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绍平 《海洋渔业》1984,6(3):136-137
夜间:垂直两盏环照灯上红下白,当有网具外伸150米及以上时,应朝着网具的方向显示一盏环照白灯,两盏舷灯和一盏尾灯。  相似文献   

2.
杜春政 《海洋渔业》1990,12(1):7-10
<正> 前言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82年修订本)附录一:号灯、号型的位置和技术细节(9)对船舶环照灯水平光弧的要求是“环照灯应安置在不受桅、顶桅或上层建筑大于六度角光弧遮蔽的位置上”。但《规则》自1983年6月1日实施以来至今已多年,尚未妥善解决。近几年来我们先后到辽宁、山东、河北、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的一些船厂、渔业公司进行了实地调查,现有相  相似文献   

3.
<正> 大围缯是福建的传统渔业。发源于闽江口一带。据传包括大围缯前身的“百袋网”在内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一种双船作业的有囊围网。网具由一囊两翼组成(图1),翼网很长,身囊网很短,网口高而宽大。120~150马力使用的网具、翼网长达440~560米左右,身囊网55~70米,网口伸直周长360~460米。这种网具在40~60米水深的渔场作业,上纲能浮于水面,下纲能紧贴海底。作业以围为  相似文献   

4.
日本关于底曳对拖网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日本以西底曳对拖网“曳纲长度”的见解,以及渔船马力和网具大小的关系等,作一大致的说明;并将在实验水槽(宽5米×长100米×高1.5米)进行的模型网具试验时所拍摄的网具各型状的照片加以介绍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发展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灯围捕捞产量占全市海洋渔业产量的48%左右。平均单产近万担。一艘150~185马力的灯围船渔捞利润平均5万元以上,最高的达11万元;船上渔民劳均收入2,000多元,最高的5,o()0元。我们的主要经验,是在落实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的同时,特别注意抓好网具改革和渔捞装备,提高渔捞技术。  相似文献   

6.
厦门灯围网具装配的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厦门机帆船灯光围网网具自1964年试验成功后,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形成具有长高比小,缩结系数缩小,浮沉比小等独具特色的灯围网具。该网具特点与厦门灯围的生产渔场、网具操作方法相适应,适渔性能好,捕捞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其单位产量、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LED 灯对鲻(Mugil cephalus)刺网捕获效率及副渔获物组成的影响, 于2023 年5—6 月在荣成北部海

域使用布设5 种不同光色(红、白、黄、蓝、绿)和3 组不同数量(2、4、6 盏) LED 灯的三重刺网进行捕捞实验。以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数量(CPUE)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重量(WPUE)为指标, 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

评估LED 灯对鲻捕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LED 灯会对鲻捕获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且不同光色和数量对鲻捕获

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对比不同光色的LED 灯, 绿色LED 灯效果最佳, 与未布设LED 灯的对照网相比, 布设2、

4、6 盏绿灯的实验网鲻CPUE 分别显著提高了50.72%、97.46%和98.07% (P<0.05), WPUE 分别显著提高了39.38%、

80.54%和84.63% (P<0.05), 其中, 布设4 盏和6 盏LED 灯的实验网鲻单位捕捞努力渔获数量(CPUE)和单位捕捞努

力渔获重量(WPUE)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网与对照网捕获鲻的体长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 布设

LED 灯提高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等副渔获物的捕获效率; 特定光色的

LED 灯有助于减少副渔获物中花鲈和许氏平鲉的幼鱼比例。研究认为, 绿色LED 灯在鲻刺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

景。本研究可为LED 灯在鲻刺网渔业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机帆船灯光围网是在1970年试验成功并陆续推广的,目前一些渔业县份的灯光围网作业已成为仅次于冬季带鱼汛的第二大作业。由于受当时试验及推广中的一些情况制约,目前浙江省灯围的灯具、网具、操作技术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仅就灯光围网作业网具改革问题谈几点意见。一、当前使用网具的主要缺点  相似文献   

9.
围网是捕捞中上层鱼效率较高的一种大型渔具。机帆船灯光围网是取鱼部位于中段的两翼长带形无囊围网。根据机帆船的适渔性能、作业渔场水深和潮流、捕捞对象等情况,我们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生产和试验,摸索了一套网具结构及装配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网衣结构围网工作长度330~350米,网具伸直高度120米左右,是作业渔场水深的2~3倍,在5级风、2节流速条件下,网具在水中包围的深度约25米,能捕到  相似文献   

10.
一、选池、选种放养选择的是5亩大小的土底鱼池一口,池深在3~3.5米,向阳,水泥壁。入冬前将水抽干,带水生石灰150千克/亩全池泼洒,杀菌消毒,杀灭野杂鱼。一周后等池塘毒性消失,加水至2米深。放大规格白鱼(200~250克/尾,系从太湖引进的白鱼苗养殖一年后的苗种)。放养密度平均150千克/亩,搭配放养花白鲢,与主养鱼是4︰1的比例,  相似文献   

11.
长臂拖网试验及其作业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星辉 《海洋渔业》1988,10(2):55-59
<正> 长臂拖网又称双撑杆、双臂架虾拖网,即一船拖两网作业。和尾拖、舷拖、桁拖、双拖一样,是底拖网作业的基本形式。这种作业在墨西哥湾、南美沿海、西非、澳大利亚等海域十分流行,用于在平坦的海底捕捞价值很高的虾类和其他底层鱼。从事这种作业的渔船,左右两舷都装有两种可以活动的10多米长的铁制长臂。通过长臂端部的滑轮,由曳纲各曳带一副网板和一顶网具。渔船带着露出水面的网板、网具航行时,形同双翅,海上极易辨认。每舷的网具靠各自的网板实现水平扩张,连接网板  相似文献   

12.
网具色泽对渔获量的影响,以往有人认为白天用暗色网可提高渔获量,夜间则无效果;有人认为色彩鲜艳的网具不见得就会增加渔获量;有人则认为各种鱼类对色泽有不同的反应。最近有人使用了白、绿、蓝和黄四种色泽的刺网对斑点  相似文献   

13.
各地信息     
由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承担的1984年度上海市水产重点科研项目“深水围网网具和渔法研究”于今年9月8~10日在无锡通过技术鉴定。新型深水围网网具采用梯形结构、方型网头等,改善了原有围网性能,沉降速度比原有围网增加25%以上。沉降深度也大大增加,平均为101.5米,最大达140米。为此提高了围网有效捕捞深度。通过两年来的海上试捕,效果良好。特别是于9~11月在外海深水的澎钓渔场生产,产量比原有围网提高一倍左右。该项目在围网性能研究方面,对流速、括纲长度和收绞速度等因素对围网沉降性能的影响,作了较系统全面的测试与分析,为围网的设计和渔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正>花鳗苗从菲律宾引进到我国以来,许多研究者对其展开各个阶段的养殖研究,目前花鳗的养殖技术已经成熟,然而白苗期养殖仍存在成活率和生长率都低的问题。下面将花鳗白苗期的培育过程总结如下:一、养殖设备养殖池呈方形八角状,池底呈锅底形,面积为约150~200米2,池深1米。每池设有两台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使水沿顺时针方向循环流动,这样可以将粪便和残饵等集中到排污口,以便更好地排污。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围网括纲张力的计算。文中分析了现有网具理论关于围网括纲张力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括纲张力的计算式。这一计算方法与现有计算方法有三个主要不同点:(1)现有围网网衣阻力公式建立在网片与水流垂直的基础上。本文以围网收括过程的抛物线网形建立网衣阻力公式。(2)计算括纲与底环之问的摩擦阻力,现有括纲张力计算建立在欧拉公式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底环非紧密排列在括纲上,不符合欧拉公式条件。文中提出了适合实际情况的计算式。(3)现有括纲张力计算中仅计及网衣阻力,括纲与底环的摩擦力,括纲提升力。本文认为括纲张力计算尚应计及括纲和网具附属具(下纲,沉子,底环,环纲等)向中心横向运动的水阻力括纲收括过程纵向运动的水阻力风浪等因素引起的动载荷等。文中讨论了围网收括过程的受力问题,提出了计及以上诸力的括纲张力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十年来在工作中总结出对虾底流网结扎技术3个要点,用它指导结扎网,提高了网具捕捞效能,在生产中获得显著效益,深受渔民欢迎。兹分述如下: 一、确定浮沉比最佳值使用范围网具在海流的推动下向前移动,沉子使下纲贴在海底赶虾,浮子支持网衣与渔获物保持张开的网形。网具在维持上述状态条件下应使浮沉力降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大型鱿鱼钓脱钩率问题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太平洋鱿钓实践生产发现,西经海域鱿鱼个体大,脱钩率高,本文就舟渔1301轮,在使用水下灯的情况下,对减少鱿鱼脱钩率进行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调查船只为舟渔1301,其钓渔具材料配置:水上灯76盏,每盏功率为2KW;水下灯为金属卤素灯,2盏,功率均为5KW;水下灯装置左舷电缆200米,右舷电缆250米;钓机全部为SE-58型,两舷各9台,总共18台,实际使用12台。2、方法(1)调查时间:2000年5月15日~7月8日,历时55天;(2)调查范围:39°N~42°N,180°W~171°W;(3)手钓和机钓的渔获产量对比;(4)不同规格、颜色钓钩上钩率与脱钩率的对比试验;(5)钓机采…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围网的生产特点1.围网是海洋捕捞生产中网具最大,网次产量最高的一种先进渔具。它是利用长带形网具,由渔船迅速放网包围鱼群。网具在水中垂直伸展形成围壁,阻断鱼群向四周逃遁之路,然后,逐渐收缩和闭拢网具的底部,阻止鱼群向下逃遁,随后一面起网一面渐渐缩小包围圈,迫使鱼群集中于取鱼部或囊网.达到捕捞目的。目前我国使用的围网长×高=900×180米左右,网次产量达到500多吨。世界上大型围网长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精养中、小型水面电拖网网具设计的原理及特点,网具结构和作用;网具的捕捞原理,网具尺度的确定及材料选用和电拖网网具装配工艺等。试捕试验表明,其捕捞性能优良,上层鱼类起捕率达96%以上,中,下层鱼类起捕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20.
<正> 东山灯围作业从1964年取得试验成功之后,经推广、发展、提高阶段,已有24年之久,是海洋捕捞一支生力军。目前灯围作业全部分布铜陵渔区,10个渔业公司有54组,5054吨,13567马力。经过几次更新换代,渔船更新,网具改革,光源变革和助渔导航电讯仪器充实,使渔具配套设备完整,渔船电船型,吨位80~100吨,主机185~350马力,锦纶网具有69张(新网12张),玻璃钢万光灯艇有162只(20千瓦5只),保鲜隔热舱有65舱,还有冷海水保鲜一套6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