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早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包括苗床制作、播种盖膜、苗床管理、抛秧、大田管理等内容,以为早稻抛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表明:无盘旱育抛秧栽培比塑盘旱育抛秧增产,其中无盘旱育抛秧密度以1.9万蔸/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盘旱育抛秧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浅插技术和塑盘抛秧的基础上经过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其实质就是不需塑料软盘,直接利用肥床旱育秧,采用单株拔秧,利用秧苗根系带土直接抛秧。水稻免盘旱育抛秧与早育稀植手插秧相比,具有省工(亩省工3~4个)、省力、省种(亩省种0.5kg)、增产(一般增产10%以上)的效果;与塑盘抛秧相比,又具有省盘节本,秧苗健壮,根系发达,秧龄弹性大(秧龄可比塑盘育秧延长10~15d)。由此可见,水稻免盘旱育抛秧综合了旱育稀植和塑盘抛秧的优点,克服了缺点,是抛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早稻进行了旱育手栽、旱育塑盘抛栽、水直播等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抛秧和直播比手栽不仅节省用工和用地,而且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1998,(5)
永康市杂交晚稻种植面积大,约占整个晚稻面积的95%左右,“双夏”季节紧,任务重,劳动力紧张,加之夏季高温,杂交晚稻插后易败苗,影响返青、分蘖,常导致产量不高。为此,我们根据早稻抛秧和早育秧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增加产量的经验,对杂交晚稻旱育抛秧进行了有益尝试。据大区比较试验,塑盘旱育抛秧比常规手插秧每亩增产20.07公斤,再加节省秧田和人工,可净增经济效益74.50元。现将有关经验介绍如下:1.培育塑盘旱育壮秧(1)秧盘选用根据杂交晚稻秧龄长的特点,我们对原塑盘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双季晚稻简化旱育无盘抛秧栽培技术运用的阐述,全面介绍了双季晚稻旱育无盘抛秧示范增产的应用效果,有效地缓解了双季晚稻栽插劳动力紧张的矛盾,为双季晚稻抛秧增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早稻旱育无盘抛栽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鄞州区常年种植早稻5300hm^2,其中轻型栽培面积近3950hm^2,栽培方式基本采用塑盘抛秧和直播。为寻求新的轻型栽培技术,2006年笔者引进了旱育无盘抛秧剂进行早育抛栽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是近代育秧史上最新推广的一种育秧方式,其技术精细,管理要求严格,与传统的水育秧、湿润育秧、薄膜育秧相比,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面积、省肥、省膜和增产的优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从育秧准备,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大田抛秧,大田管理等方面论述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早稻塑盘旱育小苗抛栽的生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区双季早稻采用塑盘旱育小苗抛栽具有省工,节本,高产,高效作用,比地膜湿润手栽秧每亩增产15%左右,与普通旱育手栽秧增产效果相近。本田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和生理优势,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容易控制,每亩有效穗数多,秧苗抛栽后生长发育潜在能力大,大田分蘖快,分蘖叶位低。只要抓好培育壮秧,掌握好抛栽密度、大田施足基肥,早施蘖肥,坚持浅水发苗,多次露田等技术,增产潜力还可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0.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总结了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前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秧田管理、抛秧、大田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双季稻塑盘双育双栽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双季稻区因温光资源不足和劳动力紧张导致的粗放栽培而影响稳产高产的技术问题,繁昌县农技推广中心经过试验,采用早稻工厂化塑盘旱育机插秧栽培,双晚塑盘湿润育秧人工抛秧栽培的"双季稻塑盘双育双栽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塑盘旱育大苗抛栽水稻的生育特点及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5年试验示范表明:水稻塑盘旱育大苗抛秧技术不仅具有塑盘抛秧省工,省力,方便的优点,而且能量大限度的发挥旱秧高产优势,其节本增产增收综合效果显著,两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与普通旱育大苗手栽,普通旱育大苗抛秧,常规两段水秧水苗手栽等栽培形式相比,具有大田旱发快发,叶蘖消长合理,根系活力强,源库关系协调等优点,但在育秧上也有成秧率不高,单株带蘖少的特点,夺取塑盘旱育大苗抛秧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旱育秧的特点,将常规育秧的塑盘底孔放大、改进为上下贯通蜂巢式秧盘,延长了塑盘育秧秧苗适抛叶龄期;应用普通免耕条播机干旋整田,免去了耕地环节;保留并利用麦茬田间沟系,免去了抛秧后开沟环节;采取全生育期保湿为主的节水栽培技术,塑造抛秧稻优质高产群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稻“蜂巢”塑盘旱育抛秧“免耕地、免开沟、增产、增收”(简称“双免双增”)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双季稻区因温光资源不足和劳动力紧张导致的粗放栽培而影响稳产高产的技术问题,繁昌县农技推广中心经过试验,采用早稻工厂化塑盘旱育机插秧栽培,双晚塑盘湿润育秧人工抛秧栽培的"双季稻塑盘双育双栽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稻中稻将进入全面栽插期,旱育抛秧栽插等早稻田已进入分蘖期。两熟制手插早稻本月上旬移栽结束,农事操作要注意适时早栽、少本密植、早施分蘖肥。早稻生产的重点:一是抓好早稻苗期管理,做到深水护苗,薄水发棵,早施追肥,促进早发。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秧栽插和塑盘旱育抛栽技术具有省种、省秧田、省劳力、省水.增产等优点.近几年来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用这项技术,水稻均表现出早熟、高产增效的优势.根据我镇丘陵山区的特点,推广旱育稀植、抛秧技术,深受农户的欢迎,经多次示范种植,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旱育秧的特点,将常规育秧的塑盘底孔放大,改进为上下贯通蜂巢式秧盘,延长了塑盘育秧秧苗适抛叶龄期,应用普通免耕条播机干旋整田,免去了耕地环节;保留并利用麦茬田间沟系,免去了抛秧后开沟环节,采取全生育期保温为主的节水栽培技术,塑造抛秧稻优质高产群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稻“蜂巢“塑盘旱育抛秧“免耕地、免开沟、增产、增收”(简称“双免双增”)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塑盘旱育秧、大田抛秧和抛栽后大田管理3个环节阐述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谢运佐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63-63,204
水稻湿播旱育塑盘抛秧具有省时省工省力,利于提高播种质量,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达到增高增收的综合效果。文章较系统的介绍了湿播旱育塑盘抛秧的育苗和大田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稻高吸水种衣剂———旱育保姆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具有培育水稻抛秧壮苗的明显效果,不仅能够提高塑盘旱育秧苗的成秧率,而且能够有效减轻恶苗病、立枯病、稻蓟马等病虫危害率,减少塑盘旱育秧苗串根,提高发根率,促进抛秧立苗,提高分蘖速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