肥肉羊,增重快、饲料转化利用率高、育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试验筛选适合甘南地区冷季牦牛舍饲育肥适口性好,育肥效果优的低水分裹包青贮粗饲料。[方法]通过将在合作市卡加道乡岗吉草产业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饲用青引2号燕麦,甘农2号小黑麦,刈割后用秸秆发酵剂调制成裹包青贮饲料,经过牦牛舍饲饲喂试验观测低水分青贮饲料饲喂效果。[结果]经过60d的舍饲育肥,试验Ⅰ组平均每头增重43.1kg,试验Ⅱ组平均每头增重36.1kg,试验Ⅲ组平均每头增重30.2kg,Ⅰ组比Ⅱ组每头平均多增重7.0kg,Ⅰ组比Ⅲ组每头平均多增重10.9kg,Ⅱ组比Ⅲ组每头平均多增重3.9kg。[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从营养价值、食口性来看,青贮燕麦秸秆组>青贮燕麦秸秆50%+青贮小黑麦秸秆50%组>青贮小黑麦秸秆组;在饲料成本上涨不计人工成本的情况下,三组经济效益青贮燕麦秸秆最大。因此,低水分青贮燕麦秸秆应作为甘南冷季牦牛育肥的首选加工调制粗饲料。  相似文献   

11.
在禁用抗生素等药物的前提下,在精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并充分利用饲料资源,开展羔羊育肥试验,能够推动无抗养殖技术在羔羊育肥方面的应用。方法:选择4月龄(出生相差在5 d内)发育良好、健康无病的羔羊48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试验Ⅰ组(对照组)、Ⅱ组、Ⅲ组、Ⅳ组,试验前经检验体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精饲料喂量相等的情况下,Ⅰ组不添加微生态制剂,Ⅱ组、Ⅲ组、Ⅳ组试验羔羊每只每天分别在精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3 g、6 g、9 g,粗饲料由青贮玉米秸秆和粉碎的玉米秸秆按照6∶4配比添加,自由采食。经60 d试验后,进行育肥效果对比。结果:在60 d试验期,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平均每只试验羔羊日均采食粗饲料量分别为1.18 kg、1.23 kg、1.26 kg、1.27 kg;日均增重分别为206 g、229 g、258 g、261 g,Ⅰ组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与Ⅲ组、Ⅳ组差异显著(P<0.05),Ⅱ组与Ⅲ组、Ⅳ组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分别为7.67∶1、7.12∶1、...  相似文献   

12.
试验Ⅰ、Ⅱ组湘东黑山羊每千克体重分别用添加 15mg、10mg的稀土日粮 ,试验Ⅲ组为对照组 (不添加稀土 )进行育肥试验。对试验Ⅰ、Ⅱ组的日增重、料重比与试验Ⅲ组进行F检验 ,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试验Ⅰ、Ⅱ组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Ⅲ组提高 12 93%和 8 14% ,且试验Ⅰ组高于Ⅱ组 4 79%。结果表明 ,日粮中以每千克体重添加 15mg的稀土对湘东黑山羊育肥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剂量的植物甾醇、枯草芽孢杆菌及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分批选取了600头体重6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0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甾醇(75 g/t)+枯草芽孢杆菌(20 g/t)+复合酶制剂(100 g/t),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甾醇(150 g/t)+枯草芽孢杆菌(40 g/t)+复合酶制剂(200 g/t),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甾醇(300 g/t)+枯草芽孢杆菌(80 g/t)+复合酶制剂(400 g/t),试验周期为50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了植物甾醇、复合酶制剂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Ⅰ组相比差异显著,其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试验Ⅰ组提高4.87%、3.81%、10.78%,料肉比降低6.8%。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对比差异不显著。在肉品质方面,试验组在背膘和肉色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明显改善肉色。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精料对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合理的日粮配方。选择15月龄的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F1代去势公牛42头,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对应的精料综合净能(NEmf)分别是6.43、6.90和7.50 MJ/kg,试验期为90d。试验期间,每30d测定1次体重,试验开始和结束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1)试验期Ⅰ、Ⅱ、Ⅲ组试验牛总增重分别为77.43、93.71和84.29kg,Ⅱ组增重效果明显,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86、1.04和0.94kg/d,Ⅲ组较Ⅰ组提高9.3%(P0.05),Ⅱ组较Ⅰ、Ⅲ组分别提高20.9%(P0.05)、10.6%(P0.05)。(2)试验90d后,Ⅰ、Ⅱ、Ⅲ组试验牛尿素(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比试验第1天高。(3)试验期Ⅰ、Ⅱ、Ⅲ组肉牛每天饲养成本分别为13.440、14.000和14.685元/头;单位增重成本分别是15.63、13.46和15.68元/头。结果提示,综合净能为6.90 MJ/kg的精料增重效果最好,育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5.
饲喂不同配合饲料对大耳白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比例的苜蓿草粉和552正大饲料进行仔兔育肥试验,通过60d的饲喂试验表明:增重速度以Ⅰ组为最快,较Ⅱ、Ⅲ组分别高20%、45 65%,差异显著(P<0 01);屠宰率也以Ⅰ组为最高,半净膛、全净膛比Ⅱ、Ⅲ组高4 13%、16 38%,或7 55%、21 14%;经济效益Ⅰ组比Ⅱ、Ⅲ组分别高22 63%和49 24%。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精料对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筛选合理的日粮配方。选择15月龄的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F1代去势公牛42头,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对应的精料综合净能(NEmf)分别是6.43、6.90和7.50 MJ/kg,试验期为90 d。试验期间,每30 d测定1次体重,试验开始和结束采集血液样品进行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①试验期Ⅰ、Ⅱ、Ⅲ组试验牛总增重分别为77.43、93.71和84.29 kg,Ⅱ组增重效果明显,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86、1.04和0.94 kg/d,Ⅲ组较Ⅰ组提高9.3%(P>0.05),Ⅱ组较Ⅰ、Ⅲ组分别提高20.9% (P<0.05)、10.6%(P>0.05)。②试验90 d后,Ⅰ、Ⅱ、Ⅲ组试验牛尿素(UREA)、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均比试验第1天高。③试验期Ⅰ、Ⅱ、Ⅲ组肉牛每天饲养成本分别为13.440、14.000和14.685元/头;单位增重成本分别是15.63、13.46和15.68元/头。结果提示,综合净能为6.90 MJ/kg的精料增重效果最好,育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7.
选取160头120日龄平均体重75.9±0.5 kg的育肥猪(杜×长×大)进行复方中草药饲喂试验。试验猪随机分成对照组(不添加复方中草药)、试验Ⅰ组(添加复方中草药1.5 kg/t)、试验Ⅱ组(添加复方中草药2.0 kg/t)、试验Ⅲ组(添加复方中草药2.5 kg/t),每组40头,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饲养管理。结果:试验Ⅰ、Ⅱ组育肥猪日均增重分别高于对照组53、9 g;试验Ⅲ组低于对照组29 g;试验Ⅰ、Ⅱ、Ⅲ组料重比分别下降12.15%、10.41%、3.01%;日均耗料量分别降低0.21、0.30、0.23 kg。经济效益:试验Ⅰ、Ⅱ组每头育肥猪获利分别高出对照组35.64、48.72元,试验组Ⅲ低于对照组22.72元。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精粗比例全混合日粮对育肥期藏羊母羔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取3月龄、体重相近[(22.00±0.54) kg]且体况良好的藏羊母羔210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80:20(试验Ⅰ组)、70:30(试验Ⅱ组)、60:40(试验Ⅲ组)、50:50(试验Ⅳ组)、40:60(试验Ⅴ组)、30:70(试验Ⅵ组)和20:80(试验Ⅶ组)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为100d,其中预试期为10d,正式试验期为90d。结果表明,藏羔羊在育肥0~90d期间,精料比例占60%~70%的全混合日粮饲喂效果较佳,其中0~30d和31~90d精粗比分别以70:30、60:40的日粮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蛋白比日粮对肉牛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选择43头1.5岁左右、体重230.24 kg±44.16 kg的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喂给由不同比例的精料补充料、酒糟生物料、黑麦草组成的不同能量、蛋白质含量的日粮,经过90 d的肥育饲养试验,3组牛的摄入能量蛋白质比分别为21.57、24.97和27.11。结果表明:能量蛋白质比为24.97的试验Ⅱ组的肉牛日增重分别比试验Ⅰ、Ⅲ组高14.53%(P0.05)和3.88%(P0.05);饲料干物质报酬分别比试验Ⅰ、Ⅲ组高15.61%(P0.01)和1.93%(P0.05);综合净能转化效率比试验Ⅰ、Ⅲ组分别高3.87%(P0.05)和8.62%(P0.05);蛋白质效率以试验Ⅱ组最高,分别比试验Ⅰ、Ⅲ组高21.35%(P0.01)和0.93%(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西门塔尔杂交牛育肥后期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择18头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Ⅰ(低营养水平)组、Ⅱ(中营养水平)组和Ⅲ(高营养水平)组,进行为期90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1.51kg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平均日增重1.23kg(P0.05),Ⅱ组、Ⅲ组体长、体斜长、体长指数和肥度指数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屠宰率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眼肌面积Ⅲ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分别比Ⅰ组和Ⅱ组高23.42cm2和17.29cm2,试验Ⅲ组比Ⅱ组纯收入高269.55元,比Ⅰ组纯收入高440.1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