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菇栽培的方式很多,诸如阳畦、大棚、床式、袋式、套种间作、结合式等,一般生物学效率在150%左右,后期管理中病虫害严重,大面积高产较困难.为寻求最佳的高产栽培模式,笔者在调查总结菇农种菇经验的基础上,于1989年提出了菌棒覆土墙式高产模式的研究课题,通过联合多家科研、生产单位及专业户进行试验,均取得了高产效果.一、试验材料培养材料为棉子壳.平菇菌株供覆土墙式试验的有平菇539(栽培500袋)、平菇117(栽培200袋)、日本小平菇(栽培500袋)、平菇86(栽培120袋).供作对照的菌株为平菇86(栽培120袋)和日本小平菇(栽培500袋).每个袋装棉子壳干料1.5公斤.覆土  相似文献   

2.
袋栽平菇一般对采过2~3潮菇的菌筒要进行覆土处理。但这种方法催蕾期长,出菇不齐甚至不出菇,且菇体夹带泥土影响平菇商品价值。笔者在实践中采用先催蕾再进行局部覆土方法,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将已采过二潮菇的菌筒,除去料袋置水池中浸泡2天,置培养室催蕾,现蕾后再移到室外,把菌筒菇蕾小、稀疏的部分向下,依次排放,间隔3~4cm。取肥沃的潮湿壤土先填满菌筒的间隙。再进行局部覆土。覆土时要覆在疏(未现蕾)处,留菇蕾;覆小蕾留大蕾。如果  相似文献   

3.
袋栽金针菇采收两潮菇后,由于失水严重,第三、四潮菇产量很低,难以充分利用菌筒的养分,作者根据平菇覆土栽培经验,室内采收两潮菇后,移至室外进行覆土出菇,生物学效率高达130%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采收5茬菇后的平菇菌袋为试材,利用不同营养基质(塘泥、菜园土、稻田土)进行覆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基质覆土栽培平菇的效果。结果表明:营养基质进行覆土能促进平菇增产,提高菇农经济收入,增加食用菌栽培产业的后期效益。  相似文献   

5.
袋栽平菇2潮后菌棒失水干缩,能否补水成为限制出菇的主要因子。脱袋覆土成了补水兼顾补养的优良措施,方法主要有畦式覆土法和泥菌墙法,为了弄清两者优劣以便更好地指导平菇生产,特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畦式覆土法更易于补水、补养,不仅管理方便,而且出菇潮次多、转潮快、出菇商品性高、生物转化率大。相比之下,泥菌墙法在补水、补养上不易使上下层均匀,在上层已显缺水时,下层还在水渍状态,且平菇易污染泥水而导致品质下降。另外,泥茵墙法中平菇转潮慢,生物转化率小,容易积温。平菇2潮后菌棒畦式覆土栽培法是获得高产的优选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蘑菇需要覆土,这是家喻户晓的,但其他食用菌如平菇、金针菇等覆土后增加产量,人们还没有普遍注意。根据我们的试验及其他一些资料表明,覆土确能改变食用出生长的生态条件,使其获得丰产,并且品质也可大大提高,从而使栽培者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一、覆土的增产作用 1988年,常州郊区农民把在室内出过三潮菇后,将准备遗弃但未污染的袋栽凤尾菇菌糠移到室外,脱袋后排放于浅沟里,上面覆盖颗粒状的菜园土,然后浇水一次,以后管理同大田栽培平菇一样,又出了二潮菇,生物效率从100%提高到  相似文献   

7.
室外栽培平菇,一般应选择湿度大的稻田方能获得高产,而在高旱地栽培往往产量极低甚至绝产。据此,笔者于1992年12月利用高旱地试栽平菇获得高产。现将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栽培方法 栽培料配:棉子壳98%,石灰粉1.5%,复合肥0.5%,含量40%的多菌灵0.3%,水125%~135%。栽培袋为28×55cm的塑料筒袋,菌种为糙皮侧耳。发菌以及第一、二潮菇均在室内进行,管理方法按常规进行。出完第二潮菇后菌块已严重脱水,并有少量菌袋发生绿霉,此时已到2月下旬室外气温已开始升高,把菌袋搬到室外晒2天,然后挖深30cm、宽能并排放4个菌袋的地沟,地沟行间相距30cm。先  相似文献   

8.
对鸡腿栽培覆土材料、覆土厚度、出菇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豫北农田沙壤土添加一定比例的平菇菌糠较沙壤土更适宜作为鸡腿菇覆土材料;覆土厚度2~3 cm时,鸡腿菇产量最高;不脱袋半袋立式栽培,接种端面朝上覆土这种栽培方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9.
袋栽平菇一般出完第三潮菇后的栽培料都已干缩,不再出菇,因此作为废料被处理掉。为了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于1990年将其废料进行脱袋浸水后覆盖湿的阔叶树锯末进行栽培试验,30天后出菇,生物转化率提高24.0%~33.4%。 (一)试验材料 平菇中蔬10号,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阔叶树锯末,2.5%溴氰菊酯乳浊,50%多菌灵粉剂,石灰,石膏,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 (二)试验方法 把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脱去,将菌块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在阔叶树的锯末中加1%的石膏、2%的石灰、0.2%的多菌灵、0.1%的溴氰菊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覆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 《食用菌》2008,30(5):43-44
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规覆土方法是将菌袋脱去再覆土出菇。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脱袋覆土出菇时,每丛菇丛过大,单个菇体较大,个别单个菇体超过1100g,市场销售较困难,因国内市场以单个菇体重量150-300g最受欢迎。并且脱袋覆土全部脱去菌袋,一旦有个别菌棒发生绿霉感染,不易控制其蔓延。笔者在各地进行技术指导时,总结出一种新的覆土方法。新法覆土一能有效地控制菇体过大,菇体大小较均匀,商品率高;二能有效控制绿霉成片大面积发生,即使某个菌棒感染绿霉,易于及时处理,控制其蔓延。现将其介绍如下,以供同仁参考探讨。  相似文献   

11.
平菇二次脱袋高墙覆土栽培技术王伯华(江苏省盐城市上罔农科站224731)本站从1989年探索出高墙式覆土栽培平菇新技术,它具有出菇面大、菇质优良、生物率高、设施简单,管理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菇农的欢迎。现简介如下:所谓高墙式栽培平菇,就是将平菇菌袋进...  相似文献   

12.
侯祥保  魏峰  李凤玉 《食用菌》2008,30(6):38-39
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土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做对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选择,阳畦栽培中,菌棒截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相似文献   

13.
李清法 《食用菌》1993,15(3):27-28
我们种平菇多年,总结出菌棒覆土种平菇技术。该方法省工省力,病虫害少,产量比菌墙及其他栽培方法明显提高。1991年我们用棉子壳种3000袋,每袋平均产量6kg,生物转化率高达400%;用麦草栽培杂3平菇1000袋,每袋装干草500g,每袋收鲜菇1.5kg,生物转化率300%。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敏强 《食用菌》2008,30(1):43-44
当前,鸡腿菇栽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1种是铺料畦式发菌,覆土出菇。这种方法的不足是:菌丝不容易完全吃透料,感染率高,头潮菇死菇率高,结果造成营养的大量消耗,产量低。第2种是将发酵后的栽培料装入12cm×28cm的聚丙烯袋中发菌,菌丝吃料完全后,脱袋直接入畦,或将菌棒从中间折断入畦,覆土出菇。该种方法的优点是:感染率低,头潮菇死菇率低,产量相对较高。不足是:栽培袋口径小,装料少,费工费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鸡腿菇栽培方法对产量的影响入手,作了大量的对比研究。大胆地提出利用大口径短袋(经筛选以25cm×35cm规格的料袋效果最好,发好的菌棒高度正好与畦床深度一致)栽培鸡腿菇,取得了很大成功。既控制了栽培料的感染率,同时又提高了栽培料的利用率,使鸡腿菇的产量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15.
阿魏蘑与杏鲍菇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阿魏蘑和杏鲍菇最佳栽培模式为菌棒半脱袋竖向畦栽半覆土栽培模式;最适环境条件为菇房温度13~20℃,空气相对湿度85%~95%;最佳栽培设施为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0年用蔗渣栽平菇试验,经一年多的示范推广,二年的大田覆土推广,产量比稻草栽培的高。近年来,蔗渣已作为我县冬闲田栽平菇的主要原料之一。栽培技术阐述如下: 1 栽培季节根据我桂北地区气候,大田覆土栽培要比室内袋栽推迟2个月。一般每年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冬天整个榨季都可以栽培,室外气温8~21℃适应栽培。室外大田覆土栽培比室内袋栽难度大些。 2 蔗渣处理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的蔗渣,刚榨出不久经太阳晒干的蔗渣更好。干蔗渣可贮藏备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笔者的多年试验和观察,在食用昔栽培中对其进行培土或覆土,不仪可大幅度增加产量,且可显著地提高品质,从而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培土或覆土的增产实例(一)平菇生料袋栽平菇在我省比较普遍,当采收二潮菇后,在温室内挖坑作1.2米宽的畦,眭间留25厘米人行道.把脱袋的菌块用竹签划破菌皮3~4道线后平码于畦内,尔后覆1~5厘米厚土,每米2泼浇35~50公斤水.泼水后大部分土随水冲入菌块缝间,待水渗掉后随即再覆0.5~1.5厘米厚的湿润细土,以不露菌料为宜,并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覆土后经出二潮菇,如见畦面土壤板结,可用铁耙划  相似文献   

18.
鸡腿菇覆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是栽培鸡腿菇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时菌种棒既有竖式也有横式,到底以哪一种方式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过磷酸钙、石灰各1%,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装入17×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400g。灭菌、接种后置培养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4℃左右,约30天菌丝长至袋底。然后脱袋埋土,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栽培,4月底大棚上覆盖遮阳网。试验设二个处理,以不同的覆土方式为处理,每(?)理3次重复,每小区30袋。二个处理为:Ⅰ菌种棒竖式覆土;Ⅱ菌种棒横式埋土。 2 试验经过 1996年2月10日接种,3月12日发菌至袋底,3月15日脱袋覆土进行出菇管理。竖式栽培4月1日开始有原基形成,4月8日开始采收。横式栽培4月6日开始产生原基,4月13日开始采收。由于后期气温较高,至5月29日采收结束。 3 试验结果 ①竖式覆土比横式覆土出菇提前5天。②平均每袋产菇470g,生物效率117.5%;横式覆土处理平均袋产360g,生物效率90%。竖式覆土处理比横式覆土处理增产30.6%(表1)。  相似文献   

19.
福建泉州鲤城区北峰食用菌场,自1986年以来利用龙眼树林荫地袋栽食用菌,全年轮换挂袋栽培香菇、黑木耳、平菇和鲍鱼菇等,既降低成本、又可提高菇、耳产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果林生长发育,做到林茂菇旺,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香菇为例作一介绍。(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香菇CL_(11)号和本场自育86号。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碳酸钙1%。(二)方法①室内发菌:将料加水拌匀后分装于32×17 cm 聚丙稀袋,每袋装湿料1.1公斤,常压灭菌,接种后置25℃室内发菌40天后脱袋,排放于室外平地,用薄膜覆盖,待菌丝转色后再排放于林荫下栽培床进行管理。②搭建床架:选择空气流畅、又可避风的龙眼林荫地,四周围塑料编织布(如采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设4种覆土栽培模式:竖式覆土,卧式覆土,菌袋对折覆土,出菇1潮后覆土,以不覆土墙式栽培作对照。结果表明,黄伞覆土栽培子实体品质较好,出菇期较长,墙式出菇1潮后再竖式覆土栽培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