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烈华 《科学养鱼》1999,(10):34-34
养殖商品黄鳝,要想获得成功和高效,优质苗种是前提。据笔者体会,挑选优质苗种应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1.定大小。自然温度下,人工饲养商品鳝时间为5~6个月,增重2~8倍,一般在3倍左右居多。而年底只有规格在100克以上的个体才有较高的价格。所以4~5月份...  相似文献   

2.
高盐碱池塘鱼类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陆干旱少雨地区.有大面积不宜耕作的盐碱滩地。因表土层聚集大量盐碱成分,若建鱼池,则池塘盐碱度较高,有的塘水总碱度高达10毫克当量/升,甚至超过30毫克当量/升,含盐量>4‰;pH值一般也较高,大都在9.0以上,给鱼类苗种培育带来很大困难。因而。生产中应采取措施.改善池塘水环境,给鱼苗、鱼种及饵料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裸鲤的人工繁殖及苗种的淡水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青海湖裸鲤的人工繁殖技术和鱼苗、鱼种的淡水培育技术.试验选用的雌亲鱼在4龄以上,雄亲鱼3龄以上,人工授精后在流水孵化盘中孵化.鱼苗培育采用池塘单养方式,以泼洒豆浆或施放有机肥培育池水.平均体长1.3 cm的"水花"鱼苗,经过114 d的培育,平均体长达9~12 cm,体重7~15g,成活率75%.鱼种培育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平均体重15 g的鱼种,经过173 d的培育,平均体重达到65.5 g,成活率81%.  相似文献   

4.
卞宏梯 《齐鲁渔业》2003,20(4):8-10
大黄鱼的网箱养殖起步较早,已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规范。但池塘养殖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用了近3年的时间对池塘养殖大黄鱼进行了试验。在养殖技术、操作等方面探索到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池塘选择 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换水条件要好,蓄水要深.平均水位要在12m以上。深水区能达到18m以上。以便高温期鱼能安全度夏,如果水深达不到18 m以上。则对池塘局部区域进行改造。深挖一定面积;池塘面积以  相似文献   

5.
养殖商品黄鳝,要想获得成功和高效,优质苗种是前提。据笔者实践体会,挑选优质野生苗种应注意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一、大小适宜自然温度下,人工饲养商品鳝时间在5个月~6个月,增重2~4倍,而年底只有规格在100g以上的个体有较高的价格。所以4月份~5月份放养的苗种体重应在30g以上,而且随时间推迟,选养苗种大小也需随之增大,当年才能获取较高的养殖效益。二、鳝笼捕获黄鳝苗种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获二种来源。人工繁育苗质量稳定,但目前极少,难以满足人工养殖的需要;自然水域中捕获方法主要有笼捕、电捕、针钓、药捕、针叉、竹夹和徒手捕捉等,其中…  相似文献   

6.
将不同规格的亲龟、野生龟与自育亲龟以及常温、半控温和控温养殖培育的亲龟在产卵量、孵化率、成活率、龟苗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得出:雌龟规格在500-1500g,孵化率、成活率较高,龟苗发病率较低;野生亲龟各方面优于自育亲龟;常温养殖养育的亲龟优于半控温、控温培育的亲龟;孵化箱沙床含水量7%-12%,孵化室空气相对湿度80%-84%,室内孵化温度32-36℃时,孵化率、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选择二龄以上、体重在25g以上的雌鳅和体重在18g以上的雄鳅作亲本,开展秋季繁殖并进行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催产率为90%,平均受精率为90.3%;共获泥鳅受精卵335万粒,平均孵化率为88.3%,平均出苗率89.3%;下塘鳅苗260.7万尾。经90d左右的精心培育,共获体长5~6cm的泥鳅种201.1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为78%。  相似文献   

8.
2004~2007四年内分别进行了池塘培育岩原鲤夏花和鱼种试验。均采用单养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夏花培育以每667胛放养水花鱼苗2万尾~4万尾效果最好,30天左右可养成3cm--4cm规格(夏花),其成活率可达86%以上:鱼种培育,以每667肝放养夏花3000尾~10000尾效果最好,养殖180天,其平均规格可达32g/尾以上,产量较高,成活率可达82%以上。岩原鲤鱼苗的开口饵料为轮虫,在全长3cm前,食物以水中的浮游动物为主,吞食:2cm-4cm为食性转化阶段,转为摄食底栖动物和有机腐屑,对人工配合饲料也具有较高的喜食性。岩原鲤抗病力较强。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下,几年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未出现大的病害。  相似文献   

9.
梭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苗种培育 1.池塘条件 梭鱼苗种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1-5亩之间,水深1.0-1.5米,底质为泥砂土结构,池底平坦,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以利于进行池塘水体交换。养殖用水要求无污染,水质清澈,pH值7.2-8.5,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  相似文献   

10.
泥鳅秋季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中旬挑选体长12cm以上的泥鳅作为亲本进行秋季人工繁殖,经过25d强化培育,90%以上的亲鳅发育良好,催产雌鳅19.3kg,催产率在86%,受精率83%,孵化率96%,共获得仔鱼约340万尾。以半年虫无节幼体作为开口饵料,3d后鳅苗平均全长达0.8cm,成活率高达99%,半个月后全长达2cm左右;到10月中旬,鳅苗平均全长5.0cm左右,体重达3-4g,成活率为60%,共计获得鳅苗约200多万尾。  相似文献   

11.
鳜鱼,又名鳌花、桂鱼,是黑龙江“三花五罗”之一,属肉食性底栖鱼类,终生以小鱼、虾等活饵为食。其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在稀养和饵料充足的条件下,当年体重可达300-500g,二龄可达900g以上。目前市场价格50元/kg,酒店价格为100-200元/kg。  相似文献   

12.
按照泥鳅亲本标准严格进行挑选,投放在亲本培育池塘中,采取投喂泥鳅亲本专用饲料强化培育,平均放养密度400 kg/667m2,水温20℃时使用DOM、S-GnRH-A等进行人工催产,利用环道大批量生产泥鳅鱼苗,受精率92%以上,孵化率90%以上.70 d时间共繁殖45批次,获苗5.2亿尾.  相似文献   

13.
南美白对虾淡化试验分室内小型试验和生产性试验。室内小型试验以氵蚤状幼体为对象 ,盐度日降幅在 3‰、5‰和 10‰时 ,成活率随着日降幅升高而降低 ,当盐度日降幅改在 1‰时 ,成活率仍显较低。生产性试验以仔虾为试验对象 ,盐度日降幅在 1‰ ,成活率可达 97%以上。因此 ,南美白对虾苗种淡化应在仔虾期进行 ,盐度日降幅在 1‰以内 ,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一、运输鳝种应尽量就近收购笼捕的野生鳝,鳝种用桶、篓、筐等装载,篓筐在底部铺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然后放少量湿泥,运输前打入3~4个弃壳鸡蛋拌入泥内,并放入少量新鲜水草及几尾泥鳅。运输时气温高或路程时间超过1小时,在运输水体中加入适量青霉素或生姜汤,以防鱼体相互缠绕发烧等。二、选择放养数量较多时,不可能逐一挑选,这样既耽搁时间,也易使鳝体不适及受伤,可采用下列方法选种。1.食盐浸选法:用3%~5%的食盐水进行挑选,4~5分钟内身体有伤病的鳝种会剧烈蹦跳,体质差的鳝种会发生昏迷、软弱无力及身体变形,将…  相似文献   

15.
海阳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南部,南濒黄海,地理坐标36°15′-37°10′N,120°50′-121°28′E.海区水温变化相对稳定,每年低温时间短,在1月份水温最低,一般在3 ℃左右;春季水温回升早,到2月份水温就回升到5 ℃左右,不利于扇贝苗种生长的低温期仅50 d左右.整个冬春季水温5 ℃以上的时间比山东半岛北部海域多2个多月,有效地延长了扇贝苗种的生长期.利用这一优势进行了扇贝苗种冬季跨海区暂养试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花(鱼骨)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花(鱼骨)人工繁殖基础上进行了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花(鱼骨)为小型鱼,抵御不良环境能力差,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和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饵料.鱼苗的适宜放养密度为 400~450尾/m2.成鱼养殖要强化喂养和轮捕轮放,合理的起捕规格为250 g.  相似文献   

17.
将不同规格野生瘤背石磺,按8g以下、8-18g和18g以上分为三组,组织切片观察胃盲囊组织结构,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羟色胺和P物质在胃盲囊中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瘤背石磺胃盲囊主要由非纺锤型和纺锤型两种类型绒毛组成,这两种绒毛所占比例在瘤背石磺不同发育阶段明显不同,在18g以上组中以纺锤型为主,此时纺锤型所占比例(66%)约为非纺锤型(34%)的2倍。各组瘤背石磺胃盲囊中均有大量5-HT和P物质阳性细胞的分布,这些细胞主要分布于上皮粘膜层,且主要分布在非纺锤型绒毛中,5-羟色胺和P物质阳性非纺锤型绒毛比例均匀约为纺锤型绒毛的10倍。5-羟色胺和P物质阳性细胞数在瘤背石磺胃盲囊的分布规律,均有随瘤背石磺不断发育重量不断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18g以上组5-羟色胺阳性细胞数(112.82个·cm-2)约为8g以下组(34.8个·cm-2)的3倍,而18g以上组P物质阳性细胞数(177.48个·cm-2)约为8g以下组(51.08个·cm-2)的3.5倍。在各组中P物质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5-羟色胺,且在不同发育段其增加趋势更为明显。结论:瘤背石磺胃盲囊5-羟色胺和P物质分布均有随体重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这些细胞主要分布于非纺锤绒毛的粘膜上皮。其中P物质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5-羟色胺。  相似文献   

18.
养殖池要求建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区域,以土池为好,池底土质以沙壤土为宜,淤泥厚15~30cm,池底平坦,水深1m以上,面积3~5亩。若使用水泥池应在200m~2以上,且排灌方便,池水深也应在1m以上,四周防逃围墙60cm高,且有探出墙面10~15cm的檐子。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鲴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枝角类为开口饵料,以后逐渐增加投喂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三种规格的鱼种.  相似文献   

20.
斑鳜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进行了斑鳜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产斑鳜亲鱼18组,雌鱼平均体质量380 g.催产率83%;获受精卵10.85万粒,受精率75%;获水花6.62万尾,孵化率61%.水花于水泥池中养至平均全长2.0cm 苗种成活率72%;平均全长2.0 cm苗种养至平均全长5.0 cm苗种成活率88.5%,1334 m<'2>池塘放养平均全长2.0锄苗种6200尾,经93 d养殖,收获鱼种4371尾,平均全长12.66 cm.平均体质量32.39 g,养殖成活率7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