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菌根研究,推动了菌根学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介绍了ITS、微管蛋白基因分析、PCR—DGGE、LAMP、PLFA和T—RFLP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菌根真菌系统分类与演化和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2.
PCR在真菌与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PCR的原理、操作和影响反应的条件。论述了PCR应用于克隆抗病虫目的基因、鉴定转基因植物中的靶基因的方法和策略。综述了几年来用于研究真菌系统进化和分子分类的现状,包括真菌能用引物的位置。反映了PCR研究类菌原体的最新进展,对其在根结线虫、类病毒等方面的应用也作一简述。同时介绍近一年来应用较多的RAPD进行遗传标记和种以下水平的分类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DNA分析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故此对菌根真菌的研究中所采用的DNA分析技术和同工酶分析等技术作了介绍,并综述了其在菌根真菌分类鉴定、多态性及亲缘关系和菌种持续性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还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根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SSR和ISSR技术的原理,并从植物抗病基因的鉴定,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和生理小种鉴定,病原菌致病性研究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等4个方面综述了这两种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链格孢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链格孢属分类地位及特征,链格孢菌种间培养性状,介绍了链格孢菌属真菌在形态学、数值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分类研究进展,对链格孢属真菌系统发育的认知和相应的应用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我国相关研究开展较晚,但也已摸索出一套野外采集及分类研究分析的方法。从野外采集工作包括野外采集策略、准备工作、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工作包括形态观察、显微观察、DNA提取、PCR扩增及分子数据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两大部分对大型真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7.
柿品种鉴定及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柿品种鉴定及分类研究的进展,内容涉及以柿果实脱涩原理分类、形态学分类、同功酶及RAPD分析等生物化学鉴定与分类、组培试管苗的生长特性分类等,介绍了各种鉴定和分类方法的具体结果。对RAPD分析在柿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介绍了对分析结果的可重复性有重要影响的PCR条件等。形态学分类所采用的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及数量化理论Ⅲ。并对不同方法做出简要评价,对今后柿品种分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型真菌与立木腐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大型真菌与立木腐朽的特点,包括大型真菌及立木腐朽的概念、立木腐朽的过程和分类、木腐菌的发病规律等;综述了主要的木腐菌和立木腐朽病及其研究进展;并在木腐菌的应用上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自然界中真菌种类很多,一些对人类有益,然而有很多会对人及动植物致病。对真菌的检测鉴定在医学、植物检疫以及真菌分类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PCR检测是目前真菌鉴定的常规检测手段,用于PCR检测的真菌基因组DNA制备是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对用于PCR快速检测的真菌基因组DNA制备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转基因库安托杨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方法]利用PCR扩增研究外源基因水平转移情况,利用稀释平板法研究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电泳结果显示:林下杂草混合样品和土壤微生物DNA样品中均未出现目的基因片段。转基因株系和非转基因株系的非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杨树的不同生长期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结论]8年生转基因库安托杨未出现外源基因水平转移,也未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基因转化是基因工程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应用DNA重组技术,将两个抗病机制不同,抗菌谱较广的抗病基因(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和兔防御素NP1基因)构建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in35SGAFP-NP1上,两者具有各自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采用叶盘法转化烟草,PCR和PCR-Southern分析证明已将NP1和GAFP基因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离体抑菌实验表明转基因植株对真菌和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该表达载体进行遗传转化可获得含双价抗病基因植物,并能有效表达,提高转基因植物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2.
经济林植物病原真菌分类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在植物病害中.约有70%~80%是由真菌引起的.已有不少学者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鉴定作了深入的研究.为给生产实践中鉴定植物病原真菌提供参考,从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这三个方面综述了近些年来有关植物病原真菌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真菌分类鉴定方法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林木炭疽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引起林木炭疽病的病原真菌分类研究和林木炭疽病的危害症状、病原种类、传播与侵染方式以及病害的流行与防治等方面研究现状。对于今后林木炭疽病的研究热点也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和Bt毒蛋白基因的分类;概述了Bt毒蛋白基因在杨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当前杨树Bt抗虫基因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杨树抗虫基因工程在杨树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应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分离菌根真菌,应用ITS rDNA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了菌株的分类鉴定,并结合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菌根真菌进行检测。传统培养得到了2种与杜鹃花菌根真菌亲缘关系十分密切的真菌,分别为Phialocephala fortinii和Epacris pulchella root associated fungus。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到1种菌根真菌为Rhizoscyphus ericae。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目前在昆虫分类鉴定中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RFLP技术、RAPD技术,SSCP和DSCP技术、DNA条形码。结合自身工作,对分子生物学昆虫鉴定方法在植保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真菌ITS区序列结构及其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真核生物以及原核生物核糖体基因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结构.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包含被5.8S rDNA所分隔的ITS1和ITS2两个片段.列举了根据真菌ITS区序列设计的扩增通用引物与特异引物.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真菌ITS序列结构在种间亲缘关系研究、植物病原真菌的检测、未知病原真菌的鉴定、近似种或疑难种的确定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在植物抗寒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NA差异显示技术自1992年建立以来,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其存在的问题及近几年该技术的改进、完善与发展。如引物设计、PCR参数优化、假阳性克服、cDNA片段克隆测序及完整基因的筛选。此外,对其在植物抗寒基因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桉树青枯病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所取得的进展。包括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生物防治如拮抗细菌、菌根真菌、植物诱导抗病性以及抗病基因转导技术的研究进展;桉树抗病育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控制桉树青枯病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木质素结构的基础上 ,从降解木质素的菌种及主要酶、产酶的条件 ,分析了真菌降解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介绍了真菌降解木质素及其酶的应用 ,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