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亚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作者经2a的室内外观察得知,该虫在辽宁西部1a发生1代,以蛹、老熟幼虫、4龄幼虫越冬,在室内外20℃时各虫态开始活动,该虫世代不很整齐。成虫以爬行为主,不善飞翔。对树木危害严重,除大枣外,对移植的槐类大树危害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黑眉刺蛾为害油桐,在金华一年发生3代,世代重叠,夏秋常有3个虫态并存,以老熟幼虫在茧中越冬。越冬期自然死亡率较高,第一代虫口较低,二、三代回升。每年8—9月危害较重。防治方法以越冬期人工刮除茧和幼虫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花布灯蛾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布灯蛾近年来在庆阳地区部分县、乡发生,虫情日渐严重。该虫1年发生1代,以3龄幼虫群集在树干或枝丫处结虫苞潜伏在苞内越冬,越冬幼虫翌春严重危害叶芽,影响树木生长。据其生活史提出了以综合防治为主的防治方法,越冬幼虫危害期树冠喷布25%氧乐菊酯2000~3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能显著压低虫口数量。  相似文献   

4.
杞柳瘿蚊Miastor sp.幼虫危害杞柳嫩芽,吸食嫩芽汁液,导致杞柳顶梢扭曲、增生形成扁圆形虫瘿。该虫在淮河流域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杞柳上的虫瘿中越冬。防治该虫可在柳条收割时,摘除虫瘿,严禁带虫瘿的杞柳外运或于越冬代、第1代成虫、卵和幼虫初期开展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5.
鹰翅桦尺蛾Biston falcata(warren)在云南省昭通市危害华山松。该虫在昭通市1 a发生1代,以蛹在表土内越冬。低龄幼虫期和蛹期是防治该虫的关键时期。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此虫为花椒主要害虫,在陇南一年发生两代,世代重叠,第一代发生较轻,第二代常大发生。此虫发生与花椒栽培措施密切相关。药剂防治以产卵前或幼虫孵化期施药效果好: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治越冬代成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段东红  梁丽珺 《山西林业》2005,(3):F003-F003
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油松,同时还危害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等。该虫以成虫或幼虫在寄主树干基部或根部蛀食韧皮部危害,严重可造成寄主大面积死亡该虫初羽化时头部为浅褐色、褐色,个别个体为黑褐色。红脂大小蠹在山西一年发生1代到2代,或2年3代,发育历期不整齐,世代重叠。卵历期10天一13天,幼虫历期40天~50天,蛹历期10天~12天。成虫活动期长达几个月。主要以成虫、二龄以上幼虫及老熟幼虫在主、侧根的虫道内或土层中的干基部越冬,偶见以卵、  相似文献   

8.
花布灯蛾在辽宁桓仁地区主要危害栎类树木,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结成虫苞群集越冬。越冬幼虫活动初期未上树前、早春上树和越冬下树期、成虫羽化盛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采用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灯光诱杀成虫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杞柳瘿蚊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杞柳瘿蚊Rhabdophaga salicis Schrank是沿淮地区危害杞柳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沿淮地区1 a发生5代,以幼虫在当年生被害杞柳柳条上的虫瘿内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化蛹,除越冬代外各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为4月上旬、5月上旬、6月中旬和8月上旬,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越冬代幼虫于10月中下旬陆续进入越冬状态。幼虫共3龄。蛹期10~12 d。蛹的发育过程根据形态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油松,同时还危害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等。该虫以成虫或幼虫在寄主树干基部或根部蛀食韧皮部危害,严重者可造成寄主大面积死亡。该虫初羽化时头部为浅褐色、褐色,个别个体为黑褐色。红脂大小蠹在山西一年发生1代到2代,或2年3代,育历期不整齐,世代重叠。卵历期10天-13天,幼虫历期40在-50天,蛹历期10天-12天,成虫活动期长达几个月。主要以成虫、二龄以上幼虫及老熟幼虫在主,侧根的虫道内或土层中的干基部越冬,偶见以卵、初孵幼虫越冬。翌年3月至5月开始动,越冬代幼虫继续在树根部取食,老熟幼虫补充营养后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钻出树干扬飞,寻找新的寄主危害。越冬代雌成虫侵入新的寄主后蛀食形成母坑道。雄成虫在侵入孔处发出叫声,雌虫认可后即进入坑道内。在侵入孔处,松指、成虫排出的虫粪、蛀屑形成不规则漏斗状凝脂,初为暗红色发软,后变为褐色发干。雌雄成虫在虫道内交配并把卵产在坑道一侧,或把卵包埋在疏松的虫粪中。幼虫孵化后背向母坑道沿韧皮部取食危害,形成共同坑道,虫粪排在坑道内。幼虫老熟后在坑道外侧边缘形成单独的蛹室,后羽化为成虫。在气温较高地区,子代成虫扬飞继续侵染新的寄主。部分成虫会在原危害的根部交配产卵继续危害。越冬代幼虫及老熟幼虫化蛹、羽化后,  相似文献   

11.
抚宁吉松叶蜂Gilpinia funingensis zhou et Huang是危害油松的一个新虫种,在燕山林区部分郁闭度较大的油松天然林中发生较为严重,一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对油松密林进行疏伐,或在该虫大发生时,组织人力捕杀幼虫和喷洒40%氧化乐果等农药,均可防治。  相似文献   

12.
北京勾天牛为辽宁省新记录种。作者历经2a的室内外观察,对北京勾天牛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描述。北京勾天牛在辽西地区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及4龄幼虫在寄主内越冬,该虫世代较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除榆树外,对移植的刺槐、苹果、海棠等树木的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10年生的刺槐树上竟发现有幼虫100余头。成虫以爬行为主,能短距离飞翔。  相似文献   

13.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异名茶材小蠹或茶枝小蠹,多年来一直危害昆明市翠湖公园的主要行道树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近年来危害加剧,导致主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该小蠹在昆明地区1 a发生2或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坑道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2月开始活动,3月进行交配并产卵于坑道中;4月可见幼虫,幼虫取食坑道中培育的菌丝体,经过5个龄期发育成蛹;6月中旬是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是第2代幼虫发生高峰期;7—9月是成虫出现高峰期。该小蠹虫态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几乎全年可见各种虫态。不同世代之间也有重叠。  相似文献   

14.
灰斑古毒蛾Orgyia ericae Germar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取食叶片,严重时可造成树木死亡。该虫在我市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茧内越冬。初孵幼虫具有随风远距离传播的特性。该虫的发生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人工防治、化学防治都有很好的效果。天敌对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在丽水、衢州、金华地区危害油茶Camellia oleifera的情况,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同时采用清除虫害果结合灯光诱杀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桃蛀螟对新造油茶林的危害低于老油茶林,桃蛀螟在丽水老油茶林内发生严重,油茶果危害率达31.27%;该虫在浙江地区1年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主要以第三代和越冬代幼虫危害油茶果;虫害果清理结合灯光诱杀对桃蛀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连续诱杀两年,危害率由28.78%降至10.72%。研究结果为油茶桃蛀螟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6.
白钩雕蛾Glyphipterix semiflavana Lssiki危害毛竹、红壳竹的叶鞘,导致竹中心叶枯萎。被害严重者,竹中心叶枯死在50%以上。该虫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越冬。5—6月为幼虫危害期,可用50%甲胺磷2000倍液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7.
橄榄黄小卷叶蛾在福建福州地区年发生6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和枯枝落叶中结茧化蛹越冬。第1代幼虫4月上旬开始孵化,其幼虫以取食橄榄嫩梢、幼果及叶片为害。在幼虫数量高峰时,适期采用苏云金杆菌、棉铃虫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制剂)进行防治,可达到控制该虫为害的目的,且具有环保效应。  相似文献   

18.
枣粘虫是近年来危害我省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危害叶片和果实,严重时将叶片全部吃光,使枣果脱落,造成绝收。本人根据三年来的防治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枣粘虫又名包叶虫、粘叶虫,各枣区均有发生。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树皮裂缝内越冬。第一代幼虫发生盛期在5月上旬,时值展叶至枣吊长到2寸左右。幼虫吐丝将1—2片嫩叶粘合一起成饺子形,藏在里面啃食叶肉,随着幼虫长大粘缀的叶片也增多。老熟幼虫在卷叶内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正是花期及幼果期,幼虫不仅危害叶片,还可危害果实。8  相似文献   

19.
台州市榕母管蓟马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榕母管蓟Gynaikothrips ficorum马是榕树上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浙江台州1 a发生9~10代,主要以成虫在被害叶内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6月、10-11月为危害高峰期.6月下旬虫口明显减少,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每代所需时间随季节而变化.采用生物、化学和人工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蓝墨天牛是恩施州板栗发生最严重的蛀干害虫,在该区域板栗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虫株率20%~79%采取定点定时观察表明,发生于恩施州的蓝墨天牛2a 1代,以3龄和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世代重叠明显。其危害程度在一定区域内随海拔的上升呈下降趋势,虫口数量在树干上的分布随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在人工林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属于聚集分布型。采用树干涂白、人工杀虫和清理虫道注药封杀幼虫的综合防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