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能源对当今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成为焦点问题。根据Tapio脱钩理论对1990年至今的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测算,发现河南省的脱钩状态整体处在弱脱钩,但在近30年中脱钩指数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且最近两年处在绝对脱钩状态且初期,要想完全实现强脱钩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对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选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因果检验后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得出河南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这一结果也验证了二者处在相对脱钩这一脱钩状态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0~2012年河南省统计数据,在计算河南省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2年河南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值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在2000~2005年出现未脱钩的情况之后,2005~2012年弹性值持续下降,脱钩趋势越来越显著。脱钩的程度受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在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保持相对脱钩状态,但要实现绝对脱钩还比较困难。因此河南省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做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新型能源,走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3.
选取1980~2011年的样本数据,应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及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分析,同时利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增量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分析人口、经济产出、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980~2011年河北省碳排放经历了稳定增长(1980~1996年)、低速增长(1996~2000年)和快速增长(2000~2011年)3个阶段,且3个阶段的GDP增速明显大于碳排放增速,河北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的差距。LMDI模型分解结果显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是人口、经济产出和产业结构,贡献度分别为8.92%、292.39%和14.95%;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贡献度分别为-202.94%和-14.35%。  相似文献   

4.
基于脱钩理论和方法,构建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联的指标体系,对2006~2013年滇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力的脱钩程度、时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滇中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经历强脱钩、弱脱钩以及扩张负脱钩,总体上处于强脱钩,时序上呈现反向"N"型变化;(2)滇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率均大于零,但变化幅度不大,而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率2007~2008年间为负值,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并从2007年呈逐渐扩大趋势,剪刀差经历倒"V"型变化后逐渐增长;(3)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脱钩程度及时序呈现波动变化,强脱钩状态居多,且均在T5或T6时期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脱钩理论,构建脱钩模型,测算三台县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胁迫指数两者的脱钩弹性系数,划分两者间的脱钩状态。研究表明,三台县2006—2018年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耕地安全胁迫指数总体上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三台县的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胁迫指数脱钩态势主要呈强负脱钩、强脱钩、扩张负脱钩、弱负脱钩4种,且呈动态交替变化;从脱钩-耦合关系来看,近13年的脱钩状态变化虽然部分年份存在较消极的状态,但大致上表现为从畸形向理想状态的转变;脱钩状态呈现阶段性特征:2007—2011年,该阶段脱钩状态表现出由极不理想状态逐步改善的趋势,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两者间的协调关系表现为前期不合理逐渐优化调整;2012—2018年,该阶段整体表现出脱钩状态振荡稳定在合理状态与较消极状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安全两者耦合关系也基本稳定在协调与较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灌溉、翻耕、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中6个方面,测算了河南省1993—2014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河南省农业碳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按环比增速可分为"高速-中速-低速"3个演化阶段。河南省各地市碳排放差异明显,周口市、新乡市、商丘市、安阳市属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高-高"型地区;南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属于高碳排放量、低排放强度"高-低"型地区;平顶山市、焦作市、濮阳市则属于低碳排放量、高排放强度"低-高"型地区,郑州市等8市属于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低-低"型地区。运用Tapio脱钩模型计算了河南省农业碳排放的脱钩弹性系数,结果显示,2004年前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强负脱钩和弱负脱钩5种弹性特征并存,2004年后以弱脱钩为主导,仅在2011年出现扩张负脱钩,脱钩状态较为理想,说明近年来河南省在农业碳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Tapio脱钩弹性测度云南省能源消费相关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程度,结果表明,有6个年份云南省碳排放量的GDP弹性介于0~0.8,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弱脱钩状态。极少年份,如2000、2008、2013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强脱钩的现象。总体而言,在2000~2014年,云南省碳排放与GDP的脱钩指数为0.303,表现为弱脱钩状态。这说明随着云南省经济的不断增长,碳排放也在不断增长。运用脱钩分析,可以很好了解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Tapio脱钩模型计算了2000~2012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弹性值,得到了相应的脱钩状态,发现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庇钩状态主要为弱脱钧.分析了弱脱钩状态出现的原因,并就加快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脱钩提出了相应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低能耗产业发展;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探究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运用脱钩分析模型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分析,并归纳其空间分异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1)2001—2015年,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脱钩关系整体较为合理,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2)在空间上,各地市(州)脱钩关系地域差异性显著,主要划分为脱钩理想型城市(辽源市和白山市)、脱钩基本理想型城市(长春市、通化市、松原市、白城市和延边州)和脱钩不理想型城市(吉林市和四平市)。3)基本理想型城市逐渐趋向理想状态,而不理想型城市与理想状态差距较大。最后从加强建设用地供地管理、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方面提出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理想脱钩,以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襄阳市减量化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基于直接、间接系数法,本文测度了各类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总量及其变化趋势,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8年期间,襄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2)经济规模、土地结构、人口规模是襄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决定性因素,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增长保持较强的负向效应;(3)近年来,襄阳市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状态整体是保持弱脱钩关系,碳排放的增长速率略低于经济增长的速率。  相似文献   

11.
杨泽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669-14670,14673
在介绍模式观内涵的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学者总结的6种模式观,探讨了解读模式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内生式绿色发展路径是适应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路径,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新时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重大创新。研究通过深入剖析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的内涵,分析总结出当前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物质基础总体较弱、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思想观念有待提升、制度体系亟待健全四个方面,并从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四个层面对贫困地区内生式绿色发展进行多维审视,为探索适应贫困地区实际的内生式绿色发展路径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动我国花卉产业健康迅速发展,文章对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研究阻碍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探讨突破此瓶颈的积极对策.结果显示我国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包括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花卉流通体系不健全、花卉信息匮乏、协会职能不完善等.目前,有针对性地逐个突破、积极地采取措施是推动我国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竞争情报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竞争情报的概念,分析了目前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竞争情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 ,农业发展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大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最大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国力 ,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发展 ,争取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论述实现我国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11-2013年,连续观察了福建地区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的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的全过程,描述了从受精卵到晚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斑鳜的成熟卵近圆球形,淡黄色,平均卵径为(1.76±0.08)mm;受精后5 min左右,卵膜吸水膨胀,平均卵膜径达(2.20±0.09)mm。在20℃温度条件下,孵化时间为189.33h。24℃温度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5.57±0.18)mm,具趋光性;3日龄仔鱼开始摄食,避光,进入混合营养期;5日龄时卵黄耗尽,6日龄时油球也完全消失。仔鱼全长y与日龄x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y=0.4916x+5.7209(P0.01)。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探讨农村和谐社会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就农村社会和谐的构建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基、规划先行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发明显,特别是交通 运输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有利于促进人与物的流动。自2010 年以来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 台举行的大型网上促销活动,网上购物量巨大,加快了物流业的发展。本文从三个理论视角分 析物流业如何对农村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从房地产开发的现状出发,分析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内在关系,提出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