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廖玉  张安明  牛乐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9-5942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严格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发展的最佳结合和最优选择。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首先分析了黔江区建设用地现状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现状建设用地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划指标控制标准,最后针对黔江区实际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节约用地,即尽最大的可能性利用土地;集约用地,就是提高土地的日常使用效率。节约用地能提高企业的工作产能效率,集约用地能避免土地资源紧缺,提升整体利用效率。因此,要贯彻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思想。基于此,本文以山西省太谷县为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作为创建国土资源集约利用模范县(市)试点单位,合肥市在集约节约用地工作中充分结合自身区位特点,全面落实"4个全面",提升本区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合肥市坚持规划先导,优化布局,积极利用规划编制,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加强土地出让管理,完善土地供应全程监管、全域监管;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加大盘活存量土地力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建立节约集约用地长效管理机制,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管渠道,加强与行业协会、规划设计院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确保节约集约用地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国各地的工业园拔地而起,发展不一.该篇文章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出发,对工业园区的用地的规划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进而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了由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淡薄而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的原因,最后,文章从节约土地资源和发展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通过规模引导、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手段,达到节约土地、减量用地、提升用地强度、促进低效废弃地再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各项行为与活动。目前,土地估价行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用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节地评价。其共同特点是均由国土资源部及各省国土资源厅以通知形式规定工作目的、评价对象、评价时点、工作进度要求、技术要求、提交工作成果、工作经费和成果应用等。本文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用的项目内容、评价依据、技术方法等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研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云南省晋宁县为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资料,深入分析晋宁县旅游用地的深度和广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与集约用地指标控制标准,采用趋势法对各类主要存量旅游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以提高土地集约度为重点,对新增旅游用地规模做出统筹安排,并研究制订节约和集约利用旅游用地的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需求,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空间聚集度指数,构建了城市边缘区村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各乡镇2006年建设用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2006年房山区各乡镇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由此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临沂市兰山区在土地利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节地八法",走出了一条立足存量抓挖潜、节约集约促发展的新路子。对省、市每年下达的新增用地指标,兰山区严格规划调控和用地标准,从源头上保障城乡各项建设都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同时,完善的管理机制保障了各项节地措施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宁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提出了存在用地意识不强、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并从制定统一用地标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共同责任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湖南革命老区农村的规划建设一度被人们所忽视,建设用地需求量剧增,导致大量老区农村耕地流失。因此对革命老区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以及促进革命老区居民点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显得十分重要。以长沙县开慧村为例,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了开慧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提出了开慧村居民点用地问题驱动因素,并对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开发区通过土地集聚效益,成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极,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但随之也出现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粗放的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鉴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国家对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越来越重视,走节约集约用地道路是开发区发展模式实现质的飞跃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采用国家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三个方面进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并与湖南省设定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试图理清开发区在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开发区走出一条集约用地的道路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是当今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类自觉遵守的一项规则。研究和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健全集约节约用地长效机制,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节约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农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从严控制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规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要严格执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从严控制占用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同时在修编新—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按照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4.
李君  张杰 《吉林农业》2011,(12):50-51
梅河口市正在全力打造吉林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建设发展迅猛,用地量猛增,同时,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已经非常有限。因而,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发展用地需求,节约集约土地成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和重点课题。为此,梅河口市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不仅从理论上开展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更在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积极探索,通过实践证明这一探索和实践,有效地推动了梅河口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用地空间,实现了保护珍贵、有限土地资源的目的,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切实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调查研究及模型分析方法,以海南国际科际工业园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3个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科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很高,土地利用状况良好,管理绩效突出,但用地效益一般。海南国际科际工业园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应该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16.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明确了节约和集约用地指标选取原则,完善了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结构层,提出了市域内土地(包括农用地和城市用地)的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省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城市、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规模增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点占地比重虽大,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存在的问题主要:建设用地规模外延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城中村、空心村”改造成效不显著,农村居民点用地稳中有升;城市建设用地重外延扩大,轻内部挖潜;工业园区数量多,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政府行为不规范,未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对策:充分发挥土地市场的效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河北省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控制指标体系;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地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为追踪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进程、修编规划提供理论支撑,从指标执行情况、用地结构与布局情况、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和规划综合实施效益等4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2006—2012年重庆万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价。结果表明:万州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期评价结果为优,主要指标与用地结构布局的执行情况基本符合预期目标,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有所提高,但在土地利用效率、粮食单产、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成武县土地供应"瓶颈"制约矛盾日益突出。成武县不断更新用地观念,拓展土地利用空间,努力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途径,不断加强和规范用地管理,充分发挥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引导作用,使产业集中度和土地集约利用度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王文海 《农业与技术》2013,(10):229-229
积极探索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机制,全面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