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霞 《北方蚕业》2019,(1):54-56
石泉是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大县,鎏金铜蚕故里。本文就如何依托鎏金铜蚕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优势,擦亮"金蚕之乡"名片,提出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推进蚕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3月5日,四川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十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审定通过了"川抗1号""苏婴×熙阳"两对新蚕品种。"川抗1号"由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具有抗BmNPV性能稳定、经济性状优良的特点。"苏婴×熙阳"由苏州大学、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选育,具有强健性好、茧丝质优、纤度细的特点。会议审议同意"茗山×碧水""781限·眉×限6·限8""0833×0816"等3个新蚕品种参加2021年省级鉴定。  相似文献   

3.
张建峰 《北方蚕业》2004,25(2):9-10
1 甘肃河西蚕业历史久远 河西蚕丝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时自安远门(长安西北第一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天如陇右".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贯穿河西走廊千余公里.1982年2月19日甘肃日报载:"古代的地下画廊--丝绸之路要隘,万里长城西端嘉峪新城,出土了魏晋画像砖,其有中采桑、护桑、蚕茧、丝束等画面".  相似文献   

4.
<正> 石泉县兴桑养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始于西周。帝王为了发展蚕丝业,令能工巧匠制作“鎏金蚕”,作为奖励兴桑养蚕有功者的最高奖偿。该县前池乡居然有一农民获得此奖。这条“鎏金蚕”现已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级重要文物。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泉县委、县政府各届领导,认真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充分发挥山区优  相似文献   

5.
《蚕学通讯》2004,24(1):40-41
从小小的家蚕人手,找到并构筑一条蚕业技术的突破之路、人类对鳞翅目类农林害虫的根治之路、开发生物药品和防控人类疾病的医学健康之路,这就是各国蚕业科学家梦想的"21世纪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6.
对"九·芙×七·湘"、"夏芳×秋白"、"金·顶×翔·云"等三对杂交品种进行高温多湿抵抗性试验,其中"金·顶×翔·云"是在选家蚕新品种。试验发现,夏季强健性:"九·芙×七·湘""金·顶×翔·云""夏芳×秋白";秋季强健性:"九·芙×七·湘"与"金·顶×翔·云"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极显著优于"夏芳×秋白"。  相似文献   

7.
<正>4月13日,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成都召开六届十次会议。会议审定通过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多丝量春用品种"9211·9215×川58·川62"(川蚕30号)通江县柞蚕种场和省丝绸科学院选育的丰产型蛹丝兼用柞蚕品种"川柞3号"。同意"川山N×蜀水N""苏婴×熙阳"两对家蚕品种继续参加2020年鉴定。川柞3号是以四川地方品种"川08"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9月2日)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即将隆重召开之际,在这金风送爽的美好时节,今天,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在具有“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精彩城市”等众多美誉,特别是举世闻名的“鎏金铜蚕”出土地的陕西省安康市设主会场,线上线下结合,召开“中国蚕学会蚕种分会第二届成立大会”,这是中国蚕业界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中国蚕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成立以后的第一个全国性会议,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9.
《中国蚕业》2010,31(1)
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春·兰×玉·帛(川蚕22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在"十一五"期间根据西部蚕区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强健、高产为选育目标,采用杂交育种和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筛选出的优良蚕品种.该品种于2003-2008年进行了试验室鉴定,2007-2008年参加了四川省新蚕品种室内共同鉴定和全国联合鉴定,2009年3月15日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蚕品审(09)02号].  相似文献   

10.
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金·兰×铭·晖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结合春、秋季不同气候条件和叶质条件交替选育技术,兼顾茧丝质和健康性,育成了茧丝质优良的家蚕新品种"金"、"兰"、"铭"、"晖",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配合力测试,筛选出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组合金·兰×铭·晖。经四川省级实验室及农村区域鉴定表明,该杂交组合饲养容易,产量高,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良。在四川省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金·兰×铭·晖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5.75%)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鲜毛茧出丝率和洁净分别比对照提高6.26%、10.51%、0.63百分点、0.86分,茧丝纤度均方差比对照小5.82%,综合经济性状超过对照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11.
1 年度任务完成情况1.1 省力高效蚕、桑生产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1)适宜川东北蚕区栽培和饲养的桑、蚕品种筛选为筛选出适宜川东北蚕区栽培和饲养的蚕桑品种,2015年南充综合试验站在“十二五”前4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对已筛选出的蚕品种芳·绣×白·春(川蚕27号)、金·兰×明·晖(川蚕28号),桑树品种川桑981、嘉陵20号在试验站的基地市县区阆中市、南部县、嘉陵区、蓬安县,以及攀西蚕区宁南县、会东县,川南蚕区高县、珙县,川东北蚕区广元朝天区、绵阳涪城区等示范点进行区域性试验和推广。2015年繁殖新蚕品种原种900余张,一代杂交种18000张。区域试验表明,金·兰×明·晖(川蚕28号)克蚁产茧量4.31kg,比对照种871×872提高9.12%,50g 茧鲜壳量12.46g,茧丝长1320m,解舒丝长1119m,解舒率77.20%,纤度2.705D,洁净96.17分。芳·绣×白·春(川蚕27号)克蚁产茧量4.20kg,比对照种871×872提高6.02%,50g 茧鲜壳量12.30g,茧丝长1310m,解舒丝长995m,解舒率75.97%,纤度2.263D,洁净94.86分。川桑981667m2桑园(750株)平均单产1862kg,嘉陵20号667m2桑园(750株)平均单产1960kg,分别比对照种湖桑32号1647kg 提高13.05%和19.01%。蚕品种芳·绣×白·春(川蚕27号)、金·兰×明·晖(川蚕28号),桑品种川桑981、嘉陵20号已作为四川省的主导品种在全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 1989年9月,中国蚕学会经国家科委批准,组织了“丝绸之路”今日蚕业考察团。中国蚕学会理事长朱竹雯同志担任团长。9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陈旭邦同志同考察团作了重要指示:“这次考察的任务应当是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及现状,发掘  相似文献   

13.
废蚕丝制取氨基酸合铜农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蚕丝制取氨基酸合铜农药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化学教研组唐孟成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朱祥瑞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叶立扬前言目前,氨基酸合铜制备主要以角蛋白为原料,水解生成混合氨酸,进而制成混合氨基酸钙,并用配合物转换法将混合氨基酸转变为混合氨基酸合铜,再进一...  相似文献   

14.
《蚕业科学》2013,(1):34
<正>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展现我国在发展现代蚕业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风采、新变化、新面貌、新景象,以及新人物、新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等,中国蚕学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决定联合举办"新丝绸之路"书法摄影展。本次书法摄影展活动从即日起至2013年6月30日止为作品征集时间。面向社会广  相似文献   

15.
<正> 王开汉先生是四川省蚕桑学会发起人之一,学会原理事,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农艺师,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1986年9月12日,在成都逝世,终年79岁。王开汉先生早年毕业于原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从事蚕业科研、教育、生产数十年,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在我省蚕业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蚕业》2013,(1):52
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展现我国在现代蚕业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风采、新变化、新面貌、新景象,以及新人物、新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等,中国蚕学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决定联合举办"新丝绸之路"书法摄影展。本次书法摄影展从即日起至2013年6月30日止为作品征集时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书法和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古代农桑并举,兴桑养蚕缫丝历史悠久,曾被希腊人、罗马人称为"丝国"。文明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恰如一条"金丝带"联结亚欧国际市场,使古代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蚕桑业  相似文献   

18.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叙述了发展蚕桑生产加强国际合作的意义,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沿岸国家蚕桑丝绸的生产概况和蚕桑丝绸产业的国际组织——国际丝绸协会(ISA)和国际蚕业委员会(ISC)的概况,提出了加强国际蚕业合作,建立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成立国际蚕丝合作组织、设立常态化的国际蚕业培训示范中心、高度重视我国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的对策。蚕桑丝绸产业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以维护中国丝绸国家利益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全球化的蚕桑丝绸发展战略体系,形成中外"双赢"的丝绸生产贸易新格局,做大做强蚕桑丝绸产业;以蚕桑丝绸文化为纽带,传播合作包容、利益共享的丝绸之路精神,确保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优势主导地位,保障"丝绸"这张象征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国格的"名片"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19.
<正> 本刊1985年第三期报道石泉县发现的金蚕,经有关专家鉴定,为铜质鎏金蚕,属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物品。现已列为一级  相似文献   

20.
院士谈21世纪新疆蚕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蚕丝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教授向仲怀先生与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家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夏庆友博士一行4人,于2005年9月25日至30日对"丝绸之路"西部重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绿州农业及和田地区的栽桑养蚕情况和桑树生态环境进行了为期4天的实地考察研究.考察期间向仲怀院士和夏庆友院长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农业厅、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金怡丝绸进出口贸易公司、和田沙驼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和田玉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政府、企业有关单位领导进行了座谈并作了"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与21世纪新的丝绸之路"学术报告.针对实际情况,院士探讨21世纪的新疆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