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轮作试验于1976—1979年在南澳大利亚库勒柏的砖红壤上进行。试验比较了豆科籽粒作物和天然牧草及一年生栽培牧草的生产率,评价了轮作对给小麦和大麦施用无机氮的影响及防止小麦根病—谷物孢囊线虫病(Gaeumannomyces graminis)的能力。一年生牧草令人满意的豆科优势只在1979年达到,同年,豆科籽粒作物生长良好,生产的干物质多于每季牧草的。小麦和大麦的平均(1977—1979年)产量,与天然和栽培牧草轮作的是20吨/公顷,与豆科籽粒轮作的是2.8 吨/公顷,并在1979年取得最大效应。这样,降雨季节生产的小麦籽粒与豆科籽粒作物轮作的是11公斤/mm,而与牧草轮作的则是6公斤/mm。裸斑病对节根和草枯病对胚根的损害数量随季节而变化,但两者与豆科籽粒作物轮作的低于与牧草轮作的。草枯病对籽粒产量有最大的影响与播种时土壤硝酸盐含量有关,从而解释了1979年产量变化达到68%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引种的9种牧草与6种粮食、经济作物组合,进行粮—经—饲不同轮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6种豆科牧草后作作物增产显著(P〈0.05),公农1号紫花苜蓿增产最高达43.9%,肇东苜蓿最低为15.2%;公农无芒雀麦不具有增产效果;杂交酸模和绿穗苋可导致后作作物分别减产19.7%和25.8%。确定了吉林省农区苜蓿(3年)—玉米(黄烟、粟、高粱)—粟(玉米、高粱、黄烟)—大豆(草木樨)—玉米(粟、高梁)—黄烟的农业三元结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在巴基斯坦生长的四种热带豆科牧草:埃及的白三叶草、豇豆、草荚豆、苜蓿和两种禾谷类作物燕麦和玉米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品质和体外蛋白质消化率进行了研究评价其在动物营养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含粗蛋白比禾本科高,它们也是Ca、P、Fe三种元素的好资源。豆科牧草蛋白质虽然缺乏蛋氨酸、胱氨酸,但是以谷类饲料为基础的家禽日粮能得到良好的赖氨酸的补充。豆科牧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比禾本科牧草高。得出的结论是,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作物配合使用能为畜牧生产提供平衡饲料。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优良牧草引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对57个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主要营养成分、茎叶比例、抗逆性和适口性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在温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9个、禾本科9个;在中亚热带环境条件下优良的豆科牧草8个、禾本科5个;在南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的优良豆科牧草4个、禾本科5个.这些牧草品种的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可为相似生态环境条件下建植优良的人工草地提供可靠的品种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6.
选择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在扁蓿豆生产中应用,混播较单播无论从牧草产量、牧草品质方面,还是返青率、越冬率、抗性方面都占优势,是进行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较适宜的栽培方式。在扁蓿豆进行种子生产时应选择一年生燕麦或青稞作为保姆作物,而在建植人工草地时应选择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  相似文献   

7.
<正> 在阿伯特省北部和不列颠哥仑比亚地区豆科牧草生产中,冻害是一个重要问题。这个地区曾先后在1922—23年,1926—27,1955—56,1973—74年冬季报导过严重的冻害问题。作物的越冬性受着环境条件以及株体内特定的生理和遗传  相似文献   

8.
选择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在扁蓿豆生产中应用,混播较单播无论从牧草产量、牧草品质方面,还是返青率、越冬率、抗性方面都占优势,是进行豆科牧草种子生产中较适宜的栽培方式.在扁蓿豆进行种子生产时应选择一年生燕麦或青稞作为保姆作物,而在建植人工草地时应选择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作为保姆作物.  相似文献   

9.
张健 《四川草原》2010,(4):13-15,34
2004~2006年在重庆市巴南区渔洞低海拔试验基地对由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引进的43个豆科牧草品种和9个禾本科牧草品种进行了野外生长观测和室内营养成分分析,从中选择出生长状况好、产量高的6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游客等)和3种禾本科牧草扁穗牛鞭草(重高)及一年生黑麦草(特高、Ya97-2)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分别占50%、83%和100%的饲料轮作中,1980~1983年在全苏饲料科研所中央实验基地上,对具有下列作物更换的轮作进行了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牧草占50%的轮作:1—一年生牧草间播多年生牧草;2~4—多年生牧草;5—青饲用秋播作物—玉米(收割后);6—饲用甜菜。牧草占83%的轮作:1—一年生牧草间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乌克兰南部,苜蓿及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混播,在多年生高蛋白作物中属于主导地位。乌克兰科学研究机关和先进单位的实验证明,禾草与豆科牧草混播,在灌水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牧草营养价值,对四种热带豆科牧草:埃及三叶草、豇豆、革荚豆、苜蓿和两种饲料作物燕麦和玉米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品质和体外蛋白质消化率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豆科牧草含粗蛋白比禾本科高,而且富含Ca、P和Fe三种元素。豆科牧草蛋白质缺乏蛋氨酸、胱氨酸,但是以谷物类为基础日粮的家禽饲料是很好的赖氨酸补充料。豆科牧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比禾本科牧草高。得出的结论是,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作物配合使用,能为畜牧生产提供平衡饲料。  相似文献   

13.
重庆低海拔区牧草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草业与畜牧》2010,(4):13-15,34
2004~2006年在重庆市巴南区渔洞低海拔试验基地时由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引进的43个豆科牧草品种和9个禾本科牧草品种进行了野外生长观测和室内营养成分分析,从中选择出生长状况好、产量高的6种豆科牧草紫花苜蓿(游客等)和3种禾本科牧草扁穗牛鞭草(重高)及一年生黑麦草(特高、Ya97-2)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丁培俊  邢有忠 《草业科学》1994,11(1):1-7,22
针对甘南州半农半牧区歇地占地面积30%-40%的突出问题,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卓尼县阿子滩乡歇地种植一年生豆科牧草进行作物轮作试验。结果,种植当年获得了明显的效益,次年轮作作物后除燕麦根茬处理减产外,豆科牧草轮作根茬处理的产作物产量与对照相同作物持平并略有增产,增产幅度因牧草种类不同而别。但增产增收的总趋势始终是豌豆>箭舌豌豆>混播箭舌豌豆和燕麦>对照(歇地)。  相似文献   

15.
<正> 豆科一禾本科牧草混播较之其单播具有某些优点。豆科牧草所固的氮,一部分直接或间接为混播禾草利用。它们间在根系分布和养分需要方面的差异使其能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因此,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可望提供高产、优质和季节性变动较小的饲草。  相似文献   

16.
豆科牧草与小麦轮作施肥和作物秸秆利用管理可改善土质,从而恢复土壤有机质、碳含量等结构。本文经3年试验,观测施肥区小麦粮食产量比无肥区分别高6%、7.2%、12.9%,有关作物秸秆存留田问比转移田问秸秆分别高7.4%、8.6%,此项研究可提高土壤肥力和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7.
多花黑麦草作为一种很好的饲草作物,目前在南方地区已得到广泛的种植,但多为单播。如将黑麦草与豆科牧草特别是短期生长的豆科牧草如苕子、紫云英(绿肥与饲草兼用)混播,因豆科牧草根系发达,具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为黑麦草提供氮素,不但能提高多花黑麦草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牧草的季节分配方式是:3-6月份选择温带型牧草,如多年生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禾本科的牛尾草、一年生的黑麦草作为主栽品种;6-10月份,种植热带型牧草,如杂交狼尾草、苏丹草等;11月至翌年3月初的枯草期,主要饲喂青储的多汁饲料和一部分干草。适宜作青储饲料的作物有玉米、高粱、大麦以及多花黑麦草等。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等,不适宜单独进行青贮。  相似文献   

19.
1合理选择饲料原料,并适时收割袋贮饲料的原料十分广泛,如甜高梁,青饲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和部分豆科牧草等都是制作袋贮饲料的好原料。但是要注意的是原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应该大于12%,以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繁殖。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单独进行袋贮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跟禾本科牧草混和袋贮,这样既可保证乳酸菌的正常繁殖,又可以增加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获得优质饲料。混和时要注意搅拌均匀,禾本科牧草的比例不能低于50%。适时收获饲料原料。豆科牧草在花蕾期所含饲料单位、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均最高;禾本科牧草其…  相似文献   

20.
对河北坝上地区天然草地的主要豆科牧草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野生豆科牧草14属41种,其中优良牧草22种,占坝上草地野生豆科牧草的53.6%;并对该地区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营养价值和饲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该地区豆科牧草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