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小麦品种石4185及抗干热风小麦新种质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干热风处理,对抗干热风小麦新种质和石4185叶片的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干热风小麦新种质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过程中表现更趋于稳定,表明其在胁迫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概况及其育种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概况,讨论了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与产量的关系,以及环境条件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育种指标,认为选育灌浆速率快,抗“干热风”及土壤干旱的品种是小麦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温与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生长后期常遇到高温、干热风的危害。本文就高温、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防控措施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我国小麦耐高温、抗干热风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定西市小麦抗锈育种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及可行性作出初步的分析,着重对小麦抗锈病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抗源不足、抗锈性丧失、抗锈性材料的选择以及解决的途径作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谈黑小麦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小麦是目前科研单位采用不同的育种手段而培育出来的特用型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或称珍稀品种.已推广种植的品种有"漯珍1号"、"黑小麦1号"、"黑小麦76号"、"黑宝石1号"、"黑宝石2号(春小麦)"等品种.黑小麦具有耐晚茬、耐寒抗冻、返青快、分蘖率高、抽穗整齐、抗倒伏、抗病虫害、抗干热风、抗干旱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太空大粒王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以航天诱变育种为途径精心选育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在河南商丘地区等多点小区试种,平均亩产量约830千克,高产地块可达900千克,属优质面包小麦。该品种适应性强,耐旱,特抗白粉病,抗干热风,分蘖力强,茎秆粗壮,高抗倒伏,穗长18厘米,平均千粒重82克,粒大如黄豆。  相似文献   

7.
针对环渤海地区土壤瘠薄盐碱、干旱缺水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生态特点以及小麦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抗旱、耐盐、节水高产品种十分缺乏的问题,确定了以多抗(抗旱、耐盐、抗寒、抗干热风、抗病、抗倒伏)、节水、高产、稳产为育种目标,以丰富小麦品种遗传基础、提高品种产量潜力和抗逆水平为突破口,改进选种场圃设置,创新抗旱耐盐育种方法,育成了以抗旱耐盐碱丰产为主要特点的沧麦抗旱耐盐系列品种。  相似文献   

8.
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尤其是西北麦区,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面临的最严重问题。筛选和培育抗锈基因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上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运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使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白粉病基因进行定位,并进行标记辅助育种是防治该病的十分经济、有效的措施。到目前为止,小麦基因组中已定名抗白粉病基因33个,其中22个基因位点的28个抗白粉病基因找到了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其中一些已经应用到标记辅助育种中。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染色体定位、来源及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伊犁地区为小麦条锈病严重流行区,小麦育种要以抗锈丰产为主要目标。冬小麦伊农13号是1975年以对条锈病菌免疫的劳夫林13号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于后代针对抗锈性状、丰产性状、抗逆性状经多年单株选育而成。它对条锈病菌免疫,穗大粒多,抗旱、抗倒伏性好,产量高而稳定,一般亩产300—400kg,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非洲黑麦(Secale africanumStapf)具有矮杆、异花授粉、抗多种小麦病害等优异性状,在小麦可持续性抗病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分子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对小麦与非洲黑麦育成的渐渗系材料进行鉴定,发现了抗条锈病的新的代换系和易位系材料,为进一步在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开展非洲黑麦基因资源的利用提供很好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的慨述了四川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情况,提出了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方法:常规杂交育种、回交转育育种、DNA分子标记的辅助育种、诱变育种等,强调既要加强垂直抗性为主的抗白粉病育种,又要进行持久抗性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1984年以来,承接了全国小麦育种攻关中的小麦抗赤霉病性鉴定任务,对来自全国10个麦区12648份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至今仍未发现免疫的小麦材料。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强,全国R级小麦材料均分布在这些赤霉病频繁流行的麦区;西南冬麦区、黄淮冬麦区及北部春麦区的供区的供鉴小麦抗性较弱;北部冬我、青藏春冬麦区、西北春麦区及新疆冬春麦区的供鉴  相似文献   

14.
小麦抗干热风制剂配方鉴选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和产量,进行小麦抗干热风配方鉴选研究,以舜麦1718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模拟试验相结合,对自研的16个配方进行了配方初选、多点鉴选、同类产品比较、盆栽模拟4个阶段的鉴选研究。结果表明,鉴选出的配方KN-8和KN-2与同类产品天达2116效果均显著,其千粒质量、产量均显著高于FA旱地龙、磷酸二氢钾和清水对照。在中度干热风胁迫下,KN-8和KN-2的千粒质量比对照提高2.5,2.2 g,产量显著提高了11.4%和10.1%;相对电导率比对照显著降低20.5%和18.5%;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提高7.0%和7.9%;荧光参数(Fm/Fv)显著提高4.6%和4.7%;光合速率显著提高20.0%和15.6%;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提高21.4%和15.4%;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21.0%和19.6%。说明喷施KN-8和KN-2抗干热风制剂能调节小麦生理机能,减少细胞膜电解质外渗,抑制蒸腾,减少体内水分损耗,提高细胞活力和光化学效率,增强抗干热风能力,提高小麦千粒质量和产量。因此,KN-8和KN-2是较好的抗干热风制剂配方,应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从3万多份小麦材料的抗赤霉病性鉴定及主要抗赤霉病品种的系谱分析中发现,我国改良小麦品种的抗赤性最初起源于中度感病品种。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些中度感病的意大利品种和我国地方品种。70年代以来,抗赤性来源几乎局限于意大利品种Mentana、Funo和我国地方品种台湾小麦等几个基因型,以致80年代我国抗赤育种没有取得新的突破。因些,很有必要广泛开拓和利用新抗源。抗赤性的选择应当在低世代和人工诱发病害流行的条件下进行,把抗赤性分为O、HR、R、MR、LR、S和HS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Ⅺ.小麦抗白粉病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重要意义当前,防治小麦白粉病虽有多种措施,但选用抗病、耐病、慢病品种,比用药剂防治的成本低,且无化学农药的公害,因此,在综合防治白粉病的体系中,选用抗白粉病小麦品种既是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又是最为经济有效的简便措施。同时小麦白粉病是...  相似文献   

17.
<正>为有效缓解干热风对小麦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2011~2015年,河南省新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连续4年针对干热风为害进行试验研究与高产示范,并对新乡市多年的小麦生产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整理,研究与集成了小麦预防干热风高产栽培技术。一、选择高产稳产品种,确保用种安全以半冬性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重点推广新麦26、郑麦366、西农979;中筋小麦以矮抗58、周麦22、百农207等为主。晚  相似文献   

18.
<正>干热风是指小麦生育后期,即开花、灌浆、乳熟阶段,高温、低湿,并且伴有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一般干热风的指标为:日最高气温≥30℃,相对湿度≤30%,风速≥3米/秒。大量的田间试验和调查表明,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干热风强度和持续时间外,还与种植制度、小麦生育期早晚、品种、生态型等有很大关系。一、干热风的危害及其症状1、小麦干热风的危害干热风危害程度与小麦成熟阶段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19.
郑旱1号小麦旱地高产栽培技术韩如岩李友军李根学高明裴腊梅(洛阳市小麦研究开发协作组,洛阳471003)郑旱1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高抗育种室选育的适合在旱地种植的耐旱、耐寒、抗病、抗干热风、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1994年引入我市,在1994~19...  相似文献   

20.
基因库育种法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太谷核不育建拓组成小麦抗赤病基因库,开展小麦抗病品种选育,并由此而确立起来的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新体系,是育种模式的一个创新。几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对基因库进行连续轮选的过程中,组群个体的平均抗生水平逐年提高;释放的优良单株也随之增多,在短期内所育成的一些抗病新品系已显示出可供生产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