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陕北新修梯田玉米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陕单931、陕单911和沈试29,单位面积产量较当前大面积种植的中单2号和农大60分别增产22.4%~67.4%和14.4%~56.5%;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单位面积较大垄沟玉米增产19.4%,地膜玉米较露地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1kg/mm*hm2;追施纯N103.5~172.5kg/hm2范围内,随追施N肥量的增加,产量不断提高,高肥分别较中肥和低肥增产4.2%和11.7%,净增收入分别增加648元/hm2元和1062元/hm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8kg/mm.hm2和1.6kg/mm*hm2;硫酸锌拌种的较不拌种的增产6.92%,纯收益增加317.0元,产投比为36.4∶1.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渭北旱地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使油菜籽产量达到1740.0kg/hm^2,较露地冬油菜增产510.0kg/hm^2,玉米平均产量为6228.0kg/hm^2,基本与同类地区单种地膜玉米产量持平,该技术是渭北干旱地区的一种高闹效种植模式,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一膜两年用后茬穴播冬油菜技术是在全膜玉米生长过程中保护好地膜,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玉米收获前在地膜上点播冬油菜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玉米根茬直接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油菜产量可达到2250kg/hm2,可节约地膜和人工费投入2100元/h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和覆膜栽培的增产效应与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盐碱土壤改良剂组合和地膜覆盖栽培对盐碱地改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栽培措施对降低盐碱危害和增加玉米产量都有显著作用;施用土壤改良剂较对照平均增产2 324 kg/hm2,增产幅度为54.6%;覆盖地膜栽培平均增产2 472.5 kg/hm2,增产幅度为124.43%;投入和产出比,施用土壤改良剂为1∶(1.93~3.25),地膜覆盖栽培为1∶8.18;施用盐碱土壤改良剂具有明显的后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冬种辣椒双膜栽培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设置冬种辣椒双膜栽培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辣椒采用双膜栽培模式防寒效果好,增产增收显著。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9 147.0 kg/hm2、净效益112 728元/hm2,地膜+顶膜0.02 mm栽培模式辣椒产量37 717.5 kg/hm2、净效益107 910元/hm2;2种顶膜保护处理分别比地膜栽培模式增产7 635.0 kg/hm2、增长24.2%,净增益24 915元/hm2和增产6 205.5 kg/hm2、增长19.7%,净增益20 097元/hm2;分别比露天栽培增产1 204.95 kg/hm2、增长44.5%,净增益41 448元/hm2和增产10620.0kg/hm2、增长39.2%,净增益36 630元/hm2。地膜+顶膜0.03 mm栽培模式产量效益最好,露天栽培产量效益最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在渭北旱塬发展很快,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较常规栽培增产玉米1 875 kg/hm2、油菜1 020 kg/hm2,节约地膜投入720元/hm2,增加经济收入8 833.5元/hm2。  相似文献   

7.
6种降解地膜在3种作物上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观察了6种降解地膜在玉米、辣椒、洋葱3种作物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辣椒、洋葱、玉米3种作物生长过程中,与对照普通地膜相比较,6种降解地膜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温、保墒、增产效果,其中以广州(甘肃)达华节水材料公司生产的可控生物降解地膜的处理增产较好,辣椒折合产量较高,为77 600 kg/hm2,较对照增产5.84%;洋葱折合产量最高,为103 100 kg/hm2,较对照增产20.95%;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20 485 kg/hm2,较对照增产5.32%。该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最佳,在洋葱上应用降解率达21.83%,辣椒上应用降解率为16.21%,玉米上应用的效果最差,降解率仅为2.01%。综合考虑认为,该可控生物降解地膜可在酒泉市低密度、矮秆作物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110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玉米110 cm大垄双行栽培产量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采用110 cm大垄双行栽培技术,产量达到了9 429.0 kg/hm2,较玉米采用65 cm小垄常规栽培技术(产量8 472.0 kg/hm2)增产957.0 kg/hm2,增产率为11.3%,增加经济效益1 243.50元/hm2,增效15.5%。  相似文献   

9.
基于“3414”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玉米氮磷钾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川中丘陵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增产效应显著,其中,处理6产量最高,处理2产量最低,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06.0%和18.6%。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8.55%,表明土壤属于下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826.00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72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542.50 kg/hm2;施用纯K 45 kg/hm2的增产效应为1207.50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P>N×K>P×K。施氮量(N)为329.33 kg/hm2,施磷量(P2O5)为99.04 kg/hm2,施钾量(K2O)为50.21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6885.94 kg/hm2。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为玉米生产施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产抗病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双油9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油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抗寒,抗倒伏,较耐菌核病,抗病毒病。株形高大,一次有效分枝多。在2004年和2005年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333.85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11.04%,达到显著水平,最高产量达到3205.20 kg/hm2。在2006年河南省油菜品种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62.10 kg/hm2,比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9.33%,最高产量3258.75 kg/hm2。经分析,双油9号芥酸平均含量为0.08%,硫甙含量25.53μmol/g,优于国家规定的双低优质油菜标准;含油量较高,41.75%。适合黄淮流域冬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田间铺膜机种类繁多,样式各异。无论是单一结构功能的覆膜机,还是复合结构功能的覆膜机,均需辅助人员配合作业才能顺利完成铺膜作业。为此,设计了铺膜机自动拉膜和切膜装置,可省去辅助人员作业,提高效率,节省人力。  相似文献   

12.
13.
Film balance     
《Science (New York, N.Y.)》1975,189(4201):4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抗旱和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常规地膜处理比其他处理对烟株的早生快发要早,而各处理又好于不盖膜处理,可降解地膜又好于液体地膜.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率大于常规地膜.单叶重以覆禾美特液体地膜处理最重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而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差,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等烟比例以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高而覆盖常规地膜的处理最低;产量以覆金旺液体地膜的处理最低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结论]从环境、经济等情况来看,可挑选合适的可降解地膜进行推广,降低劳动强度,改进烤烟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薄膜包衣粉是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滑石粉、二氧化钛为原料,经配料、研磨分散、混合等工序制成.该研究以包衣膜的抗拉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研究薄膜包衣粉最优成膜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优水平分别为固型物含量22%、干燥时间4.5h、干燥温度40℃.影响包衣膜成膜条件的主次顺序为:固型物含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交互项AB、AC、BC影响显著;薄膜包衣粉的最优成膜条件为:固型物含量21.2%、干燥时间4.5h、干燥温度38℃;优化验证结果抗拉强度为436.26MPa.  相似文献   

16.
研究PVC保鲜膜中主增塑剂DOP在水相中的迁移规律,以及时间、温度对DOP迁移的影响,并考察DOP迁出后,对膜的机械性能和膜的透气透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对PVC膜中DOP的迁移均有加速作用,且随着DOP的迁移,保鲜膜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均发生改变,同时膜的透气透水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易降解淀粉膜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降解淀粉膜,是采用一种具有良好疏水性能和高分散度以及优良自由流动性且价廉易得的新型专用淀粉,经与助剂配合吹塑制得的具有光-生物双降解特点的淀粉膜产品。该膜的力学性能达到或基本达到了普通地膜的标准。大田应用效果表明,易降解淀粉膜在山西省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农作物上覆盖,可获得与普通地膜一致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超宽膜与宽膜不同模式栽培长绒棉效果的对比试验及其生育期调查情况表明,超宽膜栽培长绒棉具有很好的增温、保墒、杀草效果,适期播种可出苗早、现蕾早、发育快和成熟早,若能合理密植,发挥群体优势夺高产,超宽膜植棉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在静宁县余湾乡韩马村进行了渗水膜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降水后渗水膜覆盖栽培播种沟和小垄面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21、39 g/kg,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增加23、66 g/kg;渗水膜较普通膜覆盖玉米双穗率提高25%,生物产量(鲜重)提高6.8%,籽粒产量提高4.9%.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一膜两季留膜留茬越冬保墒栽培技术原理和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其技术要点,以期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