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一年两作区,夏玉米一般不施基肥,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利用前茬磷钾肥的后效。但是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产量不断增加,仅仅利用前茬磷钾肥的后效已不能满足高产玉米生长的需要,因此应该补充一定的磷钾肥,对提高玉米抗逆能力和品质有利。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提倡小麦秸秆全部还田。  相似文献   

2.
<正>在一年两作区,夏玉米一般不施基肥,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利用前茬磷钾肥的后效。但是随着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推广,产量不断提高,仅仅利用前茬磷钾肥的后效已不能满足高产玉米生长的需要,因此补充一定的磷钾肥,以提高玉米抗逆性和品质。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提倡小麦秸秆全部还田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未能按时播种、播种时间较晚的夏玉米,或是生育前期遭受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发育,加之夏季多雨寡照,积温较低,使其成熟期推迟,导致冬小麦播种受到严重影响的夏玉米,可采用一些有效措施,提早夏玉米成熟期,及时收获腾茬做好整地准备。1选用早熟品种品种是决定提早成熟的内因和关键,首先要选用生育期短,早熟、高产的玉米品种,如:冀农1号、承玉5号、衡单456、冀丰223、京玉16号等,为实现早熟打好基础。2科学施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磷钾肥宜一次性基  相似文献   

4.
洛阳市常年种植夏玉米面积260万亩,施肥技术多为"一炮轰",即玉米7~9叶时采取一次施氮肥的方法,施磷钾肥偏少,土壤养分失调,致使全市夏玉米平均亩产徘徊在330 kg左右,生产潜能未能充分发挥.为此,在所属的孟津、偃师、汝阳、新安、宜阳、洛宁等市县开展了夏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确定了不同地力水平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建立了洛阳市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为夏玉米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了解玉米的需肥规律和特点;根据玉米的施肥原则;选择适宜的肥料,采用合理的施肥方法,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玉米施肥总的原则是: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磷钾肥早施,氮肥分期施。通过对玉米的合理施肥,建立高光效高产群体,调整作物营养状况,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在高肥水田块种植夏玉米,各生产企业生产的不同品牌肥料,玉米产量差异不大。2017年蒙城县夏玉米肥料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安徽中元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总养分为51%(26-10-15)的复合肥玉米产量最高。适当增施磷钾肥对提高夏玉米品质及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玉米施肥中存在的问题(一)底肥严重不足,而且存在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重施化肥、轻施农家肥和有机肥的现象。在夏玉米播种季节,正是小麦收获的大忙季节,不仅农活忙,而且气温高,常常伴有干热风出现。为了抢墒及时播种,绝大多数农户对玉米实行粗放种植。在小麦收获后,  相似文献   

8.
肥料贡献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等是重要的农学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可以衡量施肥的增产效果,为修订夏玉米施肥配方和单元施肥指导意见提供技术支撑。种植夏玉米大多采用点播法,一般很少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套种的夏玉米,种肥也很少施用。因此,夏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主要靠追碳氨、尿素和农家肥来满足,故追肥对夏玉米高产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施追肥应抓住玉米生长过程中几个关键点施肥,以实现玉米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辛集马兰村进行的夏玉米平衡施肥试验研究表明,7个处理中,OPT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和纯增效益最高;在氮、磷肥一定的条件下,增施钾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一定条件下,磷钾肥投入增加的效益远远大于氮肥投入增加的效益,与磷肥相比,钾肥投入增加的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利辛县夏玉米栽培技术,包括选用高产玉米品种、施底肥、播种、确定栽植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夏玉米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氮肥施用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随夏玉米产量的提高,氮肥的用量虽应有所增加,但有些农民竟亩施碳铵高达100~150公斤,结果既浪费了肥料,加大了投资,产量又上不去。为了探索夏玉米既能高产,又能节约氮肥的施用量,我们进行了两年的试验,初步得出了夏玉米高产的氮肥最适用量。  相似文献   

12.
周口地处豫东平原,夏玉米种植面积较大。介绍了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施基肥、优选良种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及时补苗间苗与定苗、合理施肥、防止倒伏、防旱防涝、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周口市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果蔗松软多汁、清甜爽口、营养丰富,种植果蔗是一项很有潜力的农业致富项目.清流县李家乡种植果蔗有百年历史,但长年的传统经营方式,形成不科学的生产习惯,农民偏施氮肥少施磷钾肥甚至不施磷钾肥现象突出,造成果蔗含糖量不高,影响果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农户种果蔗的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不少高产高效栽培果蔗的农户.现将果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随鹏 《农学学报》2011,1(9):49-52
为更好探索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夏玉米施肥制度,实现夏玉米抗逆高产丰产。于2010年采用裂区设计,对施磷量及磷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磷肥或磷锌配施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和次生根数,降低秃尖、改善穗部性状、提高抗病能,且配施效果优于单施磷肥。单施磷较对照增产幅度为7.70%~31.21%,配施增产15.99%~40.34%,磷锌配施较单施磷肥增产幅度达4.03%~8.73%。其中以施P2O5量在180 kg/hm2时配施15 kg/hm2硫酸锌,产量最高达9581.2 kg/hm2。经回归拟合,单施磷肥和磷锌配施的最佳施P2O5量分别为178.65 kg/hm2和203.49 kg/hm2,籽粒产量可达8823.0 kg/hm2和9499.61 kg/hm2。因此,在施氮基础上,配施磷或磷锌可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抗逆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周年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适宜豫东南砂姜黑土麦玉一体化种植的氮磷钾配施模式。【方法】于2012—2014年连续两年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典型砂姜黑土区设置氮磷钾不同配施大田定位试验,研究磷钾肥总用量不变、2种氮用量投入水平下麦玉两季磷钾配施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体系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调控效应。其中,氮肥设全年用量360.00kg·hm~(-2)和540.00 kg·hm~(-2)两个梯度,磷钾肥总量不变,设计4种配施方式,即麦季全磷玉米全钾(磷肥和钾肥分别全部施用于小麦季和玉米季)、麦季全磷玉米重钾(磷肥全部施用于小麦季,钾肥按麦玉两季42﹕58的比例分配)、麦季重磷玉米全钾(磷肥按麦玉两季64﹕36的比例分配,钾肥全部施用于玉米季)、麦季重磷玉米重钾(磷肥按麦玉两季64﹕36的比例分配,钾肥按麦玉两季42﹕58的比例分配)。【结果】高氮水平下麦玉两季磷钾肥分施能促进作物产量三要素的协调发展,显著提高冬小麦的穗数和夏玉米的穗长与行粒数,且两年度单季作物和全年籽粒产量均以麦季重磷且玉米季重钾P8处理最高,周年产量分别达21 274.2 kg·hm~(-2)和20 219.1 kg·hm~(-2)。砂姜黑土区冬小麦和夏玉米地上部养分含量大小均表现为氮钾磷。与低氮水平相比,高氮水平有利于提高植株地上部总氮、磷、钾的含量,然而氮素的偏生产力(NPFP)、吸收效率(NUPE)、利用效率(NUE)有所降低。磷钾肥分施不仅能促进冬小麦和夏玉米对氮素的吸收,还可有效防止元素的流失,提高作物对磷素和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显著提高磷钾两类元素的偏生产力(PFP)、吸收效率(UPE)。而磷钾全施在麦玉某一季作物上,由于磷肥易固定、钾肥易流失的原因,造成肥料后效减小,下茬作物因养分供给不平衡而影响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利用,致使产量降低。低氮水平下麦季重磷、玉米季重钾P4处理的氮磷钾养分利用较其他处理表现较优;高氮水平下麦季重磷、玉米季重钾P8处理的单季和周年氮素偏生产力及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综合考虑养分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麦季重磷、玉米季重钾配施模式有利于养分效率和产量的同步提高,可作为豫东南砂姜黑土及相似生态类型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高产高效施肥的优选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杨随鹏 《农学学报》2011,1(11):49-52
为更好探索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夏玉米施肥制度,实现夏玉米抗逆高产丰产。采用裂区设计,对施磷量及磷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磷肥或磷锌配施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增加干物质积累和次生根数,降低秃尖、改善穗部性状、提高抗病能,且配施效果优于单施磷肥。单施磷较对照增产幅度为7.70%~31.21%,配施增产15.99%~40.34%,磷锌配施较单施磷肥增产幅度达4.03%~8.73%。其中以施P2O5量在180kg/hm2时配施15kg/hm2硫酸锌,产量最高达9581.2kg/hm2。经回归拟合,单施磷肥和磷锌配施的最佳施P2O5量分别为178.65kg/hm2和203.49kg/hm2,籽粒产量可达8823.0kg/hm2和9499.61kg/hm2。因此,在施氮基础上,配施磷或磷锌可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实现高产抗逆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7.
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施用腐殖酸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提高氮肥的增产效益,减少氮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河南潮土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于2014年始在河南省博爱县开展田间定位试验,共设置单施磷钾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常规施肥减氮30%+腐殖酸5个处理。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夏玉米植株生长状况、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氮素吸收、累积及分配、氮肥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单施磷钾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分别降低4.61%、8.55%、6.20%、26.91%,秃顶长增加21.60%。常规施肥较单施磷钾肥处理穗粒数、百粒重、产量分别增加8.01%、10.85%、44.45%,籽粒氮含量及氮累积量分别降低6.67%、54.07%。另外常规施肥处理产值、纯收益、产投比较单施磷钾肥处理分别增加44.45%、59.80%、43.84%。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夏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夏玉米茎粗、穗长、穗粗、叶面积指数,大幅度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增加各部位氮素含量及累积量,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值、纯收益和产投比。配施腐殖酸较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可以有效改善夏玉米的农艺性状,提高夏玉米的产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累积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其中,以常规施肥减氮15%+腐殖酸处理效果最佳,与常规施肥相比,株高、茎粗、穗长分别增加3.73%、2.30%、0.12%,秃顶长度降低22.45%,产量增加12.88%,籽粒氮含量、籽粒氮累积量、地上部总氮累积量、收获指数分别增加2.68%、25.98%、10.70%、13.79%,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贡献率、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57.46%、28.84%、22.23%、59.86%,纯收益增加8.66%。在常规施肥减氮15%的条件下配施3 000 kg·hm~(-2)腐殖酸,可有效增加夏玉米的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但减氮30%的条件下会导致夏玉米产值和收益降低。【结论】氮肥对夏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还可提高产量、提高植株各部位氮含量及累积量,促进氮元素的吸收及分配,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过量和少量施用氮肥都会引起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降低。在施用腐殖酸的基础上,适宜的氮肥用量才能获得较高的产值和收益。常规施肥减氮15%+3 000 kg·hm~(-2)腐殖酸是本研究区域最佳的施肥模式,在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及构成要素,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及利用,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夏玉米产值及纯收益。对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推荐的肥料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是阜阳市颍州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结合实践,从选用优良品种、科学选择播种时间、提高播种质量与合理密植、配方施肥与增施有机肥、查苗补缺、防旱排涝、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区夏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产体系高效简化的施肥技术。通过两年定位试验,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一年两熟高产(22500千克/公顷)生产的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分别以不施氮肥(CK)和普通尿素施一次基肥和三次追肥(简称一基三追)常规施肥模式(CK1)为对照,研究一次基肥和一次追肥(简称一基一追)施肥模式下缓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配比模式对冬小麦-夏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黄淮平原夏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县一新蔡县设夏玉米平衡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3年试验平均值,玉米最佳施肥处理比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照分别增产40.8%、9.8%和15.3%,较农民习惯施肥产量提高18.2%,施肥增收219.27元/亩。不施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不施钾肥,不施磷肥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氮磷钾肥料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顺序为N=〉〉K〉P,氮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