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德镇市原叫浮梁县,故所产红茶简称“浮红”,为我国著名“祁红”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祁门、黔县、石台、太平、贵地和江西浮梁、彭泽等县所产红茶,统曰“祁红”。因品质差异,祁门与浮梁所产红毛茶曰“祁毛红”其他各县所产红毛茶曰“池毛红”  相似文献   

2.
“浮红”是景德镇市生产的红茶,是我国名茶之一、久誉市场。一、浮梁与景德镇地名之由来据有关浮梁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设新干县,武德八年并入波阳,开元四年,改称新昌县,设治于昌江之北,即现在旧城三里濒江之处,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浮梁县。后因城南县址遭大水淹没,遂迁县址于西北高埠处。经历辽、宋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新平县,唐置,”“故城在今江西浮梁县东北”,“开元间,复徒置新昌县,后改为浮梁县”。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市蛟潭、鹅湖两个区,原为浮梁县地,盛产红茶,名日“浮红”,品质优良,与安徽省祁门县所产的红茶质量相同,故国际市场统称之为“祁红”。“浮红”茶区既是一个历史茶区,又是一个老茶市(集散地)。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又有史料云:“唐天宝元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茶叶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好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茶企服务,多年来景德镇市茶科所、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深入各茶区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指导。尤其是2014年入春以来,景德镇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先后奔赴浮梁县福安茶叶有限公司、鹅湖镇、勒功乡、臧湾乡、瑶里镇罗源、江村乡等茶场开办名优茶培训班,讲解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名优茶相关知识和有机茶园的管理。在培训班上重点讲解了整合“浮梁茶”品牌,推进“浮梁茶”整体升级的重要意义。浮梁茶品牌以“崖玉,浮瑶仙芝”等五大产品商标为基础,形成了以“浮梁茶”证明商标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模式。围绕“千年品牌、百年金奖”与“江西浮梁、千年茶都”进行深层讲解。茶技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茶园,手把手地给学员们传授名优茶的采摘以及茶树科学施肥、防病灭虫技术。并在桃源公司有机茶制茶车间给学员们现场演示了浮瑶仙芝的手工制作和机器加工名优茶的工艺流程。精心指导学员掌握摊晾、萎凋、发酵、烘制等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术。近一个月来,市茶科所开办的名优茶培训班学员共计8300人次,共发技术资料3.5万份。  相似文献   

5.
昌林书记与浮梁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景德镇素有一瓷二茶之说,浮梁是瓷之源、茶之都,浮梁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异、茶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浮梁之茗,闻于天下"的赞誉,有着"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繁荣,有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浮红茶、上海世博会浮梁贡茶,以及获得国际、国内金奖、银奖的浮瑶仙芝、瑶里崖玉、昌南雨针、景峰碧针、西湖珍芝、瑶河仙芝等一系列名优茶,享誉中外。浮梁茶名气大,但发展步子不大。刘昌林同志一来到景德镇就与浮梁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刘昌林市长到浮梁江村乡、勒功乡调研时,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市茶叶技术推广站2013年上半年已分别在西湖乡政府大楼、西湖乡中学、西湖乡文化活动中心礼堂、西湖合源村委会举办了四期名特优茶加工培训班。由于2013年春、夏茶销售喜人,尤其是“知云”、“孚酊”品牌红茶的一度脱销,茶农朋友想迫切掌握红茶加工技术。在西湖乡中学举办的浮梁红茶加工培训班,  相似文献   

7.
“浮红”是浮梁工夫红茶的简称,具有“色泽乌润、条索紧细、汤色红艳透明、叶底红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浓爽口”等品质特征。笔者以多年的实践经验,浅谈初制技术对浮红品质影响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浮梁近代红茶的兴衰与海上丝绸之路有重要关系。早在唐宋元明时期,浮梁茶就大量通过海上运销到海外。19世纪由于西方人喜好红茶,浮梁红茶随着崛起。清末民初是浮梁红茶的高峰时期,民国时期逐渐衰落。浮梁红茶衰败的根本原因是海上丝绸之路茶贸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茶叶是浮梁农业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浮梁社会经济及农民收入的稳定和增长。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和浮梁县委、县政府把浮梁茶叶产业的发展列入了重要的工作议程。2014年浮梁茶首次与陶瓷作为景德镇的"一瓷二茶"特色举办了"一路一带"瓷茶文化展,第一次实现了瓷茶同台展秀。如何促进浮梁茶产品改过去名优茶以礼品、展品为主,大宗茶以提供原料为主向商品化过渡,拓展销售市场,提高浮梁茶的市场占有  相似文献   

10.
我场是“浮红”的主要产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名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这浮梁即今景德镇市,可见,我场产茶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经验。但是,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下,茶园荒芜,产量低劣,著名的“浮红”日趋萎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自古有“瓷一茶二”之称。早在唐代浮梁已成为南方的重要茶叶集散中心之一,官府所征茶税一度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到宋代,景德镇瓷业已很兴盛,明清时期是御窑所在地,成了全国瓷业中心。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就在其所作《浮梁县新作讲堂赋》中赞颂:“今夫浮梁之茗,闻于天下,惟清惟馨系其揉者;浮梁之瓷,莹于水玉,亦系其钧火侯是足。”目前论述景德镇瓷和茶的文章已是长篇累牍,但尚未见论及景德镇茶馆者,笔者试就民国时期的景德镇茶馆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15~16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2011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在江西省浮梁县大洲宾馆召开。南昌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领导、试验站团队成员以及婺源、浮梁、修水、遂川、上犹五个示范县的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浮梁县生产的浮瑶仙芝2002年荣获第四届国际茶博会金奖,多次荣获国内外茶类博览会、展销会大奖,并被国务院新闻办指定为礼品茶,其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欧盟BCS有机认证、中国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AA认证及江西省首批茶叶出口备案基地认证。经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茶叶进口公司等有关单位鉴定,于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15~16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2011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在江西省浮梁县大洲宾馆召开。南昌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领导、试验站团队成员以及婺源、浮梁、修水、遂川、上犹五个示范县的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南昌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分管领导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邹木林主持。会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市茶叶学会一年一度的茶叶信息会,于1993年2月11日在市百花饭店召开。有来自浮梁、乐平、昌江三县、市、区的31个茶叶单位、有关部门,报社和兄弟茶区的茶机厂代表近30人参加。这次信息会,市县领导很重视,副市长张桂生,浮梁县长周华保,原人大主任张烈,副主任王元芝均到会作了重要讲话,省  相似文献   

16.
浮梁县“三高”示范茶园实施进展顺利浮梁县是江西省主要产茶县之一,从1995年开始实施“三高”示范茶园活动以来进展比较顺利,基本达到预定目标。一、制订“三高”菜园协作组活动方案、定目标、订措施,开展“三高”茶园协作活动1.召开有关会议,传达省、厅关于“...  相似文献   

17.
江西产茶历史悠久,在汉代,庐山就产茶,在唐代,浮梁是全国茶叶重要的集散地。狗牯脑茶1915年就获美国巴拿马一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1959年,全国十大名茶评比中,庐山云雾就是其中之一。1995年3月,婺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2009年农业部启动茶叶重点示范县名单中,有江西的婺源、浮梁、修水、遂川、上犹等地。  相似文献   

18.
受江西省浮梁县庄湾乡政府的委托,1993年4月,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派出专家组,赴浮梁县庄弯乡,对新佳茶场的兴建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和规划设计。并在浮梁县政府主持的有关专家参加的鉴定会上通过审定.本文拟从庄湾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对新佳茶场的论证和设计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各地建设新茶场作借鉴。  相似文献   

19.
“宁红”是驰名海内外的中国红茶中的皎皎者。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曾于1986年称赞宁红特级工夫茶是礼品中的珍品,并为之提词:“宁州红茶,誊满神州,努力革新,永保千秋”;1989年在参观“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时,他再度为之提词:“宁红、祁红并称世界之首、”江西省修水茶厂近年  相似文献   

20.
华夏民族发现和利用茶叶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茶产业也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社会发展历程中,茶产业是唯一从农业跨人工业化较先进的产业,也是农业产业中最具有持续性发展的产业。茶叶是江西广大山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虽然其产值只占全省农业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但茶叶可使广大山区农民走出贫困,迈向小康。凭借优越的品质,依赖区域品牌和悠久的历史,“浮梁茶”、“婺绿”、“狗牯脑”、“庐山云雾”使浮梁的瑶里和西湖、婺源的大鄣山和水岚、遂川的汤湖和戴家铺等偏远山区的茶农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