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江苏省稻谷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占口粮消费的80%左右,稻谷是江苏粮食生产供求平衡的焦点,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水稻生产。近年来,江苏水稻生产调整结构、增加投入、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单产连续5年实现了超5O0kg/667m’,1998年达到了588kg,单、总产连续刷新历史纪录,标志着水稻生产已从数量扩张进入了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历史新阶段。(一)生产现状江苏水稻单产自1994年以来已获得突破性的提高,表明水稻生产在发展重心上已由扩面增产转向稳面增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有机水稻,为什么要生产有机水稻。并结合已经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盘山县太平农场有机稻生产实际,总结提出了地块、水稻品种的选择,培肥地力,病、虫、草害的防治等有机水稻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同时分析了生产有机水稻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稻割晒技术是一种收割晾晒、拾禾分段进行的水稻收获方法。分析了目前黑龙江垦区水稻直接收获存在的问题,指出水稻割晒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水稻割晒技术的优点和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技术实施要点和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江苏是我国稻米生产与消费大省,推行绿色、有机健康水稻栽培,加快发展中高端优质稻米,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有机水稻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江苏省有机水稻种植模式、肥料施用、病虫草害防治等情况,梳理了有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需求,并提出生产建议,以期对江苏省有机水稻生产起到一定的启示和推动作用,为加快有机水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绿色水稻生产环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主要区别;阐明了绿色水稻的生产要以转变观念、巩固树立绿色优质水稻生产的思想为前提,指出了绿色水稻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缓控释氮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兼顾增产和环境友好两大特点,在提高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以及缓解环境污染方面展现出了显著优势。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缓控释氮肥的概念、分类、不同缓控释氮肥作用机理,及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形成的不同施肥技术的特征及其效果,如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肥、与速效尿素混合一次性基施、不同的缓控释氮肥相互混合一次施用,以及与速效尿素分次施用的施肥技术。介绍了缓控释氮肥不同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及施用缓控释氮肥对土壤和大气环境的影响。明确缓释氮肥在水稻生产应用中的优势,进一步指出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建议,为推动缓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现状,指出黑龙江省目前存在的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混乱、绿色优质水稻难优价等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黑龙江省绿色水稻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孔令娟  杨森  潘广元 《中国稻米》2023,29(1):98-102
2021年笔者就种植结构、生产成本、技术需求与应用等水稻生产现状开展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水稻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整体呈增长趋势,对绿色轻简增效生产技术需求强烈。针对当前安徽省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包括不断出台鼓励水稻生产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持续推进水稻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对提高湖北省粮食供给能力、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和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意义重大。本文简要阐述了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靶向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湖北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在两熟制杂交中稻上的改进应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陶诗顺  马均 《杂交水稻》2003,18(4):47-48
针对四川盆地水稻生产实际,把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基本原理同国内水稻栽培新技术密切结合,形成了集免耕、超稀植、集中施肥、秸秆覆盖、湿润灌溉于一体的两熟制杂交水稻强化栽培模式。介绍了这一模式的技术要点,对其高产高效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施肥量的增加,产量的上升,水稻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对水稻生产造成很大威胁。油田稻区的主要病虫害是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螺、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过去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单纯的化学防治有三大弊病:一是破坏生态平衡,诱导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使水稻病虫害越来越严重。二是污染粮食、土壤、水源等,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三是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于1988年春开始了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研究。经七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摸清了当地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  相似文献   

12.
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场于2000年引进水稻盘育秧播种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及配套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并制定了一系列机械作业技术标准。2001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推广766.7hm2,占全场水稻总面积的21%,水稻平均产量580kg/667m2,高产田块达到650kg/667m2,比人工栽插的增产5.5%,稻谷色泽金黄,千粒重比人工栽插的增加0.5g~1.5g。同时,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2年我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将扩大到1666.7hm2,占水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13.
《垦殖与稻作》2004,(B04):37-37
最近,浙江大字通过鉴定的一坝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技术,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
推广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促进江苏水稻生产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的水稻生产形势水稻是我省粮食供求平衡的焦点,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是全省人民的主要口粮,其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一半以上,占口粮消费的80%左右。长期以来,我省把稳定发展水稻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中心,加强领导,倾斜政策,增加投入,强化科技,使我省水稻生产在稳定中优化、发展中提高,为繁荣城乡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起来讲,我省的水稻生产形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面积稳定我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30万hm’左右。近十多年来,我省经历了多次农业结构调整,但水稻种植面积一直没有减下来。省委…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盘锦地区水稻生产实际,依据国家绿色食品优质稻谷生产标准,提出了适应稻米市场需求的A级绿色食品水稻的生产栽培技术。阐明了水稻品种选择、培育壮秧、插秧、施肥、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稻米》2000,(1):29-29
一、水稻抛秧的发展与存在问题水稻抛秧是利用所育秧苗带土重力进行抛撒移栽的一项水稻种植技术,是我国传统水稻移栽方式的重大改革,变干百年来农民弯腰插秧为站着抛秧,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自SO年代在黑龙江等个别省开始试验示范,到gO年代开始在南方地区推广应用,1999年推广面积达48O万hm’左右,为水稻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水稻抛秧技术在生产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秧盘播种的均匀度较差。大面积生产上抛秧播种主要采取种土混合播种和人工撒播,均匀度低,每孔播种量为0~IO粒,并有IO%左右的空穴率,高的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稻优质育种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宁夏农业的发展。本文在回顾宁夏水稻育种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宁夏水稻育种和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如优质特色特性不突出、适应生产方式不高等,提出了加强选育高品质、抗旱节水、抗病抗逆以及适宜机械化直播生产品种的建议,以提高宁夏水稻品种创新能力,支撑宁夏大米品牌建设和优质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水稻产业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分析我国粮食及水稻生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因稻谷结构性过剩、市场粮价低迷而出现的忽视水稻生产的倾向,提出了“水稻产业经济”概念,并对其属性、内涵、要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确立了发展“水稻产业经济”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区域化布局”等一系列发展“水稻产业经济”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宁夏水稻生产的现状,并重点阐述了宁夏稻区采用激光平地技术、水稻控灌技术、水稻催芽直播栽培技术、水稻直播幼苗旱长栽培技术等节水技术,促进水稻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沈森和(龙岩农业学校)一、序言杂交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制种技术研究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科研新课题。三系法杂交水稻在制种技术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已发展为超高产(高产、优质、带效)制种技术研究的新阶段。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