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漠化作为当今最重要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对呼伦贝尔沙地的沙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沙漠化的的原因是由于在气候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人口压力的增大引起的过度砍伐、开垦、放牧、采挖等不合理利用森林和草原资源和生产建设活动从而使固定沙地活化,使该区沙漠化土地扩张.在最后提出尽快恢复退化草地的植被是治理沙漠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非洲近几年的干旱并由此引起的严重饥荒状况,指出人口增长失控、沙漠化和粮食危机、滥伐林木和决策失误等是导致非洲饥荒的主要原因。为改变面临的困境,目前非洲国家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合理开发农业方面已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开展“绿色革命”运动、农林业相结合的“绿篱栽培”、经济多样化的农业政策、开展植树造林运动以及在埃及兴起的“沙漠农业”等。非洲的干旱和饥荒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须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同步考虑。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是国家和民族兴旺的基础,这个基础一旦遭到破坏,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必须加强农业立法,确保农业和农业环境保护资金,为发展农业,保护好农业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资金。  相似文献   

3.
沙漠化是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作为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已严重危及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沙漠化土地的整治一直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生态建设项目。本文通过对近期我国土地沙漠化危害的分析,讨论了我国沙漠化问题的基本态势,分析了沙漠化的成因并进行了趋势预测,提出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防治的战略目标、步骤及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准确的干旱预测对于减轻或规避干旱对区域粮食生产和水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至关重要。大气环流因子可能会通过遥相关影响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和传递过程,在干旱预测模型中引入大气环流因子是否会改善农业干旱的预测性能尚不明晰。该研究以农业干旱、高温和大气环流因子为预测因子,在不同预见期(1、12、24、36、48个月)下采用Meta-Gaussian(MG)模型预测黄河流域典型年份的农业干旱事件,通过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探究在MG模型中引入大气环流因子对农业干旱预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环流因子中12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standardized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tensity index,SWPSHI)与农业干旱相关性最为显著;以典型年2014年8月份为例发现MG模型预测值受预见期长度、预测因子影响较大;相比于单因子预测,引入大气环流因子的MG模型的评价指标NSE和RMSE改善网格占比最高达46%,空间上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等省区1 a以上预见期明显改善,而考虑大气环流因子和高温的MG模型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预测性能,扩大了网格占比。因此在上述省区干旱预测时需考虑大气环流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风沙土含水量因子的抗风蚀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环境、社会和经济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它是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包括土壤风蚀、风沙流、风沙沉积和沙丘前移的一系列过程,其中土壤风蚀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和首要环节。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km^2,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区。  相似文献   

6.
干湿变化与作物补偿效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干湿变化是作物生产的水分环境,利用植物旱后复水所产生的补偿效应是农业抗旱节水的新途径。论述了农业干湿变化类型和补偿效应的内涵、干湿变化对作物生态补偿和生长发育阶段间补偿及生理代谢功能间补偿性。通过土壤大气温度组合的玉米实验,研究了大气温度提高补偿土壤干旱作物生长与水分效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干湿变化与作物补偿效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湿变化是作物生产的水分环境,利用植物旱后复水所产生的补偿效应是农业抗旱节水的新途径。论述了农业干湿变化类型和补偿效应的内涵、干湿变化对作物生态补偿和生长发育阶段间补偿及生理代谢功能间补偿性。通过土壤大气湿度组合的玉米实验,研究了大气湿度提高补偿土壤干旱作物生长与水分利用效应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正> 大气化学变化对于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可能影响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这种关注大大地促进了探讨 CO_3、CO_2、SO_2和酸性沉淀物对农业—粮食系统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的研究。一些研究测定了大气化学变化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而另一些研究测定了该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后果。这些研究均表明大气化学成分的改变对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农业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农业干旱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多种角度分析农业干旱,进行主要粮食作物农业干旱分区,并结合生产实际,探讨历年与近年“重要时段”严重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摸清了农业干旱规律。  相似文献   

10.
张掖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生态恢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市受干旱、风沙、水资源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的问题,如:森林带退缩,草场严重退化,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气候极端干旱,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繁、盐渍化程度日趋加重;环境承载压力超过了极限;人类滥采野生植被资源现象严重,植被种群减少。结合本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恢复策略。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土地沙漠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土地沙漠化,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区的内陆河流域。以黑河流域为例,从流域沙漠化的现状和特点;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土流失——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水土流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几乎遍及各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农林牧生产的全面衰退,而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威胁愈来愈大,因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据有关资料报导,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超载过牧,土壤侵蚀危害,生产力下降,最后将导致土地的完全沙漠化。据估计,受到这种威胁的耕地为世界耕地的1/3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土地沙漠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松嫩沙地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正经受着严重的土地沙化威胁.根据松嫩沙地分布及流动性等特点,采取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的办法,治理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实现了沙地治理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沙漠化研究伴随着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近50年的艰苦探索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我国沙漠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阐述了中国沙漠化研究领域在有关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研究、沙漠化的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研究、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沙漠化景观生态学研究、沙漠化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整治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及成就。并进一步明确了在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沙漠化研究伴随着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近50年的艰苦探索历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我国沙漠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重点阐述了中国沙漠化研究领域在有关沙漠化的环境背景研究、沙漠化的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研究、沙漠化监测与评价、沙漠化景观生态学研究、沙漠化的植物逆境生理学研究、沙漠化地区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沙漠化整治模式和技术体系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及成就。并进一步明确了开展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体、大气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农业环境面临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根据社会发展进程和农业环境部门管理农业环境的职能,提出了加快省级农业环境立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我国农业环境的现状,影响农业环境主要来自农业外部系统和农业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影响主要有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农业内部系统主要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的废气、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我国农业环境的污染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引起的,伴有工业、城镇外部系统和农业内部系统的双重作用,造成农业生产的环境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层面直接的、复合交叉和循环式的立体综合污染。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从观念认识、环境立法等5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西部沙漠化防治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西部有以风沙活动为显著标志的沙漠化土地近6.7万km~2,当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农、林、牧各业的发展。随着继续强度土地利用,并在持续干旱与风力作用下,土地沙漠化加剧,逐渐向东北地区腹部蔓延扩大,沙漠化的防治是一项关系到东北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以水利为先导,以生物为主体,开展沙漠化土地治理的新途径;建议沙漠化治理按流域进行分区,将沙漠化的防治与流域水土保持融为一体,从而体现防治和治理的高效性、先进性和群众性,逐渐形成东北地区防沙屏障,实现治理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干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活动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之一。区域环境干旱化趋势的研究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水资源管理及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在植被温度条件指数(VTCI)的基础上对克里雅河流域进行干旱监测。结果表明:2005-2010年研究区整体上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由北向南干旱趋势依次增强。其中,南部山区2005年VTCI值为0.696 4,到2010年VTCI值为0.486 4,其变化相差-0.210 0,旱化趋势较为严重;研究区中部的VTCI相差值分别为0.071 3和0.042 6,表现为有轻微干旱程度减弱趋势,变化不明显;北部地区即克里雅河下游地区的VTCI值从2005年的0.121 0减少到2010年的0.075 4,VTCI相差-0.045 6,呈轻微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高台县沙漠化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6年的MSS、1992年和2009年的TM遥感数据,对高台县沙漠化土地按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个等级进行解译,获得了3个时段沙漠化土地面积的统计结果。分析了研究区1976—2009年33年间沙漠化的动态变化:沙漠化面积总体减少了11 360.08 hm2,各沙漠化等级的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轻度和重度面积减少,中度和严重面积则有所增加,尤其严重沙漠化面积增加了3 171.2 hm2。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对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未来33年研究区沙漠化的面积仍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明显减缓,并且严重沙漠化面积将继续增加。沙漠化驱动因素中,自然因素主要是因气温升高导致的蒸发量增加,社会因素主要是超载过牧和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虽然高台县防沙治沙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环境恶化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