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多泥沙水源离心泵站水泵磨蚀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段家塬三、四级泵站水泵磨蚀严重的问题,系统地分析了泵站设计运行存在的问题和水泵磨蚀的特点,指出了扬程较高的黄河多泥沙水源离心泵站水泵磨蚀的成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泵磨蚀防治的5项对策,对高扬程黄河多泥沙水源离心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泵的泥沙磨蚀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对我国典型多泥沙河流泵站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室内部分实验资料,比较系统地分析,论述了泥沙对水泵的磨蚀破坏,性能影响,并从不同地角度提出了减缓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建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2):131-133,136
面对多泥沙水源泵站泵件抗磨蚀的技术性难题,根据夹马口引黄管理局的试验情况,系统介绍了泵件蜂窝、麻面及孔洞修补,面层防护,叶轮、口环防护,钢板叶轮等四项试验,得出了如下结论:用环氧树脂掺和料修补蜂窝、麻面及孔洞已成为传统,可以普及;将碳纤维布用作泵件面层防护材料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增设叶轮减漏台可延长叶轮与口环约1/3使用寿命,成倍地延长采用镶套技术较适宜;对于以灌溉效益为主的泵站,钢板叶轮可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振兴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5):66-67
简述了泥沙对水泵过流部件磨蚀的影响,特别是泥沙磨蚀和空蚀的联合作用导致水泵过流部件的严重破坏。针对黄河二号离心泵在高含沙水流运行条件下磨蚀破坏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部位,结合多年抗磨蚀研究成果,分析了磨蚀的有关成因,提出了“避”、“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叶轮单级扬程,减小其相对水流速度;增加副叶片,降低密封间隙处水流的速度和压力;采用抗磨材质和抗磨涂层等。 相似文献
5.
黄河沿岸建有数百座扬水泵站,黄河泥沙对水泵磨蚀十分严重,不仅严重破坏了水泵的过流部件,而且也对水泵性能参数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文章根据北越引黄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实验成果,提出了北越引黄泵站水泵抗磨蚀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磨蚀与防护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轮机磨蚀一直是困扰多泥沙河流上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难题,通过分析泥沙磨蚀的特性,水轮机磨蚀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关于水轮机过流表面防护、减少过机泥沙、机组检修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水轮机泥沙磨蚀的防护措施,为我国其他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磨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激光扫描技术建立宁东供水工程双吸离心泵三维实体模型,并采用CFD技术,模拟泵内水流流动规律,确定水泵宜磨蚀部位,并利用经验公式预估其磨蚀深度,为泵站有针对性的开展抗磨蚀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宁夏宁东供水工程安装的大型高扬程离心泵年运行小时数高达7 300 h,由于抽送黄河含沙水流,水泵通流部件的泥沙磨蚀问题成为工程设计的关键难题.介绍宁夏宁东供水工程对磨蚀问题的看法和采用的抗磨蚀保护措施,供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轮机的磨蚀失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用更加科学的方法防治和减轻黄河流域水电站的泥沙磨蚀,有必要采用真实的黄河原型沙对水轮机材料的磨蚀失效特性进行研究.采用郑州花园口的黄河原型沙,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黄河三门峡水电站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测定3种不同泥沙含量、6种不同流速条件下2种水轮机材料1Cr18Ni9Ti和ZG0Cr16Ni5Mo的磨蚀失重量和磨蚀失重率,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获得了水轮机在黄河原型沙环境下磨蚀量与磨蚀时间、磨蚀量与流速、磨蚀量与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回归式,并得到了2种试验材料的磨蚀失效特性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沙量相同的情况下,无论哪种材料,其磨蚀失重量均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在流速相同的情况下,材料的失重量随着流体含沙量的增大而增大;磨蚀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增大.由回归式可知,在黄河原型沙和水动力学环境下,金属材料的磨蚀量大约与流速的3次方、含沙量的1次方和时间的1次方呈正比. 相似文献
11.
12.
泥沙对水泵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介绍模拟试验及典型泵站实际检测的大量数据,分析了泥沙对水泵流量、吸上真空度、轴功率等的性能参数影响规律,探讨了泥沙对水泵性能影响的机理.指出了在多泥沙河流上建设泵站时,必须充分考虑泥沙对水泵性能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分析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近40年来泥沙处理的主要方针和泥沙公布状况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当前及今后灌区泥沙治理环境,分析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治理及分布的主要发展趋势。认为在渠首自流集中沉沙的优越条件日渐丧失的条件下,今后引黄泥沙将主要采取浑水灌溉,远距离输沙及分散沉沙的处理方式,黄河下游悬河的现状及古黄河冲积区洼地的存在为这种处理方式提供了前提。提出了结合黄河大堤淤背处理引黄泥沙的设想,开阔了泥沙治理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泵站工程建设,就其规模和数量来看,均居世界各国前列.长期以来,水泵过流部件泥沙磨损、汽蚀损害问题持续困扰着广大泵站运行管理部门,尤其是在我国黄河流域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高扬程提灌泵站的水泵泥沙磨损问题更为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我国沿黄高扬程提灌泵站水泵磨蚀状况及危害,分析了现有水泵抗磨蚀技术,推荐了几种解决水泵磨蚀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测验技术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方法河道淤积测验由于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员和测量设施多、测量设施维护工作量大及测验速度低而逐渐被淘汰,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以GPS为代表的新的技术将逐渐成为测量的主要方法,它具有测量精度较高,测量数据可以自动采集,不受测量现场通视和天气条件的影响,不需断面基线标志杆等优点。特别是它的测量成果能够自动为有关数字处理软件所利用,对快速发挥测验成果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 提出问题海安县河南高沙土地区属长江流域,现有耕地面积174(km)~2,地面高程多在5.0m左右(废黄河零点,下同),河道正常水位2.05m,历史最低水位0.59m。该地成土母质为长江沉积物,土质较砂,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极易淤积,河流含沙量较大,灌溉季节每立方米水中含沙量50~150kg,严重影响了河道两岸抽水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optimal layout of inclined pipes in sedimentation basins in attempts to improve sediment removal efficiency in the Yellow River. 【Method】Three different layouts of inclined pipes were compared: a single layer (Fs), and two double-layer layouts (Fv1, Fv2), in a gravity-operated sedimentation basin. Sediment distribution of three typical particle sizes in the upstream (Su), middle stream (Sm), and downstream (Sd) was measured. Sediment tests were conducted under a low (Qq) and a high (Qs) flow rate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pipe inclination on sedimentation in the three layouts. 【Result】The large granular sediment settled prior to entering the inclined pipes, while the fine particle sediment (<75 µm) was effectively captured by the inclined pipe. These resulted in an outlet sediment content of 0.342~1.354 kg/m3 and a sand content of 0~0.018 kg/m3. Among the different inclined pipe layouts, Fv2 exhibited the lowest sediment and related sand, silt, and clay content at the outlet, followed by Fv1 and Fs. The Fv2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outlet sediment content at 0.342~0.991 kg/m3, showing a reduction of 10.01%~20.95% and 26.82%-38.83%, compared to Fv1 and F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different Yellow River sections showed variations in sediment content, with the Su section exhibiting the lowest sediment and related sand, silt, and clay content. 【Conclusion】The sediment treatment capacity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inclined pipe layouts for different Yellow River sediments (P<0.05). The V-shaped inclined pipe layout wa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layout, with the Fv2 (inclination angles of 60° and 45°) being most effective. © 2023 Office of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Farmland Irrig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8.
从清水泵入手,提出了两相流泵的概念,简要分析了水泵失效的原因,创建水泵磨蚀过程的“车削”模拟。根据水泵车削调节公式,推导出叶轮临界标志的电动机瞬时功率值,并从电动机效率和叶轮效率两方面进行校验,进一步提出叶轮更换应考虑的因素和延缓叶轮更换的措施,为多泥沙泵站的运行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引黄滴灌水源中泥沙表面附生生物膜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灌水器堵塞这个制约引黄滴灌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关键问题,联合运用扫描电镜测试法和分形理论对黄河泥沙颗粒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泥沙颗粒表面形貌表现为以固体颗粒、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性胞外聚合物形成的复杂生物膜结构.黄河泥沙颗粒表面具有显著的分形和多重分形特征,简单分形维数虽然能从整体上表征颗粒物表面形貌的复杂性与不规则性,但未能刻画颗粒物局部奇异性的微观特征,而多重分形谱可以定量描述这种复杂泥沙颗粒形貌特征.黄河泥沙借助其巨大的表面积,吸附了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高达276.08~360.68 mg/L,这就要求在控制引黄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时,需要从以往单纯考虑泥沙颗粒物本身转变为综合考虑泥沙颗粒和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寻求更为有效的堵塞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断流与引黄灌溉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断流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流域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在今后长时间内将会继续存在。黄河断流为引黄灌溉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即引黄水量受到限制,引水保证率降低。对此,应修改完善流域引黄灌溉发展规划,积极引进和推广节水新技术,加强引黄灌区多水源联合运用工程体系建设,重点发展补源灌溉,适当控制自流灌溉,以提高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