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4种无公害杀虫剂对杨卷叶象甲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吡虫啉1 000、2 000、3 000倍液的胃毒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84%、74%;苦参碱500、1 000、1 500倍液的防治效果次之,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2%、67%、39%;森得保3个浓度药剂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校正死亡率低于55%;除虫脲3个浓度药剂的防治效果校正死亡率低于20%。  相似文献   

2.
为科学有效防治桃树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的危害,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不同植物源农药对桃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2%苦皮藤素水剂和0.3%苦参碱水剂是防治桃山楂叶螨的较好生物药剂。其中0.3%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最好,可以达到97.5%,持效期较长,药后15d防效仍在92.8%以上;0.2%苦皮藤素水剂速效性最好,药后1d,防效就达到88.4%,3d后防治效果最佳,达96.3%。  相似文献   

3.
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发生松茸毒蛾的马尾松林中应用印楝素乳油、苦参碱水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森得保粉剂4种药剂对松茸毒蛾进行林间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4 d后松茸毒蛾校正后的最低死亡率为88. 2%、最高死亡率为93. 5%,4种药剂均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其中以森得保粉剂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且与其他3种药剂差异显著。林间无公害防治松茸毒蛾可优先采用森得保粉剂。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不同杀虫剂对榕透翅毒蛾不同龄期的敏感度,研究采用胃毒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稀释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3种浓度分别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对榕透翅毒蛾初孵幼虫防治效果较好,3种浓度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15%甲维·茚虫威、12%甲维·虫螨腈和4.5%高效氯氰菊酯的500倍和1 000倍浓度对榕透翅毒蛾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24 h后校正死亡率均达100%;3龄幼虫较初孵幼虫而言,耐药性更强,同一药剂同一浓度处理下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更低或达到100%校正死亡率时间更长。因此,可选用5%阿维菌素、12%甲维·虫螨腈、15%甲维·茚虫威和4.5%高效氯氰菊酯作为当前防治榕透翅毒蛾的主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粘虫胶防治枣树害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枣树4种主要害虫进行无公害粘虫胶防治试验,发现对枣粉蚧、枣尺蛾和食芽象甲的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其中对枣树红蜘蛛的防治达99.5%以上,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0%和75%以上。有效控制了枣红蜘蛛、枣粉蚧、食芽象甲和枣尺蛾的危害,平均每个粘虫胶环粘杀红蜘蛛1870头以上,粘杀枣粉蚧154头以上,食芽象甲4头以上,枣尺蛾5头以上,叶片被害率(包括有虫叶率)均控制在1%以下,达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操作简便、节约用水、不造成环境和果品污染,有利于实现果品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供生产上应用,通过4种药剂对杨花毛蚜(Chaitophorus sp.)进行注干及灌根施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效果最好的是20%蚧灵3 g/棵(注干),5 d防治效果显著,20 d、35 d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长效性好,可以作为防治杨花毛蚜的药剂大面积推广应用;其次是科丰一号(9 g+9 g/棵)5 d平均防治效果达69.41%,10 d平均防效达到94.91%,20 d平均防效达到98.50%,35 d平均防效达到86.03%。  相似文献   

7.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农药,在室内条件下用喷雾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草履蚧1、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10种药剂对草履蚧均有防治效果,其中40%杀朴磷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效果显著,24 h校正死亡率在85%以上,48h校正死亡率在97%以上。结合药剂毒性和防治成本分析,建议将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作为化学防治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生物药剂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8%阿维菌素、50 000 IU·mg-1苏云金杆菌、3%高渗苯氧威、1%苦参碱四种生物药剂防治榆紫叶甲成虫,并对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施用4种生物药剂7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22%、80.44%、95.42%和99.30%,3%高渗苯氧威和1%苦参碱对榆紫叶甲成虫有相对突出的防治效果和速效性。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叶蜂是危害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重要害虫,运用便携式撒布器发射3种无公害生物灭虫弹开展了防治落叶松叶蜂林间试验,结果表明,森得保6d后防效达到90%以上,阿维菌素8d后防效达到90%以上,Bt10d后防效达到80%以上,防治效果和速效性依次为森得保、阿维菌素、Bt;最佳防治期应在4龄幼虫占6.9%以下,并对非靶性生物影响小。最后指出了无公害生物灭虫弹及撒布器是一种新研制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设备,具有效率高、机动灵活、安全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辽宁抚顺主要核桃楸害虫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 Baly)的最佳化学防治药剂,试验以抚顺地区越冬幼虫上树取食期间为研究对象,对2.5%溴氰菊酯乳油、90%敌百虫晶体、40%久效磷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4种化学药剂的林间防治效果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抚顺林间核桃扁叶甲防治效果均比较理想,在最佳配比条件下施药后14d的防效达到了95.1%以上。经比较,90%敌百虫晶体0.067%液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综合表现最好,施药后14d的防效是抚顺地区的最佳核桃扁叶甲防治药剂防效。  相似文献   

11.
两种杀虫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了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对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 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并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和速效性,药后3 h的校正死亡率均在84%以上。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药后10 d,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的林间防效为90.73%~99.17%;药后15 d,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的防效达87.76%~98.46%。建议在生产中使用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 000~12 000倍液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 000~3 000倍液防治蜀柏毒蛾和其他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12.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黑竹缘蝽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黑竹缘蝽是绿竹等丛生竹笋期的主要害虫,为拓宽防治黑竹缘蝽新途径,制定高效、经济、环保的防治措施,研究了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黑竹缘蝽若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选用1.3%苦参碱可溶液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运用弥雾机喷雾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药剂原药用量均为1 200 mL/hm2,药后3 d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达到了有效控灾的目的。这5种药剂可用于无公害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黑竹缘蝽若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5种农药低空喷雾防治黄脊竹蝗成虫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为确定低空喷雾无公害药剂防治黄脊竹蝗成虫的林间最佳浓度水平和用药量,掌握低空喷雾施药技术,在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的毛竹林建立试验区,应用无人机开展低空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d,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其林间最佳浓度水平(药剂与纯净水的体积比)为:1.5%苦参碱可溶液和1.2%烟碱·苦参碱乳油均为1:1 000;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为1:700,1%苦参·藜芦碱可溶液和4%鱼藤酮乳油均为1:600,原药量用为900 mL/hm2。5种农药防治效果良好,可推广应用于防治黄脊竹蝗成虫。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兴城地区松毛虫的最佳防治药剂,试验前期以2016年兴城地区3~4龄松毛虫为研究对象,对白僵菌粉、Bt、25%灭幼脲悬浮剂3种无公害的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松毛虫均显示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6.7%以上。其中25%灭幼脲悬浮剂防效最佳,持效性强;Bt的速效性较好、白僵菌粉具有一定的迟效性。2017年追加开展了兴城地区林间松毛虫大面积防治试验,结合施药后松毛虫的发生情况来看,3种药剂总体防效尚佳,25%灭幼脲悬浮剂最优,在大面积防治中可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药剂进行单一或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15.
选用8种药剂对紫薇梨象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0%吡虫啉,20%氰戊菊酯和1%甲维盐的室内毒力效果较好,3种药剂的LC50在12 h分别为1.52,2.87,1.16 mg/L;在24 h分别为0.593,3.513,2.524 mg/L;在48 h分别为0.407,6.094,5.985 mg/L;在72 h分别为10.68,4.286,5.441 mg/L。3种药剂对紫薇梨象成虫的田间防治效果也较好,喷施10%吡虫啉3 000倍液、20%氰戊菊酯8 000倍液和1%甲维盐微乳油8 000倍液10 d后,田间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2016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毛竹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上的豆芫菁成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野外防治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桉油精可溶液剂、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豆芫菁成虫的LC50分别为3.9、1.32、0.583、0.279 mg·L~(-1),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豆芫菁成虫均有毒性,以1%苦参碱可溶液剂对豆芫菁成虫毒性最强。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药3 d后,4种药剂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其中2种苦参碱类药剂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倍数均为1500倍;5%桉油精可溶液剂林间防治最佳使用倍数为1000倍;4%鱼藤酮乳油林间防治最佳使用倍数为1200倍。供试的4种药剂均可以作为防治豆芫菁成虫的无公害药剂。  相似文献   

17.
2016年4月在辽宁章古台通过注药和喷雾方式比较4种药剂田间防治松沫蝉Aphrophoridae flavipes若虫效果。结果表明:注射3.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若虫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21 d后校正死亡率88.52%;喷洒3.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对若虫的防治效果最好,施药7 d后校正死亡率91.29%。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使用溴氰菊酯4个浓度药剂对松沫蝉(Aphrophora flavipes Uhler)若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天防治效果都在70%以上,施药5 d后,2 000倍、1 000倍、500倍都在89%以上。吡虫啉3个浓度药剂的防治效果在60%~73%,树干注药初期药效较慢,注药后5 d的防治效果才达到90%以上,树干注药对其他昆虫和环境的危害较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阜新地区松毛虫的最佳防治药剂,以2016年阜新地区3~4龄松毛虫为防治对象,对白僵菌粉、苏云金杆菌、25%灭幼脲3号悬浮剂3种无公害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松毛虫均显示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6.7%以上,其中25%灭幼脲3号悬浮剂防效最佳,持效性强;苏云金杆菌的速效性较好,白僵菌粉具有一定的迟效性。2017年在阜新地区林间开展的松毛虫大面积防治试验显示,3种药剂总体防效以25%灭幼脲3号悬浮剂最优。大面积防治可有针对性地对药剂进行单一或合并使用。  相似文献   

20.
2005-2009年利用4种药剂对3种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可有效地防治3种害虫。其中20%克百威、10%吡虫啉和48%乐斯本使红松大蚜的虫口减退率高达96%以上;施药后3d虫口减退率均达100%。1.2%苦参碱、10%吡虫啉和20%克百威的0.1%药液对红松枝缝球蚜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以上。10%吡虫啉1%药液防治红木蠹象成虫,防治效果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