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传统的蚕种浸酸方式,对蚕种出库到浸酸的时间间隔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当日的蚕种浸酸数量须和出库配发的数量基本一致.自90年代初推行计划浸方式以来,蚕种出库至浸酸结束的经过时间突破了原来在  相似文献   

2.
蚕种浸酸是提高蚕种质量,促进蚕种孵化齐一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目前加温浸酸多采用火力煮盐酸,这种升温方法,酸温不稳定,工效低而且操作浸酸工人受酸气刺激。为了改进蚕种浸酸工作。我场引进湖南省农业厅蚕种冷藏防酸涂料浸酸缸,结合本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区蚕桑生产发展较快,蚕种需求量也相应地大幅度增加。仅1992年,区蚕业指导所冷库全年发种量巳达到101.6万张,其中冷藏浸酸种85.7万张,即时浸酸种15.9万张。许多蚕种场除将蚕种送区冷库冷藏浸酸外,还自行采取即浸蚕种来弥补生产急需。有的蚕种场即浸蚕种曾出现了不应有的生产事故,如新盐酸不经试用即拿来浸酸蚕种;浸酸技术人员对浸酸的适期和标准一知半解,浸酸操作不当等,造成新盐酸漫死蚕种,蚕种浸酸后孵化不齐,或完全不孵化等事故,给蚕种场生产造成不应有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 随着蚕桑生产的日益发展,蚕种需求数量逐年增加,各蚕种冷库的蚕种冷藏浸酸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秋用种即浸即配式浸酸,已不能适应生产需要。为解决这个问题,1991年起,镇江蚕种场冷库实行了蚕种的预先计划浸酸,在蚕种配发前,有计划地进行浸酸,浸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场即浸和冷浸蚕种逐年上升,约占全省1/4,传统的“热水浴”式浸酸法已不适合当前蚕种浸酸量大的要求。为了提高蚕种浸酸效率和质量,改造传统的浸酸工艺势在必行。1983年我场对蚕种浸酸缸等浸酸关键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二化性蚕种即时浸酸是采用加温浸酸的孵化法,而室温浸酸法则是不用加热盐酸浸渍二化性蚕种使之孵化的方法,我场于80年进行了二化性蚕种室温即时浸酸试验,83年把室温即时浸酸广泛应用于生产,当年  相似文献   

7.
<正>延长即时浸酸种浸酸后冷藏的有效期限,以利调节蚕种的供应时期,提高蚕种的使用率已是蚕种生产的成功技术了。但是,笔者通过蚕种冷藏多年的生产实践,就如何延长即时浸酸种浸酸前的冷藏抑制和浸酸后的乙胚子、丙胚子、丁胚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冷藏抑制技术谈几点体会。1掌握浸酸适期即时浸酸时期适当与否,对蚕种孵化及死卵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浸酸过早,易发生死卵;过迟,蚕卵的滞育性趋向稳定,会引起孵化不齐甚  相似文献   

8.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6,28(2):19-21
<正>春制蚕种冷藏浸酸主要供应秋用蚕种,实际生产中冷藏浸酸蚕种容易出现孵化不良、死卵多等问题,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确保秋用蚕种质量,是蚕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蚕种冷藏浸酸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冷藏浸酸蚕种在产卵后25℃左右保护约2d后开始冷藏,冷藏过程中蚕卵的滞育进程虽然迟缓下来,但不停止,至少在冷藏开始后20-30d内蚕卵没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在1991年秋采用机械化袋装法进行蚕种浸酸,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于后。一、设备1.蚕种浸酸灶:电控油热式浸酸灶一座,浸酸缸2只(155cm×0cm×80cm,按每次浸酸蚕种3笼设计),初脱酸池一只,与浸酸灶处于同一直线上,另配备1台5号风机,以排酸气。2.电动葫芦:在浸酸灶上方,安装一根20号工字钢,装置2台0.25吨电动葫芦吊,其运行升降均由工作台上操纵。蚕种浸酸、初脱酸均由电动葫芦起吊完成,实现了蚕种浸酸机械化。3.浸酸架、框、袋:由于原浸酸用赛璐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97年,我场在原先研制的蚕种浸酸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改进后的蚕种浸酸自动控制系统,达到了自动化程度高,所浸蚕种质量好,日浸种量增加,浸酸成本降低,工作环境好等效果。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短期冷藏浸酸的蚕种孵化率不够稳定,特别是用人工饲料育所制得的蚕种(人工饲料育蚕种),对盐酸刺激的感受性因蚕品种、饲料组成及饲育条件而不同,与桑叶育所制得的蚕种(桑叶育蚕种)有明显的差别。浸酸前接触高温能提高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西村1977)。所以用人工饲料育蚕种和桑叶育蚕种进行了短期冷藏浸酸前接触高温和有关浸渍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省秋用蚕种的浸酸量近年来大幅度增加,为了解决出库高峰期劳动力过分集中的矛盾,我库从1988年起试行蚕种计划浸酸,日浸酸3万多盒蚕种,及时完成称量装盒任务,确保丙_1胚胎抑制冷藏.为了确保浸酸后的蚕种在丙_1胚胎冷藏,延长蚕种的有效期,我们在浸酸、凉种、称量装盒机械设备改造与配套上狠下功夫,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坚持试验,不断探新,经过5年计划浸酸的生产实践,不  相似文献   

14.
蚕种的供需平衡往往受多种变化因素的影响 ,蚕种准备少了 ,会影响蚕桑生产需要。如果提前出库浸酸 ,因冷藏时间不足造成蚕种孵化不齐 ,不符合生产用种要求。反之 ,蚕种准备过多 ,则造成报废损失。因此 ,搞好蚕种余缺调剂工作是蚕种供应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站近两年开展了相关的试验研究。 1999年进行了成批中秋用种改早秋用种的浸酸处理 ,结果表明 ,浸酸前采用高温冲击2小时 ,浸酸时适当增加浸酸时间 ,其实用孵化率将显著提高 ,孵化和养蚕成绩与早秋入库蚕种一样 ,均获得丰收。1 处理操作1.1 入库冷藏。按照传统的浸酸…  相似文献   

15.
<正>冷藏浸酸工作是蚕种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既是蚕种成品化的过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蚕种质量。冷藏浸酸工作季节性强、技术处理复杂,工作中稍有疏忽不慎,会造成蚕种孵化不齐、孵化率降低,给种场和农村蚕茧生产带来损失。随着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的进步,最近十多年来,江苏秋用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平均实用孵化率达到98%以上,基本达到了蚕农满意,种场放心。实践证明,目前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符合江苏蚕桑生产的实际,能满足蚕种的有效供应。  相似文献   

16.
蚕种浸酸后中间温度保护技术探讨彭晓虹(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330202)众所周知,蚕种浸酸后在24 ̄25℃保护下经过18—20小时,发育至两胚子进行冷藏,可使蚕种再冷藏天数达30日左右,延长了蚕种使用期限。但是浸酸后的蚕种在保护温度和经过时间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17.
家蚕各品种对盐酸的耐受性增强,冷藏浸酸标准可适当提高。短期冷藏蚕种浸酸时,更应提高盐酸比重或延长浸酸时间。冷藏日数不足30d的蚕种,最好不要浸酸。  相似文献   

18.
秋用种多采用春制冷藏浸酸种供应,掌握秋用冷浸种入库适期,加强浸酸各环节的管理,可以提高浸酸蚕种质量,从而提高蚕种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蚕种冷藏、浸酸技术的进步黄伍龙,彭晓虹,肖志飞(江西省农业厅蚕种站330202)(江西省农业厅经作局330046)蚕种的冷藏、浸酸是蚕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影响蚕种质量的关键技术处理。我省开展蚕种冷藏工作始于1981年冬,蚕种浸酸处理则是从198...  相似文献   

20.
蚕种浸酸处理,是提高蚕种孵化率,满足秋季蚕种有效供应的关键技术。试验表明,冷藏浸酸种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刺激下进行常温浸酸,能起到促使孵化的效果,而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蚕种的孵化率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