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胃底腺粘膜的总重量和总面积,两猪种间差异不显著。但在单位距离内,胃底腺的密度,初生和15公斤民猪都非常显著地大于哈白猪。其余各项差异都不显著。民猪的空肠肠腺密度和肠绒毛密度与哈白猪比较,差异都不显著。但在单位距离内,肠腺的高度和肠绒毛的高度,民猪各有一个阶段大于哈白猪。各猪种肠绒毛高度的年令变化,初生阶段两者都显著地大于15公斤和30公斤阶段。初生及30公斤的结肠肠腺的密度及高度,两猪种间的差异都不显著。但十五公斤阶段,在单位距离内,结肠肠腺的密度及高度,哈白猪优于民猪。  相似文献   

2.
将12窝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在饲喂与不饲喂开食料2种饲养制度下,分别设饲喂乳酸菌剂组和饲喂脱脂乳的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仔猪于7日龄开食,21日龄断奶,开食早期饲喂乳酸菌剂或脱脂乳.于仔猪7、14、21、24、35日龄每窝屠宰一头,取胃底、十二指肠、空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乳酸菌促进断奶后仔猪胃底腺盐酸细胞的增加(P<0.01),开食促进断奶前后胃底腺盐酸细胞的增加(P>0.05);乳酸菌和开食可促进断奶前十二指肠肠绒毛高度的维持,前者作用较短暂,后者的作用则更为明显,但两者对空肠肠绒毛无显著影响;添加乳酸菌与开食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3.
皖南花猪消化系统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皖南花猪纯种仔猪64头,按1,30,45,60,90,120,180,240,300和360日龄段分别屠宰测定其胃重,;胃底腺重,肝重,小肠和大肠的重,长度和单位长度重量以分析皖南花猪消化系统的生长发育规律。供试猪60日龄断奶,断奶后生长肥充猪供试日粮前期CP=17.5%,DE=2800kcal/kg;后期CP=15.0%,DE=2700kcal/kg;日粮粗纤维6.0%,建立了猪消化系统累积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3窝新生仔猪,每窝内随机分为两组: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于7、9、11日龄每头仔猪分别饲喂1、2和3mg.mL-1大豆苷元脱脂乳溶液1mL或等体积脱脂乳;所有仔猪于21日龄断奶;于14、21、24和35日龄,每窝随机抽取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仔猪各一头称重,屠宰,称量脾脏和胸腺重;取胃底部、十二指肠前端、空肠前端用于组织形态学观察;测定空肠和回肠组织组胺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大豆苷元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胃底腺盐酸细胞数量(P<0.05),但对胃底腺厚度和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大豆苷元既可以阻止断奶造成的胃底腺肥大细胞募集(P<0.05),又可以维持肥大细胞的平稳增加;此外大豆苷元还可以降低断奶后回肠组胺水平(P<0.05);皮质醇在所有采样时间都无显著差异,说明大豆苷元对肥大细胞和组胺的作用可能与皮质醇无关;除35日龄大豆苷元组胸腺重高于对照组(P<0.05)外,大豆苷元对断奶仔猪胸腺和脾脏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姜曲海猪胃底腺,从体重1公斤到20公斤阶段腺区粘膜面积、重量和腺体的高度增长很快。粘膜面积约增长11倍;粘膜重量从10公斤到20公斤约增长1倍;腺体高度在1公斤时,平均为278.91微米,到20公斤时,可达1137.60微米。腺体的密度在10公斤之前阶段,下降速度较快,以后则变缓慢,并随腺区粘膜面积的增加而减少。此时,腺体主细胞的比率也相应增加,由最初的67.7%增加到72.37%。壁细胞的比率变化与主细胞正好相反,随主细胞比率增加而减少。粘液细胞在1公斤时还没有出现,到10公斤时已有少量,以后其比率呈缓慢增加。总之,姜曲海猪胃底腺是随体重增加而逐渐增长的,直到60公斤体重时,才趋于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体胃底腺组织学及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增龄变化.方法 选择拥有“相对正常胃”的50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中青年组(20~59岁)19例和老年组(≥60岁)31例,其中老年组含60~69岁组11例,70~79岁组10例,≥80岁组10例.在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各组固有膜厚度(从上皮到黏膜肌层以上,不包括黏膜肌层)、胃底腺实质比和壁细胞比例,对比研究各组胃底腺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对比研究各组壁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固有膜腺体的形态和细胞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但是定量测定老年组固有膜的厚度( 892±172) μm明显低于中青年组(1014±203) μm (P<0.05);老年组胃底腺实质比例(83±10)%明显高于中青年组(80±7)%(P <0.05).壁细胞细胞数目占胃底腺细胞总数比例在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壁细胞及与泌酸功能相关的细胞器形态分布无明显差异,定量测定线粒体面积分数,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48±8)%和(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泡系统面积分数,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14±4)%和(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增龄变化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胃底腺和壁细胞在数量和形态上没有发生明显退化,为阐明老年人仍有良好的泌酸功能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酶标凝集素和组织化学方法,对鸡的食管腺,腺胃粘膜上皮、腺胃浅层单管状腺、腺胃深层复管状腺、十二指肠与直肠杯状细胞等进行了研究.发现食管腺上皮、腺胃粘膜上皮、十二指肠和直肠杯状细胞均含有较多中性和酸性粘多糖;而腺胃浅层单管状腺、深层复管状腺集合窦的中性和酸性粘多糖含量则较少.食管腺、腺胃粘膜上皮、腺胃深层复管状腺集合窦上皮对PNA和ConA反应均呈阳性;腺胃浅层单管状腺对PNA和ConA反应呈弱阳性;十二指肠、直肠杯状细胞对PNA反应呈强阳性.上述器官的粘液腺、杯状细胞均不对DBA起反应.各种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分泌物中粘多糖的糖基不同,可能与它们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珠颈斑鸠腺胃结构及相关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分布规律,通过普通光镜技术和3种组织化学的方法阐明了腺胃复管腺的显微组织结构,并对黏液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银细胞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PAS反应结果显示,腺胃复管腺腺细胞呈PAS阴性,但窦上皮细胞呈PAS阳性,胞质紫红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表明,肥大细胞呈卵圆形,呈暗紫红色,多位于腺体之间或腺细胞底部的结缔组织内,血管周围分布较多;Grimelius银染表明,嗜银细胞呈纺锤形或长梭行,被染成棕黑色,多位于腺细胞底部的结缔组织内。  相似文献   

9.
猪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猪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对猪子宫内膜进行胶原酶消化,分离基质细胞和腺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猪子宫内膜组织在37℃、通过1 g/L胶原酶Ⅰ消化90 min可以获得游离的腺体,对腺体进行培养时上皮细胞比例可达70%以上.培养过程中采用差速消化和差速贴壁可以成功分离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基质细胞最适贴壁时间为25 min,腺上皮为3h.纯化的基质细胞生长迅速,可传5代以上,上皮细胞生长缓慢,并且成片脱落.  相似文献   

10.
2月龄绿孔雀的消化器官各段肌层发达,消化腺发达。食管粘膜为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未出现角质化。食管腺由单层枉状上皮构成,开口处为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异常明显。嗉囊的粘膜上皮和腺体与食管相似,粘膜下层不明显。腺胃有浅层单管腺和深层复管腺,浅层单管腺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小肠绒毛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粘膜肌不明显,有中央乳糜管,无十二指肠腺。十二指肠后段,固有层有淋巴孤结。空肠、回肠固有层有淋巴孤结。盲肠的固有层有淋巴孤结和丰富的肠腺,肌层发达。肝小叶间界限不清,血窦中可见大量扁平的内皮细胞和多突的星状细胞。胰脏的小叶界限不清,内分泌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显示绍兴麻鸭胚后期腺胃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P细胞)的形态及其分布,分别计数每个周龄阶段的腺胃腺叶和表面上皮中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的数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细胞形态多样,以卵圆形、多面体形为主,并且有胞质突起。P细胞多分散分布于腺叶的中间与内侧区,个别分布在表面上皮中。腺叶P细胞的生长峰期为0~6周龄,以后下降,表面上皮P细胞生长峰期为0~10周龄,以后迅速下降。各周龄腺叶P细胞数明显多于表面上皮P细胞数。  相似文献   

12.
全脂大豆对肉仔鸡内脏器官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生、熟全脂大豆和对照饲粮分7组饲喂出壳1日龄艾维菌(Arian )肉仔鸡,研究了生、熟全脂大豆对肉仔鸡内脏器官重量和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生大豆饲粮肉仔鸡的胰腺相对重显著高于饲喂熟大豆和对照饲粮组(P<0.05),饲喂熟大豆与对照饲粮组间无显著差异。生大豆饲粮对胰腺生长短期影响显著。前期饲喂生大豆饲粮肉仔鸡大肠、小肠相对重显著高于饲喂熟大豆和对照饲粮组(P<0.05),后期无显著差异。饲喂生长大豆饲粮肉仔鸡腺胃、肌胃相对重在前、后期显著高于对照饲粮组(P<0.05)。生大豆饲粮组对鸡的小肠绒毛的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详细了解曼氏无针乌贼的内脏和缠卵腺的组织学结构,采用组织学技术对曼氏无针乌贼的肠、肝、胰、胃、缠卵腺进行了显微观察,阐述了各个器官的组织学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肠较短,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构成;黏膜层主要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黏膜下层肌纤维丰富,毛细血管较少,肌层较薄;肝脏由若干肝小叶构成,每一肝小叶由外缘的胚细胞和内部的腺细胞围成;胃较圆,胃壁肌肉层较厚,纤毛细胞丰富;胰脏由一颗颗松散的黄色小颗粒构成,细胞主要有胚细胞和分泌细胞;缠卵腺则呈"书页状",各叶瓣分泌的分泌物充斥着缠卵腺的空腔。该研究结果丰富了头足类繁殖生物学研究的资料,为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星杂“579”产蛋鸡的小肠和大肠的组织构造做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其小肠肠绒毛尖细,有分枝,粘膜上皮或肠腺上皮,含少量的杯状细胞。大肠肠绒毛在盲肠颈部发达,体尾部不发达。直肠绒毛短而宽,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内含有大量的杯状C.  相似文献   

15.
赵珂 《中国畜禽种业》2013,9(7):150-151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一种腺胃肿大、腺胃乳头出血溃烂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该病四季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发病鸡多为20~90日龄,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翅膀下垂,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鸡只生长缓慢或停滞。有的鸡有流泪、肿眼及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绿色稀  相似文献   

16.
一、发病症状鸡腺肌胃炎前期症状:腺胃肿胀,腺胃壁增厚,呈月牙状,乳头水肿,粘膜瓣有组织液流出。后期症状:腺胃瘫软,腺胃乳头消失,腺肌胃比例失调(正常是腺胃肌胃比例为1∶5)。腺肌胃炎病毒侵害的肉鸡脏器有腺胃、肝脏、脾脏、法氏囊、肠道。该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饲料不消化,鸡群拉饲料便,鸡群摄取的营养物质不足,生长发育受阻,加上免疫抑制因  相似文献   

17.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鹌鹑泄殖腔腺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雄性泄殖腔腺的腺上皮可按细胞的大小,细胞质的嗜色性,分泌颗粒的电子密度和细胞核异染色质量等方面,将柱状细胞分为两种类型。比较雄体和雌体泄殖腔腺的胚后发育表明,雌成体泄殖腔腺相当于雄性胚后发育至23日龄左右的水平,结构简单,分泌活动较低。根据泄殖腔腺发育的测微数据与睾丸发育增重数据分析,表明二者的胚后发育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20.
朱huan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一只意外死亡朱Huan的消化系统各器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消化管均具有一般的四层结构,但食管粘膜内有密集的泡状腺,分泌物丰富;腺胃和肌胃均未见粘膜肌,但肌层很发达;小肠绒毛较长,未见中央乳糜管构造,固有膜及绒毛内有丰富的平滑肌束;盲肠亦有短的绒毛,且淋巴组织发达,可形成淋巴小结。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少,小叶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