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关鸡的采血方法有心脏、枕骨大孔、颈静脉、羽静脉及断喙等,但这些方法用于雏鸡的采血常常因雏鸡小、血量不足、操作困难以及易造成雏鸡死亡等而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我们在检疫进口1日龄雏鸡时采用了雏鸡的跗部静脉采血法,效果很好,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绒毛生长不同时期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毛囊结构与变化规律,进而为其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组织学基础,本试验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绒毛生长的兴盛期、退行期、休止期毛囊结构及毛囊密度变化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皮肤毛囊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各时期初级毛囊密度变化不明显(P0.05),次级毛囊密度兴盛期最大(42.73±4.71个/mm~2),其次为退行期(32.53±3.32个/mm~2),休止期次级毛囊密度最小(28.21±2.79个/mm~2),且不同时期次级毛囊密度差异显著(P0.05);绒毛生长兴盛期S/P值最大,退行期、休止期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益生源~(200)"对母猪胎盘厚度与产仔数的关系,研究其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机制。采用单因子方差设计,选取断奶的经产健康丹系母猪48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24头母猪(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母猪),各组平均胎次相近。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按每吨饲料添加1 500 g"益生源~(200)"。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试验组猪只的胎盘厚度为1.10mm,较对照组猪只的0.96 mm,提高了14.58%;(2)试验组猪只的胎盘面积为1 712.25 mm~2,较对照组猪只的2 050.00 mm~2,减少了16.48%;(3)试验组猪只的窝均产仔数与窝均产活仔数分别为12.23头与11.62头,分别较对照组猪只的10.93头与9.95头分别提高了11.89%与16.78%。给自断奶发情配种至分娩的母猪饲喂"益生源~(200)",能够提高胎盘的厚度,降低胎盘的面积,增加窝均产仔数与窝均产活仔数,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4.
鹅大量采血体重变化的测定周岩许万祥李立顺汪夏时(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233100)制作禽类高免血清最大的经济成本和难题是大量屠宰放血后禽尸的处理。我们曾介绍了鹅枕静脉窦采血制抗小鹅瘟血清的方法〔1〕。但对采血中及采血后鹅群体重变化在国内外尚少见报...  相似文献   

5.
非致死性采血对于多种禽病的诊断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最常用的有翼下静脉、颈静脉和跖静脉采血。静脉穿刺采血虽对生命无多大危险,但常引起血肿而使多次采血困难或不可能。相对大量的多次采血可用心脏采血法,但对禽有较大的危险。最近,Vuillaume(1983)介绍了一种从鸭和鹅的枕静脉窦获得多次大量血样的采血方法。 Richard's(1968)关于头部静脉解剖的研究提示,枕静脉窦血主要来自于头盖骨内部。因此,枕静脉窦血液成份可能和其他途径的血液成份有所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厚度的移植皮块对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愈合效果,人为在试验牛左臀部制造一10cm×1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造创后用涂有2%强力霉素药膏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隔天换药一次。4~5d后创面出现肉芽组织,9d时肉芽组织覆盖整个创面,并与周围皮肤缘平齐。造创后10d开始植皮。用自制的取皮工具从颈部取不同厚度的皮块,取皮面积约为受皮区面积的1/10。将取下的皮肤修剪成4mm×4mm×3mm的梯形小皮块,采用嵌植法分别在创面上、中、下三区分别移植全层、断层、薄层皮块各30块。植皮后4d移植皮块成活,28d时创面愈合。综合评价结果断层皮块对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愈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长大二元杂母猪的胎盘效率与产仔性能的关系,测定了长大二元母猪的胎盘面积、胎盘厚度与窝产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胎盘效率(5.0)母猪的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低于中等(5.3)和高胎盘效率(6.7)的母猪;胎盘面积为1712cm2和1995cm2的母猪,其窝产仔数高于胎盘面积为2176cm2的母猪;胎盘厚度为1.10~1.13mm的母猪,其窝产仔数高于胎盘厚度为0.97mm的母猪。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泌乳性能和体型性状的关系,实验测量了2 840头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利用SAS 9.2 GLM过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乳房皮肤厚度对泌乳性能(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并计算其与体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荷斯坦牛乳房皮肤厚度群体均值为7.16 mm;场效应、泌乳阶段和体况评分对乳房皮肤厚度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乳房皮肤厚度二次项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且与日产奶量存在负相关趋势(P<0.1);乳房皮肤厚度与前乳房附着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通过初步分析得到乳房皮肤厚度与生产性状的关系,并为后续乳房皮肤厚度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 为检测初生雏鸡母源抗体和进行其它一些科学试验,常需采取部分初生雏鸡血液分离血清,笔者经多次实践,觉得雏鸡颈静脉采血法,优于其它方法,现介绍如下:1 采血器械1毫升无菌干燥玻璃注射器数把,6号人用针头若干,小试管或采血塑胶管和酒精棉球若干。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荷斯坦奶牛皮肤褶皱厚度与泌乳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测定荷斯坦奶牛肋部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探究了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系。利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荷斯坦奶牛肋部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评定奶牛体况,并收集皮肤褶皱厚度测量月份试验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共得到2 519头奶牛的数据用于分析。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胎次、牛场、测定人、泌乳阶段、体况评分对奶牛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影响的分析模型中同样包括上述固定效应。结果表明胎次、牛场、测定人、泌乳阶段、体况评分对荷斯坦奶牛皮褶厚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肋部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对日产奶量、乳脂率影响显著(P0.05),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对乳蛋白率、尿素氮无显著影响(P0.05)。颈部皮褶厚为7.20mm的个体日产奶量最高;颈部皮褶厚为6.00mm的个体,乳脂率最低。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荷斯坦奶牛泌乳期内不同部位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因素,并首次利用大群数据区分不同部位研究了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的影响,为利用皮肤褶皱厚度提高奶牛管理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测定荷斯坦奶牛肋部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探究了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泌乳性能的关系。利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荷斯坦奶牛肋部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评定奶牛体况,并收集皮肤褶皱厚度测量月份试验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共得到2 519头奶牛的数据用于分析。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胎次、牛场、测定人、泌乳阶段、体况评分对奶牛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影响的分析模型中同样包括上述固定效应。结果表明胎次、牛场、测定人、泌乳阶段、体况评分对荷斯坦奶牛皮褶厚均有极显著影响(P < 0.01),肋部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无显著影响(P > 0.05),而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对日产奶量、乳脂率影响显著(P < 0.05),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对乳蛋白率、尿素氮无显著影响(P > 0.05)。颈部皮褶厚为7.20 mm的个体日产奶量最高;颈部皮褶厚为6.00 mm的个体,乳脂率最低。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荷斯坦奶牛泌乳期内不同部位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因素,并首次利用大群数据区分不同部位研究了皮肤褶皱厚度对泌乳性能的影响,为利用皮肤褶皱厚度提高奶牛管理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测量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探究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特征以及影响皮肤褶皱厚度的因素。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了1 523头泌乳期荷斯坦牛颈部和肋部的皮肤褶皱厚度,并同时对奶牛进行体况评分,收集了皮肤褶皱厚度测量月份试验牛场的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胎次、泌乳阶段、测定人、体侧及BCS对皮肤褶皱厚度的影响。经测定发现,荷斯坦牛颈部皮肤褶皱厚度为(6.62±0.94)mm,肋部皮肤褶皱厚度为(11.13±1.78)mm。不同场、测定人、胎次、体况评分对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体侧、泌乳阶段对肋部皮肤褶皱厚度也有显著影响(P0.05)。颈部皮肤褶皱厚度和肋部皮肤褶皱厚度对BCS的线性回归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36±0.061)和(0.51±0.116)。本研究结果为荷斯坦牛皮肤褶皱厚度的深度分析,包括遗传分析建模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1基本情况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水河下游,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东西宽64 km,南北长76 km,土地面积3 050 km2。全区气候为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数2 843.3h,日照率为63%,9月份日照率51%。年平均降雨量为350 mm,年最大降雨量563.1mm,年最小降雨量为165.7mm,相对湿度59%,年蒸发量1752.6mm。年平均气温6.9℃。2饲草生产和利用现状2.1耕地饲草生产现状2014年,全区耕地种植一年生饲草面积达到4 306.67 hm2,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各地从国外引进了大量肉用、蛋用鸡种。给检疫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过去,本站对进口雏鸡的检验,均按规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进行,即雏鸡在隔离期内5—10日龄,按2—4‰比例抽样。带回化验室,进行心脏采血,用全血或血清进行检验。这种方法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①抽检样鸡因心脏采血全部死  相似文献   

15.
鹅枕静脉窦采血制备抗小鹅瘟血清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70只青年鹅进行了枕静脉窦采血试验,并检测了4次重复大量采血的血清抗体效价及重复采血对试验鹅健康的影响。结果如下:一个抗体效价高峰期内,枕静脉窦4次重复采血(隔日1次或每日1次)所获平均血量(200mL)是宰杀采血量(110mL)的1.8倍,而获血清量则达2倍以上。所获血清的抗小鹅瘟病毒效价与宰杀采血的血清相当,对人工感染雏鹅的保护率达100%。4次重复采血对试鹅健康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鹅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对进口种雏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炎(IBD)的检疫中,前两批是在入境后一周采血作琼扩试验,均为阴性,但在产下的蛋孵雏鸡中却有一批暴发了IBD,而在种鸡中至今未见到病例。为改进本病的检疫方法和程序,对最近进口的一批雏鸡,于3日龄采血作血清中和试验,检测到了雏鸡有很高的IBD中和抗体,达到1:6~1:24或以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采用琼脂凝胶沉淀(AGP)试验的方法,对雏鸡IBD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试图为基层单位检测雏鸡IBD母源抗体,制定合理的IBD免疫程序提供方法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鸡及采血情况:本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18.
将120只青年鹅分为4组,每组30只。Ⅰ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免疫和采血,Ⅱ、Ⅲ、Ⅳ组进行3个采血期的免疫和鹅枕静脉窦采血,每个采血期采血3次,每2d1次,50mL/只。结果表明,在不同饲养条件下,Ⅱ、Ⅲ、Ⅳ组90只鹅3个采血期的平均采血量在410mL/只以上,且血清抗体效价稳定;在3个采血间期内,Ⅱ、Ⅲ、Ⅳ组鹅的体重恢复率分别为98.4%、99.85%和100.75%。由此认为,在同一群鹅内,可进行数个采血期的免疫和枕静脉窦大量采血,且不会影响血清的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母猪分娩与断奶时背膘厚度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使用A超测定母猪分娩及断奶时的背膘厚度,根据分娩时背膘厚度将试验动物分为1组(X<10 mm)、2 组(10 mm≤X≤14 mm)、3 组(X>14 mm),根据断奶时背膘厚度将试验动物分为A组(X<7 mm)、B组(7 mm≤X<10 mm)、C组(10 mm≤X<13 mm)、D组(13 mm≤X<16 mm)、E组(X≥16 mm),又根据母猪哺乳期间损失的背膘厚度分为Ⅰ组(X<3 mm)、Ⅱ组(3 mm≤X≤6 mm)、Ⅲ组(X>6 mm),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繁殖表现,并建立了发情间隔对背膘厚度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分娩时产死胎母猪的比例2组是10.5%,在3组中最小;断奶后平均发情间隔C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哺乳期间背膘损失最大的Ⅲ组母猪平均发情间隔为8 d,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表明分娩与断奶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膘情适中的母猪有最好的繁殖表现,并建立了回归方程Y=31.787-6.169X +0.440X2-0.009X3,用于预测母猪发情配种日期。  相似文献   

20.
保证初生雏鸡从孵化场到养殖场的安全运输,是影响雏鸡日后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总结多年实践经验,介绍以下几项雏鸡运输时应注意的技术要点。1运输时间初生雏鸡出壳后1小时即可运输,最好能在12小时内,最迟也不能超过24小时,以便雏鸡按时开食、饮水。夏季运输尽量避开白天高温时间,以下午7:00至次日上午9:00最佳。2运输工具通常根据运输距离、所需运输时间而决定运输工具。一般距离较远可用火车,距离较近(500km以内)可用汽车,小型养鸡户可自用摩托车、自行车运输。3装雏容器运输雏鸡最好是专用的运雏箱,运雏箱可用塑料、木板或硬纸板做成,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