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国家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 建设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南方区域内的 115 个地级市与 25 个省直管 市(县、州、林区)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区域发展因子、森林资源因子、 资源转化因子、林业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共 5 个主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地级市与省直管市 (县、州、林区)进行聚类,划分为低山丘陵用材经济林区、神农架特用防护林区、用材防护林区、沿江 丘陵平原防护林用材区、海南岛防护特用林区、广州深圳防护用材林区 6 个区.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地区作为国家商品林发展和木材生产的重点区域,在建设生态文明、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南方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对南方区域内的115个地级市与25个省直管市(县、州、林区)的林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区域发展因子、森林资源因子、资源转化因子、林业资源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共5个主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对各地级市与省直管市(县、州、林区)进行聚类,划分为低山丘陵用材经济林区、神农架特用防护林区、用材防护林区、沿江丘陵平原防护林用材区、海南岛防护特用林区、广州深圳防护用材林区6个区。  相似文献   

3.
林业区划是林业资源状况与经营方向的自然区域划分。延安地区的林业区划,是依据影响该区林业发展的主导因子: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气候、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差异作为区划的基本条件,并参考各县以往的区划资料,及国内外林业发展状况,将该区区划为5个不同的林业区。即:(1)长城沿线复沙丘墹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林区;(2)黄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林区;(3)黄河沿岸土石丘陵沟壑水保林区;(4)子午岭、梁山水源涵养林区;(5)高原沟壑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林区。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综合研究分析,提出了延安地区今后在林业建设中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措施。林业建  相似文献   

4.
从营口市林业区划看本区林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杨永茂(营口市林科所115000)营口市的林业区划,根据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将全区区划成各具特点的3个林区,即东部低山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区,中部丘陵经济林薪炭林区及西部平原沿海防护林战备林区。林业区...  相似文献   

5.
一、阴山丘陵的地区特点阴山丘陵区位于自治区中部,依自然条件可分为前山地区和后山地区两个部分.行政区域包括四个盟市,20个旗县市325个乡镇.土地面积合计12.83万平方公里,占全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土默特左旗林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按着区域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地经营历史、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以及地形地貌、林地利用方向这两个因素区域分布的相似性及差异性,本着保持行政区域基本完整和地域连片的原则,将土左旗林地划分为阴山山地中段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林区和土默特平原农田防护经济林区两大功能区,提出各功能区林地的利用方向,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不同需求,使林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土默特左旗林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按着区域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地经营历史、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以及地形地貌、林地利用方向这两个因素区域分布的相似性及差异性,本着保持行政区域基本完整和地域连片的原则,将土左旗林地划分为阴山山地中段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林区和土默特平原农田防护经济林区两大功能区,提出各功能区林地的利用方向,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不同需求,使林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林业发展一、二级区划体系的指导下,依据吉林省林业实际进行了三级区划。吉林省林业发展共划分为10个三级区划区域,即:吉科尔沁沙地防风固沙、湿地保护区,吉科尔沁沙地东缘防风固沙综合治理区,吉中西部农田防护、果树林区,吉中部农田防护、观赏植物区,吉中部水土保持林区,松花江中上游水源涵养、风景林区,长白山西部水源涵养、珍贵用材林区,长白山东北部水源涵养、大径木培育林区,长白山自然资源保护区,吉南部水土保持、一般用材林区。区划反映出不同区域林业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生产力差异性,实现了林业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区域落实,对各区域中长期林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敏  张丽 《沙棘》2004,17(3):36-41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适宜种植沙棘的范围为汾河以东、渭河以北,阴山以南、日月山以东,面积约61.5万km^2。近20年来,统计种植各种类型的沙棘林近千万亩(66.7万hm^2),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良种沙棘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符合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经济特点的沙棘资源建设方式。为指导沙棘资源建设、促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需要研究科学的沙棘种植区划。本沙棘种植区划以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准绳,确定在什么地区可以种植沙棘(自然属性),在什么地区需要种植沙棘(经济社会属性),并充分吸取已有沙棘研究成果和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区划成果,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沙棘种植的合理布局、分区的发展方向。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本区划划分了6个沙棘种植区:Ⅰ——半湿润平原与高原区;Ⅱ——半湿润丘陵沟壑区;Ⅲ——半干旱风沙草原区;Ⅳ——干旱丘陵沟壑区;Ⅴ——半干旱丘陵沟壑区;Ⅵ一干旱风沙区。  相似文献   

10.
我省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实施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我省开展了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将全省划分为六个森林生态功能区,即沿淮、淮北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淮北残丘、石质山地水土保持林区,大别山区中低山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林区,江淮丘陵水土保持林区,沿江丘陵平原护堤护岸、水土保持林区和皖南中低山水源涵养、风景名胜林区。按照生态区位条件,又把全省422.92万hm^2的林业用地区划为生态公益林246万hm^2、商品林176.92万hm^2。其中重点公益林139.04万hm^2,省级公益林96.51万hm^2;公益林中,防护林230.93万hm^2,特种用途林15.07万hm^2,分别点93.9%和6.1%。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48.02万hm^2,经济林面积22.64万hm^2,薪炭林面积6.25万hm^2,分别占商品林面积的83.7%、12.8%和3.5%.  相似文献   

11.
在吉林蛟河地区开展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改培育大径级材林试验,结果表明:松江林场的天然次生蒙古栎林改培效果最为明显,其每年胸径增长量为0.44cm,平均增长率为5.59%,材积每年平均增长率为6.73%;不同立地条件及不同间伐强度对培育大径级材林影响差异显著,最佳间伐强度为28%,最佳立地条件为西南坡或南坡,胸径生长量最佳的为坡下,坡度为4°的长势良好,郁闭度为0.9的改培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野生朱鹮2003年开始在城固县营巢繁殖,至2012年的10年中,在5个镇14个村的繁殖地,成功繁殖34窝,成活雏鸟68只.繁殖地分属秦岭南坡中山区;秦岭南坡丘陵低山区和巴山低山丘陵区三种生境.巢位树主要是马尾松和油松,分别占80.64%和16.12%.城固县已成为重要的野生朱鹮繁殖地.  相似文献   

13.
太行山在造山运动过程中由于构造时间和强度的差异,在地貌上形成了高低、大小不一的山体。依据地貌形成规律和植被类型,将太行山中南部分为低山、中低山、中山、中高山4个立地类型亚区。在海拔的控制下,再根据坡向、地形部位划分出17种立地类型;结合乡土树种分布调查,为17种立地类型提出了可选用的乔灌木树种;根据立地类型和指示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进行宜林性质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经济林、用材林的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赣州市林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历史教训,提出了赣州市林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设想:西部中低山区森林资源商品生产和江河生态保护区;南部低山丘陵兼用林、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和林特产品加工区;中部丘陵河谷生态公益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区;东北部低山、丘陵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区等.  相似文献   

15.
古林箐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哀牢山南端以东的滇东南高原向东南半岛延伸的结合部,南亚热带与热带的过渡地带。在这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成为我国三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滇东南—桂西北的核心部位,区内有发育完整,保存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但在管理中存在许多方面问题,据此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南生态立省背景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淑芬 《热带林业》2006,34(1):17-20
应用生态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海南生态省建设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表明以海南岛热带林既是海南生态立省的基本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屏障;林业可持续经营应贯彻保护、恢复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建立海南岛生态公益林体系和商品林体系。中南部山区重点保护和恢复热带天然林,发展森林旅游业和非木产业;海岸平原建立海岸和农田防护林体系,保护和恢复红树林;丘陵台地大力发展商品林、果木和其他混林农业。  相似文献   

17.
师宗县低效用材林的特点是占用材林面积比重大,立地条件好,生长量低,多为天然,中龄林.论述低效林改造的目的、意义及林分改造与更新技术措施,并提出实施低效用材林改造的管理及发展对策:做好低效用材林改造总体规划及年度作业设计,简化审批手续,加强施工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检查验收等.  相似文献   

18.
在闽南沿海贫瘠丘陵山地开展不同类型林分造林试验,研究其持水性和改土能力。结果表明:湿地松厚荚相思混交林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具有较强的持水性能,能较大地提高土壤肥力;而湿地松和马尾松纯林保水效果差,土壤肥力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西安市主要森林类型及其健康评价体系,划分森林健康培育类型,对主要森林类型的健康等级进行评价,探讨西安市森林健康经营模式,提出了西安市秦岭北麓中高山水源涵养林区、秦岭浅山丘陵台塬沟壑水土保持林区、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和城市环境保护景观林区的森林健康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