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对2020年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和云南等地区荔枝生产形势进行分析,为我国荔枝主产区制定生产、营销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所覆盖示范县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对我国荔枝品种、产地、成熟期及产量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2020年全国荔枝投产面积约54.03万ha,预计总产量255.35万t,其中广东128.80万t、广西82.32万t、海南20.61万t、福建13.51万t、云南7.61万t、四川2.50万t.体系示范县主要荔枝品种产量分别为:妃子笑54.39万t、黑叶52.98万t、怀枝18.10万t、桂味11.14万t、白糖罂10.30万t、白蜡7.70万t、鸡嘴荔6.42万t、糯米糍5.18万t.2020年我国荔枝产量预计比上年提高38.15%;5和6月荔枝成熟上市量预计占全年的90.76%,上市集中.大宗品种黑叶、怀枝和妃子笑丰产,成熟上市期在广东、广西和福建高度重叠,预计面临较大的鲜销和加工压力.优质品种桂味、糯米糍和鸡嘴荔在不同产区重叠度较高,但产量中等,预计销售受影响较小.广东与广西为中熟产区,荔枝产期高度重叠,且产量较高,销售压力较大.海南为早熟产区,福建和四川为晚熟产区,云南产期跨度最大但产量较低,4个省份销售形势较乐观.[建议]在生产管理上确保实现预期产量,营养品质和环境食品安全;进一步建设快捷、低成本和覆盖面更广的荔枝物流网络;生产与营销两手抓,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工业做好充分的产能准备,并大力开发更多元的加工产品或初产品,获取更高产值.  相似文献   

2.
1引种鸡嘴荔高接换种表现1.1高接换种鸡嘴荔的原由广东省茂名市是我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更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栽培的荔枝品种主要有白糖罂、妃子笑、白腊、黑叶、糯米糍、桂味、晋奉等,种植面积141万亩。其中,中熟的白腊、黑叶种植面积约占全市荔枝面积80%。由于白腊、黑叶荔枝的成熟期过于集中,常导致季节性滞销和结构性过剩,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茂名市是我国荔枝生产大市,其早期发展阶段主要以种植白腊、黑叶两个品种为主,其中自腊占总种植面积的40%以上,因而造成荔枝熟期相对集中,给运输、销售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加上多年来管理粗放,部分树体高大荫蔽、平面结果、枝梢纤弱,产量低、品质差,果实采收困难,经济效益低,因此,早从2001年起,茂名市有关专家便倡议全市果农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错开果实的成熟期,以提高茂名市荔枝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广东省较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广东高州、廉江的红荔成熟了。据悉,广东廉江的荔枝种植面积有1.6万hm2,总产量预计达9万t,比去年增产10%。"蜜糖荔"等多个具有当地特色的荔枝品种,深受客商及市民青睐。价格方面,刚上市的桂味最高收购价达15元/kg,价格有所上扬。广东的另一荔枝主产区高州市今年的荔枝种植面积已达3.83万hm2,由于受厄尔尼诺天气影响,荔枝产量或比去年略减,预计总产量约为  相似文献   

5.
丹东市是中国最北部的板栗产区,板栗栽培面积13.33万公顷左右,年产量1亿千克,面积和产量约占辽宁省板栗产量的90%,全市板栗栽培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乡镇就有30多个,板栗产品除内销外,每年还外销至日本、东南亚等地[1]。本文主要介绍丹东地区主栽的板栗品种以及栽培品种的主要选择方法,以期为发展板栗的农户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调整品种结构 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虽然荔枝面积大,但早、中、迟熟品种所占面积比例不够协调,优质品种所占比例较少.虽然中熟品种的黑叶、白腊荔枝也属优质品种,但它们所占比例大,达80%以上,形成了相对集中、成熟上市的品种结构,造成果价急跌和供求相对过剩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发展荔枝龙眼深加工增创水果产业新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茂名市水果生产发展迅猛,面积大、产量多,其中荔枝、龙眼是茂名市的主栽果树,2003年全市荔枝面积11.77万公顷,产量32万吨;龙眼7.9万公顷,产量23.35万吨;荔枝、龙眼产值(现行价)分别为21.5亿元和12.8亿元。2004年荔枝产量又超历史,达40万吨,龙眼因开花期天气欠佳影响座果,产量也有2277吨。“果多难卖”、“果贱伤农”的现象随之出现。为此,茂名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工业化思维办果业,在优化品种结构、推广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正>6月中旬,广西荔枝全面上市。记者从广西农业部门了解到,预计今年广西荔枝产量将达60万t,目前主产地正借助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抓好销售工作。广西是中国荔枝主产地之一。据广西农业部门统计,今年荔枝种植面积达20.33万hm2,荔枝品种有三月红、妃子笑、黑叶、桂味、灵山香荔等,从5月中旬至7月下旬均有上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为荔枝"大年",为做好荔枝销售工作,各主产区积极开展展  相似文献   

9.
庄西伦  刘庆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212-214
基于2012年广东省荔枝主产区的调研数据,分别从区域、规模、品种等方面对荔枝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种植主要集中在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的种植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均最低,珠三角地区的荔枝产值(每667 m2)最高,粤西地区的荔枝产量(每667 m2)最高,但其产值不及珠三角地区;种植面积≤0.67 hm2和种植面积>3.33 hm2的荔枝园的产量均较高,但产值与种植规模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来提高生产效率;广东省以种植桂味和妃子笑品种为主,且这两个品种的产值均较高,另外糯米糍和黑叶的产值也很高,应加强对其进行品种改良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荔枝龙眼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水果。2008年,广东荔枝的种植面积为27.58万hm2,产量为91.72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6.0%和71.1%;龙眼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2.9万hm2和57.48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8.0%和61.1%。近几年来广东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产量不稳定。由于果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疲软,供需矛盾加剧,种植效益滑坡,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未来广东荔枝龙眼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大对荔枝龙眼产业的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支持合作生产经济组织发展,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推进采后处理、储运、加工技术现代化;抓住机遇,增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统计资料,对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东省水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49-1984年间,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总面积很少,总产量一直很低。从1985年开始,广东省主要水果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快速增加,2009年已分别达到108.13万hm2和1 061.9万t,广东省柑橘橙、香(大)蕉、菠萝、荔枝和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广东省各地市各类水果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差异很大。广东省各地根据不同树种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形成了以柑橘、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等种类为主的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水果优势产区。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首创玉米杂交种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玉米生产大国,其玉米的经济实力最强、技术最先进,美国玉米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都居世界之首.20世纪90年代统计表明,美国玉米面积为2821.5万hm2,占全世界玉米面积的20.8%;总产量为22230.8万t,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36.7%.美国玉米单产水平达到7240kg/hm2,相当于世界平均单产的1倍.笔者从美国玉米生产概况,即玉米种植区域化及生产专业化、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和玉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猕猴桃产业是四川省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30余年发展历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以苍溪县、都江堰市、什邡市、彭州市、蒲江县、邛崃市、大邑县等地为中心,以安县、北川县、雅安市、汶川县等地为辐射区的猕猴桃产业带,2011年四川省栽培面积已达2.97×104 hm2,年产鲜果1.3×105t,产值近11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从四川省猕猴桃产业优势出发,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坚持科学合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品种选育,调整品种结构,加速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集成创新关键技术,建立产学研联盟,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长治市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晋东南地区的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用调研数据从种植面积、玉米产量、品种结构、栽培方式、病虫害防治、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宏观说明了长治市的玉米生产现状,分析了长治市稳定玉米产业的意义和有利条件,并针对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台湾荔枝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曾是我国荔枝生产的主要区域,1988年栽培面积和产量达到历史之最,然后进入近20多年的调整期,栽培面积大幅度缩减,发展速度与其他特色小水果相比较为逊色,尽管如此,但其单产高、出口比例大、效益普遍较好,以及在新品种选育方面成绩突出,其产业结构已成功从数量规模效益转化为质量品质效益。探讨了台湾荔枝产业发展变化的历史,以加深对台湾荔枝产业发展进程的了解和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韩国强 《农业展望》2014,(12):47-49
陕西省农业大市渭南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总体呈现耕地面积、粮播面积持续减少,粮食单产、总产不断增长的态势。粮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品种更新、水利条件改善、投入增加、配套技术应用和市场拉动。同时也存在潜在的粮食安全风险。提出从水利投入、规模生产、农技推广、培训农民、种粮补贴及农户储粮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实现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品种和栽培模式及其互作对烤烟生长和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烤烟大田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指标贡献率最大,分别为71.5%、46.8%和64.2%;其次是品种,分别为26.7%、40.3%和22.7%。在相同品种的条件下,栽培模式2的烤烟大田生育期相对较长,农艺性状相对较好,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有关比例较协调,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相同栽培模式的条件下,云烟87的各大田生育期和化学成分等指标中表现较优,K326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较好;在经济性状方面,品种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由此可知,栽培模式2、云烟87、K326适合在贵州开阳推广。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十一连增”主要因素贡献分析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并实现了连续8年粮食产量稳定在500万t以上。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的提高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都是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将粮食"十一连增"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的提升、播种面积的增加以及种植结构调整三部分,并对三者的贡献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十一连增"期间,播种面积、单产、种植结构三者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别是36.65%、48.27%和15.08%;分品种来看,稻谷、玉米和杂粮的增产主要由种植面积扩大而带动,仅有小麦的增产是由于单产的拉动,种植结构调整对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鉴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以及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粮食的可持续增产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基础建设以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措施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泸州地处长江中上游,自然条件优越,既是甜橙栽培最佳生态适宜区,也适宜荔枝、龙眼栽培。通过分析泸州市荔枝、龙眼、柑橘等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提出泸州市现代水果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蔬菜产业链的跟踪调查,归纳出蔬菜由山东寿光到北京的两种典型流通模式,并从流通成本的视角对两种流通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型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下蔬菜的单位流通成本为0.37元/kg,高于地头市场流通模式下的0.22元/kg;单位质量蔬菜的生产成本高于流通成本,大型批发市场和地头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下蔬菜的生产成本占流通总成本的比重分别为58%和70%;运输成本和包装材料成本占蔬菜流通成本的比重较大.基于研究结论,从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创新蔬菜流通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资料利用率、积极推广城郊蔬菜种植、缓解蔬菜供求区域性矛盾等方面提出了降低蔬菜流通费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