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育种及饲养水平的提高,家禽的生长周期越来越短,产蛋效率越来越高,家禽已很难从常规饲料中采食到足够数量的复合色素类食物,使得其不能呈现出足够的令人赏心说目的色泽,为了满足商品外观色泽上的需要,迫使人们在饲料中添加大剂量的化学合成着色剂。然而由于化学合成着色剂价格昂贵,以及担心其有副作用(主要是生产中的副产物及溶剂等),使得化学合成色素的使用一直受到争议,在此情况下开发天然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现在人们对天然色素的着色原理已有了较多的了解,主要是由含氧类胡萝卜素沉积在家禽体内引起的。在自然界中… 相似文献
2.
蟾酥的药理作用与制剂开发(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蟾酥的有效成分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的固体物,是重要的中药材。其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总称为蟾蜍毒素类(Bufotoxins),包括:1.1甾体强心 相似文献
3.
4.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拮抗、共生和互生的关系,以及这些微生物所具有的产酸,降解蛋白质,分解糖和脂肪,降解NH3和H2S等功能,发挥的可抑制病原微生物,分解饲料中蛋白质为多肽或氨基酸,降解水中残留的NH3、H2S和亚硝酸盐。在当今,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细菌抗药性迅速产生和扩大的情况下,微生态制剂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产品。因此,目前出现了微生态“热”。名目繁多的各种制剂,但养殖户用后却不买账,反馈实际应用效果并不明显。作者认为是研究思路出了问题。研究脱离实际,即盲目追求分子水平的研究,而不重视生物本身基本的规律和原理。专家指出,微生态制剂不是抗生素,也不是化学药品,它是地球上巨大生物群中的一员,它只能通过生物本身缓陧的作用而发挥出它的功能,但这种作用是绿色,无公害的,是从本质上改善了动物的体况和环境的污染,因而也是具有持久的和长期的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兽药制剂是授用于动物,具有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及提高生产效能作用的药物制品[1]。近十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增长连年超过10%,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重至1996年已达31.4%。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品种、饲料、兽药)之一的兽药产业,也有了相应的大发展。1997年全国兽药年产值已达约150亿元,兽药生产企业从1987年的250多家增至1997年的1800多家,兽药品种已有2000余种[2]。目前,兽药的发展正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养殖业(特别是养禽业)的快速发展,给兽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已由用量最大的针剂、片剂两大剂型转向适… 相似文献
6.
1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控释或缓释制剂又称控释或缓释系统,是在预定时间内,将药物浓度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剂型。控释、缓释制剂的制备原理主要是基于溶出速率的减小和扩散速率的减慢,从而达到缓释和延长疗效的目的。近十几年来,兽药缓释制剂在兽医临床上逐渐被重视并通过兽医药理和药物制剂的结合而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7.
8.
兽药长效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兽药长效制剂的特点、产生与发展作以简要介绍,并着重阐述了长效制剂中最常见的两类剂型——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分析了长效制剂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0.
动物体的微生物细胞数量巨大,是动物体细胞数量的10倍,已经被看作动物的第10大系统。肠道中的菌群数量占动物体微生物细胞的大部分,在肠道内生长代谢所产生的营养是维持动物的生命和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来源于饲料,是经过肠道菌群加工所产生的,又与饲料成分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给它命名为动物的微生态营养。动物的微生态营养是肠道菌群与其宿主动 相似文献
11.
抗菌增效剂属于人工合成的二氨基嘧啶类药物,此类药物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时会以特定的机制来增强抗菌药的药物活性。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细菌耐药的问题日益显现,通过加入抗菌增效剂而研制出的新制剂可以提高抗菌药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降低药物用量、增强药物疗效、降低兽药残留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文章分析了近年来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和艾地普林与各类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制备的制剂产品,发现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普遍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同时,配合中药的使用对细菌耐药的问题有显著改善,为后期抗菌增效剂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随着对兽药制剂的研究,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剂型,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研制出的制剂,针对不同的给药部位和给药途径可以对病患进行更精准的治疗,减少药物达到靶部位的时间,增加患病部位的药量,此思路可为后续的研发方向提供支持和参考。文章将对抗菌药-抗菌增效剂联用制剂的研发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兽药缓控速释剂型的产生、发展、动力学过程及其分类,并着重阐述了兽药缓控速释药的应用现状、发展动力、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了兽药缓控速释剂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广大兽医药工作者研制兽药新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N. E. Søli T. Framstad E. Skjerve S. Sohlberg S. A. Ødegaard 《Veterinary research communications》1990,14(5):403-410
Three sulphadiazine/trimethoprim preparations were administered orally during feeding to pigs. Six male and six female pigs were used. Clinically important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two drugs in the three preparations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Th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sulphadiazine and trimethoprim increased rapidly in the pigs followed by a quite rapid decrease from 4 to 12 h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The mean values of the absorption half-lives of sulphadiazine and trimethoprim were 0.9–1.6 h and 0.5–0.8 h,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the elimination half-lives of sulphadiazine and trimethoprim were 3.1–4.3 h and 3.4–6.0 h,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the two compounds in the three preparatio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max for sulphadiazine and t1/2 for trimethoprim. Comparative bioavailability calculations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ulphadiazine and trimethoprim in the three preparations.The weight increase of the pigs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mean = 37.3–64.9 kg) did not cause differences in the kinetics of the two drugs which could have consequences for the use of the three combined prepar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No unacceptable or antibacterial residues of sulphadiazine or trimethoprim were found in the kidneys of pigs slaughtered at 5, 7 and 10 days after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4.
15.
建立头孢泊肟酯片溶出度测定方法,通过比较自制头孢泊肟酯片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评价两种制剂体外溶出行为是否一致。测定自制制剂及参比制剂在盐酸溶液(pH=1.5)、甘氨酸-氯化钠-盐酸溶液(pH=3.0)、醋酸盐缓冲液(pH=4.0)、磷酸盐缓冲液(pH=6.8)的溶出曲线,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在4种溶出介质中,3批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均相似。本研究建立的溶出试验方法能有效控制自制头孢泊肟酯片的质量,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17.
论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酶制剂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酶制剂工业产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在面包焙烤业、果蔬加工业、造纸业、啤酒业、纺织业等行业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酶制剂和促进酶制剂工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牧杂志》2019,(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用复合酶制剂(低温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果胶酶和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将420只1日龄岭南黄雏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300 mg/kg低温淀粉酶、500 mg/kg固态发酵的天然复合酶和100 mg/kg植酸酶)。试验分前期(1~21 d)和后期(22~50 d)共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用复合酶制剂提高了岭南黄鸡前期的日增重、血清磷、铁、锌含量和后期的血清磷含量(P<0.05),降低了后期及全期的耗料增重比以及后期的血清尿酸含量(P<0.05);添加复合酶制剂提高了50 d肉鸡十二指肠黏膜绒毛高度(P<0.05),降低了隐窝深度(P<0.05),并且提高了全期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力和前期胰蛋白酶活力(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用复合酶制剂能促进肉鸡肠道发育,增强消化酶活性,提高饲料转化率,并达到改善血清生化指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制备癸氧喹酯口服混悬液.采用HPLC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质量,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乳白色混悬液,流动性好无沉降且在水中分散均匀,方便临床给药.癸氧喹酯质量浓度在2 μg/mL~10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99.2%和99.8%,RSD分别为0.14%、0.20%和0.64%,重复性试验RSD为1.6%,能用于癸氧喹酯的含量测定,遮光密闭常温下保存.该处方设计合理,含量检测方法准确可靠,样品稳定,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3种兽药制剂中违禁药物氯丙嗪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试样中违禁药物氯丙嗪,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柱(50 mm×2.1 mm,1.7μm),乙腈和10 mmol/L乙酸铵+0.1%甲酸溶液流动相,梯度洗脱,电离喷雾电离方式(ESI+),多反应监测(MRM)定量。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达到0.9956,回收率在88.3%~9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介于3.7%~8.1%。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 mg/kg。本方法适用于兽药制剂中氯丙嗪违法添加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