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椰菜的丛生芽往往作为不利性状,在花椰菜生产中常被去除,但在花椰菜育种过程中可作为抢救花椰菜种质资源的材料。扦插技术作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应用在花椰菜丛生芽成苗中,能有效解决生产中花球腐烂绝收,种质资源丢失的问题,创新了花椰菜种质资源获得、保护的新途径,成为花椰菜再生植株的重要手段。笔者从苗床准备、丛生苗选择、扦插、扦插后的田间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花椰菜扦插的关键技术,可提高扦插成活率,在实际生产中可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上海蔬菜》2012,(4):80
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花菜课题组主要开展花椰菜、青花菜等花菜类蔬菜遗传育种研究,早在80年代初就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种质资源材料,开始花菜类蔬菜的引种驯化、遗传规律、育种方法、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是研究起步较早的单位,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现拥有各种花菜种质资源500多份,并运用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等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培育抗逆、优质、高产的青花菜和花椰菜系列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刘国军 《现代园艺》2012,(24):20-21
烟草种质资源不仅是我国烟草事业发展的潜力,还是我国烟草事业发展的战略基础所在。烟草遗传育种事业的物质基础为烟草种质资源,笔者从烟草种质资源的简要、征集贮藏保存、性状鉴定与评价、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创新及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烟草种质资源研究情况,也对烟草种质资源从加强烟草资源研究提高育种效率、加强繁种更新技术与理论的更深层研究和加强烟草种质资源研究的条件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上海蔬菜》2012,(2):52-52
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花菜课题组主要开展花椰菜、青花菜等花菜类蔬菜遗传育种研究。早在80年代初就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种质资源材料.开始花菜类蔬菜的引种驯化、遗传规律、育种方法、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是研究起步较早的单位。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具有雄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是我国重要的大众蔬菜,"十二五"期间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研究成绩显著:育成70余个商品性好、抗逆、丰产的茄子新品种,在各蔬菜主产区推广应用;筛选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茄子种质资源;杂交优势利用等常规育种技术和单倍体诱导、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茄子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评价与创制、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对今后我国茄子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花椰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松花菜的种植面积和市场占有率迅速增长的情况,从种植情况、种子研发企业和松花菜栽培情况3大部分展开,介绍了京津冀地区花椰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列举了京津冀地区花椰菜品种品质、育种技术及商品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如加强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花椰菜新品种选育,重视花椰菜现代育种技术的创新,加强育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推进京津冀花椰菜产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菜豆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我国菜豆育种取得的成就、种质资源分布与利用,品种选育方法及育种目标等内容,分析了我国菜豆育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我国菜豆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菜豆种质资源搜集、利用以及菜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争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种质资源保护挖掘与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我国是苹果和梨等多种果树的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农业高校的果树资源育种工作者面对国家的战略需求,研究建立优质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将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优质品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与良法配套。为此,以课题组苹果和梨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案例,就如何实现理论与技术创新并重及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了解读,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菠菜是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菠菜种质资源研究有利于发掘优良基因,加快育种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菠菜产业的发展。该研究从菠菜的起源、传播、收集保存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与育种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菠菜种质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菠菜种质资源的研究及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李树在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遗传育种研究(包括李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种间亲缘关系、系统关系和物种形成,品种群的形成和演化,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优异资源的筛选,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育种)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李芽分化、开花授粉生物学、光合生理、品质形成、环境胁迫、贮藏、加工技术等研究也做了回顾总结,对李种质资源针对性收集、精细评价、育种方向等今后研究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叶用萝卜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  王辉  苏小俊 《长江蔬菜》2012,(12):11-13
综述了叶用萝卜的特点、营养成分及育种现状,阐述了叶用萝卜的育种特点及育种技术,提出应在充分挖掘我国叶用萝卜种质资源基础上,大量引进日本和中国台湾培育的叶用萝卜品种,以速生、优质、丰产、特异抗逆性强为目标性状,加快我国叶用萝卜育种进程,并应配合研究相应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保存多样性的果树种质资源对育种、生产十分重要。我国作为世界果树起源中心之一,果树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速,利用现有条件,加强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力度,为后期育种打好基础。该研究主要阐述了种质资源作为果树育种的基础和原始材料,可以直接作为栽培品种用于生产或在育种过程中作为亲本使用。同时具体介绍了目前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3种主要方式(原生境保存、迁地保存和离体保存),进而分析了我国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存在的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缺乏系统的保存体系、种质资源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蚕豆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种质资源鉴定和评价,育种基础理论和技术与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蚕豆育种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蚕豆育种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介绍分子标记在蔬菜育种和种质资源方面的应用进展概况,包括用于蔬菜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主要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在蔬菜种质资源研究和蔬菜育种上的应用,对分子标记在蔬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甘蓝种质资源;抗病、抗逆等常规育种技术和以分子标记、小孢子培养、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雄性不育系在制种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的种子质量;育成58个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利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与建议,提出我国种质资源相关工作已进入种质遗传多样性收集和深度评价阶段,目前建成了集种质资源保存、研究、交流、人才培养与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西瓜甜瓜种质资源子平台,形成了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长期保存体系;构建了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为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全基因组学开始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研究和评价,正迅速成为种质资源研究热点;种质资源分发利用工作持续进行,为我国西瓜甜瓜的育种、栽培和研究提供重要支撑。笔者对我国西瓜甜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是蔬菜育种的基础,重要资源材料总能在植物育种中的每次重大突破中发现与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的概念和重要性及其保存和蔬菜育种的概况。  相似文献   

18.
西瓜品种对枯萎病抗性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既是种质资源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抗病育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西瓜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及抗病育种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进行,并相继培育出了不少抗病品种,如‘Conqueror’、‘Charleston Gr-ay’、‘Calhoun Gray’、‘Summit’、‘Crimson Sweet’、‘Jubilee’、‘Di-xielee’、‘Smokylee’等。这些品种近几年来已先后引入我国,对我国西瓜育种工作,特别是抗病育种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  相似文献   

19.
开展花椰菜品种鉴定可以有效防止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现象产生,同时也是花椰菜种质资源保存以及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几种主要分子标记技术在花椰菜品种鉴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横向对比,以期为花椰菜品种鉴定、遗传亲缘关系研究、良种繁育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我国甘蓝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十一五"期间,我国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显著成绩:引进和创新出一批优异的甘蓝种质资源;抗病、抗逆等常规育种技术和以分子标记、小孢子培养、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育种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雄性不育系在制种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杂交种的种子质量;育成58个商品性好、抗病、抗逆性强的甘蓝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我国甘蓝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