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提取方法对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影响。用HPLC法,对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的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人参皂苷Rb1含量分别为1.36%、0.87%、1.42%、1.43%。经过实验确定,以乙醚脱脂甲醇超声提取,提取率高、杂质较少、重现性好,是最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提取方法对西洋参中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选择更好的西洋参提取方法。方法用HPLC法,对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样品进行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结果在40℃用10倍水提取1小时的条件下,提取物的人参皂苷含量最高。结论本研究对规范西洋参的提取工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洋参皂苷对高脂肪食小鼠脂肪和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体外、体内试验研究了西洋参总皂苷、单体皂苷对胰脂肪酶活性及小鼠体重和子宫周围脂肪组织重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为0.5g/L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为90%;人参皂苷Rc,Rb1,Rb2对胰脂肪酶活性均显示很强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为0.5g/L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6%、97%;体内试验结果表明:西洋参茎叶皂苷对体重影响变化不大,但可以明显降低子宫周围脂肪质量。这说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和人参皂苷Rc,Rb1,Rb2可以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因此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抗肥胖作用可能是由于西洋参总皂苷中的人参皂苷Rc,Rb1,Rb2抑制小肠吸收食物脂肪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西洋参总皂苷及单体皂苷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首次对西洋参部皂苷及各单体皂进行了降脂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西洋参总皂苷较人参总皂苷对体外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强,在0.5mg/mL浓度时抑率分别为90%和35.2%;人参皂苷Rc,Rb1,Rb2对胰脂肪酶少性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0.5mg/mL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6%、97%、初步揭示出它们具有被开发为降血脂新药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类人参茎叶中皂苷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西洋参茎叶和三七参茎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及组成。[方法]采用水提法对人参茎叶和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进行提取,再用TLC和HPLC方法对人参总皂苷组成进行分析,对其皂苷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水提人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6.02%,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的提取率为5.01%。3种人参茎叶总皂苷的TLC和HPLC检测结果表明,人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e、Rg1、Rd、Rc,其中Re、Rg1、Rd皂苷的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53.7%;西洋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d、Rb3、Re、Rc,其中Rb3、Rd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38.3%;三七参茎叶中主要皂苷为Rb3、Rc、Rb1,其中Rb3含量较高,占总皂苷的17.2%。3种人参茎叶PPD/PPT值表明,人参茎叶为33∶37,主要皂苷为原三醇类;西洋参茎叶为50∶12;而三七参茎叶中几乎不含有原三醇类皂苷。[结论]成功的对不同种类人参茎叶总皂苷成分进行了比较,为不同种类人参茎叶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法从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茎叶中提取人参皂苷Re,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e含量,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频率、超声波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人参皂苷Re含量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西洋参茎叶中人参皂苷Re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超声波时间、超声波频率.优化的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时间60 min、提取温度45℃、超声波频率45 kHz、料液比m西洋参∶V甲醇=1∶20(g/mL).  相似文献   

7.
利用赤芝发酵西洋参须根,对产物-菌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菌质人参皂苷含量为7.6%,高于发酵基质,灵芝三萜酸含量为0.02%,低于赤芝子实体;单体人参皂苷Rb1、Rc、Rb2、Rb3含量显著低于基质,Rd含量明显增加,含有稀有皂苷C-K,其含量高达9.65 mg/g。菌质中含有人参皂苷和灵芝三萜酸双重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的提取、分离方法 ,自国产西洋参花蕾中首次分得 8种皂苷 ,经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与标品3种不同展开剂条件下共层析及对水解产物的鉴定 ,确定 8种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 Rb1、 Rb2 、 Rb3、 Rc、 Rd、 Re、 Rg1和P F11;又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花蕾中的 4个单体皂苷、1组皂苷 ,与其它生长部位———根、茎叶、果进行了对比测定 ,找出了各部位在总皂苷组成比例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分析人参和西洋参根、茎、叶中齐墩果酸型皂苷种类及人参皂苷Ro含量的差异,观察齐墩果酸型皂苷的分布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齐墩果酸型皂苷进行鉴定及Ro含量测定。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2.5mmol/L乙酸铵(w/v)及0.05‰氨水(v/v)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 L/min;检测波长:203nm。共鉴定了6种齐墩果酸型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o(1)、竹节参皂苷Iva(2)、姜状三七皂苷R1(3)、Stipulenaoside R2(4)、Armatoside(5)和Elatoside K(6)。人参根、茎和叶中均含有化合物1、2和3;西洋参茎中含有化合物1、3和4,叶中含有化合物1和4,根中含有上述6种化合物。对含量较高的人参皂苷Ro进行分析发现,根部为人参皂苷Ro的主要积累部位,且西洋参根部含量(0.576%)高于人参根部(0.214%);两者不同部位人参皂苷Ro含量差异较一致,皆为根茎叶。人参和西洋参不同部位齐墩果酸型皂苷的种类存在差异,人参皂苷Ro在二者不同部位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根部为齐墩果酸型皂苷的主要积累部位。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威海地区西洋参的品质,以皂苷含量为切入点,了解西洋参的理化性质。收集了威海市7个乡镇12个村共36批西洋参,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3种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并将3种皂苷含量相加,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威海地区西洋参皂苷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其中4年生西洋参中皂苷含量最高,为威海地区西洋参的品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年限三七根中皂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伟伟  王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07-1408,1651
[目的]测定不同年限三七根中皂苷的含量。[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文山产区的三七主根中皂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索了不同种植年限样品中皂苷含量的变化情况。色谱条件: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25℃。[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皂苷含量也相对增加,最佳种植的年限为3~4年。[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不同年限三七根中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人参皂甙、黄芪皂甙、党参皂甙、三七皂甙、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皂甙、绞股蓝皂甙、三七皂甙能显著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含量,且三者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同科属的皂甙对小鼠免疫器官具有不同的刺激能力,这种刺激能力可以作为筛选提高动物免疫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文山三七中As分配规律及其对皂苷和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野外大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云南文山三七主要种植区不同年份三七(二年生和三年生)不同部位(主根、须根、剪口)As分配规律,探讨As元素对三七主要药效成分黄酮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砷含量在三七各部位分布依次为:须根>剪口>主根.三七须根中As含量最高,为0.31 ~ 0.33mg/kg.3年生三七须根和主根的砷含量较2年生高.三七中黄酮含量为3.45 ~ 11.10 mg/g,2年生三七黄酮含量大于3年生三七.三七须根中黄酮含量与须根中As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含量在剪口和主根中较高,三七总皂苷含量为4.08% ~13.51%,人参皂苷占总皂苷的90.53%~97.79%.3年生三七的总皂苷和单体皂苷含量大于2年生三七.须根中三七皂苷R1含量与须根中As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剪口中总皂苷含量、Rg1含量和Rb1含量均与剪口中As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因此,三七As含量对药效成分的影响与不同部位和不同皂苷类型有关,As能导致须根中皂苷含量的累积,须根中黄酮和剪口中皂苷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闫海全  李崇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973-5974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甙的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三七总皂甙的稳定性。[方法]以三七总皂甙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不同pH值、温度对三七总皂甙稳定性的影响。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KromasilC18(4.6mm×250mm,5μm);流速为1.00ml/min;检测波长为197nm;柱温为室温,采用二元梯度洗脱,流动相为乙腈-水。[结果]三七总皂甙液相色谱定量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三七总皂甙在pH值〉4,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强酸高温下受影响较大,在pH值为3时,总皂甙含量降低约32.5%,在100℃下,总皂甙含量降低约12.5%。[结论]三七总皂甙在弱酸弱碱,低温条件下,比较稳定,而在强酸高温下受影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基上三七花粉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总皂甙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IAA、NAA、KT、6-BA、GA2、,4-D、HL)和营养物质(蔗糖、琼脂)配制成5种不同的培养基,研究不同培养基对三七花粉愈伤组织中皂甙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培养基培养的三七花粉愈伤组织中总皂甙的含量不同,5种培养基中总皂甙含量最高的为3.45%,最低的为0.02%,两者相差172.5倍。[结论]培养基中添加2,4-D有可能会促进三七花粉愈伤组织中皂甙的合成,增加总皂甙含量。  相似文献   

16.
人参中精氨酸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人参水提取物,经离心、透析,将透析外液浓缩后上Bio-gel柱,得到活性组分A,经薄层^1H-NMR及^13C-NMR鉴定,该化合物为精氨酸,并应用日立-835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了人参、西洋参、三七中精氨酸含量,其中精氨酸含量以西洋参最高,该物质为滋补强壮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三七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以三七种苗为供体植物,小麦为受体植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小麦表现出化感抑制作用(敏感指数M3=-004)。从发育时期来看,小麦种子萌发阶段较幼苗生长阶段更易受化感抑制作用影响,且其发芽指数受抑程度随氮素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即过氮>正常>缺氮;在小麦幼苗生长阶段,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其地上部化感作用以促进为主,对根部生长则以抑制作用为主;且三七根系分泌物对小麦的化感作用与培养液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尹敏晶  赵岩  张连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302-4307
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茎叶总皂苷为评价指标,研究平地栽参不同土壤改良的最优方案.试验以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为基本数学模型,研究玉米秸秆、猪粪、鹿粪、拮抗菌、菌糠5种基质的不同组合对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模型解析发现,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5种基质对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的贡献从大到小为猪粪、鹿粪、玉米秸秆、菌糠、拮抗菌.计算机模拟寻优表明,玉米秸秆施用量6.64kg/m2,猪粪施用量3.24 kg/m2,鹿粪施用量3.48 kg/m2,拮抗菌施用量6.87 g/m2,菌糠施用量7.02 kg/m2条件下,人参茎叶总皂苷含量预测值为17.81%.综上这些栽培因素的组合可以作为平地栽培人参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三七提取工艺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三七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提取液中三七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选用回流提取法对三七进行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50%乙醇,总量为药材的8倍,浸泡时间40 min,热回流2次,每次2 h.结论:三七总皂苷得率高,稳定性好,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竹节参皂苷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色法测定竹节参总皂苷含量,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等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竹节参总皂苷提取效果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超声功率为32kHz,提取3次,每次30min。在该提取工艺下总皂苷得率为13.15%。[结论]优化出了超声法提取竹节参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该工艺具有提取温度低、时间短、得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