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仙花茎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粉红色凤仙花茎的3种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用水、75%乙醇和75%丙酮分别提取凤仙花鲜花茎,获得凤仙花茎的粗提物。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检测粗提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记录观察菌落数,计算抑菌率。结果表明,凤仙花茎的不同提取物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大肠埃希氏杆菌,且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凤仙花茎水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2g/mL时,水提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3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9.95%、99.99%、99.98%;75%乙醇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9.94%、100%、99.99%;75%丙酮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0.1g/mL。综上所述,同一种提取物的不同质量浓度对同一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对3种不同细菌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明显。凤仙花茎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表现为:75%丙酮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2.
凤仙花叶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粉红色凤仙花叶的三种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三种细菌的抑制作用,用水、75%乙醇和75%丙酮分别提取凤仙花鲜花叶,获得凤仙花叶的粗提物。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对粗提物对三种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检测,记录观察菌落数,计算抑菌率。结果表明:凤仙花叶的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比枯草杆菌黑色变种强,且浓度越高,抑制性越强。当浓度为0.2 g/mL时,对三种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9.92%、99.99%、99.98%。凤仙花叶的75%丙酮提取物和75%乙醇提取物对三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0.05 g/mL。综上所述,同种提取物的不同浓度对同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三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明显。凤仙花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75%丙酮提取物和75%乙醇提取物均比水提取物作用强。  相似文献   

3.
用水、75%乙醇和75%丙酮分别提取凤仙花鲜花瓣,获得凤仙花瓣的粗提物;采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和滤纸片法分别检测粗提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凤仙花瓣的3种不同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性越强.当浓度≥0.075 g/mL时,3种提取物对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的抑制作用大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凤仙花瓣3种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75%丙酮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75%乙醇提取物次之,水提取物最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用绒叶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乙醇、丙酮提取液对6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泡桐叶和花的乙醇提取液及丙酮提取液对白菜软腐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金葡萄球菌4种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泡桐叶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丙酮,泡桐花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泡桐花和叶的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均无抑菌作用;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提取液对6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夹竹桃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方法]选用不同的提取溶剂提取夹竹桃叶的活性成分;运用二倍稀释法,以大肠埃希氏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八叠球菌为供试菌种,对夹竹桃叶的不同提取溶液抑菌作用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夹竹桃叶对6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他细菌对其敏感性较弱。其中以浓度70%乙醇提取液的效果最佳。[结论]夹竹桃叶不同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浓度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以思茅松毛虫五龄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除茎提取物外,对5种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共10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为叶>根>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叶提取物对5种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雷金斯堡约克氏菌(Yokenella regensburgei)>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产酸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oxytoca)>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eneumoniae)>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其对雷金斯堡约克氏菌、产酸克雷伯氏杆菌以及弗氏柠檬酸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125g/mL,对其余2种细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25g/mL、0.5g/mL。根提取液对雷金斯堡约克氏菌和克雷伯氏杆菌无抑制作用,在相同质量浓度下,其对其余3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与叶提取液相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25g/mL。紫茎泽兰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用于开发新型的植物源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7.
夹竹桃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宏亮  刘红卫  朱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508-11509
[目的]为了研究夹竹桃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为其合理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以大肠埃希氏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八叠球菌为供试菌种,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夹竹桃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结果]3种浓度的夹竹桃叶乙醇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70%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最明显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0%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八叠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25g/ml,对普通变形杆菌为0.50g/ml。[结论]不同浓度的乙醇夹竹桃叶提取液对6种供试菌种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70%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这可能与提取液所含有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8.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范围为15.00~18.13 mm,为高度敏感,在0.40 g·mL-1浓度处理下,其抑菌率达到79.6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羊蹄甲和马缨丹叶提取液的抑菌圈范围为10.67~15.57 mm,为中度敏感,抑菌率分别为58.33%和60.37%;芒果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2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盾叶薯蓣等23种植物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生长的影响明显小于乙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苯、甲苯、正丁醇。盾叶薯蓣(根)、水菖蒲甲醇提取物(干粉)10 mg/mL浓度处理后7 d抑菌率分别为94.14%和98.50%;野核桃、百部、苦参、朱砂藤、八角莲、筒鞘蛇菰甲醇提取物相同浓度时抑菌率达80%以上。75%乙醇对盾叶薯蓣的提取率20.80%。盾叶薯蓣75%乙醇提取物1.0 mg/mL和5.0 mg/mL处理对荔枝霜疫霉病菌丝生长的抑菌率分别为86.64%和96.15%,对荔枝霜疫霉病菌孢子囊芽管萌发的抑制中浓度(质量浓度)为497.30 mg/L。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地黄不同部位粗提液体外抑菌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比较了药用植物地黄不同部位乙醇提取液的体外抑菌活性。以地黄花、叶、根等3个部位为试验材料,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制备乙醇提取液,以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株,测定各处理菌悬液OD值,并计算抑菌率。研究结果表明,地黄不同部位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不同部位抑菌效果不同,其中以地黄叶醇提液抑菌作用最强,当浓度为80g/L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72.43%,MIC为5.0g/L,EC50值为10.651g/L,并且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与提取液质量浓度间正相关性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八角茴香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八角茴香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maydis)、小麦纹枯病菌(Rizoctonia cerealis)、番茄褐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posaprum)、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1 g/mL时,八角茴香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菌活性不同,其中八角茴香根和枝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低,抑菌率均低于50%,果皮和叶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较高,抑菌率均高于50%。  相似文献   

1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2种方法,分析比较了药用植物多蒴曲尾藓配子体提取液对植物病原真菌大茎点霉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20 g/L时,无菌水和80%乙醇2种溶剂藓体提取液对大茎点霉菌丝生长的抑菌率均达60%以上,其中乙醇提取液的抑菌作用较强,抑菌率为67.47%,EC50值为27.28 g/L;乙醇提取液对大茎点霉菌孢子萌发的抑菌活性高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菌活性,EC50值为19.62 g/L,抑制作用优于水提液。多蒴曲尾藓对大茎点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冬枣轮纹病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紫茎泽兰提取液对两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carum)、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溶剂提取液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取溶剂的差异影响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同种溶剂提取液的抑菌作用随浓度降低而减弱.100.00 mg/mL乙醇、丙酮、乙醚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为100%.低浓度乙醇、丙酮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仍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乙醇和丙酮可以作为溶剂用于提取紫茎泽兰有效杀菌活性物质,其提取物可用于植物源杀菌剂的研发.  相似文献   

14.
9种中药材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种中药材的乙醇提取液(用药浓度为1000μg/mL),对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发现,9种中药材乙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穿心莲抑菌作用范围最广,对5种植物病原菌抑菌率均超过50%。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96.96%,效果最好。远志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率达82.37%,对苹果轮纹病菌达66.55%,抑菌效果明显。甘草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穿心莲、远志、甘草作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为进一步开发植物药提供科学依据,采摘当地生长的竹叶、枸骨叶、十大功劳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和乙醇回流法进行提取,然后使用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1)十大功劳的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竹叶及枸骨叶的乙醇提取液抑菌效果不明显;竹叶、十大功劳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效果,枸骨叶的水提物抑菌效果不明显,且十大功劳的抑菌效果最佳。2)十大功劳和竹叶对所有供试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3种植物的抑菌效果表现为:十大功劳>竹叶>枸骨叶。3)3种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5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40-5941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为生产高效植物源杀菌剂提供参考。[方法]用5种中草药(穿心莲、远志、薄荷、胖大海和贯众)的乙醇提取液(浓度为1 000μg/ml)对5种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穿心莲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范围最广,对5种植物病原菌抑菌率均超过50%,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96.96%,抑菌效果最好。远志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率达82.37%,对苹果轮纹病菌达66.55%,抑菌效果明显。[结论]穿心莲和远志抑菌效果较为明显,用作植物源杀菌剂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提取条件对植物提取物抑制茄子黄萎病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3种植物进行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能的测定结果表明:PE-5的最佳提取液为50%乙醇超声波提取30m in的提取效率最高,抑菌效果很稳定;PE-18的最佳提取液为50%乙醇:80%丙酮(1∶1)超声波提取30m in抑菌效果最好;PE-27的最佳提取液为80%乙醇超声波提取30m in的提取效果最好。有的提取物混合后可以增加提取物的抑菌效率,其中PE-27与PE-18按1∶1混配后的抑菌率显著高于PE-27和PE-18,而有的提取物混合后降低了提取物的抑菌效率,PE-18与PE-17、PE-5混合后的抑菌率均低于PE-18。  相似文献   

18.
李孙洋  侯明生  邱其伟  刘兴元  舒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18-8119,8138
[目的]研究9种药用植物粗提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9种药用植物丙酮粗提物对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的抑菌活性。[结果]在不同的植物样品浓度(0.100、0.010和0.005 g/ml)下,9种药用植物丙酮粗提物对3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抑菌率在3.5%~87.0%。[结论]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对3种植物病真菌菌的抑菌率为12.8%~87.0%,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则为40.0%~69.8%,二者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杀菌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分别以水稻纹枯病菌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和大肠杆菌等3种病原细菌为供试菌种,对苍耳各器官(根、茎、叶、果)提取液、植物内生真菌MG4-23的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苍耳各器官提取液、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液均有抑菌作用。苍耳的丙酮提取液抑菌活性要好于乙醇提取液。苍耳中抑菌活性最高的器官是叶,对6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47.8%以上,对3种病原细菌的抑制直径均在0.5 cm以上。植物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也很明显,对6种供试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68.1%以上,对3种病原细菌也具有抑制性。苍耳根和植物内生真菌菌丝体提取液的抑菌活性也较明显。[结论]苍耳和植物内生真菌MG4-23均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丙酮超声波提取和减压浓缩技术,获得17种花卉茎、叶的提取物,分析各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抑菌结果。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对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和藤黄葡萄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具有抑制作用;杜鹃(Rhododendronsimsii R.spp.)对腐生葡萄球菌和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具有抑制作用。天竺葵提取物4种供试质量浓度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96%以上,杜鹃提取物对炭疽杆菌的抑菌率在77%~84%之间。但天竺葵、杜鹃提取物分别对炭疽杆菌和藤黄葡萄球菌无抑制效果。2种花卉提取物抑菌率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天竺葵提取物对藤黄葡萄球菌抑菌率差异显著;杜鹃提取物不同质量浓度间对腐生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