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楸树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楸树播种苗的质量和产量,2003~2006年进行了楸树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播种量一般应在7.5~15 kg/hm2.整地时施入饼肥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过磷酸钙150 kg/hm2,苗木生长健壮;速生期追施尿素150 kg/hm2,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苗床密度控制在12株/m2,产苗量82 500株/hm2,苗木数量和质量能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西南地区藤编植物防己的人工栽培,2006—2007年进行了防己种子播种育苗试验,系统总结出防己育苗的配套技术。结果表明:防己种子于10月中旬采摘,种子处理后进行干藏。苗圃合理播种量应为10kg/hm2。整地时施入基肥,厩肥40t/hm2、复合肥450kg/hm2,藤苗生长健壮。速生期追施尿素150kg/hm2,能明显地促进藤苗生长。苗床密度控制在16株/m2,产苗量12万株/hm2,藤苗数量和质量能达到最佳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寒地水稻直播的高产栽培模式,选用龙粳31和牡丹江28为试验品种,采用撒播和条穴播两种播种方式,分别以芽种子量100kg/hm2、125kg/hm2、150kg/hm2为3种播种量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和播种方式对产量的作用都极显著,播种量对产量的作用显著,播种方式×播种量互作对产量的作用显著,品种×播种方式互作对产量的作用显著。试验中龙粳31×撒播×播种量150kg/hm2模式产量最高,综合考虑寒地的生态特点,认为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模式是当地主栽的中等分蘖型水稻品种×撒播×播种量150kg/hm2。  相似文献   

4.
现代苗圃实行的是位置固定、永久经营。每年育苗仅从土壤中被苗木吸收的可给态养分,氮素约在30~100kg/ha、磷素约在5~30kg/ha、钾素约在10~80kg/ha。尽管温带地区每年通过降水带给土地上的氮素约5kg/ha和部分土中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量,但苗床上的养分仍然是入不敷出。所以对苗床  相似文献   

5.
苗木质量优劣是决定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九台苗圃培育的落叶松播种苗,由于种源的影响.使苗木贪青徒长,木质化程度低,并且主根长.侧根少,严重影响林场的造林成活率。对此.我圃采取了在苗木生长后期进行切根,然后对其叶面喷施磷酸三氢钾的技术措施。经过两年的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1试验方法我们以苗圃一年生落叶松播种苗作为对象,面积为1hm2,切根时间选在1993年8月15日至8月18日之间,切根深度为15cm,切后马上灌透底水。然后用市面零售的磷酸二氢钾,以0.3%的浓度喷施叶面,均匀喷3次,每次浓度不变。对照与试…  相似文献   

6.
晚松,桤木,秃杉,福建柏引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晚松(Pinus Serotina)晚松原产美国,我场自1990年春从武功山林场引进苗木500株进多行造林引种试验,年终调查成活率达100%,当年抽高平均64cm。翌年春购进晚松种子进行育苗,因种子较小,发芽率高,其播种量控制在0.75kg/亩左右,苗木生长粗壮,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99%,迄今,我场共营造晚松林2500多亩,其幼林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江南桤木不同播种量和不同水分管理方法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播种量以45kg/hm2量为宜,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和优质苗产量均优于其他几种处理方法;水分管理以"湿管法"育苗效果最好,苗木的高生长、地径生长和优质苗产量与"水管法"、常规育苗方法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和实现林业经济指标的物质基础。通过5年多对辽宁省林木种苗供应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苗圃的存活率仅为29%;育苗面积和株数由2003年的2.31万hm2和30.34亿株,降到2007年的1.31万hm2和19.97亿株;上山造林类苗木总量由2003年占当年苗木总产量的82.2%,下降到2007年的占55.9%,经济林类苗木生产数量非常平稳,在苗木总量的10%~13%浮动,城乡的绿化和美化类苗木数量由2003年的占6.7%上升到2007年的占31.8%;苗圃良种使用率为34%~42%。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抓良种选育,建设一批林木良种选育基地,培育新品种,向林农提供优良经济林品种;制定种苗发展规划,抓骨干苗圃建设,实施苗木生产、供应和使用的三定制度;建立种子贮备资金、抓种子贮备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特色种苗产业等的建议或措施。  相似文献   

9.
红松播种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对红松育苗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红松育苗最佳播种期为地表5cm深处温度高于10℃,培育2年生播种苗的播种量为0.5 kg/m2、培育3年生留床苗的播种量为0.34 kg/m2,大粒种子出苗早并且苗木整齐,每天15:00浇水对苗木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0.
白桦是太子山林区分布最广泛的乡土树种。2006年以来,太子山林区播种培育白桦苗木,累计4 hm2,出圃200万株左右,平均出苗率60%。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太子山林区白桦播种育苗全套技术,包括每年8月下旬可以采摘果穗的方式采种,揉搓脱粒细筛去杂调制种子,20℃温水浸泡保湿催芽,整地作高床,播种框混沙沟播并覆土10 mm,出苗期管理,苗木越冬保护,以及立枯病、白粉病、锈病等病虫害防治,播种量要求30~40 kg/hm2,3~5年可生产合格苗木30~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本场位于河北省最南部 ,魏县城南 12km ,是“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良种示范基地”、“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魏县科技扶贫示范园区”。该场总面积 2 0hm2 ,以引进试验、示范和繁育各类苗木为主。每年繁育杨树良种、果树良种、园林花卉良种 10 0余种 ,年出圃各类苗木 2 0 0  相似文献   

12.
日本落叶松商品幼苗施肥效应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日本落叶松苗木培育中存在的多年重茬育苗而导致的矿物营养元素消耗严重、苗木质量低的问题,进行了基肥和追肥的施肥种类,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圃地基肥以草炭(7.5kg/m^2)、堆肥(7.5kg/m^2),磷酸二氢铵(40g/m^2),过磷酸钙(120g/m^2),追肥以尿素(20g/m^2),磷酸二氢铵(40g/m^2),过磷酸钙(60g/m^2),硫酸钾(10g/m^2)为最佳,有效促进了日本落叶松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选择适合黄芪机械穴播的用种量是提高质量和保证高产的关键。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对黄芪地膜覆盖机械精量穴播产量的影响,为其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定西地区黄芪机械穴播时种子播种量对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在40kg/hm2最低播种量基础上,随着播种量的增大出苗率连续提高,产量先显著提高后下降,但根长、根粗等质量指标均呈降低趋势,播种量为60kg/hm2时产量最高,综合指标优异,生长健壮,大小适中,从直播质量和效益综合考虑,定西地区黄芪地膜覆盖机械精量穴播适宜种子播种量为60kg/hm2。  相似文献   

14.
韩仰周  刘勇 《林业科技》1993,13(3):29-30
心止病是发生在当年播种苗上的一种非病源性的生理病害.黑龙江省汤旺河林业局所属的苗圃,多年来的发病时间大致在出苗后的一个月内.心止病缩短了苗木的高生长期,降低了落叶松苗的成苗率和苗木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解心止病的病因,我们在汤旺河林业局的中心苗圃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对江苏海门沿海当年造林的光叶楮生长及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 m×1 m时,在林业站苗圃脱盐立地(全盐量0.046%,pH8.15)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最大,为8 981.40 kg/hm2,其次在盐碱地东灶港海堤(全盐量0.286%,pH9.09),为6 478.20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全盐量0.098%,pH9.05)为1 846.95 kg/hm2.地下部分的规律与地上部分类似,干重最大是林业站苗圃,为5 158.65 kg/hm2,其次在东港海堤,为1 948.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662.40 kg/hm2.总生物量干重最大在林业站苗圃,为14 140.20 kg/hm2,其次在东灶港海堤,为8 427.1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2 509.39 kg/hm2.根系主要分布在10 cm浅土层.  相似文献   

16.
对园林苗圃除草剂进行优选试验,实验表明:采用具有封闭、触杀等不同除草机理除草剂进行混合搭配,确定防效最优的组合。其中"果尔0.45L/hm2+草甘膦2L/hm2+精禾草克0.75L/hm2"对于成品阔叶绿化苗木林下杂草防除效果可达95%以上,与人工除草相比较可降低成本7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是用单因素对比法,进行长白落叶松七种不同播种量,三次重复。当年秋抽样调查平均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和苗木的鲜重、干重,综合分析,得出其平均种苗损耗系数为1.54,最佳产苗量为395株/m~2,相应的播种量为7.9g/m~2,如按规程,种子净度达到95%,场圃发芽率提高到50%时,相应的播种量为5.31g/m~2。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留床苗不同密度与苗木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在孟滦林管局八英庄苗圃监测了 2 a生落叶松留床苗不同密度与高、径生长和径高比的关系 ,1994~ 1996年又在龙头山苗圃也做了不同密度的留床苗试验 ,结果近似。为提高苗木质量 ,确定合理留苗密度 ,指导生产 ,应用于生产有较大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巴旦杏苗木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疆地区 ,气候暖和 ,冬暖夏热 ,光照充足 ,适合多种落叶果树的生长发育 ,根据对优良地方品种的试验观察 ,巴旦杏在这里生长结果良好 ,目前栽培面积达 15 0hm2 。南疆喀什和莎车县近年来在引进巴旦杏苗木的同时 ,建立了育苗基地 ,其中莎车县2 0 0 0年春出圃大批巴旦杏苗木。现将近年来育苗工作的经验和试验情况作一简介。1 材料和方法试验在莎车县苗圃进行 ,该苗圃面积 5hm2 ,土壤偏碱 ,支渠灌溉 ,实生砧木苗为当地苦仁毛杏。接穗品种为优质当地巴旦杏莎车 18号和莎车 2 1号。1996年春播作预备试验 ,1997~ 1999年正式试验设5个处理 ,即播…  相似文献   

20.
本项研究在总结传统育苗的基础上,应用推广了苗木生长调控新技术,新老技术紧密结合配套使用,取得了松树大田育苗的良好效果。通过选择圃地、控制播种量、精耕细作、科学管理,并在苗木旺盛生长期的8月中旬进行切根、剪顶,有效地促进了苗木生长发育。结果表明,马尾松播种量45kg/hm2,培育苗木169.2万株,Ⅰ、Ⅱ、Ⅲ级合格苗出圊率时%,其中优质苗率达53.5%。苗木茎干粗壮、根系发达、菌根丰富,达到了大田优质苗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