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连年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有效地得到控制,呈点发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连年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有效地得到控制,呈点发状态。近年来,发病又呈现上升态势,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2008~2013年,本县共发生疫情13起,发病146头,发病率15%,致死率达75%;2014年7~12  相似文献   

3.
正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连年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有效地得到控制,呈点发状态。近年来,发病又呈现上升态势,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2008-2013年,本县共发生疫情13起,发病146头,发病率15%,致死率达75%;2014年7-12  相似文献   

4.
牛巴氏杆菌病俗称牛出败,是牛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由于零星散发,数量少,多以治疗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防疫意识的增强,发病数量有所下降。但个别地方仍时有本病的急性病例发生,1995~2002年在部分欠发达地区甚至呈现局部流行趋势。现将近年来广东省牛出败的调查、诊断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主要发生广东省边远山区的农村。农民白天将牛在闲置的草地放养,夜晚关在牛栏饲喂草料和饮水。本病主要侵害营养良好、膘肥体壮的壮年耕牛,牛犊少发;无季节性;多零星散发,同一乡镇有的村发病较多,附近的村则发病较少或不…  相似文献   

5.
过去,鹅的传染病较为常见的主要有小鹅瘟、鹅鸭瘟病、鹅口疮、禽出败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如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鹅副粘病毒病、鹅流感、鹅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病又称"三日热"或"麻脚风",是牛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流行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多发于7~10月,发病急,传播广,但多为良性经过。本病发生也有一定周期性,约3~5年流行1次。据记载,我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发生12次流行(1966年、1970年、1976年、  相似文献   

7.
高原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在五六十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至八十年代由于连年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有效地得到控制,呈点发状态。近年来,发病又呈现出上升态势,死亡数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2009—2014年五年内,本县共发生疫情13起,发病146头,发病率15%,致死率达75%;2009年7—12月半年间就发病4起,  相似文献   

8.
牛腹泻是以便溏泻水为主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病能使病牛消瘦,久泻体衰,津液败损.笔者在临床治疗中,按"痛泻要方"加减法,收治本病38例,治愈率达100%.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后备母猪不发情是指母猪无性欲,拒绝接纳公猪的爬跨.20世纪90年代初期,后备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很少,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本病的发生率持续上升.一般情况下,后备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在3%以下视为正常,而现在有些猪场的发病率却高达10%以上.在一些猪场的年淘汰母猪中,约有20%~30%的母猪因此被淘汰,特别是在酷热的夏季,母猪发情率比其他季节低20%,严重影响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牛巴氏杆菌病是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所引起的各品种、不同年龄牛(黄牛、水牛、牦牛)的一种传染病,以急性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本病概称为"出血性败血(症)病"(简称"出败"),但除了牛和家禽以外,其他家畜不完全出现出败的特征。因此,"出败"这一名称似以应用牛较为适当。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寒颤、流涎、咳嗽、呼吸  相似文献   

11.
高原牦牛生活在地域复杂、气候恶劣的高寒缺氧的地区.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在50~60年代曾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至80年代由于用牛出败弱毒菌苗预防注射,本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在我县开始陆续发生,大多表现急性经过,流行范围广,死亡率32.6%.  相似文献   

12.
本病最早在美国发现,1930年研究者证明本病的病原体是病毒,1931年被命名为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又称鸡疱疹病毒Ⅰ型(GaHVⅠ),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中的未定成员.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就有报道,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又名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出血性败血性症状的细菌性传染病,是禽类主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该病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在国内较为流行,曾经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随着养禽及禽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和饲养管理的规范化,该病在禽类中的大流行目前已不是很  相似文献   

14.
本部分为第三部分蚕种生产技术发展之蚕品种选育与审定、蚕种生产设施。浙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蚕品种鉴定,80年代中期开展审定,不仅全国最早且为从未间断的个别省份;到2014年,共审定通过了27对蚕新品种。不同年代的主推品种同,均为新品种。浙江"一库五点"的蚕种质资源保存模式为全国首创。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期,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极大改善了蚕种生产基地与设施。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牛猝死症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猝死症(Sudden death syndrome,SDS),又称暴死症或急性死亡综合征,该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20世纪80年代,本病只在我国河南商丘、周口地区零星发生,以犊牛发病为主,成年牛很少发病;但90年代以后,家畜发病数量及品种逐年增多,发病地区也逐年扩大,涉及到河南、吉林、宁夏、山东等20多个省和500多个县(市),给我国的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作为一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近年来,猪、牛及绵羊发生本病逐年增加,我国不少省区也有本病发生,尤其是猪的发病有扩大蔓延趋势。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制定和启动了猪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并通过广泛使用基因缺  相似文献   

17.
猪流行性腹泻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临床变化和症状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1971年首发于英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连续发生本病。  相似文献   

18.
<正>畜禽健康养殖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是在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现代化养殖业。20世纪80年代要吃"瘦猪肉",20世纪90年代要吃"放心肉",到今天21世纪要吃"安全肉"。人们对肉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养殖场在注重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确保产品安全卫生,让百姓真正吃得放心。  相似文献   

19.
水产用微生物产品应用最早的应该是光合细菌,如果从这一点上来讲,国内使用水产微生物产品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推广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而那时也仅仅是以试验推广来带动销售,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市场.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水产用微生物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开始出现急剧上升的苗头,到目前为止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家已如过江之鲫,甚至有点"疯狂"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中叶研究起始,饲料酶制剂先后经历20世纪60~70年代缓慢发展阶段、70年代美国第一个商品性饲用酶制剂的出现、20世纪80~90年代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21世纪创新发展阶段。短短60年间,饲用酶制剂先后经历了从以助消化为目的第一代饲用酶制剂、以降解简单抗营养因子为目的第二代饲用酶制剂,向以降解复杂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为目的第三代饲用酶制剂的跨越。到如今,饲料酶制剂的研发与应用进一步表现出由从酶制剂促进"原料中释放"动物不易消化的养分,向酶制剂促使"底物中生产"具有生物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