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前鱼类糖类营养研究进展相关著作有很多,且大部分著作普遍认为鱼类对糖类营养物质利用代谢能力较差。但鱼类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糖类营养物质对节约蛋白质和脂质有着重要作用。鱼类对糖类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强弱主要与糖的种类、饲料中糖类物质的添加量、鱼类食性和规格大小、养殖环境、温度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鲟鱼属软骨硬鳞鱼类,其营养价值极高,不仅肌肉中富含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脂肪中含12.5%的DHA和EPA(亦称脑黄金),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痴呆症和心肌病有良好功效.软骨和骨髓中含有抗癌因子,可直接食用,是高级营养保健食品.产品在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鲟鱼养殖将开辟我国水产养殖的新领域.俄罗斯鲟在我国北方已养殖成功,有商品鱼上市,目前塘边售价每千克约400元.  相似文献   

3.
鲟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是现存鱼类中最古老的类群 ,具有极大的经济与开发潜力。本文介绍鲟鱼的生活习性和一般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鲟鱼(Acipenser sturioLinnaeus)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共有2科6属27个种。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古生物学和鱼类学学者根据古棘鱼化石出现年代及其形体结构特点,认为古棘鱼是鱼类共同的祖先,而鲟鱼类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素有"水中活化石"的美誉。中国鲟鱼类计2科3属8种,由于人为活动加剧,环境因素改变,野生鲟鱼资源越来越少,甚至濒临灭绝。鱼子酱有"黑黄金"之称,是鲟鱼产业的传统高端产品,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低温保活运输过程中对鲟鱼肌肉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了鲟鱼在0℃运输12h和24 h苏醒后肌肉的总蛋白质含量、总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水分和pH值变化.结果表明:鲟鱼在0℃条件下保活运输12h和24 h恢复常态后,其肌肉中总蛋白质、总脂肪、水分等指标变化很小,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现下降趋势.0℃条件下的低温保活运输对鲟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6.
刘静 《古今农业》2021,(2):37-45,36
鲟鱼一直以来都是长江干流民众利用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开发历史悠久.鲟鱼资源广泛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流和主要支流的河口地带,也是长江上游市场上出售的重要鱼类.其中,以今三峡地区、泸州、宜宾的鲟鱼类资源最为丰富.清代在三峡地区以捕捞鲟鱼为中心形成了专门的捕鲟业.20世纪60、70年代沿江渔民发明改进了专门的捕获鲟鱼的工具包括...  相似文献   

7.
正鲟鱼是古老的软骨硬鳞鱼类,起源于白垩纪时期,迄今已有2亿年的历史,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鲟鱼鱼子酱富含优质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被誉为"黑色黄金",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美食。达氏鳇、施氏鲟均为黑龙江流域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其中,达氏鳇体型大、寿命长、怀卵量大,是我国鲟科鱼类中生长速度最快和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类的营养需要及其饲料配方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鱼类消化生理方面也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鱼类消化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凡能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均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研究鱼类消化酶,对了解其消化生理特点及研制既能符合鱼类消化特点和生长发育要求又能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并能发挥其最大生产潜力的人工饲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市场前景]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我国分布有8种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黑龙江和新疆等区域.  相似文献   

10.
主要养殖鲟鱼的生物学及养殖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现存鲟鱼种数有25~26种。由于多年的酷渔滥捕和生态环境恶化,鲟鱼资源日益衰退。1990年世界鲟鱼产量为2万y,1993年下降到1万t。本文作者综述了鲟鱼类的起源、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分析和讨论了开展鲟鱼养殖应注意的问题及鲟鱼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金鼓鱼(Scatophagus argus)日粮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以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3%、6%、9%、12%、15%的5种等氮的配合饲料(F1~F5),在海上网箱中对初始体质量为4.3g左右的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测定其生长、免疫与抗氧化指标、内源性消化酶活性等。结果显示,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大,与饲料脂肪水平为12%和15%的两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蛋白质效率以饲料脂肪水平为12%的F4组最大,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饵料系数以饲料脂肪水平为9%的F3组最低,在F2~F5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其变化趋势与上述3个指标相反;肝体比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不断上升,饲料脂肪水平为15%的F5组鱼的肝体比显著大于F1和F2组。饲料脂肪水平也显著影响金鼓鱼的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及水分含量。当饲料脂肪水平为9%时,金鼓鱼胃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较高,且肠道和肝脏的免疫与抗氧化指标较好。根据饲料脂肪含量与金鼓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分别作曲线回归分析,确定金鼓鱼饲料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8.6%~11.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吉富罗非鱼幼鱼的成活率、肌肉成分及消化酶活性与饲料中不同脂肪水平的关系。设置饲料中鱼油添加量为0%、2%、4%、6%、8%和15%共6个梯度组,其脂肪水平分别为1.73%、3.71%、5.69%、7.67%、9.64%和16.55%共3个重复,饲养90d。吉富罗非鱼饲养中成活率的范围在84.76%~99.05%之间,但是投喂16.55%饲料的吉富罗非鱼成活率显著低于3.71%脂肪组(P<0.05)。吉富罗非鱼摄食量变化范围为(0.94±0.04)~(1.34±0.02) g/d,当饲料中脂肪水平大于7.67%时其摄食量显著下降(P<0.05)。7.67%组的试验末鱼平均体重和体长显著大于1.73%及16.55%组(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的肌肉脂肪含量上升,变化范围为2.29%~4.27%,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及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吉富罗非鱼胃和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P>0.05),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前肠中的淀粉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试验证明,高脂肪水平的饲料导致吉富罗非鱼成活率下降,摄食量减少;饲料脂肪水平提高,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含量随之增加,胃和肠道中的蛋白酶活性变化较小,但是肠道中脂肪酶的活性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3.
保护和发展黑龙江鲟渔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科鱼类是黑龙江干流重要经济鱼类。根据黑龙江鲟科鱼类资源现状、群体结构变动情况及其生物学特点.阐明了保护和发展黑龙江鲟科鱼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e,Arg)对杂交鲟Acipenser schrenckii♀×Acipenser baeri♂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以0.3%为梯度,配制精氨酸水平为1.74%~3.54%(干物质)的7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际精氨酸水平分别为1.76%、2.05%、2.36%、2.64%、2.93%、3.24%和3.53%。选取初始体质量为(3.63±0.08)g的健康杂交鲟幼鱼63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缸30尾鱼,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与1.76%精氨酸对照组相比,2.64%和2.93%精氨酸组杂交鲟前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2.93%和3.24%精氨酸组前肠淀粉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36%、2.64%和2.93%精氨酸组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各肠段中脂肪酶活力随饲料中精氨酸水平的增加均表现出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1.76%精氨酸组相比,2.36%、2.64%和2.93%精氨酸组前肠皱襞高度和肌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2.93%精氨酸组前肠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2.64%、2.93%和3.24%精氨酸组中肠皱襞高度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精氨酸,对提高杂交鲟幼鱼肠道内消化酶活性和促进肠道形态结构发育均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营养物质在杂交鲟幼鱼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并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5.
配制5组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淀粉水平(26%、30%、34%、38%、42%)的饲料,网箱养殖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0 d,初始体重为(4.02±0.11)g,探讨其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淀粉含量34%组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间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8%和4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6%和30%组(P<0.05);34%组全鱼以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6%、30%和42%组(P<0.05),全鱼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淡水黑鲷脏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42%组肝体比显著高于26%、30%和34%组(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淡水黑鲷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为34%~38%。  相似文献   

16.
饲料淀粉水平对淡水黑鲷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5组等蛋白质等脂肪,不同淀粉水平(26%、30%、34%、38%、42%)的饲料,网箱养殖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0 d,初始体重为(4.02±0.11)g,探讨其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淀粉含量34%组相对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各组间肠道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38%和42%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26%和30%组(P<0.05);34%组全鱼以及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6%、30%和42%组(P<0.05),全鱼以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淡水黑鲷脏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42%组肝体比显著高于26%、30%和34%组(P<0.05);各组间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实验结果分析,淡水黑鲷饲料中淀粉适宜添加量为34%~38%。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料中亮氨酸(Leucine,Leu)和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的交互作用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以含50%全鱼蛋白牙鲆幼鱼饲料中氨基酸组成为参考,设2个Leu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2.58%和5.08%),并将其分别与3个Ile水平(分别占饲料干物质的1.44%、2.21%和4.44%)交互制成6种试验饲料(LL-LI、LL-MI、LL-HI、HL-LI、HL-MI、HLHI);以初始体质量为(2.69±0.04)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不同Leu和Ile水平的上述6种试验饲料;60 d的流水养殖试验结束后,测定牙鲆肠道消化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结果表明:高Ile饲料组肠道消化酶活力显著高于中间水平Ile饲料组(P0.05),且饲料中高水平的Leu可降低肠道消化酶活力(LI组除外);在低Leu处理组,当Ile≥2.21%时,随着饲料中Ile含量的增加,肝脏中CAT、SOD、ACP和AKP活力显著提高(P0.05);但在高Leu处理组,当Ile≥2.21%时,CAT、SOD和AKP活力随饲料中Ile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Leu和Ile间存在交互作用,并显著影响牙鲆肠道消化酶及部分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且在低Leu(2.58%)水平与高Ile(4.44%)水平(LL-HI饲料组)交互作用下,牙鲆肠道消化酶及肝脏免疫相关酶活力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8.
牛磺酸对花鳗鲡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牛磺酸对花鳗鲡幼鳗生长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0%、0.40%、0.60%、0.80%的牛磺酸,配制成牛磺酸含量为0.708%、0.908%、1.108%、1.308%、1.508%的5组试验饲料(D1,D2,D3,D4和D5),投喂体质量为85.95 g的花鳗鲡幼鳗14周。结果表明:(1)随着牛磺酸含量的升高,花鳗鲡体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D4组达到最高值;D4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大于D1和D2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2)相比于D1组,高牛磺酸含量组花鳗鲡肌肉中水分的含量降低,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升高,其中D3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大于D1组(P0.05)。(3)饲料中适量的牛磺酸含量(1.108%~1.308%)能显著提高花鳗鲡胃和肝脏中的淀粉酶、蛋白酶活力以及肝脏中的脂肪酶活力(P0.05)。综合以上结果,花鳗鲡幼鳗对牛磺酸的需求量为1.308%。  相似文献   

19.
几种添加剂对哲罗鲑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哲罗鲑Hucho taimen在室内玻璃钢水族箱中用流水饲养,研究了小肽、柠檬酸、氯化钠和大蒜素对哲罗鲑(6.35g±0.21g)摄食、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周期为56d,水温9.2—14.1℃。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小肽后,显著提高了哲罗鲑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而体成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柠檬酸和1.0%氯化钠对哲罗鲑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0.5%柠檬酸组哲罗鲑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25mg/kg大蒜素显著降低了哲罗鲑的摄食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鱼体水分升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降低(P〈0.05),血清生化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鱼粉,制成6组等脂等能的蛋白质梯度实验饲料(P1~P6),研究中成鱼阶段(初始体质量范围定义为100 g/只的个体)卵形鲳鲹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研究发现,随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升高(P1~P6),实验鱼的生长性能如增重率、蛋白质效率以及全鱼粗蛋白含量均呈现先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渐平稳的趋势(P0.05),而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呈现先显著降低(P0.05)而后轻微升高的趋势(P0.05)。折线回归模型拟合生长性能,计算中成鱼阶段卵形鲳鲹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质量分数)为49.75%。在获得蛋白质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的豆油,制成6组等氮的脂肪梯度实验饲料(L1~L6),研究中成鱼阶段卵形鲳鲹对饲料中脂肪的最适需求量。随着饲料中脂肪含量提高(L1~L6),卵形鲳鲹的增重率等生长性能呈现先显著升高后稳定的趋势(P0.05),而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则呈现先显著降低后稳定的趋势(P0.05)。折线回归模型拟合生长性能,计算中成鱼阶段卵形鲳鲹对饲料中脂肪的最适需求量(质量分数)为12.20%~12.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