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49-11551
[目的]探讨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硅肥施用提供借鉴。[方法]采取土壤有效硅测定方法间对比分析法以及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土壤性质间相关分析法。[结果]采取不同方法测定有效硅含量间虽有较大差异,但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供试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低于临界值。土壤母质和基本性质对有效硅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以浓度1%柠檬酸法和pH4.0醋酸-醋酸钠法方法较好。成土母质、土壤pH、黏粒含量是影响有效硅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中不可代替的元素,它在水稻矿质营养吸收,产量、品质形成以及逆境抵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植物体所需的硅主要从环境中摄取。对我国耕地土壤中硅元素状况,硅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水稻中硅含量的遗传差异,硅元素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品质的影响及水稻硅含量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稻施用硅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很多硅,水稻植株中硅含量2.36%~6.47%,土壤中有效硅为350~370mg/kg.为保证水稻对硅肥需要,施用硅肥非常重要.试验证明,施用硅肥不但能增加水稻高度、分蘖数、抗倒伏能力、抗病能力,而且也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高产品种的应用,氮、磷、钾肥用量在不断增加,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硅元素也在不断增加。土壤中分解缓慢的硅元素已无法满足高产条件下的需求量,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将会造成土壤缺硅,导致作物减产。水稻植株硅含量可达10%—15%,高于大多数作物,硅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缺乏系统的硅肥试验,生产上不施、少施和盲目施用硅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对硅肥进行规范系统的试验,明确硅肥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确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一种典型的集硅、喜硅作物,从幼苗到成熟整个生育期对硅的需求量都比较多,而经过床土调酸后,会使土壤中的硅含量大量降低,无法满足水稻秧苗生长对硅元素需求,秧苗期喷施,直接能被吸收,改善秧苗的生育性状,有利于培育壮秧,水稻移栽到本田后,对硅元素的需求仍然很高,追施硅钙镁钾肥能及时补充土壤中的硅元素的含量,利于水稻吸收,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试验结果表明,秧苗喷施硅丰原液体硅肥和本田追施硅钙镁钾肥后,植株的抗寒性和抗病虫能力增强,叶瘟病发病率比对照低1.53个百分点,穗茎瘟发病率比对照低1.69个百分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公顷增收稻谷900kg,增产率为8.94%。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研究证实,对于一些含硅量高的禾本科植物,硅是必要的元素。甘蔗是喜硅的禾本科作物之一,硅元素对甘蔗的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蔗株中硅含量很丰富,甘蔗叶片干物质中SiO2含量仅次于水稻、玉米等喜硅作物。甘蔗的长势、产量及含糖量与植株、土壤中的硅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在国外,甘蔗施硅有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国内的一些试验也表明甘蔗施硅能够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7.
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为民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103-104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硅元素对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及抗逆性具有明显的作用。在目前水稻优化配方施肥中,人们往往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而忽略了硅肥的配合,加之多年连作的老稻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致使水稻分蘖少、抽穗迟、空秕粒多、千粒重下降、抗性差、易倒伏。通过硅肥在水稻上的试验,旨在探索硅元素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抗性等综合性状的影响,明确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肥料运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有效硅含量较低的水稻土中,施用小氮肥厂碳化煤球造气渣生产的硅钙肥后,对土壤和水稻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该肥后可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提高水稻产量,增强稻株抗病性,改善土壤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硅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探讨硅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农大19号"水稻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硅对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稻叶片表面的超微结构及水稻叶片表面硅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后,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强;施用硅有利于叶片表面形成硅化细胞,提高叶片表面硅元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但是,硅浓度过大反而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试验发现施用质量浓度为80 mg/L的二氧化硅水溶胶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太湖地区土壤是属于供硅能力较高的类型,但不同土种有效硅含量并不相同。近几年,我们在太湖地区水稻田进行土壤有效硅含量的测定和施用硅肥的试验,结果如下: (一)太湖地区土壤的有效硅含量 从21个土壤剖面的有效硅含量看出(表1),与水稻生长有关的耕作层的有效硅含量,不同土壤有较大差别。就主要土种来说,有效硅含量次序是:白土<沙性土<乌栅土。 以水稻缺硅的临界值9.5毫克为标准,则白土除极个别外,一般均低于临界值,因此白土是太湖地区主要的缺硅土壤。沙性土的有效硅含量和临界值相近,其供硅能力中等偏低。乌栅土则是硅素供应丰富的土壤。另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Mehlich 3法(简称M3法)、ASI法与常规法测定土壤有效磷、有效钾的相关性,寻求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减少测土配方施肥中养分工作量,选取当地主要耕地土壤紫色土和水稻土各70份样品,采用M3法、ASI法与常规法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有效钾含量,用测定数据建立回归方程,求相关系数,检验其相关性.结果显示:M3、ASI法与常规法相比,测定的紫色土有效磷、有效钾具有相关性;测定的水稻土有效磷具有相关性,而有效钾无相关性.说明在测定紫色土有效磷、有效钾时,M3法、ASI法可代替常规法,但测定水稻土等其他土壤还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硅作为一种有益微量元素,在茶叶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茶叶中硅的作用与含量、硅吸收形态以及茶园土壤中硅的含量、存在形式及其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为硅元素在茶树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硅肥是国家级科技星火产品,是一种微碱性的枸溶性肥料。硅是地壳中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二氧化硅、硅酸盐、硅化物之中,也存在于植物之中。土壤中硅元素与其他养分元素一样进行着生物循环,要使农作物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磷硅肥与过磷酸钙对杂交水稻肥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小区试验,多点示范试验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磷硅肥对杂交水稻有9.2%的显著性增产效果;在等磷量或等价值用肥条件下,效果的均优于过磷酸钙,能促进杂交水稻健壮生长,增强抗性,剑叶面积扩大;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有效硅含量和剑叶硅含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施用“益土”牌硅肥,能有效增强水稻抗逆性,降低稻瘟病、纹枯病发病率,提高有效分蘖数、结实率和水稻千粒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0.3%至13.4%,每667m2实际增收达到86元至91元,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不同地区应根据土壤有效硅元素的实际含量,灵活掌握硅肥的施用量,以创造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效硅含量是水稻硅肥施用的技术指标。为了解存样时间对土壤有效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11个水稻土代表性土样2013年与2015年的有效硅含量测定值进行了比较分析。SPSS统计结果表明,2015年的测定值比2013年的测定值有极显著的减少,最佳方程为三次曲线方程(Y= 33.700-0.119x +0.035 x2 +0.000x3=33.700-0.119x +0.035 x2 R2=0.980)。有效硅含量减少的原因应与土样长期脱水有关。因此建议,为准确开展水稻硅素施肥推荐,应及时测定代表土样的有效硅含量,而不能采用久置土样。  相似文献   

17.
硅元素是水稻生产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水稻种植区土壤有效含硅量不足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研究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对于水稻丰产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沿黄灌区水稻种植区,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分析了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增强水稻分蘖和根系发育的活力,提高抗倒伏、抗病能力,增加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等,从而增加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施用硅肥可增产891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选出红壤水稻土理想的有效磷测定方法,本研究基于红壤性稻田长期定位试验,通过不同有效磷测试方法(Olsen法、Bray法、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和铁试纸条法)测定了不同红壤性稻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并分析比较它们与水稻吸磷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测试方法测定有效磷结果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61。Olsen法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定的有效磷含量较高,而铁试纸条法与Bray法的测定值较低。对红壤性水稻土,Olsen法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法测得土壤有效磷与水稻吸磷量相关性最高,有效磷每增加1 mg/kg,水稻吸磷量约增加0.4 kg/hm~2。因此,Olsen法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可作为红壤性水稻土较理想的有效磷测试方法。研究发现不同地块有效磷对水稻产量的增产效率有较大差异,因此基于水稻目标产量进行磷肥管理时还需考虑土壤的实际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三种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测定采集土壤样本有效磷含量,研究三种测定土壤有效磷方法测定有效磷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Olsen-P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值为Bray-P法1.36倍,二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Olsen法、Bray法和M3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运用数理统计对M3法与经典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关性进行结果分析,了解M3法与Olsen法、Bray法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有效性,为M3法推广及以M3法为标准充分挖掘经典Olsen法和Bray法测定有效磷数据信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一种典型的集硅、喜硅作物,对硅的需求量较多,而经过床土调酸后,土壤中的硅含量大大降低,无法满足水稻秧苗对硅元素需求,秧苗期喷施硅元素,直接能被吸收,能改善秧苗的生育性状,有利于培育壮秧。试验结果表明,秧苗喷施融地美后,抗寒性和抗病虫能力增强,叶瘟病发病率比对照低2.31~3.77个百分点,穗颈瘟发病率比对照低2.78~3.89个百分点,增产5.23%~9.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