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蛀干害虫天牛控制效果和复合经营的效益结果表明,5种复合经营模式与纯林相比,杨树天牛虫口密度下降了87.94%-97.16%,有虫株率下降了81.11%-96.17%,复合经济收益有显著增加。同时,综合评估了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显示,以林渔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佳;林农(油)模式的控制天牛效果最好,林牧模式次之。采用林菌模式可获得更长期的复合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资料查询、专家咨询获取各种模式林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华容县5种当地典型的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共设置20块样地,对相应指标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了洲滩人工林复合经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5种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5种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评价优劣排序为林-菜模式(0.631 3)林-菌模式(0.611 8)林-药模式(0.488 3)林-草模式(0.475 2)纯林模式(0.456 7)。无论从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还是从综合效益来看,研究区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都优于纯林模式。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我省西部平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解决杨树人工林经营密度问题,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5~11年生的杨树人工林胸径、冠幅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杨树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表。为杨树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抬田造林杨-农(油)-渔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蛀干天牛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都有明显下降作用。其生态控制的综合效益有以下几方面:(1)促进了杨树的快速生长,提高了杨树迅速生长的经济效益;(2)增加了抬田垛面林下套种农作物和沟内养殖水产品的收入;(3)增加了杨树林内有益生物的多样性;(4)对天牛类蛀干害虫起到了有效地控制作用;(5)天牛严重危害区可合理间种柳树(诱集天牛),并在天牛虫口密度达到饱和时,及时集中防治或?肖灭高虫口密度虫源诱集树(柳树)上的蛀干害虫天牛,可达到控点保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颍东区杨树与中药材复合经营模式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与中药材复合经营可实现一地多用,提高林地利用率,提升森林质量,特别是在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政策下,对解决林药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同时对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林地和光能利用率,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论述了杨树人工林区划和营造,杨树与决明子、白芍、丹参、板蓝根、白术等中药材复合经营模式,杨树与中药材复合经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及间种中药材后杨树的抚育管理。同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连续3年试验监测,对江汉平原5种典型杨-农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幼林农林间作不仅能促进杨树生长,还可以获得明显经济效益.不同间作模式收益及影响杨树生长有差异,综合效益较好的模式有:杨树+西瓜+小麦、杨树+棉花+小麦和杨树+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7.
抗黄斑星天牛杨树品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斑星天牛对杨树人工林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引进46个品(系)的对比筛选,最终选择出了陕林3号等6个抗天牛杨树品种,并在平凉市泾河川区进行了造林示范。为西北地区天牛危害区杨树品种更替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退耕还林地经营杨树人工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比较了两种经营措施对南方退耕还林地杨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林农间作显著促进杨树的生长,连续间作2 a后,其胸径、树高和蓄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5.8%、56.1%、130.7%。密度对南方退耕还林地3 a生杨树蓄积量有显著的影响,蓄积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15倍。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杨树人工林间作草木犀对土壤及林分的影响,在4年生杨树人工林内间作草木犀,草木犀收获后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杨树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间作草木犀后,林地土壤养分得到改善,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9.89%、129.24%、51.35%、154.1%和28.05%;促进了杨树生长,树高、胸径分别提高了12.61%和15.96%。杨树-草木犀复合经营是一种林农间作新模式,可充分利用杨树林下空间资源,解决杨树人工林林地产出低、地力衰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杨树+香菇和杨树+双孢菇两种复合经营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该两种复合经营模式显著提高了林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降低了林木抚育管理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杨树+香菇复合模式投入较大,8林龄林分材积年均生长量增加了22.9%,每666.7m2的第一年年产值达62 530元、净收益达到29 438元,较单纯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净收益多达14倍。杨树+双孢菇复合经营模式投入较小,6龄林林分材积年均生长量增加了47.8%,每666.7m2年总产值达27 000元、净收益为22 900元,是单纯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13.7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杨树品种对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3处发生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杨树评比试验林内共计32个杨树品种的2种天牛的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调查,选择出相对抗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银中杨等杨树品种以及易受2种天牛危害的小黑杨等杨树品种。抗性杨树品种可作为目的树种,易受天牛危害树种可作为诱树进行栽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天牛虫灾的成因、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牛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林木害虫.虫灾的成因涉及天牛习性、环境条件和防治技术3个方面.目前的防治措施有一定的局限,对危害部位高和大面积防治还缺乏简便实用的措施.天牛研究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混交林在天牛治理中的地位与控灾机制;(2)人工林经营模式;(3)天牛成虫的化学生态学;(4)林木对天牛的抗性机制.天牛虫灾的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人工林栽培制度和经营模式变革,合理利用林木抗虫性,营造生态防虫林.进而研究出配套的虫害管理模式和林分经营模式,实现天牛虫灾可持续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杨树速生丰产林配套施肥技术试验研究Ⅱ.追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几种N、P、K复合肥及尿素进行不同配比、不同量和不同施肥方式作追肥试验,结果表明追肥对造林第1年杨树胸径生长量的影响要大于对高生长的影响,最佳处理的生长量比对照增加1倍以上.不同肥种的作用效果差异表现为尿素>3号肥>2号肥>1号肥.造林第2年杨树的追肥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处理对生长量的增幅较大,追肥后生长量的变化幅度比造林第1年要小,肥种对生长量的增幅效果表现为2号肥>1号肥>尿素>3号肥.分次施肥方式的作用效果优于一次性施入方式.施肥效果较好的时间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生活污水杨树林地生态处理的效益,选择了3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了污水林地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林地生态处理增加了杨树人工林的木材收益、污水处理间接收益,生态效益显著;污水处理后,‘中林2001’杨经济收益增加量最大,其次是欧美107杨,I-72杨最低。  相似文献   

15.
杨树人工幼林间作农作物效果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3年在杨树人工幼林中设置不同间种作物试验,结果表明,幼林期间种作物可以节约抚育成本,实现立体经营,提高林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江汉平原2种常见的幼龄杨树与农作物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合理经营年限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在不同树龄,杨树农林复合模式的农作物产量、杨树生长量以及净收益有显著变化;在林间郁闭度较低(0.6~0.7)时,农林复合模式净收益较杨树纯林净收益高;在树龄达3 a以上或郁闭度达到0.9时,不宜再采用常规农作物进行农林复合经营。  相似文献   

17.
杨树造林选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选择不同树种造林,林木生长状况对比差异显著,所以,选择造林树种,十分重要,是杨树速生丰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南方型杨树人工林最适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湖北省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的现实特点,根据31块详细样地资料,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的最适经营密度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兼顾单株营养面积和群众栽培习惯,以及造林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适合于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株行距,可为造林施工、林分抚育间伐和综合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前南方型黑杨造林中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 ,结合近年来杨树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和林木种苗经营方面的经验 ,从个体投资者的角度出发 ,对选择杨树栽培模式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Hybrid poplar plantation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orest and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in alluvial floodplains since poplars are among the fastest-growing trees in temperate regions. However, these habitats are thought to decrease biodiversity, including ground beetle diversity, as compared to other traditional land-uses such as grasslands and semi-natural forests.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poplar plantations on carabid diversity, we tested whether carabid assemblages are more affected by land-use type than by canopy cover type in three alluvial floodplains in North-Eastern France. We stratified our 63-plot sampling design according to four habitat types based on land-use and plantation age.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revealed a successional gradient in species composition related to canopy cover progressing from grasslands through young, then adult poplar plantations, to semi-natural forests. Species-level response models showed that many carabid species distinguished the open habitats (grasslands and young poplar plantations) from the closed ones (adult poplar plantations and semi-natural forests). Only a few species preferred one of the traditional land-uses such as grasslands or semi-natural forests. Based on our data, the deleterious effect of poplar planta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ground beetles may not be as high as expec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