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在我国粮食产量创造自2004年起"十一连增"的新纪录时,粮食产量已站稳了6 000亿kg的新台阶;但是干燥不及时而导致的"丰产不丰收"现象还时有发生,每年因霉烂而损失的粮食高达数百亿kg!在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北方地区,当玉米收获时已经进入严寒的冬季,不利于晾晒粮食;南方的双季稻、多季稻的收割季节是梅雨季节,连阴天气容易造成水稻发芽霉变。因此,粮食干燥机械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田间作业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我国粮食干燥的传统方式是道路及地面晾晒,增加了粮食杂质,降低了粮食品质,带来了交通隐患;而  相似文献   

2.
粮食机械化干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确保丰产丰收;同时能提高粮食品质和收购等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不到1%。因此,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应是今后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1.消除三大认识误区误区一:人多地少,农民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没必要发展机械干燥。粮食机械化干燥是稳定粮食总量,减少霉烂抛洒损失的主要途径。像温州市粮食收获季节常常遭遇台风、阴雨天气,根据有关专家统计,因天气原因造成霉变发芽以及在晾晒过程中抛洒的综合损失,正常年…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干燥普遍依赖于天然晾晒,这种传统干燥方式受到气候和场地的很大制约,在夏季收麦期间经常遭遇到阴雨天,秋季收稻期间阳光不足,气温偏低,都不利于自然晾晒粮食作业,每年因来不及干燥,而造成粮食霉变的损失约3% ̄4%。全国达1000万t左右。应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稻  相似文献   

4.
正1谷物机械化干燥的意义中国13亿多人口,吃饭是头等大事。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国家,2013年粮食生产抽样测算总产量超6亿吨。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和方式,使我国粮食在收割、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环节中每年的损失高达15%,其中因天气原因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据报道,山东省每年因自然晾晒致粮食虫害、鼠害、霉变、发芽等,造成粮食损失达225万吨。全国按现年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区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农民在收获后一般采取传统的自然晾晒方式,粮食不能很快得到干燥保存,发芽霉烂现象比较严重。正常年份粮食收获后的霉变损失占10%左右,灾害年甚至高达15%。粮食机械烘干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粮食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洞庭湖区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必然性1.  相似文献   

6.
谷物干燥机械推广难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双季稻产区早稻收获期在七月上、中旬,正值降水较多时期,收获后的谷物含水率往往高达24%~35%,造成大量的谷物因来不及干燥而霉变发芽,损失很大,高水分粮食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发展谷物机械化干燥,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已是粮食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也是一个粮食损耗大国。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原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如何把收到手的谷物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从这一意义上说,谷物干燥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来,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国粮食烘干机市场逐渐升温,各地烘干机企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粮食约为5亿吨。粮食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因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就高达5%左右。我国每年因霉变造成的粮食产后  相似文献   

9.
1概况粮食干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的粮食干燥主要依靠太阳光晾晒,这种传统干燥方式受气候和场地的严重制约,每年因霉烂损失的一般为4%~5%。全国每年损失粮食达1 000万t以上。提高粮食干燥机械化水平已经成为农机行业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稻麦联合收获机的大量使用,单位时间内收获的作物量大大增加,但是局限于晒场面积不足,使联合收获机收获的大量的新鲜潮湿谷物被堆放起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据统计,我国谷物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标准。其中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1]。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推广应用重要性凸现。江苏省《2016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里提出:各地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发挥农机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国家,年总产粮食约5亿吨.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其中,每年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相当于2500万吨粮食.因此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使到手的粮食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从这一意义上说,粮食干燥的现代化也是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一、粮食烘干机械化的推广偿试 长期以来,浙江省常山县种粮农民都采用传统的自然干燥方式进行粮食干燥,多数农民选择在公路上摊晒粮食。这样既容易造成粮食污染,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再加上早稻收获往往会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大量粮食发芽、霉变损失。加快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已成为广大种粮大户的强烈愿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宝财 《农业机械》2020,(5):105-106+110
粮食烘干是粮食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通过烘干能大量减少粮食霉变损失,提高粮食品质。随着我国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鞍山市农机推广部门引进推广了多类型粮食烘干机械化设备。在粮食烘干设备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总结分析数据,并对传统烘干方式与机械化烘干方式相对比,总结出鞍山地区应用机械化烘干设备和技术的经济效益优势,为粮食生产企业选取粮食烘干技术和政府部门决定农机购置补贴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谷物因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就高达5%左右。每年因霉变造成的粮食产后损失高达2 100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直接造成的损失180~240亿元,足以养活好几个几百万人口的中小国家。与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损失3%存在较大差距。据资料显示,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的粮食机械化烘干率均在95%以上,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机  相似文献   

15.
谷物低温干燥机粮食作物干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干燥技术是农业储藏与保鲜加工重要技术之一。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每年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若按年产5亿t粮食计算,相当于损失2 500万t粮食。由此可见粮食作物干燥技术在农  相似文献   

16.
主编漫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全国粮食总产稳定在5亿吨以上。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谷  相似文献   

17.
湖南是一个产粮大省,地处中亚热带、长江中游南部,雨水多、温差大、湿度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传统的谷物干燥方式——自然凉晒越来越不适应粮食生产的发展形势,其一是传统的干燥方式受气候影响很大,遇上连续阴雨天气,粮食发芽、霉烂、变质,丰产不能丰收。据报道,我省70年代末、80年代初,平均每年因霉烂、霉变造成的粮食损失约2亿公斤。1994年稻谷霉变损失达131~263万吨,约占当年粮食总产量的5~10%。其二是自然凉晒在摊场、翻晒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6亿多吨。但每年因干燥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造成的粮食霉变、发芽等损失高达5%左右。因此,粮食烘干机械化是我国粮食实现全程机械化、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粮食损失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粮食安全"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粮食烘干市场现状从市场对粮食烘干机的使用情况看,干燥技术有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红外干燥等,对于一些较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冲击干燥、对撞流干燥、过热干燥、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谷物机械化干燥已从原来以降低谷物水分含量、减少储存霉变损失的单一要求发展为既降低水分,又提高谷物质量,提高种子发芽率,最终提高粮食附加值的双重目的。 谷物干燥系统一般由鼓风机、加热器、风管、干燥室及排气管等部分组成(如图1)。使用加热器的主要  相似文献   

20.
稻谷干燥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因未能及时干燥到安全存储含水率而造成的粮食霉变损失达到5%,自然晾晒已经不能满足稻谷干燥需求,稻谷机械化烘干需求日益增长.机械化干燥是提高稻谷烘干效率、均匀含水率、提升稻米口感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阐述稻谷机械化干燥技术要点、目前国内主要稻谷烘干机型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为农业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