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针疗法是用火将针烧红,迅速刺入家畜体的一定穴位中,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传统针灸疗法。据记载,用火针治疗风湿症、慢性腰肢病可收较好疗效,能否用火针治疗仔猪白痢,尚未见报道。为了探索火针治疗畜禽疾病的新领域,笔者于1979~1984年,在南充地区种畜场及九个公社进行了火针治疗仔猪白痢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牛后肢风湿偏瘫,多发生在冬末春初。笔者多次火针治疗此病,效果显著,介绍如下。火针治疗穴位有大胯、小胯、巴山,路股邪气、汗沟、牵肾。其方法为用火针直刺其穴位3~5cm即可。火针治疗的同时,要加强护理并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好。火针治疗牛后肢风湿偏瘫@刘锦?..  相似文献   

3.
癀是指皮肤完整性没有被破坏而软组织发生炎性或非炎性肿胀的一类症候,用火针治疗38例,治疗37例,治愈率97.37%。  相似文献   

4.
火针治疗仔猪水肿病有良效陈豫川,朱茂清(四川农业大学兽医系雅安625014)(四川省大邑县三岔镇兽防站)1993年5~6月,笔者在大邑县用火针治疗仔猪水肿病16例,治愈14例,无效1例,效果不明1例,收效满意,特予报道。(一)病因仔猪断奶后饲料单一,...  相似文献   

5.
笔者根据《元亨疗马集明堂论》“寒甚火针施,热甚生针彻”理论,用火针、宽针和圆利针治疗大家畜胃病、感冒、泄泻等常见多发病184例,治愈162例,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供参考。 1.胃寒患畜耳搭头低,水草迟细,肠音响亮,排粪带水,口色青白,舌质如绵;重者肷吊毛焦,站立发抖,口色青黄,脉象沉细。火针主穴脾俞、胃俞,配穴百会、后海、后三里;小宽针内唇阴、分水。每2—3日一次,2—3次即愈。  相似文献   

6.
我长期以来应用针灸治疗猪病,最初单用扎针的办法医猪病,有的穴位因达不到足够的刺激量,疗效不佳。后改用火针、电针以提高疗效,但在试治某些猪传染病时,效  相似文献   

7.
耕牛撑胛,又称牛脱膊,是一种常见的耕牛外科病。如果日久不能治愈,则患肢上部肌肉会萎缩,永久跛行,以后不能再供役用。治疗耕牛撑胛的方法繁多,我们根据火针酒灸的原理,发展成电针疗法。经数年实践使用,经用手术或用中草药治疗无效的病牛用本法治疗,都能治好而恢复劳役能力,而且对怀孕母牛均无影响。其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早期行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僵硬,畸形,功能丧失为主,笔者自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运用火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80例,并与肌注西药抗炎剂治疗78例相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跛行是农村马匹常见的四肢疾患,轻则影响使役,重则宰杀淘汰,常因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笔者从事兽医门诊多年,在实践中总结出采用血针(生针)或火针结合中药方剂治疗马匹跛行的方法,疗效可靠,见效快,经济方便,共诊治上百病例,治愈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百会穴作为治疗腰肢疾病的主穴,古今文献都有记载,《元亨疗马集》七十二症中,也用此穴为主治疗的疾病达十症之多,而大部分用火针。特别是对风、寒、湿引起的腰肢疾病,配合其它疗法,效果尤佳。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有所体会。现仅就1984~1986年接诊的16例患畜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共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猪风湿性瘫痪兽医临床常见。本病多发生在早春,冬季猪长期卧于寒冷潮湿的圈舍内,有的卧于尿冰之中,致风湿性瘫痪。经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显。笔者采用火针针刺穴位治疗本病4例,均获满意效果。轻者1~2次,严重者5次痊愈。1症状.猪风湿性瘫痪多发生在10kg以上猪。主要是后肢瘫痪,轻者站立时尖叫,双后肢互换肌肉震颤。严重者卧地不起,双后肢瘫痪,强迫站立,放手便倒。一般食欲,体温变化不大。2治疗选主穴百会、大跨、小跨,配穴蹄叉、后八字、滴水。主穴和配穴在临床上可根据病情选用。后八字、滴水穴采用血针,余者施火针治疗。2.1…  相似文献   

12.
笔者用中草药结合针灸等治疗家畜风湿性腿痛1 3例 ,治愈 1 1例 ,治愈率 84.6 %,效果满意。1 病因本病常发于使役后有汗而受风或雨淋 ,厩舍冷湿 ,夜晚拴于潮湿之处 ;或于寒冷季节 ,受贼风侵袭 ;幼畜久住温暖之圈 ,移居时圈舍温度骤然下降 ,寒湿之邪侵袭引发此病。2 症状患肢跛行 ,不能承重 ,肌肉疼痛、颤抖 ,痛处不定 ,运动时前行后拽 ,步履不协调 ,随运动增加则症状减轻或消失 ,上下坡或软地行走 ,症状加重。3 治疗初期治疗 ,前肢火针抢风穴 (2 .7cm)、膊尖穴 (2cm ) ,后肢火针百会穴 (2 cm)、掠草穴 (2 cm) ,起针区各用樟脑油 9~ 1 5 g…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尿潴留可发生于正常分娩后 ,但以滞产及难产助产术后最为多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曾遇到 2 3例高产奶牛发生产后尿潴留。经采用针灸及西药治疗后 ,治愈 2 2例 ,1例因发生重瓣胃阻塞医治无效死亡。1 治疗1 .1 用温开水冲洗阴道 ,使奶牛听流水声以诱发排尿 ;热敷下腹部及乳房。1 .2 火针后丹田 ,进针 1 .5~ 2 .5 cm或圆利针进针3~ 5 cm;命门 ,圆利针或火针进针 1 .5~ 2 .5 cm;安肾 ,圆利针或火针直刺 1 .5~ 2 .5 cm。以上三穴留针时间一般以 2 0~ 40 min为宜 ,隔日 1次 ,4次为宜 ;滴明 ,大宽针沿血管急刺 1~ 1 .5 cm,放血可…  相似文献   

14.
《元亨疗马集》中,将家畜的腰肢病统归于“点痛”,用针灸治疗,方法简便,疗效高,颇有独道之处,深受群众欢迎。现将笔者几十年来的诊疗体会,列表介绍于下,供同行参考。针灸治疗家畜四肢病的体会火针急性卜一性堂一升针针一针熨卜扔  相似文献   

15.
1985年起,我们在余庆县松烟镇诊治耕牛中,共试治耕牛胸癀症25例,其中水牛19头,黄牛6头,(公牛21头,母牛4头),主要采用硫黄火针,结合封闭方法,共治愈24头,1头无效,治愈率为96%,现将治疗病例综合报告于后。 1 癀症发生的部位及症状 在古代兽医学中,根据癀症发生的部位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病名,在我们诊治的病牛中,发生于胸前部(胸癀)的21头,脐的后部(肚癀)4头,病牛肿胀的部位呈明显的水肿,一般没有热痛敏感的反应,以手指触压有压痕,不久复原,精神不振,食欲反刍减少,胸部肿胀软硬,继之肿胀蔓延,软而不痛,不愿行走,脉象洪数,舌色赤红,体温大部份患畜升高1~2℃,只有3头心律不齐(由于前来就诊时患畜病程时间长),癀症肿胀的大小,最小的25cm,最大的40cm,一般在25~30cm较多,肿胀的厚度约1~5cm。 2 保定及治疗效果  2.1 在农村选择地势平且有树木的泥土地,用两根木棒制作临时保定架,站立保定。 2.2 以小宽针装于针锤上,针尖露出针锤1~3cm,根据肿胀部的厚度,确定针尖露出的长度,用药棉将露出的针尖包裹,拌上食用菜油,将点燃食用油针尖烧红后,用硫黄渍于针头,在肿胀部锤刺,约距3~4cm锤刺一下,流出血液或淡血样液体,让它自行停止。 2.3 按上法火针以后,用清凉油涂于肿胀部,每日涂一次,以便热天蚊子带入其它病菌,引起感染,一般针刺1~2次,涂清凉油7~12次,7日为一疗程。 2.4 火针后,用0.5%普鲁卡因40ml与青霉素800万单位皮内点部注射一次。  相似文献   

16.
牛、骡、马下颌骨骨瘤的发病率虽不高,但较难治,影响牲畜咀嚼,危害牲畜健康。临床表现下颌骨硬肿如青皮核桃大,指压疼痛,坚硬如石,咀嚼时下颌活动缓慢无力,吃较硬的草料,更是如此。过去我对本病按肿毒治疗,毫无效果。后来用火针在硬肿周围穿刺治疗6例,均获痊愈。  相似文献   

17.
牛的泄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笔者用针灸治疗黄牛泄泻共 4 0例 ,其中 2 3例 1次治愈 ,12例用抗生素穴位注射 1次治愈 ,4例针灸配合药物 2次治愈 3头、死亡 1头 ,1例针灸配合药物治疗 4次痊愈 ,治愈率达 97 5 %。现介绍如下。1 选穴与针法1 1 选穴 主穴为胃俞、脾俞、交巢。配穴为关元俞、百会、后三里、带脉、尾本。1 2 针法 寒泻者火针胃俞 (双侧 )、交巢、后三里 (双侧 ) ,各留针 3~ 5min。热泻者水针氯霉素注入胃俞 (双侧 )、交巢 ,放带脉、尾本血 ,也可单用火针关元俞 (双侧 )、交巢、不留针 ,放带脉、尾本血。根据病情对脱水者…  相似文献   

18.
<正>兽医的针炙术是中华民族所独创的科学技术,据文献记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治疗家畜疫病总结的丰富经验。多年来笔者用火针治疗马、骡慢性风湿症30余例,均收到良好的效果。1发病原因马、螺的慢性风湿症有50%的原因是因为患急性风湿症,经中西医抗风湿药物治疗后又复发的病例,还有因为没有及时治疗的病例。笔者所见到的慢性风湿主要是肌肉风湿,其中后肢两侧  相似文献   

19.
<正>黄症是牛、马等家畜最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笔者在多年的家畜临床疾病诊治中经常遇见牛马等家畜患有锁喉黄、鸡心黄、肚底黄、脐黄、腿黄、奶黄、外肾黄等外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中,本人结合中医理论采用火针治疗、藤黄液外擦的方法以火攻火,以毒攻毒,治疗家畜的诸黄等疾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火针在治疗家畜黄症疾病中的辨证施治方法介绍如下。l临床症状患有黄症疾病的家畜在患部常能看到皮肤高起突出,肿胀迅速,且随血管流向扩散,并与周  相似文献   

20.
笔者用火针脾俞穴治牛寒湿肚胀(急性寒湿型瘤胃臌气)55例,于35~180min 内患畜腹痛缓解或消失,不断排出粪尿,嗳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