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我省14个农村固定观察点(村)1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全面反映我省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找出阻碍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深刻的分析,指出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5.
6.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当前市场经济热潮中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同时又纷纷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陕西省千阳县针对畜牧行业就业和再就业及社会劳动力转移开展了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包括大专、中专层次,高级奶农、普通奶农、饲养工短期培训等366场次,34525人次.同时,对其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累计鉴定发证5个工种,培训440人次,发证440人,其中饲养工58人,家畜繁育员76人,动物疫病防治员228人,兽药营销员40人,动物检疫检验员38人,持证人员绝大多数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促进了社会稳定,做到了人尽其用,达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在千阳县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凸显出了重要作用,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加速城市化是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突出,城市化速度虽有所提高,但是,还需显提高。希阻碍城市化的因素很多,分析和研究城市化问题并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对于推进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意义十分重义。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尽快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减轻农民负担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但至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分析其原因,农村人口比例过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海红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9,(3):65-68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较大,合理引导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对我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上都是流向了城市,文中通过模型对我国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1.69亿左右,而通过城市劳动能力容纳的测算,发现我国城市目前存在着1500万的就业缺口,从而得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要走农村非农产业转移道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蒙古农区畜牧业发展态势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为内蒙古农区畜牧业的大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必须切实加强各方面的组织和引导,努力做到4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目标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提出了开创内蒙古畜牧业新局面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蒙古农区畜牧业发展态势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为内蒙古农区畜牧业的大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必须切实加强各方面的组织和引导,努力做到4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目标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提出了开便内蒙古畜牧业新局面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同心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10-2013年培训规划,为搞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加快富余劳动力向非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按照全区阳光工程办的有关会议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培训规划。 相似文献
15.
16.
重庆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问题的思考林萍,其山进入90年代,重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日益增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跨区域的人员大规模流动,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并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水利劳动力异地转移的特点及问题(一)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渠县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依据,从劳动力素质与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现代化农业、改革开放、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的关系,阐述了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奉节县三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劳动力状况的调查分析,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4.788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35.68%.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主要原因是:人地矛盾突出;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以及劳务输出困难等.出路在于:拓宽农户家庭经营范围;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的作用,组织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19.
二、黄牛改良工作中的几项主要措施 (一)“五靠”是黄牛改良的关键措施 十几年的实践证明,牛改工作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五靠”。那就是:一靠领导重视,二靠科学技术,三靠政策落实,四靠经济效益,五靠产品销售,这“五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986年笔者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国黄、水牛改良工作会议上讲话,就总结了各省牛改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这“五靠”。农业部牧医司领导在大会总结讲话中也强调了“五靠”的作用,并说它对全国黄水牛改良工作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五靠”的具体内容,请参阅《科学养牛之路—一邱怀教授论文选》第325页“试谈我国黄水牛的改良问题”和《黄牛杂志》 相似文献
20.
黄牛源远流长,是我国千百年来固有的牛种资源,在大家畜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是与广大人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农家宝”。近年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传统上长期作为役畜的黄、水牛,已居于次要地位。大批黄、水牛将通过选育和杂交改良,以提其乳肉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因此,它仍然是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丰富“菜蓝子”工程,与全国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农家宝”。此外,中国黄牛,特别是一些良种黄牛品种,其产肉性能十分突出,肉质柔嫩,香味浓郁,更非国外肉牛品种所能比拟。从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