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路基篱除草剂对农田造成的药害污染一般为间接的,突发的,毁灭性的,文章阐述了农业环境技术在这类污染事故中的作用,提出了对这类污染事故鉴定,防治和赔偿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漓江流域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形势严峻,流域生态环境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环境敏感性分析和评价作为流域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性工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综合考虑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漓江流域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GIS软件支持下,对漓江流域环境敏感性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探讨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空间分布及分异特征,并将其划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5个等级区域,最后按照行政区划对其敏感性区域进行了统计,以期为漓江流域生态修复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3.
GIS与环境模拟的环境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年丰  汤洁 《土壤与环境》2000,9(4):259-262
21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地学应为研究、解决环境问题做出更多的贡献。但是、环境地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还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文章着重讨论了环境模拟系统(Environmental Imitation System,EIS)的建立及EI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耦合等问题。作者通过研究,认为上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从而可以弥补GIS中环境模拟功能的不足,可使EIS纳入GIS的信息空间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空间管理、应用分析和信息叠加,并使信息可视化。文章最后指出,目前,可建立GIS-EIS联合系统,以实现信息互换和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陕西省的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ArcGIS 9.2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对各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安的经济发展环境最好,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处于第一级;其次为宝鸡、咸阳;榆林、渭南处于第三级;延安、汉中以及安康处于第四级;商洛、铜川处于第五级。利用GIS的技术优势,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空间决策水平,其结果与实际比较吻合,能为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内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大田县为研究区域 ,建立水土流失数据库 ,分析了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地貌、道路缓冲区和居民点缓冲区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由分析可知 :自然条件中的不利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客观条件 ,生产建设项目、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及旱坡耕作加剧了本区的水土流失。介绍了水土流失成因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湖北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技术,以30m×30m为栅格尺度,基于温湿指数,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内插,系统分析温湿指数在湖北省的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价湖北湖北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研究表明:1从总体上说:温湿指数的分布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山区递减。7月份全境只有鄂西山区的部分地区适宜居住,面积大约有大约有3 753.46km2,1月份全省处于不适宜区。2湖北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区域差距明显,高度适宜区分布在鄂西山区,不适宜区分布在武汉附近的一些地区。3湖北省气候适宜程度表现在由平原向山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大部分地区属于一般适宜区与临界适宜区,不适宜区与高度适宜区面积较少。4鄂西山区气候适宜性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出现了立体适宜性,即随海拔的不同适宜性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滇池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震  李亚光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1):159-162,187
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单元,从城市湿地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讨论城市湿地对城市人居环境影响的推动和制约效应,分别选取滇池流域自然性和脆弱性两方面的评价指标,运用GIS技术,从区域尺度对滇池流域进行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人居环境适宜程度整体呈现出南北两端较差,中部地区较好的分布趋势.(2)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昆明市周边西山区、五华区、盘龙区和官渡区及环滇池湿地区域,土地面积约为1020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35%,说明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滇池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有较大影响;滇池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不明显,基本符合滇池污染严重的现状.(3)滇池流域北部及南部地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相对较差,农业用地约为33000hm2,占流域总农业用地的68%,磷矿污染程度、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地形起伏度及坡度对滇池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都有一定影响.其中,磷矿、采石场等污染源的影响尤为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强度次之.  相似文献   

8.
突发水污染事件快速预测是突发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控制和处置措施的基础。该文在对南水北调山东段干渠典型突发水污染事故仿真模拟的基础上,依据污染输移转化规律经验公式,建立了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快速预测模型。利用南水北调山东段干渠典型突发水污染事故的仿真模拟结果对快速预测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与检验,通过与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比较分析,该预测方法预测的影响时间与影响范围的相对误差分别在0.52%~4.83%和0.23%~7.15%,均低于10%,满足精度要求。该方法对于提供长距离调水工程极端情况的输水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建立环境应急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应急监测的实际情况,并对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技术的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技术的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系统建立,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系统主要功能有地下水开采量数据的录入与节点化、模型计算与预测结果的显示分析、开采井/开采单位的地图编辑与指标数据的维护等。该系统采用系统MapInfo与PowerBuilder集成设计完成,利用GIS技术完成了预测年的流场(等水位线)图、水位埋深图、水位降深图的显示和分析,尤其是使用缓冲区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等水位区域的开采井、开采单位的量化分析。这些分析结果可作为管理部门进行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资源是新疆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对地下水的无序开采及超采问题,建立了新疆南疆地下水监测井遥测系统。遥测系统软件是基于GIS技术,在VB语言环境下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开发,充分体现空间查询和分析特点。系统对地下水位信息进行远程实时采集、分析与报警,为相关部门提供管理决策依据。系统的建立为GIS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应用提供了新的开发形式,系统的运行降低了水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水位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得到保证,同时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水环境压力分区的内涵,并从人口压力、社会经济压力、水资源压力、水环境污染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方面初步建立了水环境压力分区的指标体系;以漯河和平顶山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在提取研究区域子流域单元的基础上建立了子流域单元表征指标数据库,并通过相关分析方法选择出人口密度、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和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区域的分区指标;结合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域9种聚类方案,并运用PFS方法选择出了最优聚类个数;在保证湖库节点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最优聚类结果进行调整,最终将研究区域分为6类11个区,并分析了各分区的特点,为区域水环境管理目标与措施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基于WebGIS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探讨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设流程、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收集、预处理、规范化、编辑、坐标系及投影变换、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数据库维护及运行环境,为有关部门的分析决策支持提供可靠、规范、可扩展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公益林管护员的不断增多和管护业务的不断变化,传统手工管理无法实现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管理、查询和统计等,数据录入比较费时,因此开发基于GIS的生态公益林管护系统变得很有必要。在对不同管理层次生态公益林管护的日常流程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技术路线、模块功能、软硬件开发环境等分别进行了设计和开发,建立一个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管护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护的可视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规划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地理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且对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规划系统中的应用,针对水土保持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分析了一个基于关系数据库模型水土保持规划信息系统在G IS应用中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坝系规划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坝系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利用现有的小流域基础数据,运用"3S"前沿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基于GIS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坝系规划系统研究。为我国水土保持坝系规划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对提高水土保持沟道治理方案的设计质量和速度、节省规划时间和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析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动植物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文章对不同类型的水污染事件的成因及应急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水污染突发事件,提高水污染应急处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分宜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分宜县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支持下,对分宜县土地利用效益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对分宜县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分宜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水平适中,县域中东部为土地利用效益最高地区,其次为县中西和中南部,最差的地域为县东北部和西南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符合县域生态经济的基本规律。最后,依据各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特点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滑坡危险度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信息平台,探索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的新途径 .以三峡库区开县移民区为研究区,把传统的危险度区划理论与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为三峡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和GIS的水土流失评价——以四川省若尔盖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四川若尔盖县东南部区域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地形坡度、沟谷密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等主要因子,对研究区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划分出流失强度等级,结合分级成果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分布与形成原因,为该区快速准确地评价水土流失和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