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协同教育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有三大教育系统,即家庭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劳动教育是协同育人模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环节。本研究分析了劳动教育与协同育人的理论渊源,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总结了农业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全方位呈现出天津农学院劳动教育实践的亮点和成效。  相似文献   

2.
王燕飞 《河南农业》2023,(27):17-18
劳动教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农业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强化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教育也有助于学生优良品格、正确价值观和智育的发展。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立足为乡村振兴和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人才支撑,积极探索农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途径,使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学科教育、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社会实践、实训、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教育等相结合,建设丰富的劳动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涉农高校通过以劳育德,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对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在社会场域、学校场域、个体场域中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实践空间、借助文化符号等实践探索推动农耕文化有效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促进农耕文化与涉农高校劳动教育进一步完善融通。  相似文献   

4.
发挥农业高校科技教育优势,发展农村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指出农业高校发挥科技教育优势发展农村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素质,提负起科地人国的已任,同时为推进农业高校全面实施教育改革此进创新机制。通过对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育模式、采取的相应对策的论述,探索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逐渐形成以农业高校为龙头的农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茶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育人资源。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充分发挥茶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目前,茶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体系过程中存在着茶文化资源商业气息浓厚、挖掘广度与深度不足、育人作用不够凸显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提升劳动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劳动教育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推动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与茶文化相融合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行业特色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给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农业高校顶层设计、政府投入力度以及评价体系构建对农业高校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劳动教育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辅相成,是“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劳动教育载体单一、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紧缺、劳动教育制度滞后以及劳动教育价值观引领低效的现实困境,以丰富劳动教育载体、强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示范引导力量以及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劳动实践,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实践”的“学与用”相结合,有利于大学生意志品格的历练,有益于大学生心智成长,有助于大学生创造性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坚持在农业院校开展支农劳动实践育人工作,有助于学生形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深入基层、服务三农,在劳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拓宽视野格局,是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支农劳动实践育人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对大学生人生观、团结协作意识、意志品格形成的影响,浅析支农劳动实践育人对大学生历练与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农业高校高职教育产生背景分析和农业高校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在理论上对普通农业高校开展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开展耕读教育是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肩负强农兴农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四川农业大学以兴天下之农事为己任,研究提出高校耕读教育的三个发展阶段:生产劳动阶段,劳动教育阶段,耕读教育阶段。确立新时代耕读教育指导思想,以新农科内涵建设为引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创新构建了“蜀韵耕读”教育育人体系:一是组建“三育”师资队伍支撑体系;二是创建“三读”课程育人体系;三是创构“三耕”实践育人体系;四是架构耕读教育全方位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助力培养了一批“学农为农”情怀深厚、“强农兴农”能力突出和“知农爱农”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制约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因素,对农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从思想实践、人事分配改革、人才的储备培养和选拔、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农业高校在实践创新、用人与教育培训等三方面进行知识更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针对社会劳动力结构调整引发的"谁来建设"的现实问题,高校应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领域的优势与推动力,持续突出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正确认知,并从完善课程体系、充实专职师资、打造育人景观、设立实践基地等途径入手,解决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的认知偏差、管理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待强化等问题,在劳动实践中探索、创新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同时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德智体美并称“五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以劳育人的教学模式受到重重阻碍:学生不喜欢不重视,家长不赞同不配合,教学条件和投入力度不充分,马克思劳动本质不理解。鉴于此,本文从学生、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大角度,探求高校劳动教育模式的开展与实践路径,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和乡村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更为紧密,二者融合不仅可以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应用型人才缺乏问题,也是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契机。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在融合意识、融合机制、融合方式、融合价值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究劳动教育与乡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提出新型育人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使更多年轻力量注入乡村振兴发展的大潮当中。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实现大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信阳农林学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反映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接受动力不足、劳动价值观偏差以及学校劳动教育不平衡等问题。结合农林院校的特色,探索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专业特色、实践服务、思政引领等深度融合的有效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重要环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发展主要经历了起步与探索期、偏离与异化期、改革与恢复期、调整与转型期、重塑与深化期五个发展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想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劳动教育的认识,就要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组织形式、教育模式四个层面对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其内在逻辑进行分析,为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探索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路──对开设“实践课”的调查分析龚浩,杨文钰,池加敏(四川农业大学雅安25011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学说的重要原理。其实质就是要在教育与生产劳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给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也对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高校劳动教育现状看,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高校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尚未完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探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科学价值与实施困境,进而提出实现路径,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人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深远。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将农耕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中,既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又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农耕文化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尤为重要。从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多措并举开展劳动教育、丰富农耕文化的时代内涵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业类高校由于对大学生法治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育教学模式落后等原因,其在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待加强。"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给农业类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启发,为此,农业类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法治教育,丰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内容,构建"互联网+法治教育"教育教学平台,创造性地提出农业类高校应当针对大学生专业类别安排法律课程,并以食品安全法所针对的专业为例,以期为农业类高校法治教育的加强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