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记述从湖北省采集发现的角石蛾科2新种:阔茎角石蛾Stenopsyche complanata sp.nov.和双叶角石蛾Stenopsyche bilobata sp.nov.。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雌虫生殖节的研究在毛翅目昆虫分类工作中受到重视。施密特(F.Schmid,1969)在厘定世界角石蛾属种类的同时,曾提出有关该属雌虫生殖节的基本形态构造和鉴别特征。 黄其林(1963)记录我国角石蛾属有28种。作者在鉴定西藏毛翅目昆虫中,发现有本属的两个新种,现给予描述。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了纹石蛾科3属6新种,其中1属赫贝纹石蛾 Herbertorossia在中国首次记录.6新种为:深裂离脉纹石蛾 Hydromanicus fissus(四川峨嵋山),具沟离脉纹石蛾 Hydromanicus canaliculculatus(福建五夷山),峨眉离脉纹石蛾Hydromanicus emeiensis(四川峨眉山),广东离脉纹石蛾 Hydromanicusguangdongensis(海南岛),镘形瘤突纹石蛾 Hydatomanicus ovatus(广东五华县),方突赫贝纹石蛾 Herbertorossia quadrata(湖南郴州,香港)。  相似文献   

4.
利用趋光习性防治兼长角纹石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治理湖南省柘溪水电站夏秋季节大量发生的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毛翅目昆虫兼长角纹石蛾,于1997-1999年对该虫进行了防治研究。针对该石蛾成虫习惯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沿河两岸活动,且在夜晚有明显的趋光性,其成虫对蓝光最为敏感等特性,1999年采用5盏蓝光灯,沿河设置一定数量的抽风漏斗式诱蛾装置诱杀,共诱集到该石蛾成虫8960.5kg,从而有效控制了该石蛾的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5.
首次记述了中国毛翅目特有种傅氏鳞石蛾(Lepidostoma fui(Huang))和弓突鳞石蛾(L.arcuatum(Huang))幼虫的形态特征.傅氏鳞石蛾幼虫与黄褐鳞石蛾(L.flavum Ulmer)极为相似,但前者体稍大,头壳色浅,前胸背板4根外侧刚毛的第2与第3根的间距等于或大于第2与第1根间距的2倍(后者第2与第3根的间距小于第2与第1根间距的2倍).弓突鳞石蛾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头壳黑褐色,沿头顶经颅侧区至上颚基部具白色宽环带.对两种幼虫的筑巢、化蛹等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探讨,发现两种幼虫均利用枯叶筑四方形管状巢,老熟幼虫巢的四面均由5小片叶组成,傅氏鳞石蛾巢长9.6~10.1 mm,巢最宽处2.0~2.2 mm;弓突鳞石蛾巢长13.0~14.4 mm,巢最宽处2.7 mm.  相似文献   

6.
首次记述了中国毛翅目特有种傅氏鳞石蛾(Lepidostoma fui (Huang))和弓突鳞石蛾(L.arcuatum (Huang))幼虫的形态特征。傅氏鳞石蛾幼虫与黄褐鳞石蛾(L.flavum Ulmer)极为相似,但前体稍大,头壳色浅,前胸背板4根外侧刚毛的第2与第3根的间距等于或大于第2与第1根间距的2倍(后第2与第3根的间距小于第2与第1根间距的2倍)。弓突鳞石蛾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头壳黑褐色,沿头顶经颅侧区至上颚基部具白色宽环带。对两种幼虫的筑巢、化蛹等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探讨,发现两种幼虫均利用枯叶筑四方形管状巢,老熟幼虫巢的四面均由5小片叶组成,傅氏鳞石蛾巢长9.6~10.1mm,巢最宽处2.0~2.2mm;弓突鳞石蛾巢长13.0~14.4mm,巢最宽处2.7mm。  相似文献   

7.
首次记述了中国毛翅目特有种莫氏斑胸鳞石蛾(Paraphlegopteryx morsel Yang&Weaver)和长叉瘤石蛾(Goera ramose Yang&Armitage)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筑巢、化蛹等生物学特性。莫氏斑胸鳞石蛾幼虫主要鉴别特征为头黄褐色,刚毛3特别细长,前胸背板前半部为黑褐色,后半部黄白色,老熟幼虫巢长16.0mm,宽约7.0mm。长叉瘤石蛾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中胸背板两侧骨片各分为主骨片和侧骨片。主骨片sal刚毛1根,后缘区sa2刚毛3根,sa3位于侧骨片,具刚毛2根;腹节Ⅰ有1背突;老熟幼虫巢长9.3~12.5mm。  相似文献   

8.
通过室内饲养,首次发现黄纹鳞石蛾幼虫,并对其形态作了描述与绘图。对该种和宽羽拟石蛾的筑巢、弃巢、耐受力、取食及化蛹羽化等生物学习性进行了观察。探讨了黄纹鳞石蛾作为中国华中区东部和华南区以及宽羽拟石蛾作为中国东洋界华南区、华中区东部和古北界华北区、东北区清洁水重要指示生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广西短脉纹石蛾属3个新种,即刺尾短脉纹石蛾(Cheumatopsyche acanthus,n.sp.)、微凹短脉纹石蛾(C.concav-iuscula,n.sp.)和平尾短脉纹石蛾(C.orthocercata,n.sp.)。刺尾短脉纹石蛾与产于越南的金短脉纹石蛾(C.kimOláh&Jo-hanson)较为接近,但其第10节侧面观上下缘近平行,中叶呈尖刺状,侧叶明显宽于中叶;内茎鞘突长卵圆形;下附肢第2节细而直;可与后者区别。微凹短脉纹石蛾与产于福建的挂墩短脉纹石蛾(C.guadunicaLi)相似,但其第10节侧面观较长,约为其高的2倍;阳具腹面观由基部向端部逐渐变细,并在其最端部略加粗;阳具内茎鞘突侧面观近三角形;下附肢第2节侧面观基部2/3粗大,端部1/3细窄,并略向上弯曲,上缘具一细微凹切;可与后者区别。平尾短脉纹石蛾与产于越南的伊氏短脉纹石蛾(C.ecsediiOláh&Johanson)相似,但第10节侧面观略呈四边形;阳具侧面观内茎鞘突略呈四边形,且其下缘略向上切入;下附肢第2节明显窄于第1节端部;可与后者区别。模式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毛翅目等翅石蛾科2新种,即波缘缺叉等翅石蛾(Chimarra fluctuata)和刺枝合脉等翅石蛾(Gunungiella acanthoclada)。产于河南省的波缘缺叉等翅石蛾(Chimarra fluctuata)与产于浙江天目山的Chimarra senticosa Sun & Malicky相似,但其第8节后缘背面观呈波浪状;第9节侧面观前缘上方强烈向前方凸出呈齿状;肛上附肢下叶由基部向端部逐渐加宽;可与后者相区别。刺枝合脉等翅石蛾(Gunungiella acanthoclada)在合脉等翅石蛾属中雄外生殖器独特,具有如下综合特征区别于该属内的其他成员:第10节背板端缘切入深,呈双叶状,且每叶突端部着生一小的刺突;双叶突下方具一骨化较弱的长突起;具一对细长边缘具齿的突起分别连接在每一下附肢基节的上前侧角处。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5.
鸡腿菇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案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水稻套袋测自交结实率因光强减弱、通气不良和湿度增高的穗部环境,不利于光合作用,并助长霉变感病,妨碍正常结实,使测得的实际值偏低,不适于不育水稻育性的群体遗传分析.在套袋作业未臻完善的条件下,掌握不育株的标准在田间逐株鉴定自然结实率,仍为保证不育水稻育性鉴定准确性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杂交茄子新品种"呼茄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茄5号是以9101-1-3-3为母本,8802-1-2-2为父本配制的1代杂种。该品种中熟,始花节位7节~8节。果实椭圆形,果皮黑红紫色,光泽度极强,耐老化,萼片带绿色,果肉紧密,绿白色,商品性好。平均单果重量450g左右,露地每667m2产量4 500kg左右,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19.
20.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