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静宁县是"平凉金果"核心产区,是甘肃省苹果产业第一大县。在做大做强做优苹果产业的同时,静宁县积极参与"平凉金果"品牌创建活动,依托大品牌聚焦市场注意力,通过强化基地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创新营销机制、准确定位市场等措施,着力提高品牌内涵,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使静宁苹果多年来一直保持畅销俏销势头。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8月29日,"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工作座谈会在甘肃省平凉市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意见》。果业是平凉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苹果总面积达到10.67万hm2多,苹果总产量91万t,果品总产值21亿元,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加快果业  相似文献   

3.
平凉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西北有影响的畜产品集散地。2014年,全市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分别达到75.8万头和42.61万头;羊存栏量、出栏量分别达到22.56万只和14.56万只。草畜产业总收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占到了30%以上,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林厅为了积极发展和建立养蜂基地,决定在定西、平凉、天水、张掖专署、临夏自治州等地各筹建种蜂场一所。其任务是:培育优良峰种,培训技术人员,以适应全省发展养蜂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近年来,作为平凉金果核心产区的甘肃省静宁县,坚持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立足县情,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加工基地,坚持不懈推进扩量、提质、增效、创牌,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格局,苹果产业成为静宁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产业。平凉金果博览城是静宁县为了促进果品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与国内高端苹果市场对接的招商引资项目,是  相似文献   

6.
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牛产业是平凉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全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和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通过调查研究、比对分析平凉红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指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品种选育进展缓慢、饲养管理粗放、产业链条太短、品牌效益薄弱等新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肉牛优势产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着眼平凉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将牛产业确立为全市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农增收的富民产业之一,围绕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建设目标,坚持扩量提质创牌增效,深入推进适宜区全覆盖战略,依托国家、省市项目扶持,着力强基础、扩规模,着力强龙头、拓市场,着力强监管、保质量,基地规模逐步扩大,标准化生产稳步提升,产业化经营持续推进,牛产业整体呈现出平稳发展的势头,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平凉养牛历史悠久,近年来,牛产业作为全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增收的"首位产业",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全市牛产业发展现状,对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思考与论述,以期为今后全市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0月12日,平凉金果博览会在甘肃省静宁县召开。这次会议由国家林业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甘肃省政府支持,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甘肃省林业厅、农牧厅、平凉市政府主办,以"展示名优果品,扩大商贸合作,弘扬地方文化,共谋跨越发展"为主题,是展示全省特色农产品发展成就的盛会。国家有关部委、甘肃省领导,省有关部门领导,  相似文献   

10.
国家要求在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把畜牧业抓成一个大产业”。甘肃省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提出“把甘肃建成畜牧强省和草业大省”。平凉市也把草畜产业提高到了全市经济发展和农村小康建设主导产业的高度。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考察团对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为“自给型农业、生态型林业、商品型畜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教授总结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利用系统耦合原理,提出了建立黄土高原大型畜牧业基地的设想,即以甘肃平凉为中心,发挥业已形成的畜产品加工贸易优势,利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家畜资源和华北平原、河西走廊的粮食资源,建立种、养、加、贸一体化,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兼顾的大型畜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平凉红牛"是指在甘肃平凉特定自然环境和精细饲养方式下,经过长期繁育、改良生产的被毛红色肉牛的杂交类群,2008年"平凉红牛"注册为我国唯一的活体牛品牌,将平凉肉牛产业定名为"平凉红牛"产业。为了促进"平凉红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平凉红牛"产业的现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和措施。"平凉红牛"产业具有显著的养殖规模优势,牛肉品质好,具有进入中高端牛肉市场的优势,且当地政府对红牛产业支持力度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是"平凉红牛"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养牛户数量减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强、养殖品种与"平凉红牛"品牌定位存在差距等问题。为了促进"平凉红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坚持农户繁育和规模育肥同步推进,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市场流通,推进产业化经营,提升产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以来,甘肃省蜂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速较快、总量跨越、效益提升、蜂农增收"的良好局面,为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自2011年甘肃成立集团蜂业、实施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项目的实施和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以来以来,甘肃中蜂养殖产业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十二五"末,全省中华蜜蜂30.65万群(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全省中蜂养蜂场达6 271个,中蜂养蜂重点分布在陇南、天水、庆阳、平凉、定西等地的38个县市。全省养蜂业产值年均在1.4亿~1.8亿元之间。  相似文献   

13.
平凉红牛产业是全市聚力打造的九大重点产业链之一,是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也是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调查研究、比对分析平凉红牛产业链发展成效,指出了产业链发展中存在龙头企业少、链主企业规模小、产业规模不大、产值不高、产业效益不明显等新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平凉红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果业是甘肃省平凉市确定的"能源化工、绿色畜牧、优质果品、人文旅游"四大产业之一,2009年围绕扩量提质,发展壮大产业的目标,实施了优果工程。全市新增果树经济林1.52万hm2,新增优质丰产园4000hm2,果品总产量达到71.2万t,较上年增长10%,优质果率达到61%。平凉市地处黄土高原,果业发展历史悠久,2003  相似文献   

15.
开发前景广阔的节粮型饲料童红梅赵剑鸣(甘肃省平凉农校平凉744000)饲料工业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是大农业向深度发展的有力补充。从我国饲料工业的现状来看,每年生产混配合饲料3200万t,已成为世界第二大...  相似文献   

16.
核桃是甘肃省平凉市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受生产量少、需求量大等多种因素的拉动,近年来平凉核桃销售价格不断走高,出现了其他果品难见的抢购、畅销现象。为此,应抓住有利时机,针对当地生产实际,采取积极有效的技术对策,切实提高平凉核桃的产量和商品性,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果农增收。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江西省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素有"一瓷二茶"之说,浮梁茶区是全国重点茶叶基地,自古就是驰名中外的老茶区和古茶市.茶叶是全市农业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茶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就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景德镇市茶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自己多年在浮梁茶区从事茶叶科研、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一、2006年平凉苹果销售回顾2006年金秋十月,甘肃省平凉市的果农个个喜上眉梢,苹果售价高达3.20~5元/kg,而且出现客商抢购的喜人局面,这种情景已多年不见了。自从1993年苹果出现局部滞销以来,市场低迷一直困绕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昔日致富的"金蛋蛋",成为广大  相似文献   

19.
1 平凉自然概况和养牛现状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相似文献   

20.
"平凉红牛"是指在甘肃平凉特定自然环境和精细饲养方式下,经过长期繁育、改良生产的被毛红色肉牛的杂交类群,也是我国唯一的活体牛注册品牌,以皮质厚韧,肉质细嫩著称。主要分布于平凉市崆峒区、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四县及周边地区。为了促进"平凉红牛"的快速发展,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