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桉树人工林的营建已到了选育良种造林的新阶段,一个普查桉树优良植株的群众运动正在各引种桉树省区开展,为了交流该方面的情况,现将我们1976年6月到各省调查的有关一些桉树单株资料列表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打倒万恶“四人帮”,科研大上有希望。根据1977年8月在江西赣州召开七省区桉树协作碰头会议的商定,有必要进行一次南方七省(区)桉树调查,主要内容是桉树寒害情况和各省区桉树引种栽培与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经过调查发现,危害样点区域的桉树尺蛾主要为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和小用克尺蛾(Jankowskia fuscaria(Leech)),灰茶尺蛾和油桐尺蛾在各调查点基本均有分布,小用克尺蛾分布区域较小。3种尺蛾对桉树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油桐尺蛾取食量最大,对桉树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福建桉树冻害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2005年福建桉树冻害情况,分析了遗传因子、环境因子和经营措施对桉树冻害形成的影响,初步总结出各区域适宜的桉树树种、无性系,为福建省今后进一步发展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这次桉树北缘地区分布调查考察工作,是根据1978年八省(区市)桉树协作会议提出,在林业部科教局和林科院重视和支持下由八省(区、市)桉树协作单位,组成调查小组,对北缘地区桉树引种栽培情况进行调查考察,是桉树协作组在1979年一次较重要的学术活动。参加调查  相似文献   

6.
用7个桉树耐寒无性系营建品比试验林,测定了生长28周的树木树高、胸径、地径等指标,经统计分析初步了解各无性系之间的生长差别,提出了桉树无性系林管理的技术要求;根据2008年冰冻复壮实际情况及观测结果,认为D11(邓恩桉)可在中亚热带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崇左市的实际调查经验,总结出桉树枝瘿姬小蜂虫情普查的主要技术包括: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用表、踏查面积的实地简易确定、科学诊断高大桉树林木受害情况、确定桉树受害面积及内业统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福建桉树人工林材积表和蓄积量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通过对桉树人工林83块标准地和164株样木进行调查,选择V=aDbHc和V=aDb方程并进行多方程拟合对比,编制桉树人工林二元材积表和一元材积表,结果表明:该表可在森林调查中应用,且误差小,能满足林业生产上的精度要求。同时为提高林分蓄积量的测定效率,选择林分平均高和断面积为辅助变量,建立桉树人工林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该模型经检验适用,可用于林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桉树抗青枯病品系筛选技术的初步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出用新的WFC接种方法,对生产上应用的桉树优良品种品系进行苗期人工接各测定其抗病力,结合林区实际发病调查,认为室内用WFC法接种发病率低于25%的品系可直接应用于生产。接种发病率高的品系应用前要经过选育。本研究选出的编号为D-1,C-2,E-2的三个抗病无性系,经重病区试验其抗病力强,具推广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0.
桉树混交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经营中出现的病虫害、地力下降等问题,在长泰岩溪林场开展了桉树、红椎、杉木混交林与桉树纯林的对比试验,6年生的试验林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桉树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分别比纯林增加了34.2%、18.6%和109.2%,桉树蓄积量减少了13.6%,但混交林总蓄积量提高了19.1%,混交林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肥力略高于纯林。  相似文献   

11.
于一九八三年十月——八四年四月逐月在田间采样,测定了十六种桉树的电导率,再一次发现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在50%以下者为抗寒性强的桉树种类,50%以上者内抗寒性弱的桉树种类,此项指标可供桉树抗寒性早期鉴定用。综合以前电导测定资料,作者推荐樟脑桉及其变型、灰桉、山桉、冈尼桉、白木桉、毛皮桉,蜜味桉、香桉、卵叶桉、银叶山桉、多枝桉等为上海地区有发展前途的桉树种类。  相似文献   

12.
桉树(SP.)是我国南部低丘陵速生树种之一,但利用天然授粉种子育苗造林,林分分化大,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为提高桉树的生理机能,培育出更多性状优良而且性状稳定的桉树种子供生产所用,我所于一九七七年开始进行了桉树杂交育种研究。在开展最优杂交组合筛选的同时,还进行了桉树化学药物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从各重复年杂交子代试验林测定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广西国有维都林场植苗造林桉树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施肥模式连续4年施肥,第5年测定树高、胸径、材积指标,为桉树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模式对桉树的树高影响不大,但是对桉树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影响较大;采取4月、6月、8月各施肥0.5 kg的施肥模式对桉树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的效果最佳,其中单株材积达到0.148 m~3。  相似文献   

14.
桉树对青枯病抗性与过氧化物酶及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7个具有不同青枯病抗性的桉树品系的叶部和根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对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桉树各品系叶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对青枯病具有不同抗性的7个桉树品系,其叶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对青枯病抗性较弱的F11和E13品系体内的过氧化物酶显著比其它抗性品系体内的酶活性低。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桉树对青枯病不同抗病性品系之间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数和各条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主要树种人工林生产力现状及潜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业科学研究》2001,14(6):657-667
在对我国桉树、落叶松及樟子松主要栽培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有关地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样地测定资料,以气候生产力为指标,比较评价了广东和海南桉树人工林、广西桉树人工丰产林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现实生产力.结果表明,广东粤西、海南省桉树人工林现实生产力分别是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2.81%和41.08%;广西速丰林平均达73.78%.落叶松、樟子松分别达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5.70%~41.68%和28.45%~51.55%.以典型局、场或丰产林项目为基础,对各研究树种人工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现有技术与经济条件下,桉树人工速丰林应达到气候生产力的80.00%以上;落叶松在≥14指数、樟子松在≥12指数立地上的生产力应分别达气候生产力的7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桉树人工林冻害情况和指导桉树人工造林,采用样地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闽清县8个乡镇桉树人工林遭受冻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别选择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海拔和不同林龄的桉树人工林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环境因子对桉树人工林冻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乡镇桉树人工林受冻害面积表现为云龙坂东白樟白中塔庄梅溪省璜金沙,其中以后垄村、洪安村和云渡村的桉树受冻最为严重;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桉树人工林受冻害程度加重。随林龄的增加,桉树人工林受冻害程度呈下降趋势。可见在闽清种植桉树应选择海拔450m以下的林地,并适当安排好施肥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清我国引种栽培的桉树品种、地理公布及寒害情况,七省(区)桉树协作组在赣州碰头会上商定,在77年底组织一次七省(区)桉树调查,调查组由各省负责桉树引种研究的单位派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置Ca、Mg、Cu、Zn和B等中微量元素不同的浓度梯度(缺乏、低量和过量),调查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各元素养分胁迫对桉树幼苗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2)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桉树营养元素总量最低,浇灌营养液各处理比CK(未浇灌营养液)处理提高36.03-43.55倍;...  相似文献   

19.
在对我国桉树、落叶松及樟子松主要栽培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有关地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样地测定资料,以气候生产力为指标,比较评价了广东和海南桉树人工林、广西桉树人工丰产林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现实生产力。结果表明,广东粤西、海南省桉树人工林现实生产力分别是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2.81%和41.08%;广西速丰林平均达73.78%。落叶松、樟子松分别达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5.70%-41.68%和28.45%-51.55%。以典型局、场或丰产林项目为基础,对各研究树种人工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现有技术与经济条件下,桉树人工速丰林应达到气候生产力的80.00%以上;落叶松在≥14指数、樟子松在≥12指数立地上的生产力应分别达气候生产力的7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桉树焦枯病对桉树生长量的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桉树焦枯病不同发病等级调查桉树各因子生长量,分析不同病级对桉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病等级达到Ⅳ级时对胸径、Ⅲ级时对树高、Ⅱ级时对材积的生长已经造成极显著影响。根据不同发病等级与损失率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损失率估测模型,该模型估测结果与调查实测数据相对误差1.32%(精度为98.68%)。以此模型估算福建省桉树人工林焦枯病危害,材积年损失率23.53%,年经济损失0.518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