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常规PCR法,以雏鸡沙门氏菌NCTC5776作为质控菌株,取临床分离的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和沙拉沙星)均耐药的9株鸡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株,提取其染色体DNA.设计引物parCF和parCR、parEF和parER,分别扩增菌株拓扑异构酶IVparC基因和parE基因的氟喹诺酮类... 相似文献
2.
PCR-RFLP检测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16株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对5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在31.2%~56.2%。分别以质粒和染色体为模板,应用PCR扩增16株沙门氏菌的gyrA基因,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获得以染色体为模板的扩增产物,并从1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获得了以质粒为模板的扩增产物。对PCR扩增产物进行RFLP分析,氟喹诺酮高敏菌株没有检出突变位点,中敏菌株和耐药菌株检测出了gyrA基因的点突变。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扩增猪源沙门氏菌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并对扩增产物进行SSCP分析,比较SSCP图谱与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对GyrA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氨基酸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猪源沙门菌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PCR扩增产物的大小为317 bp,敏感菌株与标准菌株SSCP图谱相一致,耐药菌株与标准菌株的SSCP图谱差异明显,GyrA基因QRDR的突变位于第83和87位氨基酸位点.通过SSCP可早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猪源沙门氏菌是否对氟喹诺酮耐药. 相似文献
4.
养殖场分离的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杆菌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从养殖场动物、环境和饲养员分离的大肠杆菌的gyrA 和parC 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对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PCR扩增gyrA 和parC 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扩增的片段长度分别为525 bp和487 bp,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在63株突变株中,在GyrA 亚基发生的氨基酸替代有Ser83→Leu(62株)和Asp87→Asn(52株)、Asp87→Tyr(2株)、Asp87→His(2株);ParC 亚基的氨基酸替代有Ser80→Ile(47株)、Ser80→Arg(2株)和Glu84→Val(3株)、Glu84→Lys(4株)、Glu84→Gly(5株)、Glu84→Ala(1株)。环丙沙星对菌株的MIC小于0.125μg·ml-1时,GyrA和ParC亚基均没有任何变异;环丙沙星的MIC为0.125~0.25 μg·ml-1时,GyrA亚基出现单一氨基酸替代;环丙沙星的MIC为0.5~32μg·ml-1时,出现GyrA 83位和87位双替代或者GyrA83和ParC80位双替代;环丙沙星的MIC为4~128μg·ml-1,发生GyrA 双替代和ParC单替代;环丙沙星的MIC在16~128μg·ml-1,发生GyrA双替代和ParC 双替代。【结论】不同来源的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杆菌GyrA和ParC具有多种氨基酸替代类型,而且GyrA和ParC突变位点的数量与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动物沙门氏菌(Salmonella)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PCR扩增沙门氏菌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s,QRDR),扩增的片段长度为487bp,PCR产物直接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盐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和烟酸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分别为16~128μg·mL-1、32~128 μg·mL-1、32~256μg·mL-1、128~512 μg·mL-1和64~512 μg·mL-1.GyrA基因QRDR的突变位点均位于83和87位氨基酸位点,主要的变异方式为Ser83→Phe(12/15)和Asp87→Asn(10/15),其次为Asp87→Tyr(5/15)和Ser83→Gly(3/15).同时发现QRDR外的119位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异(Ala119→Val),说明试验用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表现为多重耐药,其GyrA基因QRDR的突变表现为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相关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菌株中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情况。试验采用自动化细菌药敏分析仪测定4种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23株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依据耐药数目的不同选取9株嗜水气单胞菌,PCR扩增其gyrA及parC基因的喹诺酮抗性决定区(QRDR),直接测序后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依次为8.7%、30.4%、73.9%和43.5%;序列分析发现gyrA基因编码的第83位氨基酸存在Ser→Ile、Ser→Val的突变,parC基因编码的第87位氨基酸同样存在Ser→Ile的突变。表明临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恩诺沙星耐药最为严重,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次之,对诺氟沙星较为敏感;尽管绝大多数耐药菌株的药物靶位基因QRDR区域有突变发生,但是菌株的耐药性与药物靶位基因QRDR区域有无发生突变并不存在线性关联,提示我们药物靶位的变化并非是氟喹诺酮类耐药菌株唯一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7.
该文探讨从养殖场动物、环境、饲养员等分离的大肠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靶位基因gyrA 突变特征.对
养殖环境中分离的8株大肠杆菌进行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分析、PCR扩增gyrA 基因并测序,并采用
DNASTAR软件对gyrA 基因的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场环境中分离的菌株编
号为1,6和8的3株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敏感,菌株2,3,4,5和7的5株大肠杆菌对环丙
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敏感菌株氨基酸位点未发生突变或83位发生单突变;耐
药菌株的突变发生在83位Ser→Leu替代和87位Asp→Asn替代,且发生氨基酸双替代的菌株均为高度耐药菌株.
表明不同来源的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大肠杆菌gyrA 基因的氨基酸变异具有多种类型,该研究将更好地诠释养殖
场大肠杆菌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8.
9.
10.
11.
LIU Fangping TONG Hengmin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6,13(1):47-50
Nine strains resistant to five fluoroquinolones (Ciprofloxacin, Ofloxacin, Enrofloxacin, Danofloxacin, Sarafloxacin) wer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and extracted the chromosomal DNA of these strains. Designed primers to amplify the Quinolone-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 (QRDR) of gyrA and parC, then the PCR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and analyzed. In comparision with NCTC5776, a single mutation was found at base 371 in gyrA of strain 38 which changed from C to T, and a single mutation was found at base 350 in gyrA of strain 60 which changed from A to C. No mutation was found in gyrA of the rest. The mutation of strain 38 led to an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of Arg99Cys and the mutation of 60 led to an amino acid substitution of Met 92 Leu. No mutation was found in parC QRDR of all the isolates. These results indicats that the DNA gyrase will be the primary target to salmonella of fluoroquinolone. 相似文献
12.
13.
白鹭源禽I型副粘病毒L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鹅副粘病毒GPV—SF02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5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白鹭源禽I型副粘病毒(W13株)L基因的IJA(1121bp)、LB(1481bp)、LC(1439bp)、LD(1476bp)、LE(1608bp)5个片段,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后进行拼接,获得长约6760bp包含有L基因全长的核苷酸序列,而W13株L基因的mRNA全长为6704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15个碱基、编码2204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W13株I基因与鹅源SF02、ZJI、NA-1株及鸡源Guangxi7株的同源性均超过97.0%;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W13株L基因与鹅源SF02、ZJI、NA-1株及鸡源Guangxi7株的同源性均超过93.0%。可见,W13株与鹅源SF02、ZJI、NA-1株及鸡源Guangxi7株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应用RT-PCR法,对分离于当地典型发病乌鸡群的IBDV(WJ株)进行了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并和相关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WJ株与标准血清 型STC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只有91.39%和92.74%,而与超强毒株UK661和从当地鸡群中分离的超强毒株HN01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则较高,其中,与其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43%和95.87%,与其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6.77%。且该毒株的VP2基因序列完全具备超强毒株的主要特征。由此说明,分离于当地发病乌鸡群的IBDV为超强毒株,并和当地流行的鸡IBD超强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新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变异特征,利用RT-PCR、ORF5 和部分NSP2 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从新疆某猪场疑似猪高热病死亡猪肺脏分离出的一株病毒。分离的病毒株被鉴定为PRRSV 美洲型,命名为XJ-Q 株。该株病毒与香港分离株HK13 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内变异株(HUB1 和JXA1)同源性较为亲近。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 相比,该分离株在481 位和532~560 位共有30 个氨基酸缺失;与国内分离的PRRSV 变异株相比,在487~489 位有3 个氨基酸的独特缺失。结果表明,新疆分离株为PRRSV 美洲型,属于新缺失的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新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变异特征,利用RT-PCR、ORF5和部分NSP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从新疆某猪场疑似猪高热病死亡猪肺脏分离出的一株病毒.分离的病毒株被鉴定为PRRSV美洲型,命名为XJ-Q株.该株病毒与香港分离株HK13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内变异株(HUB1和JXA1)同源性较为亲近.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相比,该分离株在481位和532~560位共有30个氨基酸缺失;与国内分离的PRRSV变异株相比,在487~489位有3个氨基酸的独特缺失.结果表明,新疆分离株为PRRSV美洲型,属于新缺失的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甘蔗内生固氮菌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DX120E nif H基因的生物信息学,为揭示甘蔗内生固氮菌DX120E的固氮分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NCBI上其他固氮菌株的nif H序列设计引物,对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X120E菌进行PCR扩增;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甘蔗内生固氮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X120E nif H基因的ORF为882bp,Gen Bank登录号为KF732646.1,与Klebsiella pneumoniae 342、Klebsiella variicola At-22等6种固氮菌的nif H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5.0%-99.0%。DX120E nifH蛋白与Klebsiella pneumoniae 342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非克雷伯氏菌固氮菌的亲缘关系较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菌株DX120E的nif H基因编码293个氨基酸,起特别重要的氨基酸残基非常保守。该基因在N端有11个氨基酸残基即酪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苏氨酸,其属于典型结合ATP的基序结构。nif H蛋白分子量为32.07k D,pI为4.92,为酸性蛋白;其具有2个ASN糖基化位点,1个CAMP磷酸化位点,6个CK2磷酸化位点,6个PKC磷酸化位点。疏水性预测显示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结论】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DX120E nif H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克雷伯氏菌固氮菌属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基因在甘蔗生物固氮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